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式与推出加载对钢-混凝土结构栓钉承载力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冰洁 范亮 +1 位作者 石璐 杨玉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针对钢-混凝土结构中栓钉在推出和梁式加载时不同的受力行为,通过开展数值分析及试验验证,研究了两种加载情况下的栓钉承载力、刚度及传力路径等典型受力性能差异,提出了预留孔尺寸效应、钉簇间受力非线性梯度效应及单簇钉群受力簇群效... 针对钢-混凝土结构中栓钉在推出和梁式加载时不同的受力行为,通过开展数值分析及试验验证,研究了两种加载情况下的栓钉承载力、刚度及传力路径等典型受力性能差异,提出了预留孔尺寸效应、钉簇间受力非线性梯度效应及单簇钉群受力簇群效应等影响效应及机理,建立了梁式加载单钉抗剪承载力计算式。研究表明:梁式加载时栓钉抗剪承载力低于推出加载,抗剪刚度高于推出加载;梁式加载极限承载力时栓钉根部受力相较推出加载呈现更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尺寸效应使组合梁中栓钉承载力略高于推出试件;组合梁中簇群效应更为显著,使单钉承载力降低。梯度效应使组合梁栓钉根部受力非线性更为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考虑3种效应的梁式加载单钉抗剪承载力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推出加载 梁式加载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枢纽综合体大跨钢-混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为例
2
作者 刘龙 杨欣然 +3 位作者 李爱东 姚亚茹 徐健强 马永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169,共7页
为研究钢-混组合结构在城市地下枢纽综合体应用的关键技术,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核心换乘区中庭48 m×51.2 m范围无柱钢-混组合大跨结构为背景建立三维增量有限元模型,从总体设计原则、受力特性、构造细节、防腐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 为研究钢-混组合结构在城市地下枢纽综合体应用的关键技术,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核心换乘区中庭48 m×51.2 m范围无柱钢-混组合大跨结构为背景建立三维增量有限元模型,从总体设计原则、受力特性、构造细节、防腐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计算分析、模型试验、地下大跨钢结构防腐方案比选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梁格布置和梁上反弯点的位置确定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分布范围,计算分析时仅考虑有效宽度范围内受拉钢筋的刚度和顶板自重;采用高配筋法进行配筋设计,抗裂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无需设置预应力束;在梁柱节点附近顶板内设置构造钢筋进行局部加强。(2)借助缩尺模型试验和局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新型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3)综合考虑适用环境、防腐工艺、计算分析以及景观效果选用钢结构涂装养护方案,并根据钢箱梁不同部位所处的环境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枢纽 大跨-组合结构 受力特性 梁柱节点 防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结构桥梁2020年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卫星 肖林 +1 位作者 温宗意 康志锐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7-119,共13页
钢-混组合结构桥梁作为能实现可持续桥梁工程的结构形式之一,有良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受桥梁工程界欢迎。钢-混组合结构能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各自的材料性能优势,以其整体受力的合理性、经济性、便于施工等突出优点,... 钢-混组合结构桥梁作为能实现可持续桥梁工程的结构形式之一,有良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受桥梁工程界欢迎。钢-混组合结构能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各自的材料性能优势,以其整体受力的合理性、经济性、便于施工等突出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结构工程许多领域。为促进桥梁建设向装配化、绿色化及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在中小跨度桥梁中推广使用钢-混组合结构面临机遇与挑战。从两大类方向对2020年度文章进行搜集、分类、回顾、综述,包括各式常用剪力件研究以及组合梁研究。剪力连接件研究内容涵盖栓钉连接件、PBL连接件、螺栓连接件、连接件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连接件的耐久与退化性能;组合梁研究进展包括理论模型、组合效应与空间行为、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组合梁动力特性、组合梁劣化性能与检测加固、组合梁施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剪力连接件 组合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行为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肖林 刘丽芳 +1 位作者 卫星 刘德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3-930,944,共9页
为了解斜拉桥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行为并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以重庆嘉悦大桥为依托,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对比分析,对钢-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性能、荷载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索塔锚... 为了解斜拉桥钢-混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行为并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以重庆嘉悦大桥为依托,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对比分析,对钢-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力学性能、荷载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索塔锚固区混凝土主拉应力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进而提出了结构优化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钢锚箱与混凝土塔壁的应力水平较低,应力分布均匀流畅;钢锚箱与混凝土塔壁的相对滑移值均很小,最大值仅0.029 mm;剪力键的抗剪刚度对混凝土端塔壁的主拉应力水平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当刚度增加5倍,混凝土端塔壁主拉应力减少了17.3%;该桥所采用的组合索塔锚固区结构参数是安全、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索塔锚固结构 -组合结构 模型试验 传力机理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结构2种新型连接件性能及不同间距对比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建兵 尤元宝 赵文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68,共6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开孔板和开孔波折板连接件这2种新型剪力连接件的力学性能,对2种连接件的各自4组试件进行推出对比试验,研究2种新型连接件在不同板间距的情况下其试件的破坏形态、滑移性能、承载力等性能及2种连接件之间的性...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开孔板和开孔波折板连接件这2种新型剪力连接件的力学性能,对2种连接件的各自4组试件进行推出对比试验,研究2种新型连接件在不同板间距的情况下其试件的破坏形态、滑移性能、承载力等性能及2种连接件之间的性能。结果表明,2种新型连接件的破坏模式为纵向劈裂破坏,开孔波折板连接件延性性能相对于开孔板连接件的延性较好;不同板间距的连接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具有相似性,接近极限荷载时,开孔波折板连接件的滑移速率相对较慢;2种双板连接件的承载力随板间距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构造参数的开孔波折板连接件的承载力约为开孔板连接件承载力的2倍以上;相对于单板连接件而言,2种双板连接件的承载力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开孔板 开孔波折板 推出试验 受力性能 破坏形态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结构抗剪栓钉的群钉效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任万敏 温宗意 +2 位作者 王亮 卫星 王慧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3-109,共7页
栓钉剪力连接件是组合结构中保证组合效应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同时使用多个栓钉连接件。因此,为研究栓钉群钉效应作用时的不均匀系数与抗剪性能,采用Ansys APDL进行参数分析,改变栓钉的间距和钢板厚度,以?22 mm栓钉群... 栓钉剪力连接件是组合结构中保证组合效应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同时使用多个栓钉连接件。因此,为研究栓钉群钉效应作用时的不均匀系数与抗剪性能,采用Ansys APDL进行参数分析,改变栓钉的间距和钢板厚度,以?22 mm栓钉群钉为研究对象。此外,为研究栓钉群钉的损伤后行为,设置不同间距,分别减小栓钉端部、中部、尾部的有效截面。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摩擦力的存在,与单钉相比,只要是多钉的推出试验,都会存在抗剪性能下降的情况,并不全是受群钉效应影响;弹性阶段不均匀剪力演高度呈月牙状,但是随着间距减小,塑性阶段不均匀剪力由月牙状向线形转变,端部的不均匀系数不断降低,尾部的不均匀系数提升,沿高度最大不均匀系数差异接近10%;弹性阶段钢板厚度改变时,不均匀系数仅发生5%变化,塑性阶段约1%,相比于栓钉间距,钢板厚度对不均匀系数的影响有限;栓钉的平均抗剪承载力随栓钉间距变化呈指数关系,栓钉的平均抗剪刚度随间距变化呈线性关系,间距越密集,平均抗剪承载力和平均抗剪刚度越低,拟合公式与计算结果吻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栓钉间距与直径比值大于6.8时,抗剪性能变化已不显著;对于越密集的栓钉群,削弱尾部的栓钉会带来更不利的抗剪性能退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抗剪栓钉 群钉效应 不均匀系数 抗剪性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脱空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云 裴熠麟 刘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9,共13页
针对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在钢-混组合结构界面混凝土脱空损伤识别问题上普遍存在的测试成本高、识别精度有限及操作过程复杂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边约束矩形薄板振动理论,将钢-混... 针对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在钢-混组合结构界面混凝土脱空损伤识别问题上普遍存在的测试成本高、识别精度有限及操作过程复杂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边约束矩形薄板振动理论,将钢-混凝土板局部脱空处钢板简化为四边固支约束的板壳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在ABAQUS中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钢-混凝土板有限元模型,将模拟所得脱空处钢板自振频率值与理论解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经验公式可有效适用于脱空区域处局部钢板自振频率的估计当中。其次,依据相关声学理论研究成果,利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外部激励下钢-混组合结构声压场信号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及未设置脱空损伤的有限元模型所产生的声压响应存在明显不同,且未脱空模型中信号响应具有幅值大、周期长等特征;同时,针对一钢-混凝土板设置了8种不同类型的损伤工况,并利用麦克风传感器分别进行了基于冲击共振测试的脱空损伤识别。试验结果表明,麦克风摆放位置对测试所得声压信号频响函数基本特征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且针对本试验所设置的损伤工况,该方法基本均能实现有效识别,但对平面尺寸在60 mm以下区域的测试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在对一特定损伤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法的损伤成像测试,对该脱空区域的平面轮廓进行了有效识别。除此之外,将试验测试效果分别与传统红外热像检测法、超声波探测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麦克风冲击共振法能够较好地适用于钢-混组合结构的脱空损伤识别问题当中,且具有非接触式、测试成本低、识别效果显著及操作便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凝土脱空损伤 无损检测 麦克风 冲击共振 非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地利一座整体钢-混组合结构跨线桥 被引量:1
8
作者 尹红 陈树清 严正贤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共3页
奥地利建筑和公路运营负责部门在进行A1西部高速公路全面大修时,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将一座跨线桥爆破拆除,在原址上重建一座新跨线桥。新桥全长约70 m,上部结构采用钢构架与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体系,钢构架是由弧形钢管和斜撑钢管构成... 奥地利建筑和公路运营负责部门在进行A1西部高速公路全面大修时,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将一座跨线桥爆破拆除,在原址上重建一座新跨线桥。新桥全长约70 m,上部结构采用钢构架与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体系,钢构架是由弧形钢管和斜撑钢管构成,桥台基础采用小型桩。为减少日后的维护工作量,全桥未设置支座和伸缩缝。为方便施工,钢构件分为6段,采用临时框架吊装。新桥的设计造型新颖别致,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线桥 -组合结构 拱形构架 桥梁设计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结合段PBL连接件和钢梁端面承压联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俊 李克阳 +2 位作者 周建庭 冷景晨 邹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6,共9页
钢-混结合段作为钢梁和混凝土连接为整体的核心部件,传力构件的受力性能对钢-混凝土结合段至关重要。为提高结合段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仅有钢梁端面承压、PBL连接件和两者联合作用3组推出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件最终破坏裂缝分布均为钢梁... 钢-混结合段作为钢梁和混凝土连接为整体的核心部件,传力构件的受力性能对钢-混凝土结合段至关重要。为提高结合段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仅有钢梁端面承压、PBL连接件和两者联合作用3组推出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件最终破坏裂缝分布均为钢梁端面侧“八”字形分布;钢梁端面组(D组)试件破坏模式主要为UHPC的开裂破坏而失效,PBL连接件组(P组)和联合作用组(PD组)试件主要是贯穿钢筋的剪切破坏而失效;3组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均包含弹性、裂缝开展和屈服3个阶段,由于贯穿钢筋和UHPC榫具有抑制裂缝开展和提高试件延性的作用,P组和PD组试件裂缝开展阶段较D组更短,屈服阶段更长,延性更好。对荷载-滑移曲线进行拟合,提出了钢梁端面承压和PBL连接件承载力随滑移量变化的计算公式。引入滞后滑移差Δs_(j),当Δs_(j)=0~0.67 mm时,联合作用计算结果偏于安全。计算得到钢梁端面承压传力比例约为43%,PBL连接件传力比例约为57%,两者传力效果基本相当。利用UHPC作为外包混凝土时,建议采用承载能力更高的贯穿钢筋,以充分发挥UHPC的高强性能,从而提高结合段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结构 UHPC 结合段 PBL连接件 传力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桥剪力群钉受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建 郑舟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3,共6页
组合梁仿真分析时将多个剪力钉简化成一个等效剪力群钉进行模拟,不能准确得到每个剪力钉的受力情况。为解决此问题,根据实桥集束式剪力钉布置方式制作剪力群钉推出试件,并进行推出试验,得知群钉中最不利的单个剪力钉承担了32%~37%的总... 组合梁仿真分析时将多个剪力钉简化成一个等效剪力群钉进行模拟,不能准确得到每个剪力钉的受力情况。为解决此问题,根据实桥集束式剪力钉布置方式制作剪力群钉推出试件,并进行推出试验,得知群钉中最不利的单个剪力钉承担了32%~37%的总剪力(平均值仅为25%);由大跨度组合箱梁整体模型计算得到剪力群钉受力均值、钢-混凝土相对位移及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的受力状况;根据剪力群钉荷载分配比例对组合梁整体计算得到的剪力钉计算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将剪力群钉受力均值换算得到剪力钉受力极值的方法,可实现对大跨度组合梁及其剪力钉的精确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剪力钉 钢-混结构 剪力群钉 仿真分析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6×90m钢-混组合连续梁设计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先蓉 胡佳安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4,25,共5页
为满足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非通航孔深水区行洪、景观等要求,采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及施工便捷的设计思路对非通航孔深水区桥梁进行设计。该深水区桥梁采用6×90m钢-混组合连续梁结构,主梁由下层的钢槽梁和上层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通... 为满足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非通航孔深水区行洪、景观等要求,采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及施工便捷的设计思路对非通航孔深水区桥梁进行设计。该深水区桥梁采用6×90m钢-混组合连续梁结构,主梁由下层的钢槽梁和上层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通过剪力钉连接而成。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及多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计算确定采用升降主墩及临时墩支承高度的方法降低支点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拉应力;预制桥面板按带裂缝工作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横向为整体;从便于施工的角度细化了钢槽梁的构造;桥面板与钢槽梁间采用纵向结合方式,剪力钉数量根据受力变化范围分段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结构 负弯矩区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德子 杨未蓬 +1 位作者 高燕梅 李成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50,62,共7页
为探索全装配式剪力钉(PCSS)的力学性能,设计了大比例PCSS剪力连接构件并进行推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比例PCSS剪力连接件分3阶段受力,①弹性阶段:当0<P≤0.5P u时,PCSS剪力钉荷载-滑移曲线斜率保持不变,滑移按直线变化,表明构件... 为探索全装配式剪力钉(PCSS)的力学性能,设计了大比例PCSS剪力连接构件并进行推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比例PCSS剪力连接件分3阶段受力,①弹性阶段:当0<P≤0.5P u时,PCSS剪力钉荷载-滑移曲线斜率保持不变,滑移按直线变化,表明构件处于弹性阶段受力,抗剪刚度保持不变;②弹塑性阶段:当0.5 P u<P≤0.8P u时,PCSS剪力钉荷载-滑移曲线斜率不断减小,表明构件处于弹塑性阶段受力,抗剪刚度减小;③破坏阶段:当P>0.8P u时,曲线变化平缓,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界面上产生了较大的滑移,加速构件破坏,直到栓钉剪断,试验停止。当大、小构件进行力学性能比较时,小构件的受力性能较大构件好,但是实际情况中PCSS剪力连接件多表现为大比例构件形式,大构件考虑尺寸效应和群钉效应影响因素更能模拟出栓钉的实际受力状态。并依据现有剪力钉计算方法,推荐了PCSS剪力钉的适用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结构 全装配式施工 剪力钉 抗剪试验 荷载-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 m钢-混组合桁架梁桥异位成型及转体施工技术 被引量:23
13
作者 丁仕洪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新建安九铁路庐山特大桥采用1孔96 m钢-混组合桁架梁结构跨越瑞九铁路线。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该桥采用“异位成型、转体就位”的方案施工。在瑞九铁路线侧搭设组合支撑体系,在组合支撑体系上进行钢桁梁的拼装及混凝土槽形梁现... 新建安九铁路庐山特大桥采用1孔96 m钢-混组合桁架梁结构跨越瑞九铁路线。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该桥采用“异位成型、转体就位”的方案施工。在瑞九铁路线侧搭设组合支撑体系,在组合支撑体系上进行钢桁梁的拼装及混凝土槽形梁现浇施工;在Y197号墩墩顶设置固定端转轴、Y198号墩侧设置转体滑道和牵引设备,以Y197号墩中心为圆心、96 m为半径,将梁体转动16°至设计位置;转体后,按照单墩同步、两墩交替循环的方式落梁2429 mm至设计标高,完成钢-混组合桁架梁桥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组合结构 简支桁架梁 转体施工 支点高差 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东西轴线二跨汉江大桥钢-混组合桥面铺装受力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燕飞 佘良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6,共6页
襄阳市东西轴线二跨汉江大桥主桥为(3×60+320) m的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边跨主梁采用混凝土梁,主跨主梁采用钢箱梁,桥面采用14 mm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80 mm厚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70 mm厚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铺装方案。为分析该钢-混... 襄阳市东西轴线二跨汉江大桥主桥为(3×60+320) m的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边跨主梁采用混凝土梁,主跨主梁采用钢箱梁,桥面采用14 mm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80 mm厚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70 mm厚SMA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铺装方案。为分析该钢-混组合桥面铺装方案的结构受力是否合理,采用MIDAS Civil 2010软件建立全桥整体模型及横隔梁、U肋局部分析模型,对钢梁、混凝土桥面板的应力及混凝土桥面板的裂缝宽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钢梁及混凝土桥面板的各项应力均在规范容许的范围内;钢梁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混凝土桥面板的表面最大裂缝宽度为0.097 mm,小于规范控制的目标值0.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结构 箱梁 正交异性桥面板 桥面铺装 有限元法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工字钢一混组合连续梁桥振动特性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荆国强 吴肖波 +1 位作者 王波 汪正兴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9-44,共6页
为了明确双工字钢-混组合梁桥的振动特性,并采取合适的减振措施提高舒适性,以某在役高速公路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实桥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双工字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的振动频率、阻尼比、冲击系数等振动特性,评估结构的舒适性。... 为了明确双工字钢-混组合梁桥的振动特性,并采取合适的减振措施提高舒适性,以某在役高速公路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实桥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双工字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的振动频率、阻尼比、冲击系数等振动特性,评估结构的舒适性。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振动控制方案,分析减振效果并进行实桥验证。结果表明:该桥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较小(2.73Hz),重车经过时振动频率降低至2.54Hz和2.42Hz;该桥的阻尼比为1.14%,振动响应大且衰减慢;重车通过时冲击系数较大,舒适性较差;采用在主梁跨中安装多重质量液体双调谐阻尼器(MTLMD)的振动控制方案能够降低冲击系数,提升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连续梁桥 工字 振动特性 振动控制 有限元分析 实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塘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优化措施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余毅 彭旭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04-108,共5页
贵州平塘特大桥为(249.5+550+550+249.5)m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为提高上部结构施工效率,将主梁节段散拼优化为钢梁整体节段吊装,每个湿接缝单独浇筑优化为一次浇筑2个湿接缝。采用MIDASCivil建立大桥有限元模型,对主体结构应力、位移... 贵州平塘特大桥为(249.5+550+550+249.5)m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为提高上部结构施工效率,将主梁节段散拼优化为钢梁整体节段吊装,每个湿接缝单独浇筑优化为一次浇筑2个湿接缝。采用MIDASCivil建立大桥有限元模型,对主体结构应力、位移,钢梁整体节段吊装变形和桥面吊机前支点处钢横梁局部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平均一个节段5~6d施工完成,工期缩减约一半;施工期间钢梁、混凝土桥面板最大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斜拉索安全系数大于2.0,考虑10年收缩徐变后,桥塔塔顶偏位和主梁竖向位移满足设计要求,恒载预拱度较小;钢梁接头处局部变形差较小,翘曲不明显,不影响钢梁拼接,桥面吊机前支点力引起的支撑处钢横梁局部应力较小,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叠合梁 钢-混结构 整体节段 吊装 湿接缝 凝土浇筑 施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厂房组合框架结构静动态服役性态分析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少伟 叶宇霄 +2 位作者 喻江 王宇航 孙岳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1,共14页
为准确、高效地评估高发频率、高烈变地震区水电站厂房钢-混框架结构静动力服役性态特征,结合模型试验、数值分析、方法评估等研究成果,重点进行了钢管组合柱复合服役性能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服役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 为准确、高效地评估高发频率、高烈变地震区水电站厂房钢-混框架结构静动力服役性态特征,结合模型试验、数值分析、方法评估等研究成果,重点进行了钢管组合柱复合服役性能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服役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服役性能与安全承载分析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静动态服役性能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冲击服役性能研究、大型组合框架结构服役性能优化分析。对水电站厂房框架结构服役性态研究方法,以及水电站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电站厂房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服役性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水电站厂房框架结构中的发展与工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推进的研究工作,旨在进行水电站厂房结构服役性能提升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厂房 -框架结构 静动力服役性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gradation of bond between steel bar and freeze-thaw concrete after electrochemical chloride extraction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育霞 贡金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88-393,共6页
The effect of electrochemical chloride extraction (ECE) on bond strength between steel bar and freeze-thaw concrete contaminated by chloride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for beam specimens with dimensions of 100 ... The effect of electrochemical chloride extraction (ECE) on bond strength between steel bar and freeze-thaw concrete contaminated by chloride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for beam specimens with dimensions of 100 mm × 100 mm × 400 ram. During the experiment, 3% NaC1 (vs mass of cement, mass fraction) was mixed into concrete to simulate chloride contamination, and the specimens experienced 0, 25, 50, 75 freeze-thaw cycles before ECE. In the process of ECE,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and durations were adopt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bond strength between reinforcement and concret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eze-thaw cycles; the more the current and the electric quantity of ECE are, the more the loss of bond strength is; and the largest loss is up to 58.7%. So,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proper parameters of ECE for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contaminated by chloride and subjected to freeze-thaw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bond strength DEGRADATION electrochemical chloride extraction freeze-thaw cy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 model of non-uniform corrosion induced crack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小刚 王学志 +1 位作者 卢朝辉 邢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940-945,共6页
In order to perfectly reflect the dynamic corros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C) cover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an analytic model of non-uniform corrosion induced cracking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elastic-plastic fra... In order to perfectly reflect the dynamic corros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C) cover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an analytic model of non-uniform corrosion induced cracking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elastic-p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theory.Comparisons with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s given by the present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both for natural exposed experiments and short-time indoor tests (the best difference is about 2.7%).Also it obviously provides much better precision than those models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uniform corrosion (the maximal improved precision is about 48%).Therefore,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o-called uniform corrosion models to describe the cover cracking of RC should be adopted cautiously.Finally,the influences of thickness of local rusty layer around the reinforcing steel bar on the critical corrosion-induced crack indexes were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thickness of local rusty layer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critical mass loss of reinforcing steel,threshold expansion pressure,and time to cover cracking.For local rusty layer thickness with a size of a=0.5 mm,the time to cover cracking will increase by about one times when a/b (a,semi-minor axis;b,semi-major axis) changes from 0.1 to 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non-uniform corrosion induced cracking dynamic cracking local rusty layer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based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of existing concrete structures under marine environment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灵杰 周拥军 +1 位作者 寇新建 蒋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608-3614,共7页
Chloride-induced corros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ajor mechanisms resulting in the reduction of structural resist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al elements located in marine and other a... Chloride-induced corros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ajor mechanisms resulting in the reduction of structural resist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al elements located in marine and other aggressive environments. A stud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located at the Fangcheng dock in the Beibu Gulf port, China, was present. The result from field survey indicates that the concrete cover depth and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fit best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lognormal distribution, respectively. The service life of structure is about 55 a, while initiation time is 45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of the structure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is concrete cover, followed by diffusion coefficient, diffusion decay index, critical chloride concentration, surface chloride concentration, current density and localized pitting corrosion. Finally, the effects of diffusion decay index and critical chloride concentration on structure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IDE existing concrete structure service life marine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