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酸钠分子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1
作者 郭柯馨 芦小刚 +5 位作者 杜林楠 李宇涵 罗梦雪 高梅婷 于宏伟 徐元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277,共7页
采用中红外光谱(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结构。钨酸钠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W—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和W—O键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等。采用变温中红外光谱(TD-MIR)研究温度对钨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 采用中红外光谱(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结构。钨酸钠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W—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和W—O键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等。采用变温中红外光谱(TD-MIR)研究温度对钨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钨酸钠分子ν_(as-W-O)和ν_(s-W-O)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强度均发生明显的改变。以ν_(as-W-O)和ν_(s-W-O)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2D-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的热变性。研究发现,在303~373、383~463、473~573 K 3个温度区间,钨酸钠分子主要官能团(ν_(as-W-O)和ν_(s-W-O))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进行了热变性机理的研究。本研究拓展了中红外光谱技术(MIR、TD-MIR和2D-MIR)在重要的稀有金属盐(钨酸钠)分子结构及热变性领域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 中红外光谱 变温中红外光谱 二维中红外光谱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钠添加剂对超薄电解铜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建新 高中琦 +3 位作者 黄港 陈小平 李衔洋 谢长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3,共8页
针对超薄电解铜箔出现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直流电沉积系统,研究了无机添加剂钨酸钠对电解铜箔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了厚度为7μm的超薄铜箔,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剂Na_(2)WO_... 针对超薄电解铜箔出现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直流电沉积系统,研究了无机添加剂钨酸钠对电解铜箔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了厚度为7μm的超薄铜箔,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剂Na_(2)WO_(4)的引入并不改变铜箔的晶体结构类型,仍然属于面心立方晶体结构,(111)择优取向程度减小,(220)和(200)晶面择优取向程度提高;当钨酸钠添加剂质量浓度为10 mg/L时,超薄铜箔的抗拉强度由267.9 MPa提高至382.8 MPa,晶粒尺寸由35.1 nm减小至26.6 nm,铜箔表面粗糙度Ra由1.25μm降低至1.11μm。本研究旨在为高拉伸强度超薄电解铜箔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电解铜箔 钨酸钠 晶面择优取向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钨酸钠重液在煤炭浮沉中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王志刚 徐仁锋 +1 位作者 杨力东 康云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58-662,共5页
针对传统煤炭浮沉的氯化锌(ZnCl_(2))重液出现的“用量大、腐蚀性强、毒性大”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无毒、易配置、稳定性强、浮沉分选效果好的可用于煤炭浮沉的新型无机重液。研究发现,常温下聚钨酸钠重液密度受金属离子浓度、... 针对传统煤炭浮沉的氯化锌(ZnCl_(2))重液出现的“用量大、腐蚀性强、毒性大”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无毒、易配置、稳定性强、浮沉分选效果好的可用于煤炭浮沉的新型无机重液。研究发现,常温下聚钨酸钠重液密度受金属离子浓度、重液黏度变化影响较小。浮沉结果表明,当以聚钨酸钠作为重液时,密度级大于1.8 g/cm^(3)的产品灰分高于ZnCl_(2)重液,其低密度重液环境下的浮沉累计产率高于ZnCl_(2)重液。聚钨酸钠浮沉后产品形貌和元素分布进一步说明聚钨酸钠重液效果明显。这些研究为新型环保药剂替代ZnCl_(2)重液用于煤炭浮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浮沉 重液 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复配对白铜B10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律均 徐群杰 +3 位作者 曹为民 万宗跃 周国定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5-809,共5页
应用光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缓蚀剂聚冬天氨酸(PASP)和钨酸钠(Na2WO4)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白铜B10在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研究表明,在光电流循环伏安测试中,单一的PASP与Na2WO4均能够使B10表面Cu2O膜引起的p型... 应用光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缓蚀剂聚冬天氨酸(PASP)和钨酸钠(Na2WO4)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白铜B10在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研究表明,在光电流循环伏安测试中,单一的PASP与Na2WO4均能够使B10表面Cu2O膜引起的p型光电流响应增大,这说明缓蚀剂增大了Cu2O膜的厚度,使B10的腐蚀速率减小.单一的PASP与Na2WO4的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3和5mg·L-1,单一的Na2WO4比单一的PASP使p型光电流响应增大趋势更大.若以总浓度为5mg·L-1时对两者进行复配,当PASP与Na2WO4的质量浓度比为1∶1和1∶3时,两者复配比单一使用时的p型电流光响应都更大,B10的腐蚀更小,即缓蚀剂的效果更好.交流阻抗测试结果与光电化学测试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 聚天冬氨酸 钨酸钠 白铜B10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钠做为稳定剂的新的高灵敏HRP-TMB法——Ⅰ、光镜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叶鹿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本文通过试管实验和在尾核—黑质投射模型上的比较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以钨酸钠作为稳定剂的新的TMB成色法(TMB-ST法)用于HRP神经束路追踪术。与现确灵敏度最高的Mesulam的TMB法相比,TMB-ST法具有灵敏度更高,产物稳定,耐酒精、耐pH小于... 本文通过试管实验和在尾核—黑质投射模型上的比较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以钨酸钠作为稳定剂的新的TMB成色法(TMB-ST法)用于HRP神经束路追踪术。与现确灵敏度最高的Mesulam的TMB法相比,TMB-ST法具有灵敏度更高,产物稳定,耐酒精、耐pH小于6.3的环境,无针状结晶和点状结晶,标记结构形态细腻,组织切片不皱缩等优点。此外,本文还对稳定剂在HRP-TMB组化反应中的作用作了较全面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 TMB 稳定剂 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钼钨酸钠溶液萃取分离钨钼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顾珩 汪剑岭 +1 位作者 王继民 李杏英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11,共5页
研究了在不加络合剂条件下,在硫酸体系中N263萃取分离钨钼的新工艺,考察了在单级分离过程中多因素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条件.通过串级实验表明:反萃液(钨酸铵)Mo:WO3≤0.01%达到了分离质量要求。
关键词 高钼钨酸钠 萃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钠及其复配缓蚀剂在模拟海水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琳 徐想娥 汪万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考察在模拟海水中,钨酸钠及其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复配物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方法进行挂片失重法实验,研究缓蚀剂添加量对缓蚀效率的影响;测定电化学极化曲线及阻抗谱,对比单一钨酸钠缓蚀剂与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以及相关拟合数据。... 目的考察在模拟海水中,钨酸钠及其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复配物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方法进行挂片失重法实验,研究缓蚀剂添加量对缓蚀效率的影响;测定电化学极化曲线及阻抗谱,对比单一钨酸钠缓蚀剂与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以及相关拟合数据。结果钨酸钠单独使用时的缓蚀效果良好,缓蚀效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修正了的Langmuir吸附模型;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复配后,缓蚀效率更高,阴极、阳极的塔菲尔斜率均减小,腐蚀电流密度也降低了很多。结论钨酸钠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复配后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二者有较好的协同缓蚀增效作用;复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钨酸钠 协同效应 缓蚀剂 月桂酰肌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解法回收钨酸钠溶液中游离碱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肖连生 张启修 +2 位作者 张贵清 龚柏藩 王金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6,21,共4页
利用工业实际料液对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法脱除钨酸钠溶液中的游离碱的工艺进行了工业扩大试验 ,验证了小型试验中所得到的一般规律 ,并对膜电解运行方式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 ,阳离子交换膜电解脱碱工艺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在工艺上是... 利用工业实际料液对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法脱除钨酸钠溶液中的游离碱的工艺进行了工业扩大试验 ,验证了小型试验中所得到的一般规律 ,并对膜电解运行方式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 ,阳离子交换膜电解脱碱工艺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在工艺上是稳定可靠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 离子交换器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ABA和钨酸钠对茶树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磊 周琳 +3 位作者 李庆会 徐辉 朱旭君 房婉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探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抑制剂钨酸钠对茶树也Camelliasinensis(Linn.)O.Ktze.页耐寒性的影响效应,以茶树品种‘龙井43爷(‘Longjing43爷)的2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低温(4益)条件下分别设置50mg·L-1ABA和20mmol·L-1钨酸钠... 为探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抑制剂钨酸钠对茶树也Camelliasinensis(Linn.)O.Ktze.页耐寒性的影响效应,以茶树品种‘龙井43爷(‘Longjing43爷)的2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低温(4益)条件下分别设置50mg·L-1ABA和20mmol·L-1钨酸钠单一及复合处理共6个处理组(T1:仅喷施蒸馏水,对照;T2:仅喷施ABA;T3:仅喷施钨酸钠;T4:同时喷施ABA和钨酸钠;T5:0h时喷施ABA,24h时喷施钨酸钠;T6:0h时喷施钨酸钠,24h时喷施ABA),对处理0~72h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低温条件下,各处理组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在处理初期逐渐升高,之后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在处理的中后期,除T4处理组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外,各处理组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2处理组的SOD、CAT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3处理组仅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CAT和POD活性则低于或略高于对照组。对各单一与复合处理组的比较结果显示:T4处理组的SOD和POD活性总体上低于T2处理组,但高于T3处理组;而其CAT活性总体上低于T2和T3处理组。在处理24h后,T5处理组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T2处理组一致;T6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POD活性变化趋势与T3处理组一致,而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SOD和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却与T3处理组有一定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喷施适量的ABA或钨酸钠均可以提升茶树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但同时喷施ABA和钨酸钠对茶树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却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脱落酸(ABA) 钨酸钠 耐寒性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钠作为稳定剂的新的高灵敏HRP-TMB法——Ⅱ、电镜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叶鹿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4-12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各种不同锇化步骤对TMB-ST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发现:TMB-ST法结合DAB-Co后处理步骤用于电镜束路追踪时,具有反应产物电子密度很高,呈特征性的细杆状,组织超微结构保存良好的特点,且灵敏度较高。而未后处理的TMB-ST产物锇化... 本文研究了各种不同锇化步骤对TMB-ST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发现:TMB-ST法结合DAB-Co后处理步骤用于电镜束路追踪时,具有反应产物电子密度很高,呈特征性的细杆状,组织超微结构保存良好的特点,且灵敏度较高。而未后处理的TMB-ST产物锇化后大多数只具有中等电子密度。此外,通过对以硝普钠、钼酸铵、柠檬酸镍离子络合物、钨酸钠作为稳定剂的各种TMB法的比较,我们首次提出了稳定剂是影响TMB产物电子密度的最重要因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 TMB 稳定剂 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从碱性钨酸钠溶液中萃取钨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柯兆华 张贵清 +1 位作者 关文娟 尚广浩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52,共5页
研究了以季铵盐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萃取剂从碱性钨酸钠溶液中萃取钨的过程。考察了萃取剂含量、仲辛醇含量、相比、萃取时间、料液中NaOH浓度对萃取钨过程的影响,并绘制了萃取等温线。结果表明,组成为50%三辛基甲基氯化铵+20%仲辛醇+30... 研究了以季铵盐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萃取剂从碱性钨酸钠溶液中萃取钨的过程。考察了萃取剂含量、仲辛醇含量、相比、萃取时间、料液中NaOH浓度对萃取钨过程的影响,并绘制了萃取等温线。结果表明,组成为50%三辛基甲基氯化铵+20%仲辛醇+30%磺化煤油的有机相具有良好的萃钨性能与分相性能,萃取反应在1min内即达到平衡,钨的萃取率和有机相的萃钨饱和容量随料液中NaOH浓度的升高略有下降。该萃取体系能够满足从钨矿氢氧化钠浸出液中深度提取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溶液 碱性萃取 季铵盐 NA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徐群杰 董孔祥 周国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15-417,421,共4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环境友好型缓蚀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对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聚天冬氨酸,在[PASP]=7mg/L时,对铜的缓蚀性能最佳;而单一钨酸钠,在[Na2WO4]=35mg/L时,对铜的缓蚀性能最好。在缓...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环境友好型缓蚀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对模拟水中铜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聚天冬氨酸,在[PASP]=7mg/L时,对铜的缓蚀性能最佳;而单一钨酸钠,在[Na2WO4]=35mg/L时,对铜的缓蚀性能最好。在缓蚀剂总浓度一定时(7mg/L),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两者复配对铜的缓蚀效果要比单一配方明显增强,其中以配比为1∶1时缓蚀效果最好,并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钨酸钠 缓蚀剂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3%NaCl溶液中白铜B10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徐群杰 周国定 +1 位作者 王会峰 蔡文斌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应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即聚冬天氨酸(PASP)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白铜(B10)在3%NaC l溶液中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单一聚冬天氨酸或钨酸钠配方对B1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冬天氨酸以... 应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即聚冬天氨酸(PASP)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白铜(B10)在3%NaC l溶液中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单一聚冬天氨酸或钨酸钠配方对B1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冬天氨酸以浓度为40 mg/L,钨酸钠以浓度为60 mg/L时的缓蚀效果最佳.总浓度为40 mg/L的两者复配具有更加明显的缓蚀效果并显示出协同效应,其中以聚冬天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3∶1的缓蚀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钨酸钠 白铜B10 缓蚀剂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BA和钨酸钠对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ZE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学才 常瑜 +10 位作者 白静 武军艳 李博文 赵玉红 孙柏林 王万鹏 唐德耀 范小龙 朱文英 马骊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4,共8页
为研究白菜型冬油菜玉米黄质环氧酶(ZEP)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响应外源ABA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择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天油4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蒸馏水、ABA溶液、钨酸钠溶液、ABA+钨酸钠溶液200 mL后置于植物培养箱干旱处理7 d。采用RT-... 为研究白菜型冬油菜玉米黄质环氧酶(ZEP)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响应外源ABA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择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天油4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蒸馏水、ABA溶液、钨酸钠溶液、ABA+钨酸钠溶液200 mL后置于植物培养箱干旱处理7 d。采用RT-PCR和qPCR等技术进行ZEP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长度为2013 bp的ORF,编码含67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理论等电点为6.16,属于亲水性蛋白。该基因与拟南芥、甘蓝型油菜的同源性分别为89.25%和99.40%。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可诱导白菜型冬油菜ZEP基因上调表达,外源喷施ABA后陇油7号叶片ZEP基因相对表达量较CK升高66.64%,喷施外源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后陇油7号叶片ZEP基因表达量较CK降低12.74%,而同时喷施外源ABA和钨酸钠后,干旱胁迫下陇油7号、天油4号叶片ZEP基因表达量较CK分别增加了3.3倍和2.28倍,陇油7号叶片中的ZEP基因表达量较根系高21.61%,表明ZEP基因在白菜型冬油菜抗旱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干旱胁迫 外源ABA 外源钨酸钠 ZEP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铕(Ⅲ)的同多钨酸钠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水金 孙聚堂 秦子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4年第3期77-79,共3页
Na_2W_4O_(13)的合成及结构已见文献[1,2],但关于掺杂稀土离子的同多钨酸盐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工作旨在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Na_2W_4O_(13):Eu荧光体,探讨掺杂稀土离子的发光... Na_2W_4O_(13)的合成及结构已见文献[1,2],但关于掺杂稀土离子的同多钨酸盐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工作旨在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Na_2W_4O_(13):Eu荧光体,探讨掺杂稀土离子的发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多钨酸钠 合成 发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钠处理对枳幼苗生长及植株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敏红 谢深喜 +1 位作者 卢晓鹏 李静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为提高柑橘植株氮素的利用效率,本研究采用沙培试验,研究不同水平钨酸钠溶液处理对枳1年生幼苗生长状况、干物质含量及各部位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钨酸钠溶液处理后,幼苗各个部位干物质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 为提高柑橘植株氮素的利用效率,本研究采用沙培试验,研究不同水平钨酸钠溶液处理对枳1年生幼苗生长状况、干物质含量及各部位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钨酸钠溶液处理后,幼苗各个部位干物质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钨酸钠浓度为1.0 mmol/L,处理时间为28 d时,植物各部位干质量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之后各部位干质量开始下降;枳幼苗叶片和茎的硝态氮含量均随着钨酸钠处理浓度增加而减少;而根部硝态氮含量随钨酸钠处理浓度增加而积累。因此一定浓度范围的钨酸钠既可促进枳幼苗生物量的积累,也可明显提高幼苗的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 硝态氮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白铜(B10)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群杰 周国定 陆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0-293,共4页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模拟水中白铜(B10)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B1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质量分数为...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模拟水中白铜(B10)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B10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质量分数为9×10-6时,对B10的缓蚀效果最佳,缓蚀率为65.0%;钨酸钠质量分数为20×10-6时,缓蚀效果最佳,缓蚀率为53.8%。缓蚀剂总质量分数为20×10-6,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的质量比为1∶6时,对B10的缓蚀效果最佳,缓蚀率为89.0%,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钨酸钠 白铜 缓蚀剂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万林生 黄小晶 +3 位作者 杨亮 邓登飞 李红超 谌勇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23-27,共5页
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工艺是实现钨矿NaOH分解试剂回收,以至黑钨和黑白钨混合矿绿色冶炼的技术途径;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化,分析了氢氧化钠和钨酸钠的活度系数对... 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工艺是实现钨矿NaOH分解试剂回收,以至黑钨和黑白钨混合矿绿色冶炼的技术途径;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化,分析了氢氧化钠和钨酸钠的活度系数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工艺研究表明:温度和钨酸钠溶液浓度对白钨沉淀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当氢氧化钙用量为1.4倍理论量,温度100℃,钨酸钠溶液钨浓度为105 g/L,保温时间为2 h,搅拌速度为350 r/min,白钨沉淀率可达96%以上.与传统工艺采用氯化钙作为沉淀剂相比,氢氧化钙沉淀白钨所需的理论量倍数较大、反应的时间较长、搅拌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溶液 氢氧化钙 苛化 沉淀 白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铵盐和钨酸钠催化下双氧水溶液清洁氧化醇和烯烃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先莹 刘少恒 +1 位作者 汤发有 魏俊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1,85,共5页
利用三种双季铵盐和钨酸钠催化体系,在无有机溶剂条件下,实现了30%过氧化氢水溶液清洁催化氧化环己醇、苯甲醇、环己烯为环己酮、苯甲醛(苯甲酸)、己二酸;考察了不同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钨酸钠和双季铵盐催化体系能在温和... 利用三种双季铵盐和钨酸钠催化体系,在无有机溶剂条件下,实现了30%过氧化氢水溶液清洁催化氧化环己醇、苯甲醇、环己烯为环己酮、苯甲醛(苯甲酸)、己二酸;考察了不同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钨酸钠和双季铵盐催化体系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稀过氧化氢溶液氧化环己醇、苯甲醇、环己烯.其中,己二酸、苯甲酸、苯甲醛、环己酮的最高产率分别为:74 92%,91 37%,94 51%,82 17%.苯甲醇氧化时,随过氧化氢加入量的不同,可以选择性地给出苯甲醛和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体系 钨酸钠 苯甲醇 苯甲醛 环己醇 环己酮 环己烯 水溶液 高产率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钨酸钠超声高速离心法——分离提纯微细矿物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段体玉 王时麒 Anthony M.Faiia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0,共3页
多钨酸钠是一种无毒、无气味、易溶解、易配制、稳定性好、回收率高、使用方便安全的新型无机重液 ,其密度变化范围为 1.0g/cm3~ 3 .1g/cm3,分离缙云沸石和粘土矿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述了多钨酸钠溶液的配制和回收 ,分离缙云沸石和... 多钨酸钠是一种无毒、无气味、易溶解、易配制、稳定性好、回收率高、使用方便安全的新型无机重液 ,其密度变化范围为 1.0g/cm3~ 3 .1g/cm3,分离缙云沸石和粘土矿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述了多钨酸钠溶液的配制和回收 ,分离缙云沸石和粘土的实验流程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 重液 微细矿物 沸石 分离 提纯 超声高速离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