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铝混合驾驶室材料-结构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超 李明 +2 位作者 成艾国 何智成 于万元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4,690,共11页
为了得到更为完善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设计,提出了钢-铝混合驾驶室材料-结构一体化轻量化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等刚度近似理论与等强度理论建立了性能驱动的材料选择方法,并针对钢制驾驶室初步设计了钢-铝混合材料方案。然后通... 为了得到更为完善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设计,提出了钢-铝混合驾驶室材料-结构一体化轻量化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等刚度近似理论与等强度理论建立了性能驱动的材料选择方法,并针对钢制驾驶室初步设计了钢-铝混合材料方案。然后通过折衷规划法的拓扑优化识别了驾驶室关键传力路径,并加强了相关结构。其次考虑驾驶室零件厚度、截面尺寸设计参数,建立了驾驶室质量、刚度及模态性能的径向基函数的代理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方法对驾驶室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驾驶室刚度、模态和碰撞性能的要求下,驾驶室质量减轻了12.8%。该方法对钢-铝混合驾驶室轻量化有实际的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驾驶室 钢-铝混合 轻量化 拓扑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添加剂改善钢-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鹤龙 徐滨士 +2 位作者 许一 王晓丽 刘谦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3-438,共6页
采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钢-铝摩擦副在液体石蜡与含纳米铜粒液体石蜡润滑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了对纳米铜添加剂添加量与载荷对其按摩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磨损表面粗糙度,形貌及其主要元素找 能谱分析,探讨了纳米铜... 采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钢-铝摩擦副在液体石蜡与含纳米铜粒液体石蜡润滑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了对纳米铜添加剂添加量与载荷对其按摩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磨损表面粗糙度,形貌及其主要元素找 能谱分析,探讨了纳米铜颗粒作为添加剂时钢-铝摩擦副的润滑机制,结果表明:含0.25%纳米铜颗粒液体石蜡时,钢-铝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优;在不同载荷下纳米铜颗粒可以改善铝的摩擦磨损性能,特别在中等载荷(50-125N)下,其抗磨减摩作用更明显;纳米铜颗粒能够在磨损表面形成一层低剪切强度的铜保护膜,有效地避免粘着磨损,同时阻止铝元素向钢表面的转移,从而显著改善钢-铝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颗粒 钢-铝摩擦副 润滑油添加剂 铜保护膜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型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方建华 陈波水 +1 位作者 董凌 王九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以三乙醇胺和菜籽油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环境友好的酰胺型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NRO),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分别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含NRO添加剂的菜籽油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摩擦... 以三乙醇胺和菜籽油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环境友好的酰胺型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NRO),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分别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含NRO添加剂的菜籽油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同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铝合金磨痕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探讨了酰胺型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含酰胺型改性菜籽油添加剂NRO的菜籽油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酰胺型改性菜籽油添加剂具有较强的极性、易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同时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由含有机氮、亚硝基或硝酸根化合物组成的高强度聚合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润滑添加剂 酰胺型改性菜籽油 -摩擦副 钢-铝摩擦副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型改性蓖麻油润滑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方建华 陈波水 +1 位作者 董凌 王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9期78-81,共4页
以三乙醇胺和蓖麻油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环境友好酰胺型改性蓖麻油润滑添加剂(NCO),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分别采用四球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以菜籽油为基础油,以NCO为添加剂时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抗磨减摩... 以三乙醇胺和蓖麻油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环境友好酰胺型改性蓖麻油润滑添加剂(NCO),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分别采用四球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以菜籽油为基础油,以NCO为添加剂时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钢球磨斑表面的形貌,同时对铝合金磨痕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子探针分析,探讨了酰胺型改性菜蓖麻油润滑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结果表明,以酰胺型改性蓖麻油为添加剂,以菜籽油为基础油时,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这是由于酰胺型改性蓖麻油添加剂以其具有较强极性而更容易在金属表面形成强吸附膜,同时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了含有机氮、亚硝基或硝酸根的复杂氮化物的高强度聚合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润滑添加剂 酰胺型改性蓖麻油 -摩擦副 钢-铝摩擦副 摩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对钢-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维民 夏延秋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1-335,共5页
采用 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磷酸三甲酚酯 (TCP)、磷酸二丁酯 (DBP)、十二胺 (DA)和磷酸胺盐 (PAS)抗磨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对钢 -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铝试块磨痕表面边界润滑膜中的 P和 N元素的... 采用 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磷酸三甲酚酯 (TCP)、磷酸二丁酯 (DBP)、十二胺 (DA)和磷酸胺盐 (PAS)抗磨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对钢 -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铝试块磨痕表面边界润滑膜中的 P和 N元素的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含 P抗磨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性 ,而其中以磷氮剂的效果最好 .其它含磷添加剂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磨损 .XPS分析表明 ,在铝合金磨损表面形成了含磷酸铝的表面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摩擦副 极压抗磨添加剂 边界润滑 TCP D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钢-铝材料城市客车车身结构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耀华 赵文亮 +1 位作者 张德鹏 徐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8,共5页
针对钢材料城市客车车身质量较大、铝合金车身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提出了车身骨架中段采用铝合金材料的车身结构形式。设计了5种铝合金型材及连接件,初步确定型材厚度。使用梁单元和弹簧单元建立了悬架模型。基于Opti Struct软件对钢-... 针对钢材料城市客车车身质量较大、铝合金车身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提出了车身骨架中段采用铝合金材料的车身结构形式。设计了5种铝合金型材及连接件,初步确定型材厚度。使用梁单元和弹簧单元建立了悬架模型。基于Opti Struct软件对钢-铝材料城市客车车身弯扭组合工况下的模态特性、静态刚度及强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钢材料城市客车骨架相比,钢-铝材料城市客车骨架低阶固有频率无明显变化,固有振型差别较大。在车身结构件静态强度满足材料屈服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车身质量为971.2 kg,较钢材料车身质量降低146.8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客车 钢-铝材料车身 有限元方法 悬架模型 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异种金属激光自熔搭接焊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书权 曹霞 +1 位作者 栗慧 姚君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2-226,共5页
利用SYSWELD有限元软件对钢-铝异种金属的激光自熔搭接焊进行了数值模拟,包括钢上铝下和铝上钢下两种搭接接头,比较了两种接头的温度场、特征点的热循环曲线、沿焊缝纵向和横向的焊接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分布。结果表明,激光焊起始时的... 利用SYSWELD有限元软件对钢-铝异种金属的激光自熔搭接焊进行了数值模拟,包括钢上铝下和铝上钢下两种搭接接头,比较了两种接头的温度场、特征点的热循环曲线、沿焊缝纵向和横向的焊接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分布。结果表明,激光焊起始时的温度瞬间超过材料的熔点;钢上铝下搭接接头的最高温度高于铝上钢下搭接接头的。温度模拟结果与测温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铝板焊缝中心线上的残余应力以拉应力为主,钢板焊缝中心线上的残余应力以压应力为主。沿垂直于焊缝方向上,铝板在焊缝及附近区域的残余应力以拉应力为主,在远离焊缝的区域以压应力为主,而钢板在焊缝中心区域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在焊缝两侧熔合区的拉应力达到最大值。这两种搭接接头中,铝板的焊接残余变形均大于钢板。在实际的钢铝焊接生产中,可以适当加大对铝及其合金的夹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异种金属 温度场 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双金属活塞复合铸造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凡 张少宗 施瑞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41,共2页
运用双金属复合铸造工艺,试制了无水冷柴油机活塞,并采用冷热循环冲击试验、高温疲劳试验等方法,为完善复合铸造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用本工艺小批量生产的活塞,经过了700多小时的台架试验和1万多公里的沙漠运行,试验结果基本符... 运用双金属复合铸造工艺,试制了无水冷柴油机活塞,并采用冷热循环冲击试验、高温疲劳试验等方法,为完善复合铸造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用本工艺小批量生产的活塞,经过了700多小时的台架试验和1万多公里的沙漠运行,试验结果基本符合考核大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铸造 钢-铝 双金属 活塞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对钢-钢和钢-铝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夏延秋 刘维民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 4种酰胺化合物对钢 -钢和钢 -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了丙烯酰胺润滑下铝合金磨斑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对钢 -钢摩擦副 ,酰胺类化合物表...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 4种酰胺化合物对钢 -钢和钢 -铝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了丙烯酰胺润滑下铝合金磨斑表面元素的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对钢 -钢摩擦副 ,酰胺类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抗磨减摩作用 ,对钢 -铝摩擦副 ,丙烯酰胺和乙酰胺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XPS分析结果显示 ,铝合金磨斑表面存在 3种价态的氮的化合物及 2种价态的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化合物 添加剂 -摩擦副 钢-铝摩擦副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石墨半固态铸轧复合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莎莎 张鹏 +1 位作者 杜云慧 张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13,117,共5页
铸轧区的温度分布直接影响着铸轧过程的稳定性和复合板材的质量.针对实验室复合板半固态铸轧试验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钢-铝石墨半固态铸轧复合过程的热流耦合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浇注温度和铸轧速度下熔... 铸轧区的温度分布直接影响着铸轧过程的稳定性和复合板材的质量.针对实验室复合板半固态铸轧试验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钢-铝石墨半固态铸轧复合过程的热流耦合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浇注温度和铸轧速度下熔池内温度场变化的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当浇注温度为620℃,铸轧速度在0.6~0.8 m/min的范围内可保证铸轧稳定进行,此结论与试验数据相吻合.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凝固前沿位置,为半固态铸轧复合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和钢-铝石墨复合板的数字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半固态 铸轧 钢-铝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爆炸复合接头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玲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研究了Q2 35钢 -铝合金爆炸复合接头在 3 5 %NaCl溶液中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 ,复合接头区在 3.5 %NaCl溶液中发生了电偶腐蚀 ,加速了铝合金的腐蚀破坏。这类腐蚀过程较为复杂 ,接头区存在电偶腐蚀 ,由于爆炸时强大的冲击力使得复合接... 研究了Q2 35钢 -铝合金爆炸复合接头在 3 5 %NaCl溶液中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 ,复合接头区在 3.5 %NaCl溶液中发生了电偶腐蚀 ,加速了铝合金的腐蚀破坏。这类腐蚀过程较为复杂 ,接头区存在电偶腐蚀 ,由于爆炸时强大的冲击力使得复合接头区的组织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和熔化 ,导致该区组织在物理、力学、电化学等方面的不均匀性 ,使得腐蚀情况更为严重 ,发生电偶腐蚀和晶间腐蚀。针对这类腐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爆炸复合接头 腐蚀 防护 爆炸焊接 电解液 腐蚀电位 结合面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结构过渡接头的性能特点及焊接工艺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绪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2,共3页
从钢-铝合金结构过渡接头的性能特点出发,在结构、焊接参数、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对高速船舶使用钢-铝结构过渡接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钢-铝结构过渡接头的具体焊接工艺要求。
关键词 钢-铝结构过渡接头 焊接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分设备冷箱用钢-铝接头性能分析
13
作者 尚稚轩 李南南 朱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48-152,共5页
以采用爆炸复合工艺制备的国产钢-铝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知道了铝合金5083含有活泼元素Mg,爆炸复合后在结合界面处产生了少量脆性相MgO;1060/TA1界面处存在明显的塑性变形,对母材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5083/1... 以采用爆炸复合工艺制备的国产钢-铝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知道了铝合金5083含有活泼元素Mg,爆炸复合后在结合界面处产生了少量脆性相MgO;1060/TA1界面处存在明显的塑性变形,对母材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5083/1060界面理想波纹尺寸为:λ≈1600μm、A≈640μm。漏率及水压爆破试验表明:脆性相MgO内产生少量裂纹不影响钢-铝接头可靠性,国产钢-铝接头漏率<1×10^(-8)Pa·m^(3)/s且爆破压力为设计压力的4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 钢-铝接头 爆炸复合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铝及钢-铝混合车身轻量化连接技术
14
作者 巴伟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7期79-79,共1页
全铝及钢-铝混合车身轻量化连接技术主要涉及焊接工艺与机械连接工艺。从点焊技术、激光技术以及CMT技术等角度来探讨钢铝混合车身轻量化的焊接工艺,从自冲式铆接技术、FDS与螺栓连接技术以及无铆钉式铆接技术等角度来探讨钢-铝混合车... 全铝及钢-铝混合车身轻量化连接技术主要涉及焊接工艺与机械连接工艺。从点焊技术、激光技术以及CMT技术等角度来探讨钢铝混合车身轻量化的焊接工艺,从自冲式铆接技术、FDS与螺栓连接技术以及无铆钉式铆接技术等角度来探讨钢-铝混合车身轻量化的机械连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混合车身 车身轻量化 焊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不均匀性分析
15
作者 代闯 丁旭 +3 位作者 田晓东 田锦 罗海龙 马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2,共10页
爆炸焊接制备铝-钢复合板,结合界面的不同位置服役寿命不同。为探究沿爆轰方向组织性能差异,用低爆速炸药逼近焊接窗口下限,采用平行安装、均匀布药法一次爆炸制备13 mm+41 mm厚1070/Q235B层状复合板,并结合ANSYS/LS-DYNA进行三维数值... 爆炸焊接制备铝-钢复合板,结合界面的不同位置服役寿命不同。为探究沿爆轰方向组织性能差异,用低爆速炸药逼近焊接窗口下限,采用平行安装、均匀布药法一次爆炸制备13 mm+41 mm厚1070/Q235B层状复合板,并结合ANSYS/LS-DYNA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沿爆轰方向结合界面均呈平直状,钢侧变形程度加剧,界面处出现更多的绝热剪切带,Fe、Al元素扩散距离增加,生成厚度约为3μm的金属间化合物FeAl_(3),界面处显微硬度最高;沿爆轰方向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剪切强度均增加,而弯曲性能则先增后降。沿爆轰方向基板的碰撞速度不完全处于设计位置,而因爆轰波、爆轰产物能量及基覆板振动能量的叠加而升高,导致碰撞压力和塑性变形程度明显增大。因此,应采用梯形布药法,使碰撞速度为450~550 m/s,避免平直状的结合界面生成大于3μm的连续熔化层,以满足工业中对铝-钢接头均匀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复合板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温度对铝-钢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侯发臣 刘富国 肖浪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29,共4页
研究了铝-钢复合材料经不同温度加热后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50℃以下温度加热复合界面基本上无变化,而在400℃以上温度加热复合界面上有FeAl金属间化合物生成,且化合物层的厚度逐渐增大;界面结合强度随加热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 研究了铝-钢复合材料经不同温度加热后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50℃以下温度加热复合界面基本上无变化,而在400℃以上温度加热复合界面上有FeAl金属间化合物生成,且化合物层的厚度逐渐增大;界面结合强度随加热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350℃以上温度加热后,侧弯曲角度均达不到90°即发生界面开裂;高温拉脱强度在350℃时已降至爆炸态的10%以下。因此铝-钢复合材料的加热温度不要超过350℃,以防止界面化合物的生成,保证铝-钢复合材料的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复合界面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沉积及气体扫描技术制备铝锡-钢双金属复合板材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映坤 陈桂云 +1 位作者 田冲 张永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利用雾化沉积加气动扫描工艺制备了铝锡 -钢双金属复合板 ,并对气动扫描的工艺参数、基板的预热温度和轧制温度进行了研究 ,分析观察了沉积态和轧制态的双金属界面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 ,在雾化压力 0 .8~ 1.0MPa ,沉积距离 30 0mm时 ... 利用雾化沉积加气动扫描工艺制备了铝锡 -钢双金属复合板 ,并对气动扫描的工艺参数、基板的预热温度和轧制温度进行了研究 ,分析观察了沉积态和轧制态的双金属界面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 ,在雾化压力 0 .8~ 1.0MPa ,沉积距离 30 0mm时 ,采用气动扫描辅助喷嘴 ,并在 2 0 0℃预热基板 ,可得到一最佳效果双金属板坯 ;在 2 2 0~ 2 30℃轧制后可得到界面粘结牢度达到国标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沉积 气动扫描 -双金属复合板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52铝合金-HC420LA高强钢磁脉冲焊接接头盐雾腐蚀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许冰 欧航 +3 位作者 柳泉潇潇 徐志丹 李光耀 崔俊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06-1511,共6页
对5052铝合金-HC420LA高强钢的磁脉冲焊接接头进行了盐雾腐蚀试验,揭示了磁脉冲焊接接头的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铝-钢磁脉冲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在盐雾腐蚀环境中的退化较为明显,腐蚀首先从焊缝两侧尖端开始,当腐蚀时间达到48h时,焊... 对5052铝合金-HC420LA高强钢的磁脉冲焊接接头进行了盐雾腐蚀试验,揭示了磁脉冲焊接接头的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铝-钢磁脉冲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在盐雾腐蚀环境中的退化较为明显,腐蚀首先从焊缝两侧尖端开始,当腐蚀时间达到48h时,焊接接头强度已下降为原来的20%。断口微观分析表明,钢较低的电化学电位加快了腐蚀,接头的腐蚀行为具有自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2合金 HC420LA高强 磁脉冲焊接 -焊接接头 腐蚀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脉冲DE-GMAW与CMT熔钎焊热循环曲线测试与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玗 王钊 +3 位作者 董兵天 卢立晖 黄健康 樊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6,共4页
介绍一种新的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方法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焊(pulsed DE-GMAW),将该方法应用于铝和镀锌钢板的焊接,得到成型良好的焊缝.采用接触式测量法测量pulsed DE-GMAW法在不同焊接参数下的热循环曲线,并与CM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介绍一种新的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方法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焊(pulsed DE-GMAW),将该方法应用于铝和镀锌钢板的焊接,得到成型良好的焊缝.采用接触式测量法测量pulsed DE-GMAW法在不同焊接参数下的热循环曲线,并与CM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MT法通过推拉丝及短路波形控制能减小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而pulsed DE-GMAW法通过增加旁路电流达到分流的目的,也可以降低输入母材的热量,2种方法的热输入控制效果相当,均能较好实现铝-钢异种金属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焊 CMT - 热循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异种金属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界面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玗 邵玲 +1 位作者 黄健康 顾玉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90,117-118,共4页
采用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用ER5356铝合金焊丝在镀锌钢板上进行平板堆焊试验.通过调整焊接参数获得最佳焊接成形,结果表明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可以实现铝和铁异种金属材料的连接.采用SEM,EDS等测试手段观察和分析连... 采用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用ER5356铝合金焊丝在镀锌钢板上进行平板堆焊试验.通过调整焊接参数获得最佳焊接成形,结果表明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可以实现铝和铁异种金属材料的连接.采用SEM,EDS等测试手段观察和分析连接界面区的微观组织,在连接界面区形成Fe2Al5,FeAl3金属间化合物层.通过Thermo-Calc软件对Fe2Al5,FeAl3金属间化合物的吉布斯自由能进行计算,得出在高温Fe2Al5的吉布斯自由能比FeAl3的吉布斯自由能小,在低温FeAl3的吉布斯自由能比Fe2Al5的吉布斯自由能小,说明在焊接过程中Fe2Al5金属间化合物先生成,再在冷却过程中FeAl3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或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 -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