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尖兵山钨多金属矿床锆石、黑钨矿、日光榴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对北山造山带三叠纪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白荣龙 虎金荣 +5 位作者 陈雪锋 樊立飞 郭东宝 张跃珂 冯飞 曹瀚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0-288,共29页
北山成矿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地之一,区内的岩浆岩年代学工作已得到广泛开展,但对成矿带内成岩与成矿关系等缺乏系统研究。红尖兵山作为北山成矿带最具代表性的钨多金属矿床受到了较多关注,但其成矿时代、矿床成... 北山成矿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地之一,区内的岩浆岩年代学工作已得到广泛开展,但对成矿带内成岩与成矿关系等缺乏系统研究。红尖兵山作为北山成矿带最具代表性的钨多金属矿床受到了较多关注,但其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等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已成为理解区域成矿构造事件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对红尖兵山矿床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显示,该矿床成矿岩体为双驼峰式二长花岗岩,矿化类型可以划分为云英岩型矿石和黄玉-石英脉型矿石。对红尖兵山成矿岩体中的锆石、云英岩型矿石中的黑钨矿和黄玉-石英脉型矿石中的日光榴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21.7±1.3 Ma、221.6±2.1 Ma、220.5±7.9 Ma,指示红尖兵山的成岩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是晚三叠世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黑钨矿、日光榴石和白云母的LA-ICP-MS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钨矿中富集Sc、Mo等元素,而日光榴石和白云母则分别富集Be、Zn、Sc和Li、Sc关键金属等元素。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元素相关性分析,揭示了黑钨矿、日光榴石和白云母中关键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综合分析显示,红尖兵山矿床形成于陆内造山后伸展构造背景下,在强烈的岩石圈伸展减薄和幔源岩浆底侵诱发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酸性岩浆经分异演化形成的岩浆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后形成富含挥发组分、偏还原、低pH和低Eh的成矿流体,它们沿构造薄弱部位充填交代形成石英脉-云英岩型钨多金属矿床。本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北山造山带三叠纪陆内伸展构造背景下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该区域同类矿床的勘查和关键金属找矿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代学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钨多金属矿床 红尖兵山 北山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错那洞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32
2
作者 李光明 张林奎 +8 位作者 焦彦杰 夏祥标 董随亮 付建刚 梁维 张志 吴建阳 董磊 黄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3-1008,共6页
经过地质调查工作在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扎西康矿集区南部新识别出由花岗片麻岩、强变形片岩和弱变质板岩组成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系统。穹隆核部侵入的淡色花岗岩主体为含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二云母花岗岩,具多期侵入的特征,... 经过地质调查工作在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扎西康矿集区南部新识别出由花岗片麻岩、强变形片岩和弱变质板岩组成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系统。穹隆核部侵入的淡色花岗岩主体为含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二云母花岗岩,具多期侵入的特征,其中与成矿有关的中细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6.64±0.38)Ma。在岩体边部强变形的片岩带中新发现了环穹隆展布,层位稳定的矽卡岩带和厚大的铍多金属工业矿体。预查工作通过稀疏地表工程控制,证实铍达到超大型规模,共生的锡、钨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揭示出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除原有的铅锌、金锑等矿种外,铍锡钨多金属还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该首次发现和报道的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对再认识喜马拉雅成矿带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 新发现 错那洞 喜马拉雅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3
3
作者 项新葵 王朋 +1 位作者 孙德明 钟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4-1831,共8页
赣北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下扬子成矿省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中,是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也是最近查明的中国规模最大的钨矿床大湖塘钨矿北矿段。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期形成的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 赣北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下扬子成矿省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中,是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也是最近查明的中国规模最大的钨矿床大湖塘钨矿北矿段。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期形成的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其等时线年龄149.6Ma±1.2Ma(n=6,MSWD=1.6)和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150.4Ma±1.4Ma(n=6,MSWD=1.3),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的辉钼矿Re元素含量为334.4×10^-9~22600×10^-9,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壳源或壳幔混合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推测,在晚侏罗世,石门寺矿区可能受古太平洋与欧亚板块聚合发生地球动力学调整的影响,大面积岩浆活动使之与围岩发生碱质交代作用,成矿物质被萃取.在成矿有利地段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钨多金属矿床 石门寺矿区 赣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花岗岩独居石U-Pb精确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4
作者 叶海敏 张翔 朱云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70,共13页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大湖塘矿田的北部,赣北九岭成矿带中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钨矿之一。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独居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150.0±0.7 Ma、149±1 Ma和148.2±1.2 Ma。独居石测年数据显示,三种岩性的样品Tera-Wasserburg反向谐和图的下交点年龄与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一致,反映了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燕山期,结合矿区辉钼矿的Re-Os成矿年龄(150.4±1.4 Ma),表明石门寺钨矿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的形成密切相关。大湖塘钨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与钦杭成矿带的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一致(^(150) Ma),具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形成于岩石圈拉张减薄的动力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独居石U-Pb定年 花岗岩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向安平 王亚君 +4 位作者 秦大军 佘宏全 韩增光 关继东 康永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8-439,共12页
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大兴安岭中北部新发现的一处储量达大型规模的钨多金属矿床,矿体受含矿花岗岩体控制,总体呈平缓似层状赋存于花岗岩体内的顶部接触带。含矿花岗岩为不等粒结构,岩体无显著变形变质特征,保存基本完好。岩体... 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大兴安岭中北部新发现的一处储量达大型规模的钨多金属矿床,矿体受含矿花岗岩体控制,总体呈平缓似层状赋存于花岗岩体内的顶部接触带。含矿花岗岩为不等粒结构,岩体无显著变形变质特征,保存基本完好。岩体含矿部位均遭受强烈的绢云母化、云英岩化、硅化等蚀变,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矿床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岩体内辉钼矿与白钨矿大体具上钼下钨的分带特点,其钨矿体呈细脉状或稀疏大脉状分布于灰白色蚀变花岗岩内,多伴随硅化石英脉。辉钼矿呈细脉状、薄膜状或团块状产于花岗岩内,地层中局部可见与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共生,显示该矿床为一高温热液脉型钨多金属矿床。笔者对矿区2件含矿花岗岩样品——黑云母花岗岩HHW-1、HHW-12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2件样品的年龄结果具有一致性,谐和年龄为(179.4±2.3)Ma^(179.2±1.8)Ma;同时,对矿区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76.8±2.2)Ma(MSWD=0.29),岩体的形成年龄稍早于成矿年龄,在测试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性。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及岩相学研究,我们认为黑云母花岗岩体与成矿密切相关,矿床成岩及成矿时代均为早-中侏罗世,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辉钼矿 花岗岩 RE-OS年龄 U-PB测年 红花尔基钨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中北段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锋 杨启军 +1 位作者 冯佐海 康志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93-894,共2页
大明山钨矿区位于大明山脉那汉沟北东侧,广西武鸣、上林、马山三县交界处,与大明山林场毗邻,隶属武鸣县两江镇管辖。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含有钨、铜、金、银、铅、锌、锰、钼等多种资源,尤其是钨、铜、钼富集明显,并以钨矿尤为... 大明山钨矿区位于大明山脉那汉沟北东侧,广西武鸣、上林、马山三县交界处,与大明山林场毗邻,隶属武鸣县两江镇管辖。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含有钨、铜、金、银、铅、锌、锰、钼等多种资源,尤其是钨、铜、钼富集明显,并以钨矿尤为重要。矿区经过长期调查、勘探和开采,如今这种勘探工作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大明山 钨多金属矿床 找矿预测 花岗岩体 矿床 泥盆系 寒武系 莲花山组 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狮吼山硫铁-钨多金属矿床H-O-S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伟 于长琦 +4 位作者 曾载淋 刘翠辉 贺根文 陈伟 邬思涛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3-720,共8页
狮吼山硫铁-钨多金属矿床位于银坑-青塘整装勘查区北部,是赣南地区唯一大型硫铁矿床。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梓山组上段地层中含铁、含钙层位,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原生矿石矿物中H-O-S... 狮吼山硫铁-钨多金属矿床位于银坑-青塘整装勘查区北部,是赣南地区唯一大型硫铁矿床。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梓山组上段地层中含铁、含钙层位,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原生矿石矿物中H-O-S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Pb同位素和成矿年代测试结果,探讨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演化过程。矿石硫化物中δ^(34)S组成特征(-5. 50‰~-0. 20‰,集中于-3. 0‰~0. 0‰)显示,硫源以岩浆硫为主,较宽的变化范围预示成矿流体遭受了叠加和改造作用。δD-δ^(18)O同位素组成主要集中于岩浆水与变质水重叠区域(δD=-74. 4‰~-48. 0‰,δ^(18)O_(H_2O)=3. 76‰~10. 86‰),说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和变质水为主,后期有少量的天水混入。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水,岩浆热液与含钙地层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大规模变质流体,再加上少量的天水混入,流体间的不混溶作用使成矿物质在岩体与含钙层位接触部位富集沉淀,形成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钨多金属矿床 H-O-S同位素 成矿流体演化 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中大王山钨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及H-O-S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庆坤 宣璞琰 +2 位作者 张小亮 周万蓬 曲宏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82-1296,共15页
为确定赣中大王山钨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笔者对主成矿期石英和硫化矿物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 同位素研究。 结合野外矿体产出形态, 可以将研究区划分出3 期成矿作用, 早期以矿囊状为特征, 与围岩无明显的蚀变现象, ... 为确定赣中大王山钨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笔者对主成矿期石英和硫化矿物进行了流体包裹体、H-O-S 同位素研究。 结合野外矿体产出形态, 可以将研究区划分出3 期成矿作用, 早期以矿囊状为特征, 与围岩无明显的蚀变现象, 主成矿期为大脉状, 与围岩发生云英岩化, 成矿晚期可见含矿石英晶洞。 主成矿期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结果显示: 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CO2三相包裹体和气—液—固三相包裹体 ; 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80 ℃ ~280 ℃(峰值为190 ℃ ~210 ℃), 盐度为7.86% ~20.22% NaCleqv (峰值为11%~17% NaCleqv ), 结合前人对赣中石英脉型黑钨矿中的黑钨矿测温结果, 推测大王山形成于中温、中高盐度;石英包裹体δDV-SMOW 值介于- 93.1‰~-72.5‰, δ^18OH2O 值介于0.9‰~3.4‰, 石英包裹体的温度—盐度关系图显示成矿流体混入了低温、低盐度的流体相;δ^34S 值介于-1.3‰~+1.9‰之间, 表明成矿物质硫源主要来自深源岩浆。 结合前人研究显示, 黑钨矿较石英早结晶, 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 大气降水参与成矿, 硫源与深部岩浆有关。 赋矿碱长花岗岩中见有W-Mo 多金属矿囊和细晶岩、伟晶岩脉, 其成岩时间和成矿时间一致。 指示了大王山钨多金属与围岩碱长花岗岩具有一定的亲源性, 并且岩浆—流体液态不混溶作用是导致W-Mo 多金属矿沉淀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液态不混溶作用 大王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几个异常因素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景文 裴荣富 +1 位作者 李红艳 王平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几个异常因素刍议毛景文,裴荣富,李红艳,王平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所,北京100037)关键词超大型矿床、钨多金属矿床、花岗岩、柿竹园柿竹园矿床钨储量80万吨,锡40万吨,钼20万吨...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几个异常因素刍议毛景文,裴荣富,李红艳,王平安(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所,北京100037)关键词超大型矿床、钨多金属矿床、花岗岩、柿竹园柿竹园矿床钨储量80万吨,锡40万吨,钼20万吨,铋10万吨,铍、铅、锌、银也有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矿床 钨多金属矿床 花岗岩 柿竹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绿春大马尖山钨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探究
10
作者 张贵山 孟乾坤 +4 位作者 张磊 温汉捷 邱红信 彭仁 秦朝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64-2478,共15页
为探究三江南段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演化及矿床成因,选取了云南绿春大马尖山钨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对其512 m中段至889 m中段的铜矿化和钨矿化石英脉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 为探究三江南段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演化及矿床成因,选取了云南绿春大马尖山钨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对其512 m中段至889 m中段的铜矿化和钨矿化石英脉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型包裹体(Ⅰ型),另有少量的含子晶包裹体(Ⅱ型)、富甲烷包裹体(Ⅲ型),未见纯气相、纯液相包裹体;铜矿化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5~335℃,盐度为4.2%~16.7%NaCleq;钨矿化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9~265℃,盐度为2.6%~23.7%NaCleq,有少量以石盐为主的子晶矿物,流体盐类溶质从NaCl、 KCl、 MgCl_(2)为主逐步演化为CaCl_(2)为主,成矿压力为17.85~48.90 MPa,深度为0.67~1.85 km;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大马尖山钨多金属矿床各中段成矿流体成分相似,以H_(2)O、CH_(4)为主,伴有少量N_(2)及微量的CO_(2)。在同一中段内两种矿化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近,盐度相差较大,CH_(4)、CO_(2)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可能由于铜矿化流体经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TSR)演化过程造成的,与钨矿化流体演化存在明显差异。氯化物的参与是大马尖山钨多金属矿床中W元素的运移和富集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受F~-、Ca^(2+)含量以及锰方解石、黑钨矿活度积的控制,形成了“上白(钨)下黑(钨)”且以白钨矿为主的钨矿体。从矿体的深部到浅部,成矿流体中的H、O同位素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呈弱负相关),根据水岩反应中H、O同位素组成演化趋势,推测成矿流体与围岩之间发生了水岩反应。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认为大马尖山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是由岩浆水、大气降水构成,同时发生了水岩交换反应,成矿流体在迁移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挥发份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以石英斑岩为中心,向外依次形成W、Cu-As、Pb-Zn等矿化带,形成钨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大马尖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竹溪岭钨多金属矿床花岗闪长岩成因、成矿时代及成岩成矿背景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孔志岗 梁婷 +4 位作者 毛景文 徐生发 许红兵 闫盼盼 金修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32-2656,共25页
皖南宁国竹溪岭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古陆斑岩-矽卡岩型钨矿带的东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钨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震旦系兰田组灰岩接触带。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具有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更-... 皖南宁国竹溪岭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古陆斑岩-矽卡岩型钨矿带的东部,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钨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震旦系兰田组灰岩接触带。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具有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更-中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基质由更-中长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组成。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具有高硅、富钾、低镁的特征,A/CNK> 1. 0,Mg#=35. 2~37. 2,P_2O_5的含量为0. 17%~0. 21%,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质岩石;富集Rb、K,亏损Nb、Ta、Zr和Ti;为90.4×10^(-6)~168.6×10^(-6),LREE/HREE为7.15~15.2,值为10.9~35.1,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式,具弱的Eu负异常,δEu=0.54~0.81。以上特征说明竹溪岭花岗闪长岩为I型花岗质岩,原始岩浆以壳源为主,可能有幔源物质混入。矿石中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0.4~142.7Ma,等时线年龄为140.2±1.5Ma(MSWD=0.50),与区域成岩成矿年龄基本一致,与北侧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山期斑岩-矽卡岩型Cu-Au-Mo矿可能为同一构造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溪岭钨多金属矿床 花岗闪长岩 岩石地球化学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I型花岗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白钨矿微区成分限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长发 高剑峰 +1 位作者 张清清 闵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310,共18页
大湖塘钨矿地处江南造山带中段,为一大型钨-钼-铜多金属矿田,由4个矿床组成,其中石门寺矿床规模最大。文章利用LA-ICP-MS对石门寺矿床石英脉型钨矿中的白钨矿进行单矿物原位微区分析,以揭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石英脉中的白钨... 大湖塘钨矿地处江南造山带中段,为一大型钨-钼-铜多金属矿田,由4个矿床组成,其中石门寺矿床规模最大。文章利用LA-ICP-MS对石门寺矿床石英脉型钨矿中的白钨矿进行单矿物原位微区分析,以揭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石英脉中的白钨矿可划分为2期,其中,早期白钨矿与黑钨矿、黑云母及石英共生,而晚期白钨矿在石英大脉中仅与石英共生。前者表现为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而后者则显示平坦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两者均具Eu正异常。此外,早期白钨矿较晚期白钨矿具有较高的ΣREE、Mo、Sn、Nb、Ta、Y含量,但Sr含量较低。早期白钨矿表现出LREE富集型和较高的ΣREE、Nb、Ta含量,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从早期到晚期成矿流体中Eu由Eu^(2+)为主转变为Eu^(3+)为主,表明流体演化过程中氧逸度升高,暗示成矿晚期有氧化性大气降水加入。早期高LREE、Sn、Nb、Ta含量的白钨矿的沉淀以及辉钼矿结晶显著改变成矿流体的组成,导致晚期白钨矿具平坦型REE配分模式和低Mo、Sn、Nb、Ta的特征。此外,在流体演化过程中,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中斜长石因为蚀变分解持续为成矿热液提供Eu和Sr,造成白钨矿Eu正异常和晚期白钨矿中Sr含量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演化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朱溪与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显荣 陈祺 +3 位作者 欧阳永棚 贺玲 曾祥辉 魏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近些年在赣北朱溪和大湖塘地区新发现了世界级钨多金属矿,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对朱溪和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发现2个矿区成矿岩体和矿源层较为相似,而导矿-控矿构造、矿体类型、围岩蚀变等方面则存在差异性... 近些年在赣北朱溪和大湖塘地区新发现了世界级钨多金属矿,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对朱溪和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发现2个矿区成矿岩体和矿源层较为相似,而导矿-控矿构造、矿体类型、围岩蚀变等方面则存在差异性;从岩体、构造、围岩蚀变、地层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并建立了赣北地区"多位一体"钨矿找矿预测模型,简要提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溪多金属矿床 大湖塘矿集区 找矿预测模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4
作者 刘更更 吴颖宸 +2 位作者 魏文凤 严冰 邹志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10,共19页
为了解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的钨富集机理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的辉钼矿开展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0.2~142.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37±0.84)Ma(MSWD=0.84),等时线年龄为(141.... 为了解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的钨富集机理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的辉钼矿开展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0.2~142.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37±0.84)Ma(MSWD=0.84),等时线年龄为(141.79±0.97)Ma(MSWD=1.1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以代表辉钼矿的矿化年龄,指示该矿床的成矿时间为141 Ma左右。对赣北、赣中和赣南地区的成岩成矿年龄进行对比,发现三地的成岩成矿事件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程,本文认为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时期的伸展减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寺多金属矿床 RE-OS同位素 成矿年龄 赣北、赣中和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中“云英岩网脉”成因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细音 祝新友 +2 位作者 王艳丽 李顺庭 韩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43-944,共2页
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地处南岭中段,素以矿种多、规模大、共生组分丰富、成矿条件复杂而闻名于世,为世界罕见的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之湘桂粤北海西-印支拗陷带的东部边缘,区内出露有震旦系泗洲山组(Z1s)浅变... 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地处南岭中段,素以矿种多、规模大、共生组分丰富、成矿条件复杂而闻名于世,为世界罕见的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之湘桂粤北海西-印支拗陷带的东部边缘,区内出露有震旦系泗洲山组(Z1s)浅变质海相碎屑岩、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石英砂岩、棋梓桥组(D2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型 钨多金属矿床 云英岩 柿竹园矿床 网脉 石榴子石 成矿条件 棋梓桥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连平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付建明 李祥能 +3 位作者 程顺波 徐德明 马丽艳 陈希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31-1339,共9页
粤北连平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采用云母Ar-Ar法和石英包裹体Rb-Sr法,分别获得锯板坑含钨锡石英脉中的云母Ar-Ar坪年龄为(139.2±1.5)Ma(等时线年龄为143.6±3.9Ma,MSWD=0.30);鸡啼石含钨石英脉中石英包裹体Rb... 粤北连平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采用云母Ar-Ar法和石英包裹体Rb-Sr法,分别获得锯板坑含钨锡石英脉中的云母Ar-Ar坪年龄为(139.2±1.5)Ma(等时线年龄为143.6±3.9Ma,MSWD=0.30);鸡啼石含钨石英脉中石英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55.4±5.1)Ma(MSWD=2.1)。结果表明该区存在燕山早期和燕山早晚过渡期两期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并且认为(1)鸡啼石钨矿为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150~160Ma)的产物;(2)南岭地区140Ma左右也有大型钨锡多金属矿的形成。这一成果为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重要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 多金属矿床 云母Ar-Ar法 石英包裹体Rb-Sr法 连平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碱交代脉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程细音 祝新友 +2 位作者 王艳丽 李顺庭 韩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3-1033,共11页
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地处南岭中段,矿种多、规模大、共生组分丰富,是世界罕见的超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区内发育有大量不同类型的脉体,包括酸性岩浆岩脉、云英岩脉、碱交代脉等,其中发育于矽卡岩中的碱交代脉是矿区规模最大、分布... 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地处南岭中段,矿种多、规模大、共生组分丰富,是世界罕见的超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区内发育有大量不同类型的脉体,包括酸性岩浆岩脉、云英岩脉、碱交代脉等,其中发育于矽卡岩中的碱交代脉是矿区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矿体。本文通过详实的野外地质调研、显微镜下岩相学鉴定以及电子探针测试分析,发现大部分碱交代脉中以钾长石、斜长石、石英、萤石为主,白云母含量较少,一般小于3%,含少量黄玉、电气石等矿物,并非前人所称的"云英岩脉"或"云英岩网脉",脉体外侧发育较多的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矽卡岩类矿物,脉体及其两侧含有较多的白钨矿、磁铁矿等氧化物。从矿物组合和矿化特点上分析,碱交代脉总体碱质成分含量较高,发生了较强的碱交代作用,脉体的形成与矽卡岩演化关系密切,可进一步分为:早期阶段碱交代脉,富斜长石、黑钨矿,形成矽卡岩,对应矽卡岩演化的矽卡岩阶段,是黑钨矿的主成矿期;晚期阶段碱交代脉,富钾长石、白钨矿、磁铁矿,表现为交代矽卡岩,对应矽卡岩演化的退变质阶段,是白钨矿的主成矿期。综上,柿竹园矿床矽卡岩中碱交代脉,制约和影响着矽卡岩的形成与成矿,贯穿矽卡岩演化过程的矽卡岩阶段和退变质阶段,其形成的矿体为矽卡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竹园 多金属矿床 矽卡岩演化 碱交代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组合、矿化蚀变特征及成矿流体组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厚民 李立兴 +3 位作者 余金杰 马收先 李小赛 沈宏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27-3145,共19页
采用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湘南地区多个钨锡多金属矿床的矿化蚀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表明,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化蚀变矿物组成复杂,但各矿区普遍存在锡石、黄铜矿、黑钨矿(或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矿物,... 采用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湘南地区多个钨锡多金属矿床的矿化蚀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表明,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化蚀变矿物组成复杂,但各矿区普遍存在锡石、黄铜矿、黑钨矿(或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矿物,萤石和黄玉常见,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尖晶石化等热液蚀变普遍,表明成矿流体具有类似或相同的来源及组分;各矿田(或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富含B和F等挥发分及Fe和Mn,钨、锡和铜矿化密切共生,钨锡多金属矿石中可见Nb和Be矿化,表明Li、Be、Nb、Ta、W、Sn、Bi、Cu、Pb、Zn等矿化为类似成矿流体的产物;初步研究认为湘南地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化是同一岩浆房分异演化的成矿流体的产物,提出了成矿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组合 矿化蚀变 成矿流体 多金属矿床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床为例 被引量:22
19
作者 周振华 高旭 +2 位作者 欧阳荷根 刘军 赵家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4-1022,共19页
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床,具有"上脉下体"的垂向矿化分带特征,矿集区范围内表现出以花岗岩体为中心的高温锡钨钼矿化、中温铜锌矿化、外围低温铅锌银矿化的水平分带。目前,对锡钨锂多金... 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锡钨锂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床,具有"上脉下体"的垂向矿化分带特征,矿集区范围内表现出以花岗岩体为中心的高温锡钨钼矿化、中温铜锌矿化、外围低温铅锌银矿化的水平分带。目前,对锡钨锂多金属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的内在成因关系和形成机制及深部地质背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Ar-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维拉斯托锡钨锂矿区石英脉型矿石中白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131.7±1.4)Ma,显示其与外围维拉斯托铜锌矿床和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属同一构造-岩浆活动产物。石英斑岩中铁锂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121.9±1.3)Ma,可能代表了最晚期的岩浆活动时限,暗示维拉斯托矿区存在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本次研究还获得了维拉斯托矿床东南侧磨盘山岩体边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41.6±1.5)Ma(MSWD=0.75),该年龄不仅与含矿岩体石英斑岩体的年龄一致,也与北大山高分异杂岩体的形成年龄相近,揭示了维拉斯托外围高分异花岗杂岩体深边部及其与地层接触带部位还有寻找锡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综合本次工作和大量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兴安岭南段稀有金属矿床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和软流圈上涌的构造背景,维拉斯托锡钨锂矿化与外围脉状铅锌银铜矿化属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不同金属元素在不同的矿化空间内的选择性沉淀是造成元素分带性的直接原因,其成矿特征上可类比南美玻利维亚锡银成矿带。值得提出的是,维拉斯托矿区岩石组合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锂矿化有关的片麻岩穹窿群类似,锡林郭勒杂岩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对于岩浆-变形-变质-深熔作用过程及对稀有金属成矿的制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圈伸展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岩浆-变形-变质-深熔作用 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阳春多金属矿集区锡山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伟 毛景文 +3 位作者 范志伟 赵海杰 赵财胜 欧阳荷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43-344,共2页
阳春多金属矿集区是粤西地区多金属矿床(点)的集中发育地区之一,既存在铁铜、铜铅锌和铜钼等多金属矿床,又发育钨锡多金属矿床,矿化多与区内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如岗美花岗闪长岩岩体侵入到上泥盆统天子岭组而形成众多的铁铜多金... 阳春多金属矿集区是粤西地区多金属矿床(点)的集中发育地区之一,既存在铁铜、铜铅锌和铜钼等多金属矿床,又发育钨锡多金属矿床,矿化多与区内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如岗美花岗闪长岩岩体侵入到上泥盆统天子岭组而形成众多的铁铜多金属矿床:芒饿岭、茶地、陂头面、地豆岗和马鞍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时代 地质 多金属矿床 金属矿集区 锡山 阳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