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空气为舱内加压气体的钨极氩弧焊接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灿丰 焦向东 +3 位作者 薛龙 陈家庆 房晓明 王维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研究了1-700 kPa空气作用下的钨极氩弧焊接。气体爆炸试验表明,压缩空气虽然不爆炸但是显著助燃,高压焊接试验舱舱内设备需要采取防燃措施。采用较大的氩气流量,可以实现高压空气之下良好的电弧和熔池保护。自动焊机用于舱内焊接时,解... 研究了1-700 kPa空气作用下的钨极氩弧焊接。气体爆炸试验表明,压缩空气虽然不爆炸但是显著助燃,高压焊接试验舱舱内设备需要采取防燃措施。采用较大的氩气流量,可以实现高压空气之下良好的电弧和熔池保护。自动焊机用于舱内焊接时,解决了线缆密封、摄像系统适应性等特殊问题,此外,以弧长代替电压作为控制变量消除了焊接电缆影响。16Mn钢平板焊接试验证明,虽然不同空气压力、不同位置实现单面焊自由双面成形的工艺参数明显不同,但是,采用脉冲焊接均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 高压焊接 钨极氩弧焊接 高压焊接试验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不锈钢预涂层钨极氩弧熔钎焊接头的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建岭 林三宝 +1 位作者 杨春利 马广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09-1215,共7页
通过在不锈钢表面预涂钎剂层,采用铝硅共晶钎料实现铝合金/不锈钢TIG熔钎焊连接,获得具有熔焊与钎焊双重性质的对接接头,运用OM、SEM、EDS分析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成分,通过拉伸实验评定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铝母材局部熔化,与液态钎... 通过在不锈钢表面预涂钎剂层,采用铝硅共晶钎料实现铝合金/不锈钢TIG熔钎焊连接,获得具有熔焊与钎焊双重性质的对接接头,运用OM、SEM、EDS分析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成分,通过拉伸实验评定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铝母材局部熔化,与液态钎料混合后凝固形成焊缝,焊缝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在晶界析出的Al-Si共晶相组成;不锈钢不发生熔化,液态钎料与不锈钢在界面反应形成不均匀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层,最大厚度不超过10μm,界面上部金属间化合物较厚,呈锯齿状,主要相成分为α(τ5)-Al7.4Fe2Si;界面下部金属间化合物较薄,呈细须状,由α(τ5)-Al7.4Fe2Si+α(Al)混合相构成;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为90.6MPa,焊缝/不锈钢界面下部为连接的薄弱环节,成为断裂的起始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 钨极氩弧熔钎焊 预涂钎剂层 界面反应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喷涂Fe-Cr-B涂层的钨极氩弧重熔处理 被引量:5
3
作者 蹤雪梅 王井 +2 位作者 员霄 李稳 王光存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8,共7页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及钨极氩弧重熔技术分别制备Fe-Cr-B喷涂层及其重熔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显微硬度仪、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喷涂试样及重熔试样的相结构、微观组织、残余应...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及钨极氩弧重熔技术分别制备Fe-Cr-B喷涂层及其重熔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显微硬度仪、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喷涂试样及重熔试样的相结构、微观组织、残余应力、纵截面硬度、耐磨性及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重熔处理后,电弧喷涂Fe-Cr-B涂层的组成由Fe基非晶和硼化物相转为Cr_2B、(Cr,Fe)_2B、α-Fe相,涂层与基体由机械结合转为冶金结合,重熔试样由表层至基体的显微组织分别是初生硼化物以及共晶组织、共晶硼化物+马氏体+奥氏体、初生奥氏体以及共晶组织、热影响区组织。重熔处理后,涂层显微硬度由689 HV0.1上升为960 HV0.1,磨损失重率由0.088 g/(cm^2·min^(-1))降为0.004 6 g/(cm^2·min^(-1))。喷涂层的磨粒磨损机制主要是微断裂,重熔层的磨粒磨损机制主要是变形磨损和微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重熔 高速电喷涂 Fe-Cr-B 动载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BSiWNb喷涂层的钨极氩弧摆动重熔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蹤雪梅 李稳 +2 位作者 王井 员霄 朱青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5-200,共6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FeCrBSiWNb高速电弧喷涂涂层的钨极氩弧摆动重熔工艺,解决传统钨极氩弧无摆动重熔层单道宽度窄且不均匀、多道搭接处易出现气孔及裂纹等问题。方法通过几何分析和计算设计摆动重熔工艺,并制备FeCrBSiWNb重熔层,利用XR...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FeCrBSiWNb高速电弧喷涂涂层的钨极氩弧摆动重熔工艺,解决传统钨极氩弧无摆动重熔层单道宽度窄且不均匀、多道搭接处易出现气孔及裂纹等问题。方法通过几何分析和计算设计摆动重熔工艺,并制备FeCrBSiWNb重熔层,利用XRD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摆动重熔层的相结构、显微组织进行表征,用显微硬度仪对其纵截面的显微硬度进行测量。结果设计的钨极氩弧摆动重熔工艺参数:电流53~55A,钨极移动在X方向移动速度65~68mm/min,Y方向移动速度485~500mm/min。摆动重熔层内部无裂纹且单道宽度增大,FeCrBSiWNb重熔层的基体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Fe-Cr固溶体组成,硬质相由硼化物及拉弗斯相组成,重熔层存在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等多种强化方式。重熔层、热影响区、母材的显微硬度分别是820HV0.3、563HV0.3、242HV0.3。结论所设计的新型摆动重熔工艺增大了单道重熔层宽度,进而有效解决了重熔层内部残余应力大易导致裂纹产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喷涂 FeCrBSiWNb涂层 钨极氩弧重熔 几何分析 裂纹 摆动重熔 拉弗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处理对AISI304钨极氩弧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孔德军 朱伟 孙波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1-764,769,共5页
利用激光冲击波对AISI304不锈钢氩弧焊接接头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用X-350A型X射线应力仪测定了其激光冲击处理后残余应力,分析了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后AISI304焊接接头残余应力为110MPa左右,其强化效果十分明显,... 利用激光冲击波对AISI304不锈钢氩弧焊接接头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用X-350A型X射线应力仪测定了其激光冲击处理后残余应力,分析了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后AISI304焊接接头残余应力为110MPa左右,其强化效果十分明显,显著地降低了焊接接头残余拉应力,并使残余应力分布趋向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304钨极氩弧焊接接头 残余应力 激光冲击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极氩弧重熔对秸秆还田刀具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颜海涛 赵建国 赵晓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为了提高秸秆还田刀具的耐磨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火焰喷涂 Ni+60WC 粉末涂层的钨极氩弧重熔开始温度、脉冲电流、氩弧移动速度、重熔后保温方法对刀具耐磨性的影响。优化的钨极氩弧重熔工艺参数为:重熔开始温度800℃,脉冲电流50 A... 为了提高秸秆还田刀具的耐磨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火焰喷涂 Ni+60WC 粉末涂层的钨极氩弧重熔开始温度、脉冲电流、氩弧移动速度、重熔后保温方法对刀具耐磨性的影响。优化的钨极氩弧重熔工艺参数为:重熔开始温度800℃,脉冲电流50 A,氩弧移动速度3.0 mm/s,重熔后采用石灰保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 重熔 秸秆还田刀具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轴的钨极氩弧重熔淬火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沪曾 石剑利 张书桥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2期66-68,共3页
概述高密度能量束如激光束、等离子束或电弧束用于铸铁重熔淬火的优、缺点。介绍凸轮轴钨极氩弧重熔淬火工艺过程、局部重熔淬火的原理、3个机械变速运动、电流强度变化、生产现场质量监控。分析凸轮轴重熔淬火中主要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 概述高密度能量束如激光束、等离子束或电弧束用于铸铁重熔淬火的优、缺点。介绍凸轮轴钨极氩弧重熔淬火工艺过程、局部重熔淬火的原理、3个机械变速运动、电流强度变化、生产现场质量监控。分析凸轮轴重熔淬火中主要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得出提高硬化处理合格率的现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重熔淬火 钨极氩弧 凸轮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空气环境钨极氩弧行为和焊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灿丰 焦向东 +4 位作者 薛龙 陈家庆 王中辉 吕涛 房晓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7,共4页
针对高压空气环境的特殊性,研制了高压焊接试验舱和钨极氩弧自动焊机。在0.1-0.7MPa空气环境中,利用高速摄像、研究电弧形态的变化,测定电弧静特性曲线。适应海底管道维修全位置焊接的需要,在0.1-0.7MPa空气压力下,研究典型位... 针对高压空气环境的特殊性,研制了高压焊接试验舱和钨极氩弧自动焊机。在0.1-0.7MPa空气环境中,利用高速摄像、研究电弧形态的变化,测定电弧静特性曲线。适应海底管道维修全位置焊接的需要,在0.1-0.7MPa空气压力下,研究典型位置16Mn钢板的自由成形,形成的接头符合美国焊接学会AWSD3.6M:1999中A类接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空气环境 钨极氩弧焊接 形态 静特性 自由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偏钨极氩弧载流区的静电探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渊博 芦甜 +1 位作者 朱亮 孙喆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6,114,共5页
为保证窄间隙焊接钨极的载流能力,采用截面为矩形的片状偏钨极,并通过低扰动静电探针对片状偏钨极氩弧载流区形态及电流密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钨极前端斜边倾角在3°~8°时,能够对电流产生有效的导向作用,并造成电流密... 为保证窄间隙焊接钨极的载流能力,采用截面为矩形的片状偏钨极,并通过低扰动静电探针对片状偏钨极氩弧载流区形态及电流密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钨极前端斜边倾角在3°~8°时,能够对电流产生有效的导向作用,并造成电流密度分布更加集中;相同焊接工艺参数下与圆柱钨极氩弧相比,片状偏钨极氩弧具有更大的载流区截面积及更小的电流密度;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载流区将获得更大的电流密度,且在靠近电弧截面中心的区域内电弧能量更加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偏钨极氩弧 载流区 电流密度 静电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极氩弧重熔对电弧喷涂复合涂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晓东 丁峰 +1 位作者 从东锋 杨皓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改进的电弧喷涂工艺在钢基底上制备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涂层,并对其进行钨极氩弧重熔以获得与基材呈冶金结合的耐磨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SEM、XRD、显微硬度计对涂层成分、组织、相结构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电弧喷涂... 采用改进的电弧喷涂工艺在钢基底上制备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涂层,并对其进行钨极氩弧重熔以获得与基材呈冶金结合的耐磨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SEM、XRD、显微硬度计对涂层成分、组织、相结构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电弧喷涂WC-钢基复合涂层经钨极氩弧重熔后,涂层的致密度提高,组织细小均匀,熔覆层与基材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由F、P和其上分布的均匀、细小WC颗粒组成,无二次析出相,涂层的组织较之重熔前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 钨极氩弧重熔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活性剂对309不锈钢钨极氩弧焊电弧特性及焊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斌 王斌 +3 位作者 杨眉 蒲煜坤 孟鹏程 杨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57,共5页
以ZrO_2为活性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0.50%,1.00%)对309不锈钢进行钨极氩弧焊,研究了ZrO_2对焊接电弧特性、熔深以及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O_2焊接时电弧产生脉冲特性,电弧电压随ZrO_2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以ZrO_2为活性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0.50%,1.00%)对309不锈钢进行钨极氩弧焊,研究了ZrO_2对焊接电弧特性、熔深以及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O_2焊接时电弧产生脉冲特性,电弧电压随ZrO_2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焊后熔深均比未添加ZrO_2焊接时的大2倍以上;添加质量分数0.50%ZrO_2焊接后焊缝组织由奥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部分区域奥氏体晶粒呈等轴状;少量ZrO_2的添加降低了焊缝区的硬度和弯曲屈服强度;随ZrO_2质量分数的增加,焊缝区的硬度降低,弯曲屈服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热导率减小,比热容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9不锈钢 钨极氩弧(TIG)焊 ZrO2活性剂 特性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表面钨极氩弧重熔强化的研究
12
作者 姚军 梁文心 邬志刚 《热加工工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了提高铸铁表面的耐磨性,以HT200为试验材料,用钨极氩弧对其进行了局部重熔强化的系统研究,得出了相关工艺参数对重熔处理后表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与镍基自熔合金喷焊及铸铁激冷处理表面强化法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 为了提高铸铁表面的耐磨性,以HT200为试验材料,用钨极氩弧对其进行了局部重熔强化的系统研究,得出了相关工艺参数对重熔处理后表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与镍基自熔合金喷焊及铸铁激冷处理表面强化法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铸铁钨极氩弧重熔后激冷法是有效提高其耐磨性,发挥自身潜力,降低成本的一项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 重熔 铸铁 耐磨性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Al-Mg合金钨极氩弧双丝增材制造工艺与组织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杰 冯曰海 +1 位作者 张林 占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9-113,I0007,共6页
针对钨极氩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构件效率低的不足,采用二根同质铝镁合金丝材同步送进同一熔池的增材制造方式,从而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制造高强铝镁合金构件的目的.试验中分别采用单填丝和双填丝钨极氩弧工艺,分别制造了直壁体试样,对比试验... 针对钨极氩弧增材制造铝合金构件效率低的不足,采用二根同质铝镁合金丝材同步送进同一熔池的增材制造方式,从而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制造高强铝镁合金构件的目的.试验中分别采用单填丝和双填丝钨极氩弧工艺,分别制造了直壁体试样,对比试验研究了二种工艺增材制造试样在宏观尺寸、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双填丝增材制造工艺熔敷速率是单填丝工艺的2.08倍,试样的晶粒明显更加细小;所制造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铸造7A52铝镁合金的71%,纵向抗拉强度相对单填丝提高了7%,纵向断后伸长率提高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填丝 钨极氩弧 高强铝镁合金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底表面钨极氩弧熔覆SiC涂层制备工艺及耐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焦少彬 肖良红 +1 位作者 易沛林 龙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8-140,143,共4页
采用钨极氩弧熔覆,在碳钢基体表面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了含有SiC粉末和铁的涂层。利用扫描SEM、洛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不同涂层的微观形貌、洛氏硬度和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的含量由表向里逐渐减少,氩弧熔... 采用钨极氩弧熔覆,在碳钢基体表面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了含有SiC粉末和铁的涂层。利用扫描SEM、洛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不同涂层的微观形貌、洛氏硬度和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的含量由表向里逐渐减少,氩弧熔覆过程中SiC颗粒发生分解,形成了碳化物。由于碳化物的存在,熔覆层硬度达到45.8 HRC以上,比基体硬度提高一倍以上;摩擦系数较基体有所提高,磨损体积比基体小,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熔覆 SIC涂层 微观组织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镁合金钨极氩弧焊接接头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雄 沈骏 +2 位作者 胡右典 张涛 谢福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725,共9页
通过活性钨极氩弧焊接将石墨烯纳米片溶入AZ31镁合金中,制得石墨烯/AZ31镁合金复合焊接接头。研究石墨烯加入量对复合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在Marangoni逆流的运载和电磁力的搅拌作用下,均匀分布在AZ31镁合... 通过活性钨极氩弧焊接将石墨烯纳米片溶入AZ31镁合金中,制得石墨烯/AZ31镁合金复合焊接接头。研究石墨烯加入量对复合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在Marangoni逆流的运载和电磁力的搅拌作用下,均匀分布在AZ31镁合金基体中。均匀分散的石墨烯纳米片有效地细化镁合金的晶粒组织,并显著提高其接头的力学性能。所有试样中,4~#石墨烯/AZ31镁合金复合接头的晶粒尺寸最小(约19.8μm),力学性能最优,其极限拉伸强度和显微硬度为198 MPa和68.9 HV,约为未添加石墨烯纳米片AZ31镁合金接头的190.4%和130%,同时,接头的韧性也达到最佳。因此,石墨烯纳米片的添加量在1.41%左右时,能获得性能最好的石墨烯/AZ31镁合金复合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片 AZ31镁合金 活性钨极氩弧焊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高强钢组合结构双丝双钨极氩弧增材制造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庆璘 李鑫磊 张广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8-93,I0008,共7页
低碳钢/高强钢组合结构能够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减少合金元素用量,降低成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双丝双钨极氩弧增材制造方法,在400 A大熔敷电流参数下,将低碳钢丝H08Mn2Si与高强钢丝H06MnNi3CrMoA同时送进,开展了熔敷金属的... 低碳钢/高强钢组合结构能够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减少合金元素用量,降低成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双丝双钨极氩弧增材制造方法,在400 A大熔敷电流参数下,将低碳钢丝H08Mn2Si与高强钢丝H06MnNi3CrMoA同时送进,开展了熔敷金属的成分调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熔敷效率达到了2.4 kg/h,通过调整双丝的送丝速度比,在不影响电弧状态的前提下,准确获得了所需的熔敷金属成分,并且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显微硬度随高强钢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调节范围分别为565~914,441~803 MPa以及206~327 HV.最后应用该方法实现了低碳钢/高强钢组合结构的滑动轴承模拟件的成形,在轴承基体与轴承衬之间熔敷了成分梯度过渡层,降低了成形件内部的硬度梯度,有效缓和了界面失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 双丝增材制造 低碳钢 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极氩弧熔覆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组织及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忠蕾 尹桂丽 +1 位作者 张俊涛 刘一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12-114,118,共4页
采用钨极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板表面熔覆添加不同含量B和Si的铁基复合粉末,制备具有原位合成颗粒增强相的铁基复合涂层。分析了B、Si添加量对涂层组织、物相、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基复合涂层主要由黑色的α-(Fe,Cr)基体... 采用钨极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板表面熔覆添加不同含量B和Si的铁基复合粉末,制备具有原位合成颗粒增强相的铁基复合涂层。分析了B、Si添加量对涂层组织、物相、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基复合涂层主要由黑色的α-(Fe,Cr)基体和白色的(Fe,Cr)_7C_3、Cr_(23)C_6、Cr_7C_3、Fe_3B、Cr_3C_2及Cr FeB等原位生成硬质相组成。B元素含量的增加,原位生成的硼、碳化物等硬质相数量增加。涂层的硬度随着B、Si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B、Si含量均为1%时达到峰值。涂层的磨损失重与硬度不完全对应,添加1.0%B、1.0%Si的涂层耐磨性最差,添加0.5%B、0.5%Si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熔覆 铁基复合涂层 原位合成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下WX4钨极氩弧焊接设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杰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2期101-102,共2页
TIG焊接的工作原理为用非熔化钨极在氩气的保护下与工件间产生电弧,实施焊接。TIG焊接的特点是可焊接所有工业用金属及合金,适合于各种结构与形状的全位置焊接,焊接性能好,无飞溅,成型好,变形小,作业性好,明弧操作,便于观察和... TIG焊接的工作原理为用非熔化钨极在氩气的保护下与工件间产生电弧,实施焊接。TIG焊接的特点是可焊接所有工业用金属及合金,适合于各种结构与形状的全位置焊接,焊接性能好,无飞溅,成型好,变形小,作业性好,明弧操作,便于观察和控制熔池,在铝、镁、钛及其合金的焊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满足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可提高焊接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已被众多航空维修企业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设备 钨极氩弧 TIG焊接 松下 航空维修企业 全位置焊接 工作原理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和NSGA-Ⅱ算法的同轴送粉氩弧熔覆工艺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楷 高辉 +1 位作者 林渊浩 邵明启 《焊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116,共11页
为提高再修复工件表面熔覆层的质量与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同轴送粉钨极氩弧熔覆系统,在316L不锈钢表面进行了纳米SiC增强耐磨涂层的氩弧熔覆试验,针对多因素交互影响作用下,工艺参数难以寻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RSM与NSGA-Ⅱ算法集成的工... 为提高再修复工件表面熔覆层的质量与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同轴送粉钨极氩弧熔覆系统,在316L不锈钢表面进行了纳米SiC增强耐磨涂层的氩弧熔覆试验,针对多因素交互影响作用下,工艺参数难以寻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RSM与NSGA-Ⅱ算法集成的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以单位热输入量、送粉量和SiC质量分数为输入因素,显微硬度、熔深和稀释率为响应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熔覆层质量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探究工艺参数对熔覆层质量的交互影响,使用NSGA-Ⅱ算法寻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对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试样进行熔覆层质量对比与组织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单位热输入量17.82 W/(mm·min^(−1)),送粉量8 g/mm,SiC质量分数2%,该条件下的试样显微硬度增大了9.9%,熔深降低了31.9%,稀释率降低了22.4%,熔覆层形貌良好无缺陷,顶部区域为均匀细小的等轴状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送粉 钨极氩弧熔覆 工艺参数 NSGA-Ⅱ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Ti-Si-C系陶瓷涂层中物相的热力学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文青 张建强 刘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利用热力学原理推导出反应焓和反应吉布斯(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根据Ti-Si-C系相图,对用钨极氩弧(TIG)热在钛合金表面熔敷形成涂层过程中可能的12个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热力学计算得出,Ti元素能与SiC,Si及C元素反应生成TiC,T... 利用热力学原理推导出反应焓和反应吉布斯(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根据Ti-Si-C系相图,对用钨极氩弧(TIG)热在钛合金表面熔敷形成涂层过程中可能的12个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热力学计算得出,Ti元素能与SiC,Si及C元素反应生成TiC,Ti_3SiC_2相和Ti_5Si_3,TiSi_2金属间化合物.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TIG熔敷条件下,通过改变不同的原材料初始组成,可以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预测熔覆层的物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熔敷 陶瓷熔覆层 物相 热力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