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钨回收产业的价值和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许礼刚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加快钨废料回收产业的发展,是弥补原钨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分析钨产业回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总结钨产业回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发现其可能存在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完善、回收意识不强、废石量过大、工艺流程过于复杂等问题,探... 加快钨废料回收产业的发展,是弥补原钨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分析钨产业回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总结钨产业回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发现其可能存在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完善、回收意识不强、废石量过大、工艺流程过于复杂等问题,探索企业自身回收、设置区域性代理和形成跨国性网络等多种钨产业回收的发展模式,以利于钨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研究进一步深化,促进钨产业循环良性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回收 废料 产业价值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钨回收中钨酸钠结晶料的除铬处理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谢盛德 李春海 雷吟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2,共5页
针对碳酸钠熔炼法回收废钨过程中因钨酸钠结晶料溶解液中铬含量高而造成后续工艺分相困难这一问题,通过工艺原理分析及对比试验,进行了在硫化除钼时同时除铬的研究,并确定了相关工艺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当硫化钠添加量为理论量的4倍时... 针对碳酸钠熔炼法回收废钨过程中因钨酸钠结晶料溶解液中铬含量高而造成后续工艺分相困难这一问题,通过工艺原理分析及对比试验,进行了在硫化除钼时同时除铬的研究,并确定了相关工艺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当硫化钠添加量为理论量的4倍时,控制pH=8~9,并选择合适的温度和陈化时间,除铬效果良好,可满足后续萃取工艺的生产,且产品APT质量达到GB/T 10116—2007中APT-0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回收 酸钠结晶料 硫化钠 除铬处理 萃取工艺 APT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SCR催化剂钠化焙烧回收钨和钒的机理探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子林 王宝冬 +2 位作者 马瑞新 何发泉 孙琦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67,共5页
文章从热力学角度,分别以温度和碳酸钠加入量为变量,用热力学软件HSC Chemistry计算了蜂窝状废SCR催化剂钠化焙烧的过程,得到了相应的相图,并分析了其对钨和钒浸出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动力学条件下钨和钒的浸出率,得到最佳焙烧条件为... 文章从热力学角度,分别以温度和碳酸钠加入量为变量,用热力学软件HSC Chemistry计算了蜂窝状废SCR催化剂钠化焙烧的过程,得到了相应的相图,并分析了其对钨和钒浸出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动力学条件下钨和钒的浸出率,得到最佳焙烧条件为:碳酸钠加入量为30%、焙烧温度为800℃、粒度为75~100μm、焙烧时间为2~2.5 h。采用XRD和SEM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从理论和实验上探究了失效SCR催化剂钠化焙烧过程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SCR催化剂 和钒回收 钠化焙烧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309树脂从含砷钨杂多酸溶液中回收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佳勋 丁伟 +4 位作者 霍广生 陈平 曾璐琦 廖承钢 敖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D309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含砷钨杂多酸的白钨矿盐酸浸出液中回收钨并将其转型为钨酸铵溶液,研究了D309树脂对[AsW_(12)O_(40)]^(3-)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和解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309树脂对[AsW_(12)O_(40)]^(... 采用D309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从含砷钨杂多酸的白钨矿盐酸浸出液中回收钨并将其转型为钨酸铵溶液,研究了D309树脂对[AsW_(12)O_(40)]^(3-)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和解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309树脂对[AsW_(12)O_(40)]^(3-)的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在温度55℃、反应时间1 h、液固比2.5∶1的最佳条件下,钨的吸附率可达99.90%;在温度55℃、反应时间3 h、氨水浓度210 g/L、液固比1.25∶1的最佳条件下,钨的解吸率为9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钨回收 D309树脂 离子交换 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氨水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压煮工艺提高钨冶炼金属回收率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卫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5-47,共3页
概述了我国钨冶炼碱压煮工艺的现状。指出采用二次压煮工艺可将钨冶炼企业的金属回收率提高至97%以上,混合渣中的WO3降低至1%左右。
关键词 冶炼 二次压煮 金属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钨酸铵结晶母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路辉 谢刚 +1 位作者 俞小花 李荣兴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7,52,共5页
概述了处理仲钨酸铵结晶母液的方法,介绍了几种较为合理有效的处理技术。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应用效果,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酸铵 结晶母液 钨回收 离子交换 纳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高压浸出SCR脱硝废催化剂中的钨和钒 被引量:9
7
作者 罗军 关文娟 +4 位作者 张贵清 李治华 薛菲 赵红 韩长民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32,共7页
采用Na_2CO_3高压浸出工艺回收SCR脱硝废催化剂中的钨和钒,考察了焙烧预处理温度、浸出添加剂种类及用量、Na_2CO_3用量、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对钨和钒浸出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RD表征对SCR脱硝废催化剂浸出前后的物相结构变化进... 采用Na_2CO_3高压浸出工艺回收SCR脱硝废催化剂中的钨和钒,考察了焙烧预处理温度、浸出添加剂种类及用量、Na_2CO_3用量、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对钨和钒浸出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RD表征对SCR脱硝废催化剂浸出前后的物相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CR脱硝废催化剂无需经过焙烧预处理即可进行浸出,具体优化实验条件为:Na_2CO_3加入量20%、NaOH加入量8%、液固比2∶1、浸出时间2h和浸出温度230℃,在此条件下钨浸出率为75.06%,钒浸出率为89.35%。XRD分析结果显示,SCR脱硝废催化剂中的钛主要以锐钛型TiO_2形式存在,高温焙烧促使TiO_2由锐钛型向金红石型转变,不利于钨和钒的浸出;部分钨可能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TiO_2中,为提高钨浸出率,需强化浸出条件以破坏TiO_2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废催化剂 Na2CO3高压浸出 钨回收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型絮凝剂PG改善某钨细泥的浮选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潘庆庆 彭会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2,共5页
江西某钨矿重选尾矿细筛筛下(0.2~0 mm)钨、铜品位分别为0.44%、0.27%,有回收价值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白钨矿、黑钨矿等。白钨矿粒径主要为0.002~0.1 mm,黑钨矿粒径主要为0.001~0.05 mm,钨在细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为改变现场钨... 江西某钨矿重选尾矿细筛筛下(0.2~0 mm)钨、铜品位分别为0.44%、0.27%,有回收价值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白钨矿、黑钨矿等。白钨矿粒径主要为0.002~0.1 mm,黑钨矿粒径主要为0.001~0.05 mm,钨在细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为改变现场钨回收效果欠佳的问题,以PG为钨常温浮选絮凝剂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选铜工艺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以PG为钨常温浮选絮凝剂,采用1粗3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常温选钨,与不添加PG相比,常温浮选钨精矿WO3品位相当,但WO3作业回收率高4.11个百分点;在不改变选铜及钨加温精选工艺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以PG为钨常温浮选絮凝剂,与不添加PG相比,所取得的最终钨精矿WO3品位相当,但WO3回收率高2.75个百分点。因此,钨细泥含量较高的矿石适合采用选择性絮凝浮选工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泥 絮凝剂PG 选择性絮凝浮选 钨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钨钼冶金的新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秦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俄罗斯 钼冶金 废料处理 氧化钴 钨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rdination leaching of tungsten from scheelite concentrate with phosphorus in nitric acid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文娟 杨金洪 +2 位作者 赵中伟 王文强 李江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312-1317,共6页
A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for tungsten extraction and recovery from scheelite is reported.The technology includes leaching scheelite using phosphoric acid as chelating agent in nitric acid solutions,extracting tung... A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for tungsten extraction and recovery from scheelite is reported.The technology includes leaching scheelite using phosphoric acid as chelating agent in nitric acid solutions,extracting tungsten by solvent extraction and reusing leaching agent.In the leaching process,affecting factors,such as temperature,leaching time,nitric acid and dosage of phosphoric acid,were examined on recovery of tungsten.Results show that more than 97%of tungsten could be extracted under conditions of leaching temperature of 80-90°C,HNO3 concentration of 3.0-4.0 mol/L,liquild-to-soild ratio of 10:1,H3PO4 dosage of 3 stoichiometric ratio and leaching time of 3 h.Solvent extraction was then employed for the W recovery from the leachate with a organic system of 40%(v/v)N235,30%(v/v)TBP,and 30%sulfonated kerosene.Approximately 99.93%of W was extracted and ammonium tungstate solution containing 193 g/L W was obtained with a stripping rate of 98.10%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EELITE nit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coordination l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