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1
作者 闫磊 邢俊鹏 +1 位作者 牛哲 刘金鑫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使该试验梁承受自重+配重+开裂荷载11个月(即14个月龄期)进行同等观测。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曲率半径下3×35 m曲线组合梁桥的钢主梁挠度、应力长期(10年)增长系数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月龄期后,试验梁挠度增加,增量约为初始挠度的10%,曲线内、外侧钢主梁挠度差可忽略不计;中支点处应力增加,距梁端0.4L(L为该跨跨径)处应力减少。当3×35 m曲线梁桥的曲率半径由460 m增加至1000 m时,对于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35线性变化至0.0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1.13线性变化至-0.18,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均取1.1;对于应力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44线性变化至-0.3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0.27线性变化至-0.34,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0.89、0.90,中支点处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1.3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曲线梁桥 收缩徐变 应力 挠度 曲率半径 缩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钢-混组合箱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及支座受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渤佳 马海龙 +1 位作者 王荣霞 王东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7,共11页
曲线钢-混组合箱梁桥已经建设较多,在设计中因对其车桥耦合振动认识有限,相关支座反力因弯扭耦合效应引起的变化情况等尚未很好解决。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利用傅里叶级数描述车辆平、竖曲线运动,实现了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的数值分析... 曲线钢-混组合箱梁桥已经建设较多,在设计中因对其车桥耦合振动认识有限,相关支座反力因弯扭耦合效应引起的变化情况等尚未很好解决。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利用傅里叶级数描述车辆平、竖曲线运动,实现了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的数值分析,并基于既有试验和理论成果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以某4跨曲线钢-混组合箱梁桥为例,分析了车辆在内、外侧车道以不同速度行驶及超高条件下对桥梁支座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车辆沿着曲线梁桥内侧或外侧车道行驶时,另一侧箱梁的外支座会出现脱空的现象。车速对支座峰值反力的影响较小,但可以通过较低的车速减轻支座脱空。超高对支座反力的影响较小,车辆沿着内侧车道行驶时,缓解了外侧箱梁部分支座脱空;沿着外侧车道行驶时,加重了内侧箱梁支座脱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曲线箱梁桥 车桥耦合振动 数值模型 支座脱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爬移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光明 季鑫霖 +2 位作者 朱力 季文玉 杨顺达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钢-混凝土曲线组合梁广泛应用于市政桥梁建设中,由于曲线桥的复杂受力特征,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会在运营期随时间的增长产生横向“爬移”现象.针对曲线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产生爬移行为的问题,对梁体爬移机理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利用通用... 钢-混凝土曲线组合梁广泛应用于市政桥梁建设中,由于曲线桥的复杂受力特征,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会在运营期随时间的增长产生横向“爬移”现象.针对曲线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产生爬移行为的问题,对梁体爬移机理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为平台,采用Python语言参数化建模的方式对曲线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爬移行为展开大规模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梁体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针对曲线组合箱梁桥的爬移机理提出了三种处置措施,并基于数值分析模型验证了处置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是造成爬移的重要因素,车辆离心力作用可促进爬移行为的发展,同等跨度下梁体曲率半径越大,爬移行为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曲线-凝土组合梁桥 爬移 Python参数化 温度荷载 处置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点刚域影响的钢-混组合桁架梁桥行车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志辉 张鹏 +2 位作者 赵婷婷 李宗建 周凌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8,共10页
为研究节点刚域对钢-混组合桁架梁桥行车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以某新建桥梁为例,利用自主开发的TRBF-DYNA软件开展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研究.分别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节点刚域的轨道-桥梁子系统整体三维模型;采用多刚体动... 为研究节点刚域对钢-混组合桁架梁桥行车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以某新建桥梁为例,利用自主开发的TRBF-DYNA软件开展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研究.分别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节点刚域的轨道-桥梁子系统整体三维模型;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1自由度车辆子系统模型,应用轮轨空间滚动接触模型模拟轮轨间可分离的接触关系.首先分析了节点刚域对桥梁自振特性的影响;继而研究了节点刚域和行驶线路对列车走行性以及桥梁整体和局部杆件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节点刚域显著提高桥梁刚度;同时,桥梁的竖向振动位移峰值和加速度峰值减小30.00%~35.15%;钢腹杆内力显著提升,其中弯矩会增大90.41%~224.02%;但节点刚域对列车行车安全性指标影响较小.双线行车较单线行车引起的桥梁动力响应显著增强,其中横竖向加速度峰值将分别增大114.29%和100%;钢腹杆的应力有所增加,但并非成倍增加.建议在研究钢-混组合桁架梁桥行车动力响应时考虑节点刚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组合桁架梁桥 --桥耦合振动 节点刚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聂鑫 薛志超 +2 位作者 庄亮东 尚志强 王宏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1,共8页
为解决大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的开裂问题,以某120 m主跨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进行抗裂技术研究。采用MIDAS Civil 2020软件建立大桥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研究增强配筋技术、后浇成型技术、预应力技术以及抗拔不抗剪... 为解决大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的开裂问题,以某120 m主跨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进行抗裂技术研究。采用MIDAS Civil 2020软件建立大桥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研究增强配筋技术、后浇成型技术、预应力技术以及抗拔不抗剪连接技术对桥面板抗裂性能的影响,并基于不同抗裂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效果,提出适用于大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的综合抗裂技术。结果表明:增强配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裂缝宽度,但当配筋率超过0.015后,效果明显降低;采用后浇成型技术,调整混凝土桥面板的浇筑顺序可明显降低成桥时负弯矩区桥面板应力;张拉预应力筋可有效提升负弯矩区桥面板的预压应力水平;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可显著降低活载下负弯矩区桥面板应力水平;采取优化桥面板混凝土浇筑顺序、在负弯矩区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同时施加预应力、增加预应力锚固区的配筋率的综合抗裂技术,可明显降低负弯矩区桥面板拉应力,同时对桥梁结构的其他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连续梁桥 负弯矩区 抗裂技术 增强配筋 后浇成型 预应力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简支钢-混结合箱梁振动特性研究
6
作者 刘潇 张楠 孙琪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2,共6页
对一高速铁路32 m简支钢-混结合箱梁进行锤击试验,分析其振动特性。建立轨道-桥梁垂向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谐响应分析计算轨道-桥梁系统各板件的速度导纳,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分析振动在梁上的传递特性。采用虚拟激... 对一高速铁路32 m简支钢-混结合箱梁进行锤击试验,分析其振动特性。建立轨道-桥梁垂向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谐响应分析计算轨道-桥梁系统各板件的速度导纳,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分析振动在梁上的传递特性。采用虚拟激励法得到行车条件下的轮轨力,作用于有限元模型上,讨论钢-混顶板的混凝土厚度、扣件刚度等对钢-混结合箱梁振动的影响。为钢-混结合梁振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锤击试验 速度导纳 振动特性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混结合箱梁桥车致振动与结构噪声预测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潇 张楠 孙琪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50,共10页
为了高效、快速地进行钢-混结合箱梁车致振动与结构噪声的预测,基于虚拟激励法-辛方法(PEM-SM),将轨道不平顺作为平稳性的随机激励,轨道结构视为无限长的周期性子结构,在频域内求解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建立有限元-边界元(FE-BEM)、统计... 为了高效、快速地进行钢-混结合箱梁车致振动与结构噪声的预测,基于虚拟激励法-辛方法(PEM-SM),将轨道不平顺作为平稳性的随机激励,轨道结构视为无限长的周期性子结构,在频域内求解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建立有限元-边界元(FE-BEM)、统计能量(SEA)混合预测模型。将一32m高速铁路钢-混结合箱梁声振试验结果作为依据,验证所提方法与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总振级和总声压级整体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钢梁腹板的总振级和总声压级均大于钢梁上翼缘和底板,腹板也是主要的声辐射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振动与结构噪声 虚拟激励法-辛方法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积泉 郑舜航 路云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为给多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以一座4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合龙顺序、钢箱梁长度对该桥成桥后线形和内力的影响,以及9个关键参数对... 为给多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以一座4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合龙顺序、钢箱梁长度对该桥成桥后线形和内力的影响,以及9个关键参数对预拱度及合龙口纵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成桥线形和内力的影响较小,该桥采用2个中跨依次合龙的施工顺序;各墩墩顶负弯矩绝对值和中跨跨中挠度随钢箱梁长度与中跨跨径之比k 1增大而呈线性减小,该桥k 1最终取0.371,中跨钢箱梁长75 m;钢箱梁自重和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对预拱度影响较大,前者变化6%、后者变化10%时预拱度变化值分别约为15 mm和13 mm;环境温度对合龙口纵向变形影响较大,环境温度变化10℃时合龙口纵向变形变化12 mm。施工控制时应严格控制钢箱梁自重、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确保按设计温度合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桥 非对称体系 合龙顺序 梁长度 预拱度 合龙口纵向变形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钢-混结合段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茅为中 蒲黔辉 +2 位作者 杨仕力 洪彧 杨朝龙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9,共9页
为研究大跨度铁路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以新建杭温铁路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特大桥主桥为背景,基于原桥节段有限元模型研究钢-混结合段的应力分布及传力特性,并基于缩尺模型试验对钢-混结合段承载能力、变形性能... 为研究大跨度铁路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以新建杭温铁路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特大桥主桥为背景,基于原桥节段有限元模型研究钢-混结合段的应力分布及传力特性,并基于缩尺模型试验对钢-混结合段承载能力、变形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钢-混结合段传力较为顺畅,钢-混结合段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纵向应力横向分布不均匀系数分别为0.72~1.42、0.63~1.31,钢-混结合段内纵向应力横向分布不均匀现象较过渡段更为显著;后承压板在传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段通过后承压板、剪力钉及PBL连接件分别可传递约56.4%、27.4%、16.2%的轴力,钢-混结合段中1.5 m钢格室段及2.5 m伸长段中钢结构分别将28.3%、15.3%的轴力传递给混凝土;结合段在1.8 P(P为设计荷载)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钢、混凝土强度安全系数分别不小于2.7、2.4;钢-混结合段挠度与三次多项式相符较好,变形较为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 -结合段 应力分布 变形性能 有限元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无现浇封底混凝土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技术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宁晓冬 杨晨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广东佛山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118+2×202+93)m连续梁桥,主墩均采用圆端形承台(尺寸为39.25 m×17.5 m×5.0 m)。3号、4号主墩位于水中,均采用无现浇封底混凝土的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围堰主体结构为混凝土底板-钢板桩壁... 广东佛山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118+2×202+93)m连续梁桥,主墩均采用圆端形承台(尺寸为39.25 m×17.5 m×5.0 m)。3号、4号主墩位于水中,均采用无现浇封底混凝土的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围堰主体结构为混凝土底板-钢板桩壁体组合。在围堰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底板及钢壁体在加工场内分块加工并运输至墩位,逐块吊装拼接,减小了施工吊重;钢壁体与混凝土底板采用无嵌固方式进行耦合连接,通过止推块及拉杆的双向限位实现了壁体与底板的耦合及密封;采用智能连续同步千斤顶系统进行围堰下放,解决了下放过程中混凝土底板的开裂问题;通过自闭式软管浇筑少量混凝土封堵护筒环缝,实现了围堰底部密封;利用壁体-底板耦合系统的快速拆除技术,实现了无需水下作业的壁体快速化拆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圆端形承台 无封底-组合围堰 装配化施工 基础施工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钢-混组合桁架桥下弦杆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尹国安 王海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5,共8页
钢-混组合桁架是一种新型铁路桥梁结构,节点受力复杂,通过对3个采用PBL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桁架节点进行水平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外接式节点的受力特性、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进行3D模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 钢-混组合桁架是一种新型铁路桥梁结构,节点受力复杂,通过对3个采用PBL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桁架节点进行水平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了外接式节点的受力特性、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进行3D模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研究表明:钢-混组合桁架节点受力性能良好,PBL连接件传力效果明显;钢腹杆为节点薄弱环节,增加腹杆厚度可有效提高节点屈服后强度和节点极限承载力;通过模型分析,提出的腹杆不对称的设计方法,破坏顺序明确,与3个钢-混组合桁架节点的试验结果相比偏于安全,能够满足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同类节点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桁架梁桥 模型试验研究 PBL连接件 有限元分析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6×90m钢-混组合连续梁设计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先蓉 胡佳安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4,25,共5页
为满足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非通航孔深水区行洪、景观等要求,采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及施工便捷的设计思路对非通航孔深水区桥梁进行设计。该深水区桥梁采用6×90m钢-混组合连续梁结构,主梁由下层的钢槽梁和上层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通... 为满足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非通航孔深水区行洪、景观等要求,采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及施工便捷的设计思路对非通航孔深水区桥梁进行设计。该深水区桥梁采用6×90m钢-混组合连续梁结构,主梁由下层的钢槽梁和上层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通过剪力钉连接而成。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及多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计算确定采用升降主墩及临时墩支承高度的方法降低支点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拉应力;预制桥面板按带裂缝工作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横向为整体;从便于施工的角度细化了钢槽梁的构造;桥面板与钢槽梁间采用纵向结合方式,剪力钉数量根据受力变化范围分段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结构 负弯矩区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开明 宋启港 +2 位作者 周剑 吕长荣 王阳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为了解装配式波形钢腹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某装配式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10制作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波形钢腹板-普通混凝土(NC)组合梁各1组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腹板... 为了解装配式波形钢腹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以某装配式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10制作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波形钢腹板-普通混凝土(NC)组合梁各1组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腹板形式、桥面板强度对组合梁负弯矩区破坏形式、裂缝分布规律及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的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3组试件均呈典型的受弯破坏特征;UHPC板裂缝分布细而密,NC板裂缝分布宽而粗;相比平钢腹板,波形钢腹板可提高组合梁桥面板的开裂荷载;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的下翼缘板受压应变强化效应较平钢腹板-UHPC组合梁更加显著,二者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接近;桥面板采用UHPC相比NC开裂荷载可提高1倍,且初始抗弯刚度可提高43%;相比塑性屈服理论,所提出的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的极限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更接近,可以用于工程估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工字-组合梁桥 波形腹板-UHPC组合 负弯矩区 开裂荷载 抗弯承载力 刚度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箱梁钢-混结合段受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琼 黄彩萍 +1 位作者 党志杰 赵亮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6-49,共4页
研究目的:研究大跨度桥梁工程中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结合部的应力、应变及其变化规律,探讨结合段的传力机理,为实例桥梁工程的钢箱梁和混凝土箱梁结合部的设计方案和构造处理提供理论和试验验证的依据。结合某大跨度斜拉桥梁工程设计实例... 研究目的:研究大跨度桥梁工程中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结合部的应力、应变及其变化规律,探讨结合段的传力机理,为实例桥梁工程的钢箱梁和混凝土箱梁结合部的设计方案和构造处理提供理论和试验验证的依据。结合某大跨度斜拉桥梁工程设计实例,设计并制作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进行静力试验,利用ANSYS建模进行有限元计算,对静力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通过对钢-混结合段受力的研究分析表明:只要设计方案合理,构造处理恰当,钢箱梁—钢-混结合段—混凝土箱梁沿纵向刚度过渡就平稳,预应力施加作用明显,钢板与混凝土节点位移耦合;试验结果验证各测点实测结果与计算值吻合较好,说明有限元分析能较好地模拟钢-混结合段模型实际加载及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凝土 -结合段 受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工字钢一混组合连续梁桥振动特性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荆国强 吴肖波 +1 位作者 王波 汪正兴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9-44,共6页
为了明确双工字钢-混组合梁桥的振动特性,并采取合适的减振措施提高舒适性,以某在役高速公路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实桥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双工字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的振动频率、阻尼比、冲击系数等振动特性,评估结构的舒适性。... 为了明确双工字钢-混组合梁桥的振动特性,并采取合适的减振措施提高舒适性,以某在役高速公路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实桥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双工字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的振动频率、阻尼比、冲击系数等振动特性,评估结构的舒适性。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振动控制方案,分析减振效果并进行实桥验证。结果表明:该桥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较小(2.73Hz),重车经过时振动频率降低至2.54Hz和2.42Hz;该桥的阻尼比为1.14%,振动响应大且衰减慢;重车通过时冲击系数较大,舒适性较差;采用在主梁跨中安装多重质量液体双调谐阻尼器(MTLMD)的振动控制方案能够降低冲击系数,提升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连续梁桥 工字 振动特性 振动控制 有限元分析 实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竖曲线宽幅组合梁桥大跨度顶推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7
16
作者 严和仲 李林辉 楚民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6-162,共7页
广西柳州凤凰岭大桥为(96+124+3×130+90)m连续钢-混组合梁桥,主梁为等高双箱单室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箱梁和混凝土桥面板构成,梁宽46.6 m,该桥竖曲线由3段圆曲线和2段直线组成。钢梁采用连续步履式顶推、跨间不设临时墩的方案施工... 广西柳州凤凰岭大桥为(96+124+3×130+90)m连续钢-混组合梁桥,主梁为等高双箱单室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箱梁和混凝土桥面板构成,梁宽46.6 m,该桥竖曲线由3段圆曲线和2段直线组成。钢梁采用连续步履式顶推、跨间不设临时墩的方案施工,最大顶推跨度达130 m。由于该桥竖曲线线形复杂、顶推悬臂长度较大、桥面板及体外预应力束施工工序繁杂,为确保施工中结构安全、成桥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从线形控制、导梁过墩控制、桥面板安装控制等方面进行施工控制。钢梁顶推施工时,采用几何状态传递法对各梁段安装线形进行预测与控制,确保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分析临时拉索张拉、环境温度改变与导梁前端位移响应关系,计算临时拉索张拉力,通过张拉临时拉索实现导梁顺利过墩;桥面板施工时,对皮尔格铺装法进行优化,改变桥面板安装顺序,确保了钢梁及桥面板应力满足要求,并缩短了工期。通过以上施工控制,该桥钢梁顺利顶推完成,全桥线形平顺,实测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成桥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 复杂竖曲线 步履式顶推 线形 导梁过墩 桥面板安装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苏湖铁路虹七特大桥钢-混结合连续梁设计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得旺 严爱国 曾甲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8-72,共5页
沪苏湖铁路虹七特大桥为(42+60+45)m钢-混结合连续梁桥,主梁采用"槽型钢箱+混凝土桥面板"形式,利用了原设计方案主跨4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预留基础,节约了大额管线迁改费用。钢梁采用单箱单室槽型梁,横隔体系分为框架式、... 沪苏湖铁路虹七特大桥为(42+60+45)m钢-混结合连续梁桥,主梁采用"槽型钢箱+混凝土桥面板"形式,利用了原设计方案主跨4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预留基础,节约了大额管线迁改费用。钢梁采用单箱单室槽型梁,横隔体系分为框架式、桁架式、实腹式3种,标准间距为4.0m。混凝土桥面板横桥向全宽预制,预留加长湿接缝剪力槽,满足了铁路桥梁布置大量剪力钉的需要。桥面板设计采用不允许裂缝产生的方法,主力工况下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主力+附加力工况下按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设计。中支点负弯矩区抗裂措施主要采取调整桥面板安装顺序、支点顶升、设顶升预拱度、双重结合等措施。主梁刚度以及动力性能良好,有效保证了行车安全性、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梁桥 高速铁路桥 槽型梁 刚度 应力 负弯矩区 车桥耦合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索断裂影响下钢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应力计算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娟燕 周娟 +1 位作者 周振华 刘国坤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6,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斜拉索断裂对内置钢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局部受力特性的影响,对斜拉索断裂情况下索梁锚固结构应力进行计算并展开参数分析。以某大跨度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及Abaqus软件分别建立全桥有...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斜拉索断裂对内置钢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局部受力特性的影响,对斜拉索断裂情况下索梁锚固结构应力进行计算并展开参数分析。以某大跨度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及Abaqus软件分别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及钢锚箱局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运营及断索工况下钢锚箱局部构件的受力,并对运营工况下钢锚箱各板件厚度进行了参数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钢锚箱应力较大位置集中在各板件焊接处;中索断裂工况对钢锚箱的应力影响较大,断索位置附近的锚固区应力增幅最大达21.36%;对于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箱梁顶板厚度的变化对内置式钢锚箱各板件受力的影响很小,改变承压板与预埋套筒厚度对钢锚箱整体结构受力的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 斜拉索断裂 应力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满应力齿形法的钢箱梁截面优化程序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帅 许逸雪 +2 位作者 周志祥 楚玺 邓国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4,71,共5页
针对整体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基于面积匹配思想与满应力法结合,建立了钢箱梁截面参数的优化设计模型。运用Matlab对组合连续梁桥钢箱梁进行优化,提出对应于不同跨径钢箱梁截面设计参数的初步优化取值。结果表明:本算法将离散的钢... 针对整体装配式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基于面积匹配思想与满应力法结合,建立了钢箱梁截面参数的优化设计模型。运用Matlab对组合连续梁桥钢箱梁进行优化,提出对应于不同跨径钢箱梁截面设计参数的初步优化取值。结果表明:本算法将离散的钢箱梁截面尺寸变量处理生成面积数据库,在迭代过程中嵌入面积匹配过程,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且收敛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装配式 -组合连续梁桥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金鲤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德明 陈亮 +1 位作者 张朝阳 常付平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4,共7页
泉州金鲤大桥长约1.61 km,连接晋江两岸,由南引桥、主桥、北引桥及匝道组成。主桥立意于泉州古城区鲤鱼轮廓造型,采用180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桥面宽43.5 m;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梁为双主梁纵横梁格体系;拱肋为变截面八边形钢箱提篮... 泉州金鲤大桥长约1.61 km,连接晋江两岸,由南引桥、主桥、北引桥及匝道组成。主桥立意于泉州古城区鲤鱼轮廓造型,采用180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桥面宽43.5 m;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梁为双主梁纵横梁格体系;拱肋为变截面八边形钢箱提篮拱,横桥向2片拱肋采用横撑和斜撑连接;吊杆采用环氧涂层钢绞线成品索、销接式叉耳锚固。引桥及匝道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大箱梁,主梁分幅布置,其中跨江引桥及匝道为基本跨径40 m等高梁,两幅桥之间的翼缘挑臂下敷设110 kV高压电缆随桥过江;跨江滨路引桥为主跨50 m变高连续梁;陆上引桥为基本跨径30 m等高梁,北侧陆上小半径曲线段引桥采用墩梁固结钢箱连续梁。通过采用钢-混组合梁网状吊杆系杆拱桥、分幅布置引桥及精细化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经济性,在市政桥梁中实现了高压电缆随桥过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网状吊杆 -组合 凝土 提篮拱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