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混组合桥面混凝土层横向受力的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
1
作者 叶华文 何建希 +2 位作者 潘威洲 周渝 邓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7,109,共9页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混凝土层横桥向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混凝土层横桥向弹性变形、受力和有效作用范围的解析式。以实际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构造为原型,设计和实施了足尺模型静载试验,还进行了空间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的合理性。因横隔板和刚性混凝土层约束,偏载下U肋扭转变形可忽略不计;轮载横桥向有效作用范围不超过5个U肋中心距。基于有限元的参数分析表明:栓钉布置和横隔板对混凝土层横桥向受力影响很显著。在所提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内,提出的横桥向受力计算公式适用于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桥面 轮载作用 弹性地基梁 凝土铺装层 横向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2
作者 闫磊 邢俊鹏 +1 位作者 牛哲 刘金鑫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使该试验梁承受自重+配重+开裂荷载11个月(即14个月龄期)进行同等观测。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曲率半径下3×35 m曲线组合梁桥的钢主梁挠度、应力长期(10年)增长系数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月龄期后,试验梁挠度增加,增量约为初始挠度的10%,曲线内、外侧钢主梁挠度差可忽略不计;中支点处应力增加,距梁端0.4L(L为该跨跨径)处应力减少。当3×35 m曲线梁桥的曲率半径由460 m增加至1000 m时,对于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35线性变化至0.0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1.13线性变化至-0.18,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均取1.1;对于应力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44线性变化至-0.3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0.27线性变化至-0.34,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0.89、0.90,中支点处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1.3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曲线梁桥 收缩徐变 应力 挠度 曲率半径 缩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苏 肖德存 龚文航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为了解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力学性能,给标准化设计提供参考,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轨道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梁高、混凝土桥面板厚度、钢梁顶底板厚度以及结构体系等关键设计参数下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强度和刚度变... 为了解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力学性能,给标准化设计提供参考,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轨道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梁高、混凝土桥面板厚度、钢梁顶底板厚度以及结构体系等关键设计参数下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强度和刚度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跨座式单轨标准跨度钢-混组合轨道梁整体受力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参数下轨道梁各构件容许应力均小于强度设计值,满足规范要求且有较大富余,刚度指标主要控制轨道梁的设计;梁高对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而混凝土桥面板厚度的影响最小;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梁高建议取值不宜低于2.4 m;拟定的标准跨度轨道梁结构尺寸合理,整体受力性能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钢-混组合轨道梁 设计参数 应力 刚度 力学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桥塔技术创新进展
4
作者 吴巨军 李茜茜 周平槐 《中国市政工程》 2025年第1期126-130,151,152,共7页
钢-混组合桥塔是为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2种材料的性能优势而产生的新结构,相比混凝土桥塔和钢桥塔,具有强度高、延性好、施工便利、耐久性优、外观质量高等特点。文章分析了钢-混组合桥塔典型断面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发展历程,证明了其断... 钢-混组合桥塔是为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2种材料的性能优势而产生的新结构,相比混凝土桥塔和钢桥塔,具有强度高、延性好、施工便利、耐久性优、外观质量高等特点。文章分析了钢-混组合桥塔典型断面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发展历程,证明了其断面形式能满足几乎所有的缆索支承体系桥塔外观和结构要求。核心混凝土性能对于组合桥塔钢-混界面黏结力和整体强度具有重要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将使连接件及结构具有更好的性能,是组合桥塔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证明开孔钢板连接件结合剪力钉的混合加劲模式能更好确保平截面假定,新型连接件及其组合是下一步研究重点。内置钢筋能提高钢-混组合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是提高组合桥塔综合性能的可选辅助手段。钢-混组合桥塔施工方法具有巨大优势,单次浇筑高度可达30~45m,其发展重点是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确保分段浇筑界面的结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桥塔 组合结构 钢-混组合桥塔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混组合桥塔构造型式研究
5
作者 王鹏 王康宁 黄春雷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针对传统钢-混组合桥塔的钢壁板单侧约束易发生局部屈曲、加劲肋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两种新型的钢-混组合桥塔构造型式:加劲肋外置型外包钢中空混凝土组合桥塔、双钢板-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组合桥塔。... 针对传统钢-混组合桥塔的钢壁板单侧约束易发生局部屈曲、加劲肋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两种新型的钢-混组合桥塔构造型式:加劲肋外置型外包钢中空混凝土组合桥塔、双钢板-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组合桥塔。以某峡谷千米级铁路悬索桥的组合桥塔为工程背景,拟定两种新型组合桥塔的构造尺寸,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了提出的新型组合桥塔构造受力性能,并且从施工和经济层面对比分析了两种新型组合桥塔与原桥四肢格构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塔的技术经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新型钢-混组合截面桥塔均能满足规范中对大跨度悬索桥主塔静力和稳定性的设计要求,且具有构造简化、受力性能优以及施工难度降低等优势;外包钢中空混凝土组合桥塔、双钢板-UHPC组合桥塔在材料成本上相比原设计钢管混凝土桥塔分别提高约13%、19%,但考虑到构造简化带来的施工造价降低以及UHPC材料的高性能,建造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度结构 悬索桥 UHPC 钢-混组合桥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应用
6
作者 赵政耀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以某城市快速路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MIDAS建模分析,研究顶落梁技术、负弯矩区桥面板后浇技术、抗拔不抗剪连接技术、加强配筋技术对预防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及钢梁... 以某城市快速路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MIDAS建模分析,研究顶落梁技术、负弯矩区桥面板后浇技术、抗拔不抗剪连接技术、加强配筋技术对预防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及钢梁受力的影响。各项单一抗裂措施的应用结果表明,顶落梁技术通过对桥面板施加预压力的方式预防桥面板开裂,其效果最为显著,各项抗裂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优点,有效阻止负弯矩区桥面板的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连续梁 顶落梁 抗拔不抗剪连接 抗裂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桥梁平行上盖钢-混组合梁桥施工方案优选分析
7
作者 祝平华 苏东阳 张洪杰 《建筑施工》 2025年第3期414-418,共5页
东莞市环莞路北延线东引运河大桥(上跨小海河L=47 m简支钢-混组合梁桥)采用搭设临时支墩分节架设钢箱梁,再浇筑混凝土桥面板施工方案。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及周围环境,提出钢-混组合箱梁的4种施工方案,并运用Midas 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考... 东莞市环莞路北延线东引运河大桥(上跨小海河L=47 m简支钢-混组合梁桥)采用搭设临时支墩分节架设钢箱梁,再浇筑混凝土桥面板施工方案。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及周围环境,提出钢-混组合箱梁的4种施工方案,并运用Midas 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研究钢箱梁分节架设方案与混凝土桥面板施工顺序对既有旧桥承载力、钢-混组合梁桥成桥阶段受力和变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梁一次架设形成简支状态后浇筑桥面板方案,较分次架设、分块浇筑桥面板形成组合结构的落梁方案,1/2L位置处下缘拉应力增加约44%、上缘应力增加约129%,桥面板压应力减少约142%,竖向位移增加约118%;施工阶段跨中桥面板压应力越大,成桥受收缩徐变效应影响越大,跨中下挠增幅达82%;钢箱梁采取14.8 m+17.31 m+14.8 m分节长度吊装架设,桥面板先两端、后跨中对称浇筑施工方案,主梁应力、竖向位移最小,桥面板受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效应最小,且对既有桥梁内力影响最低。因此,钢箱梁分节长度为14.8 m+17.31 m+14.8 m、设置2道?325 mm×12 mm装配式临时钢支墩的方案成为最优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 平行上跨既有桥梁 装配式临时支墩 简支状态 收缩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桥梁栓钉腐蚀疲劳失效及力学性能退化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林 黄雅茜 +2 位作者 卫星 赵骏铭 盛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8,共11页
腐蚀环境中钢-混组合桥梁的栓钉连接件可能因腐蚀-疲劳耦合作用而劣化,为此设计制作3组10个栓钉推出试件,分别进行腐蚀后的静力、疲劳性能试验和腐蚀-疲劳耦合试验,研究栓钉的腐蚀-疲劳失效及力学性能退化机理。结果表明:腐蚀作用使得... 腐蚀环境中钢-混组合桥梁的栓钉连接件可能因腐蚀-疲劳耦合作用而劣化,为此设计制作3组10个栓钉推出试件,分别进行腐蚀后的静力、疲劳性能试验和腐蚀-疲劳耦合试验,研究栓钉的腐蚀-疲劳失效及力学性能退化机理。结果表明:腐蚀作用使得栓钉抗剪刚度显著退化;腐蚀-疲劳耦合作用下栓钉疲劳寿命明显低于腐蚀后疲劳寿命;栓钉初始疲劳裂纹产生于钉杆靠近焊趾截面的剪力作用侧,以剪切裂纹扩展为主,当疲劳裂纹或腐蚀疲劳裂纹发展至约1/2栓钉直径后,栓钉在拉-剪组合应力作用下断裂;影响栓钉损伤发展速率的主要因素为荷载比、腐蚀速率及腐蚀-疲劳耦合作用;腐蚀-疲劳耦合作用下栓钉抗剪刚度退化速度大于疲劳单独作用下,抗剪刚度退化包括快速退化和缓慢退化2个阶段,前一阶段约占栓钉腐蚀疲劳寿命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桥梁 栓钉 腐蚀疲劳 失效机理 性能退化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荷载-温度效应的统一解析模型
9
作者 刘江 张宁 +1 位作者 刘永健 马印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8-1000,共13页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提出非均布荷载、轴向力、梁端弯矩和非线性温度分布共同作用下的有滑移组合梁统一解析模型,推导组合梁挠度、界面剪力、滑移及截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开展简支组合梁和连续组合梁算例分析,讨论界面刚度和温度作用对...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提出非均布荷载、轴向力、梁端弯矩和非线性温度分布共同作用下的有滑移组合梁统一解析模型,推导组合梁挠度、界面剪力、滑移及截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开展简支组合梁和连续组合梁算例分析,讨论界面刚度和温度作用对界面滑移和挠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温度作用产生的挠度与界面滑移由等效温度滑移应变和等效温度曲率决定,可以通过将桥面板与钢梁的温度分布各自分解为有效温度、竖向线性温差和残余温度等相互独立的3部分进行计算.简支梁和2跨连续梁算例在温度作用下的界面滑移沿梁长呈现反对称分布,滑移主要集中在距端部小于2 m的范围内,受滑移的影响,组合梁端部桥面板底面的拉应力水平较高,可以超过2 MPa,增加了底面混凝土开裂的风险.提出了温度作用下界面滑移组合梁的挠度影响系数,可以用于组合梁挠度的快速计算,其大小不仅与界面完全连接与界面无连接时组合梁的抗弯刚度比和组合效应系数有关,还受温度作用系数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 界面滑移 温度作用 等效温度滑移应变 等效温度曲率 挠度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横梁配重对钢-混组合梁桥行车舒适度的影响
10
作者 刘磊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5期1094-1098,1117,共6页
钢-混组合梁桥由于恒、活载比较小,车辆经过时可能会引起比较明显的振动,影响行车舒适度。本文提出一种能够改善钢-混组合梁桥行车舒适度的措施,即在桥梁的端横梁上施加混凝土的配重。研究表明:随着端横梁上配重质量的增加,桥梁和车辆... 钢-混组合梁桥由于恒、活载比较小,车辆经过时可能会引起比较明显的振动,影响行车舒适度。本文提出一种能够改善钢-混组合梁桥行车舒适度的措施,即在桥梁的端横梁上施加混凝土的配重。研究表明:随着端横梁上配重质量的增加,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呈线性减小,有效提高了桥梁的行车舒适度,且配重对工形梁的效果比对箱形梁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响应 行车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克思 邓勇灵 +1 位作者 戴胜勇 陈天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研究铁路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情况及抗裂技术,以某主跨168 m的铁路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对桥面板受力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并开展抗拔不抗剪连接件技术及预应力技术对桥面板抗裂性... 为研究铁路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情况及抗裂技术,以某主跨168 m的铁路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对桥面板受力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并开展抗拔不抗剪连接件技术及预应力技术对桥面板抗裂性能影响的研究,结合抗裂措施工作原理及施工可行性,提出适用于减小负弯矩区桥面板裂缝宽度的实施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栓钉连接、桥面板常规配筋条件下的钢-混组合梁,运营阶段主力及主力+附加力工况下负弯矩区桥面板裂缝宽度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墩顶处桥面板与0号块固结及非固结2种形式下,抗拔不抗剪连接件桥面板抗裂方案均不适用,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适应性受桥面板与0号块连接构造及桥面板整体与钢桁架上弦杆顶面连接形式影响较大;对桥面板配置纵向预应力筋能有效降低拉应力水平,设后浇带预应力筋张拉方案负弯矩区桥面板最大拉应力较桥面板浇筑成型后张拉预应力筋方案更低,更能充分发挥预应力效应,且便于工程实施,建议工程应用中宜控制湿接缝占比小于10%,预应力筋锚固断面拉应力突变值宜控制在2 MP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钢-混组合 负弯矩区桥面板 抗裂技术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 预应力 后浇带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面形式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横向受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文琴 张汶金 +1 位作者 刘朵 张建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为研究不同截面形式对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横向弯曲效应的影响,以山东九龙东枢纽天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4种截面主梁(波形钢腹板工字梁、波形钢腹板箱梁、平钢板工字梁及混凝土箱梁)精细化模型,对比分析轮载作用数量、轮... 为研究不同截面形式对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横向弯曲效应的影响,以山东九龙东枢纽天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4种截面主梁(波形钢腹板工字梁、波形钢腹板箱梁、平钢板工字梁及混凝土箱梁)精细化模型,对比分析轮载作用数量、轮载横向作用位置对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的影响,同时对自重、轮载作用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的桥面板横向弯矩进行分析,并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简称《桥规》)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轮载作用下的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明显大于单轮载作用下的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横向设计时应考虑轮载作用数量对桥面板安全设计的影响;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计算时,当轮载作用在横向跨中、支承附近处,采用《桥规》计算,当轮载作用在支承、悬臂板处,建议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修正系数分别取0.60、1.50;建议波形钢腹板工字梁、波形钢腹板箱梁、平钢板工字梁桥面板弯矩修正系数在轮载作用下分别取0.60、0.60、0.65,在自重、轮载共同作用下分别取0.55、0.5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截面形式 横向受力 有效分布宽度 弯矩 修正系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影响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博 彭友松 +1 位作者 权新蕊 王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6,共8页
为分析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成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并优化现有的桥面板施工顺序,基于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过程,以交通部颁发的装配化钢-混组合梁通用图为依托,选取3×40 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桥梁博士软件... 为分析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梁桥成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并优化现有的桥面板施工顺序,基于钢-混组合梁桥的受力过程,以交通部颁发的装配化钢-混组合梁通用图为依托,选取3×40 m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建立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以桥面板施工工序和结构体系转换时间为变量,分析7种桥面板施工顺序下的结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截面的受力模式分为一次受力状态和分阶段受力状态,其中采用一次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具有施工方便、成桥整体刚度大、钢梁应力小的优点,但存在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过大的缺点;分阶段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能有效降低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但成桥钢梁应力偏大,结构刚度不足。针对采用上述2种受力模式的施工顺序不能兼顾结构成桥性能(钢梁应力、整体刚度等)较优与控制支点桥面板拉应力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混合受力状态的施工顺序,该顺序既保留了一次受力状态较优的成桥性能又显著降低了支点处桥面板拉应力,兼顾了上述2种受力模式的优点,可为钢-混组合梁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桥面板 结构体系转换 施工顺序 受力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界面滑移对其性能影响研究
14
作者 高策 解会兵 +2 位作者 韩冰 辛荣臻 王凯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为分析界面滑移对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的影响,在考虑界面滑移影响的栓钉疲劳刚度退化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方法,以某工字钢-混组合连续梁为背景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建立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 为分析界面滑移对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的影响,在考虑界面滑移影响的栓钉疲劳刚度退化模型基础上,提出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方法,以某工字钢-混组合连续梁为背景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建立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模型梁,对比分析疲劳加载过程中试验梁与模型梁的疲劳性能,并进行界面滑移系数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中钢梁下翼缘发生开裂,并最终导致组合梁失效,加载过程中钢-混组合梁跨中挠度及界面残余滑移均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模型梁跨中挠度及界面残余滑移随加载次数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与试验梁吻合良好,验证了考虑界面滑移损伤的钢-混组合梁疲劳性能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疲劳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界面滑移将引起钢梁中应力增加,从而降低组合梁疲劳寿命,建议在疲劳寿命预测中引入界面滑移疲劳折减系数,建议其取值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 栓钉疲劳刚度退化模型 模型荷载 界面残余滑移 界面滑移系数 疲劳寿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弯钢-混组合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力学性能分析及截面优化
15
作者 刘媛媛 申彦利 杜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99,106,共6页
[目的]传统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大多采用宽为850 mm的截面形式,针对我国三四线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求,相关企业提出了宽为1250 mm的跨座式单轨列车截面形式。为解决新型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特殊需求,有必要对其轨道梁的力学性能和截面形... [目的]传统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大多采用宽为850 mm的截面形式,针对我国三四线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求,相关企业提出了宽为1250 mm的跨座式单轨列车截面形式。为解决新型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特殊需求,有必要对其轨道梁的力学性能和截面形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预弯钢-混组合轨道梁模型;基于传统轨道梁截面形式,提出宽为1250 mm的预弯钢-混组合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初步截面形式;分析不同荷载组合情况下的截面力学性能,并以用钢量最省为目标,对初步截面形式进行截面参数优化。[结果及结论]随着钢箱梁顶板厚度增加、钢箱梁上翼缘最大正应力呈减小的趋势;随着钢箱梁底板厚度的增加,钢箱梁下翼缘最大正应力值呈减小的趋势;随着腹板厚度的增加,钢箱梁腹板最大剪应力值呈减小的趋势。在最不利荷载工况组合下,所提轨道梁初步截面形式的刚度与强度均满足规范容许限值;优化后的顶板厚度、腹板厚度、底板厚度分别为16 mm、20 mm、16 mm,钢材表面积可节省约2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预弯钢-混组合轨道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作用下大跨度钢-混组合梁剪力滞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谷松博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129-133,共5页
以新建包头至银川高铁中包头至惠农段BYZQ-7标磴口黄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考虑温度变化对钢-混组合梁的剪力滞影响,求解其温度应力,并建立温度剪力滞系数。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全天温度,运用现场实测方法,研究钢-混组合梁温度场分布规律,... 以新建包头至银川高铁中包头至惠农段BYZQ-7标磴口黄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考虑温度变化对钢-混组合梁的剪力滞影响,求解其温度应力,并建立温度剪力滞系数。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全天温度,运用现场实测方法,研究钢-混组合梁温度场分布规律,并计算分析温度作用下,钢-混组合梁的剪力滞效应时程曲线。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梁温度变化与环境空气温度升降过程一致,温度场分布不均。温度突变对钢-混组合梁的剪力滞系数影响显著,顶板与腹板交接处剪力滞系数峰值为底板与腹板交接处剪力滞系数峰值的16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温度作用 钢-混组合 剪力滞效应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薄壳钢-混组合桥梁钢塔建造线型控制技术
17
作者 张晓伟 薛长利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7期156-159,共4页
以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黄河大桥钢塔为例,双层薄壳桥梁钢-混组合塔建造线形控制是较为复杂的过程,需从横断面的分块设计,双层薄壳单元加工的精度控制,塔节段整体组装(预拼装)精度控制,桥位安装线形采用特征点控制,混凝土时间和浇筑量分... 以安阳至罗山高速公路黄河大桥钢塔为例,双层薄壳桥梁钢-混组合塔建造线形控制是较为复杂的过程,需从横断面的分块设计,双层薄壳单元加工的精度控制,塔节段整体组装(预拼装)精度控制,桥位安装线形采用特征点控制,混凝土时间和浇筑量分别予以控制,针对各工序的控制要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通过该项目的实践,塔壳的线型满足设计要求,为类似结构桥梁钢塔建造线型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薄壳 钢-混组合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腹板钢-混组合箱梁畸变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阳 杨黎明 +1 位作者 康健 李峰 《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研究波形腹板钢-混组合箱梁畸变效应,以桑园子黄河大桥引桥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将畸变角重新定义,通过计算畸变中心、畸变总势能,确定初始参数,利用势能驻值原理推导与传统扭转分析理论相一致的畸变效应分析方法。根据工程实例,对车... 为研究波形腹板钢-混组合箱梁畸变效应,以桑园子黄河大桥引桥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将畸变角重新定义,通过计算畸变中心、畸变总势能,确定初始参数,利用势能驻值原理推导与传统扭转分析理论相一致的畸变效应分析方法。根据工程实例,对车道荷载下波形腹板钢-混组合箱梁畸变翘曲应力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畸变翘曲应力在组合箱梁应力中占比不容忽视,且随着箱梁顶板混凝土厚度增大,翘曲正应力逐渐减小,在钢底板组合箱梁增设铺底混凝土可有效减少畸变翘曲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腹板钢-混组合箱梁 畸变效应 畸变翘曲应力 铺底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桥面铺装系统的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晓雷 《北方交通》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为研究车辆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桥面铺装层的动态响应,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轮胎模型。选取当前工程推广应用的钢-混组合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双轴双轮作用下钢-混组合桥面铺装层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满载状态下,其竖向位移增加幅度较... 为研究车辆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桥面铺装层的动态响应,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轮胎模型。选取当前工程推广应用的钢-混组合桥为研究对象,分析双轴双轮作用下钢-混组合桥面铺装层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满载状态下,其竖向位移增加幅度较小,超载使铺装层表面竖向位移明显增大,而竖向最大位移并非呈线性增加。不同轮胎荷载作用下,铺装层压应变曲线变化趋势相近,且随着轴载的增加,压应变逐渐增大。铺装层间剪切破坏主要发生在钢板与铺装层之间。铺装层只在轮胎荷载附近产生较大的应变云图,然后逐渐向两侧衰减。随着负载增加,应变值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桥面 轮胎模型 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抗震设计探讨
20
作者 陈志强 靳鹏 廖宇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7,共10页
针对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冗余度低,在高烈度地区应用较少,为更好地分析高架车站抗震受力全过程,以某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工程实例为背景,根据建筑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要求设定... 针对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冗余度低,在高烈度地区应用较少,为更好地分析高架车站抗震受力全过程,以某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工程实例为背景,根据建筑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要求设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并研究构件抗震受力历时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采用大型有限元Midas作为主要计算软件,选取合理的地震波,进行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有限元计算时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方法,且对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地震作用进行相应的放大,结果分析构件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进行罕遇地震计算时,为更好地模拟工程实际情况,计算模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采用结构-承台-桩基整体计算建模方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关键构件采用截面纤维模型进行计算,能够反映关键构件在大震作用下进入破损阶段之后的行为,可以查看关键构件截面混凝土的开裂和压碎历史,钢材或钢筋的屈服和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构件均满足抗震性能目标:(1)关键构件的钢材纤维受拉受压均未超过屈服强度,保持弹性工作状态,混凝土纤维受拉开裂,受压未达到屈服强度,同时延性系数D/D1小于1,均说明关键构件满足抗震性能为压弯、抗剪不屈服的目标;(2)桩基的钢筋纤维受拉、受压均未超过屈服强度,混凝土纤维受拉开裂,受压未达到屈服强度,满足抗震性能为压弯、抗剪不屈服的目标;(3)地震作用下,带有桩模型与无桩模型的基底剪力有一定差距,表现为带有桩基模型的地震剪力较大,设计时应考虑桩土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高架车站 独柱大悬臂 钢-混组合框架 抗震性能 纤维截面 关键构件 延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