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弯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预应力施加技术
1
作者 田月华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5-66,83,共3页
以组合梁预应力施加的方法为基础,分析其设计所采用方法的不足之处,从而选择了更有利的预应力施加方法组织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 预应力技术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金 周志祥 +1 位作者 向红 叶洪平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通过对采用分块预制桥道板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力学性能分析,得出不同剪力键布置形式对组合连续梁竖向位移、钢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及对钢梁应力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施工方式对组合连续梁中钢梁应力、竖向位移及桥道板应力的影响。... 通过对采用分块预制桥道板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力学性能分析,得出不同剪力键布置形式对组合连续梁竖向位移、钢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及对钢梁应力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施工方式对组合连续梁中钢梁应力、竖向位移及桥道板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剪力键数量、布置间距及剪力键刚度是影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表明:分区段安装预制桥道板比一次落架安装桥道板效果好,尤其是对负弯矩区桥道板,分区段安装可以减小负弯矩区段桥道板的受力,控制和预防早期施工阶段中负弯矩区段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组合连续 预制桥道板 剪力键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施工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书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第4期142-144,276-277,共3页
该文以深圳市机场南路新建工程(50+82+50)m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为例,对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施工控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 负弯矩区 施工控制 研究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混凝土翼板纵向开裂问题的研究
4
作者 回国臣 吴献 《建筑技术开发》 2001年第8期10-11,63,共3页
实验表明在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 ,布置单排栓钉的钢 混凝土组合梁的混凝土翼板常常出现纵向开裂。从而导致混凝土翼板与钢梁的连接作用大大降低 ,致使构件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而破坏。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凝土翼板纵向开裂的原因 ,推导了... 实验表明在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 ,布置单排栓钉的钢 混凝土组合梁的混凝土翼板常常出现纵向开裂。从而导致混凝土翼板与钢梁的连接作用大大降低 ,致使构件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而破坏。作者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凝土翼板纵向开裂的原因 ,推导了纵向开裂弯矩的计算公式 ,提出了避免出现纵向开裂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连续 栓钉 纵向开裂 -混凝土组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曲线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水平剪力分布规律分析
5
作者 肖杰 郑义 +1 位作者 陈明贵 冯克岩 《市政技术》 2013年第4期73-75,80,共4页
针对大跨曲线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扭耦合现象,建立考虑剪力键水平滑移效应全板壳单元模型,研究分析剪力键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分析表明:曲线组合梁桥剪力键在制动墩位置处纵、横向水平剪力最大,纵向水平剪力远大于横向水平剪力;... 针对大跨曲线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扭耦合现象,建立考虑剪力键水平滑移效应全板壳单元模型,研究分析剪力键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分析表明:曲线组合梁桥剪力键在制动墩位置处纵、横向水平剪力最大,纵向水平剪力远大于横向水平剪力;跨中位置处剪力键受力较小,横向和纵向水平剪力基本相当。对于单箱多室截面,中腹板剪力键所受纵向剪力稍大于边腹板,横向剪力则主要由边腹板剪力键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桥 -混凝土组合 剪力键 剪力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设计
6
作者 刘书伟 刘雪峰 《交通科技》 2012年第2期10-12,共3页
结合深圳市机场南路新建工程50+82+50m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设计实例,对体外预应力钢束束形布置、张拉控制应力、自振特性、转向装置、耐久性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论认为在此类设计中,应重点考虑锚固区和转向装置、体外... 结合深圳市机场南路新建工程50+82+50m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设计实例,对体外预应力钢束束形布置、张拉控制应力、自振特性、转向装置、耐久性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论认为在此类设计中,应重点考虑锚固区和转向装置、体外索振动和防腐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 体外预应力 自振特性 转向装置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施工方法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7
作者 于博 《山西交通科技》 2013年第5期28-30,共3页
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原理进行介绍,分析了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内力分布规律和受力特点,比较了常用几种施工方法下,主梁的内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受施工流程的影响较大,现阶段的施工技术难以保证组合结构处于最... 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原理进行介绍,分析了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内力分布规律和受力特点,比较了常用几种施工方法下,主梁的内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受施工流程的影响较大,现阶段的施工技术难以保证组合结构处于最佳的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连续 施工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理论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柔性连接件分析方法
8
作者 黄从俊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20-22,38,共4页
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剪跨区内均匀配置柔性剪力连接件数量的局限性,分析了基于塑性理论的可变荷载或偶然荷载作用下组合连续梁桥剪跨区交界面的剪力作用机理,提出组合连续梁桥的剪力连接件配置数量和方式应依据剪跨区重叠段的剪力上限... 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剪跨区内均匀配置柔性剪力连接件数量的局限性,分析了基于塑性理论的可变荷载或偶然荷载作用下组合连续梁桥剪跨区交界面的剪力作用机理,提出组合连续梁桥的剪力连接件配置数量和方式应依据剪跨区重叠段的剪力上限值确定,研究结果弥补了相关规范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连续 可变荷载 偶然荷载 柔性连接件 塑性理论 剪力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锐 何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7年第2期60-62,共3页
通过实测某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在等效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受压区高度,对该位置上缘混凝土的工作状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受压区高度 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抗剪连接件承载力计算研究
10
作者 黄立恒 吴晓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90-192,共3页
首先介绍了钢一混凝土组合梁中常见剪力连接件的分类,同时讲述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钢一混凝土组合梁各种剪力连接件的结构特点,特别重点介绍了本模型试验剪力连接件个数的计算,以用于工程实际。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模型试验 连接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设计关键技术
11
作者 唐炜 巫山 +2 位作者 吴桢灏 孙秀贵 王巍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均采用由底层混凝土预制板和上层混凝土现浇层组成的叠合板,可在保证桥梁整体性和无支模施工的同时,使收缩徐变作用下混凝土板和钢梁应力较全现浇板降低。预应力锚固区采用UHPC桥面板,并在边跨增设1道预应力束,可有效避免该区域混凝土的损伤。在中支点两侧各32 m范围布置URSP连接件,可释放抗剪约束的同时保留抗拔作用,配合预应力技术可将频遇组合下的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压应力水平控制在1.12 MPa以内。在中支点两侧各20 m范围内负弯矩区设置混凝土底板与钢梁底板进行组合(双重组合技术),并结合组合梁顶部URSP连接件技术,可使负弯矩区组合梁形成一个倒置的“正弯矩组合梁”效应,从而降低负弯矩区钢梁底板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混凝土叠合板 预应力 UHPC URSP连接件 双重组合技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桥面混凝土层横向受力的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
12
作者 叶华文 何建希 +2 位作者 潘威洲 周渝 邓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7,109,共9页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混凝土层横桥向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混凝土层横桥向弹性变形、受力和有效作用范围的解析式。以实际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构造为原型,设计和实施了足尺模型静载试验,还进行了空间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的合理性。因横隔板和刚性混凝土层约束,偏载下U肋扭转变形可忽略不计;轮载横桥向有效作用范围不超过5个U肋中心距。基于有限元的参数分析表明:栓钉布置和横隔板对混凝土层横桥向受力影响很显著。在所提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内,提出的横桥向受力计算公式适用于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面 轮载作用 弹性地基 混凝土铺装层 横向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顶推施工导梁长度设置研究
13
作者 吕榜勤 《西部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176-179,197,共5页
文章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下耕高架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解析方法对钢主梁及导梁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顶推过程中最不利荷载工况;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桥梁顶推施工过程中支反力、主梁内力及变形... 文章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下耕高架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解析方法对钢主梁及导梁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顶推过程中最不利荷载工况;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桥梁顶推施工过程中支反力、主梁内力及变形进行仿真分析,以确定适宜的导梁长度。结果表明,相比于0.5倍和0.6倍桥跨的导梁长度,设置0.7倍桥跨的导梁长度可以改善顶推过程中支点反力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受力变形状态,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顶推施工 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应用
14
作者 赵政耀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以某城市快速路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MIDAS建模分析,研究顶落梁技术、负弯矩区桥面板后浇技术、抗拔不抗剪连接技术、加强配筋技术对预防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及钢梁... 以某城市快速路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MIDAS建模分析,研究顶落梁技术、负弯矩区桥面板后浇技术、抗拔不抗剪连接技术、加强配筋技术对预防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及钢梁受力的影响。各项单一抗裂措施的应用结果表明,顶落梁技术通过对桥面板施加预压力的方式预防桥面板开裂,其效果最为显著,各项抗裂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优点,有效阻止负弯矩区桥面板的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连续 顶落 抗拔不抗剪连接 抗裂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拆卸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
15
作者 韩海荣 李玉松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3期50-56,共7页
可拆卸钢-混凝土组合梁相比普通混凝土梁具有承载力高、可回收利用等优点。为研究组合梁抗弯性能,以某大型工业厂房设备间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不同混凝土板强度等级、宽度、纵筋直径及钢梁强度等级下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 可拆卸钢-混凝土组合梁相比普通混凝土梁具有承载力高、可回收利用等优点。为研究组合梁抗弯性能,以某大型工业厂房设备间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不同混凝土板强度等级、宽度、纵筋直径及钢梁强度等级下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凝土板强度等级增大时,组合梁抗弯刚度、屈服抗弯承载力、极限抗弯承载力均随之增大。混凝土板宽度越大,组合梁承担的荷载越大。钢梁强度对组合梁抗滑移强度无明显影响,钢梁强度等级越大,组合梁承担的荷载越大。随着混凝土板纵筋直径的增大,组合梁抗滑移强度基本相等,抗弯性能逐渐增强,但增幅较小。在满足构造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组合梁高度或截面宽度以提高抗弯截面系数,可有效增加组合梁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厂房 组合 -混凝土 抗弯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疲劳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聚刚 《市政技术》 2025年第3期148-155,共8页
装配式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因轻质、大跨和施工效率高在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动载荷易引发疲劳破坏,威胁桥梁的安全并降低寿命。因此通过静力与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疲劳载荷幅值、上限和剪力连接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疲劳破... 装配式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因轻质、大跨和施工效率高在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动载荷易引发疲劳破坏,威胁桥梁的安全并降低寿命。因此通过静力与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疲劳载荷幅值、上限和剪力连接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疲劳破坏模式、寿命和刚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疲劳测试中钢梁裂缝初现于约第36万次循环,其后载荷-挠度曲线斜率仅下降了4.67%;静态加载时组合梁端部最大滑移量为0.16 mm。疲劳破坏主要表现为跨中钢梁裂缝初开并扩展,结构表现出优异的抗疲劳性能,刚度变化小,滑移量微小。疲劳寿命受载荷幅值显著影响,试验数据与AASHTO规范中的S-N曲线拟合良好,预测精度高;提出的剪力连接优化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桥梁的疲劳寿命。该研究为装配式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抗疲劳设计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对桥梁结构可靠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高强度 预制结构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
17
作者 朱云萍 胡杰 涂满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延崇高速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65+120+65) m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双幅分离,分别位于平面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段上,平面以直代曲、桥面超高及超高过渡变化使得钢结构和桥面系异常复杂,且钢桁梁杆件种类和数量繁多、空间结构... 延崇高速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65+120+65) m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双幅分离,分别位于平面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段上,平面以直代曲、桥面超高及超高过渡变化使得钢结构和桥面系异常复杂,且钢桁梁杆件种类和数量繁多、空间结构复杂。主梁施工采用双幅共用塔吊+履带吊悬拼方案,经济适用性强,解决了山区施工条件受限难题;主墩处采用托架+倒T形立柱精调系统,确保平、纵面曲线连续钢桁梁悬拼起始节间安装精度,以及双悬臂架设安全性;杆件连接时利用标准冲钉控制杆件形位,通过控制安装拱度和桥面轴线实现高精度线形控制;采用Z形托架辅助边跨上墩,通过边跨压重、合龙口斜角对拉技术确保合龙段快速精确安装,完成结构体系转换;采用吊架法施工桥面悬臂现浇段混凝土,实现平面曲线线形和桥面超高过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连续 悬臂拼装 托架 精调系统 线形控制 体系转换 吊架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奇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高以及较好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桥梁工程中,但对于成桥后桥梁力学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依托福州前横路升级改造项目三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工程,通...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高以及较好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桥梁工程中,但对于成桥后桥梁力学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依托福州前横路升级改造项目三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工程,通过荷载试验收集分析应变、挠度和桥梁模态数据。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下各测点应变和挠度均小于理论值,沿横向分布与理论值趋势基本相同,实测腹板中性轴与理论中性轴基本一致,表明桥梁刚度较高、整体性较好;偏载作用下横向增大系数在1.107~1.254之间,桥梁抗扭刚度较大,不易发生倾覆;桥梁在环境激振作用下第1阶模态自振频率为3.430 Hz,大于理论值2.590 Hz,与理论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结构 三跨连续 荷载试验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螺栓连接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勇 张树琛 +2 位作者 陈辛 冯世强 杨仕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6-1084,共9页
传统螺栓连接件的直径小于钢梁预留孔的孔径,导致螺栓与孔壁存在间隙,容易引发钢梁与上部混凝土板间发生相对滑移使组合梁挠度增大。为尽量减小或消除上述间隙,本文引入铰制孔螺栓和螺纹孔螺栓作为组合结构的剪力连接件,并提出锥套自锁... 传统螺栓连接件的直径小于钢梁预留孔的孔径,导致螺栓与孔壁存在间隙,容易引发钢梁与上部混凝土板间发生相对滑移使组合梁挠度增大。为尽量减小或消除上述间隙,本文引入铰制孔螺栓和螺纹孔螺栓作为组合结构的剪力连接件,并提出锥套自锁螺栓连接件。设计并开展了8个螺栓连接件推出试验,基于各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研究了3种螺栓连接件与传统螺栓连接件间的抗剪承载力、滑移能力及抗剪刚度等受剪力学性能的具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种螺栓连接件的破坏形态与传统螺栓连接件表现一致,均为螺栓杆剪断,混凝土无压溃现象;3种螺栓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均接近于传统螺栓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基于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3种螺栓连接件均可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及破坏阶段;3种螺栓连接件的延性系数和抗剪刚度均明显优于传统螺栓。综合考虑力学性能、施工性能和经济性,本文建议选用铰制孔螺栓用于组合结构的剪力连接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螺栓连接件 抗剪性能 推出试验 施工性能 抗剪承载力 抗剪刚度 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力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李苏 肖德存 龚文航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为了解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力学性能,给标准化设计提供参考,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轨道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梁高、混凝土桥面板厚度、钢梁顶底板厚度以及结构体系等关键设计参数下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强度和刚度变... 为了解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力学性能,给标准化设计提供参考,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轨道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梁高、混凝土桥面板厚度、钢梁顶底板厚度以及结构体系等关键设计参数下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强度和刚度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跨座式单轨标准跨度钢-混组合轨道梁整体受力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参数下轨道梁各构件容许应力均小于强度设计值,满足规范要求且有较大富余,刚度指标主要控制轨道梁的设计;梁高对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而混凝土桥面板厚度的影响最小;跨座式单轨钢-混组合轨道梁的梁高建议取值不宜低于2.4 m;拟定的标准跨度轨道梁结构尺寸合理,整体受力性能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组合轨道 设计参数 应力 刚度 力学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