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段树金 霍军会 安蕊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7,共6页
双面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首先根据双面组合截面的工作特点,得出双面组合截面的开裂弯矩和弹性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考虑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塑性,得出双面组合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根据正、负弯矩区弯矩比与刚度比的关系,确... 双面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首先根据双面组合截面的工作特点,得出双面组合截面的开裂弯矩和弹性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考虑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塑性,得出双面组合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根据正、负弯矩区弯矩比与刚度比的关系,确定负弯矩区长度范围,据此可确定不同截面刚度的梁段长度,进行弹性内力分析;介绍采用塑性极限分析法分析双面组合梁内力的条件和方法。最后,介绍2×2.9 m双面组合连续梁的模型试验概况,给出对称、逐级加载时得到的试验梁荷载-挠度曲线,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理论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双面组合连续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 可受弯承载力 弹性分析 塑性分析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自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强 段树金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3-67,共5页
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的自振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中分为三种特定工况:工况一和工况二假设钢梁与混凝土完全组合,但工况二内支座处上混凝土板受拉开裂;工况三假设上混凝土板受拉开裂,且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间的滑移效应。采用平... 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的自振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中分为三种特定工况:工况一和工况二假设钢梁与混凝土完全组合,但工况二内支座处上混凝土板受拉开裂;工况三假设上混凝土板受拉开裂,且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间的滑移效应。采用平面梁的集中质量法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分别得到了一两跨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模型在三种工况下的自振频率及振型,二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 自振频率 振型 集中质量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的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段树金 周庆东 +2 位作者 王海良 王军文 霍军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7,共6页
对3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2×2.9 m两跨连续梁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完整的荷载-挠度曲线。考虑交界面相对滑移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建模对组合梁进行结构分析;建立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截面弹性极限和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对3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2×2.9 m两跨连续梁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完整的荷载-挠度曲线。考虑交界面相对滑移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建模对组合梁进行结构分析;建立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截面弹性极限和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简化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该方法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组合连续 模型试验 承载能力 荷载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截面刚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庆东 《建筑技术》 2014年第6期557-560,共4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当采用连续组合梁时,负弯矩区会出现钢梁受压、混凝土翼板受拉的不利情况,使混凝土桥面板因承受较大拉应力而开裂,引起钢筋及钢梁腐蚀等严重问题,影响结构的...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当采用连续组合梁时,负弯矩区会出现钢梁受压、混凝土翼板受拉的不利情况,使混凝土桥面板因承受较大拉应力而开裂,引起钢筋及钢梁腐蚀等严重问题,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而双面组合梁(在传统的单面组合梁的内支座负弯矩区设置下翼缘钢筋混凝土板)能够很好地改善单面组合梁的这种不利受力状态。通过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对双面组合梁截面刚度进行计算,与试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双面组合 刚度 挠度 模型试验 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的变形性能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庆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128,共5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以及在负弯矩区的工作机理,设计3片试验梁并进行模型试验,得出模型梁在加载状态下的荷载-挠度曲线.给出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截面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将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挠度变形的... 为研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以及在负弯矩区的工作机理,设计3片试验梁并进行模型试验,得出模型梁在加载状态下的荷载-挠度曲线.给出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截面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将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挠度变形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面组合梁(在传统的单面组合梁的内支座负弯矩区设置下翼缘钢筋混凝土板)能够很好地改善单面组合梁在负弯矩区的不利受力状态,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双面组合 刚度 挠度 模型试验 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截面刚度试验研究
6
作者 黄立恒 《市政技术》 201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当采用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时,负弯矩区会出现钢梁受压、混凝土翼板受拉的不利情况,使混凝土桥面板因承受较大拉应力而开裂,引起钢筋及钢梁腐蚀等严重问题,进...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当采用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时,负弯矩区会出现钢梁受压、混凝土翼板受拉的不利情况,使混凝土桥面板因承受较大拉应力而开裂,引起钢筋及钢梁腐蚀等严重问题,进而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而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能够很好地改善单面组合梁的这种不利受力状态。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对双面组合梁截面刚度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 刚度 挠度 模型试验 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裂缝试验研究
7
作者 周庆东 《市政技术》 2014年第5期135-137,共3页
在3片试验梁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负弯矩区的裂缝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并将试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良好。同时,计算了模型梁的开裂弯矩,并提出了有效控制钢-混凝... 在3片试验梁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负弯矩区的裂缝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并将试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良好。同时,计算了模型梁的开裂弯矩,并提出了有效控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梁裂缝的措施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双面组合 负弯矩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桥面混凝土层横向受力的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
8
作者 叶华文 何建希 +2 位作者 潘威洲 周渝 邓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7,109,共9页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混凝土层横桥向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混凝土层横桥向弹性变形、受力和有效作用范围的解析式。以实际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构造为原型,设计和实施了足尺模型静载试验,还进行了空间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的合理性。因横隔板和刚性混凝土层约束,偏载下U肋扭转变形可忽略不计;轮载横桥向有效作用范围不超过5个U肋中心距。基于有限元的参数分析表明:栓钉布置和横隔板对混凝土层横桥向受力影响很显著。在所提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内,提出的横桥向受力计算公式适用于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面 轮载作用 弹性地基 混凝土铺装层 横向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应用
9
作者 赵政耀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以某城市快速路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MIDAS建模分析,研究顶落梁技术、负弯矩区桥面板后浇技术、抗拔不抗剪连接技术、加强配筋技术对预防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及钢梁... 以某城市快速路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背景,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MIDAS建模分析,研究顶落梁技术、负弯矩区桥面板后浇技术、抗拔不抗剪连接技术、加强配筋技术对预防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及钢梁受力的影响。各项单一抗裂措施的应用结果表明,顶落梁技术通过对桥面板施加预压力的方式预防桥面板开裂,其效果最为显著,各项抗裂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优点,有效阻止负弯矩区桥面板的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连续 顶落 抗拔不抗剪连接 抗裂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奇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高以及较好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桥梁工程中,但对于成桥后桥梁力学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依托福州前横路升级改造项目三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工程,通...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高以及较好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桥梁工程中,但对于成桥后桥梁力学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依托福州前横路升级改造项目三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工程,通过荷载试验收集分析应变、挠度和桥梁模态数据。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下各测点应变和挠度均小于理论值,沿横向分布与理论值趋势基本相同,实测腹板中性轴与理论中性轴基本一致,表明桥梁刚度较高、整体性较好;偏载作用下横向增大系数在1.107~1.254之间,桥梁抗扭刚度较大,不易发生倾覆;桥梁在环境激振作用下第1阶模态自振频率为3.430 Hz,大于理论值2.590 Hz,与理论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结构 三跨连续 荷载试验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箱梁负弯矩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树金 董坤杰 李鹏飞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箱梁是由两个H型钢作钢骨架,并与上下两块混凝土板组合形成的箱形截面,可用于连续梁的负弯矩区。推导得到了负弯矩区截面弹性刚度和塑性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建立集中力作用下双面组合连续箱梁负弯矩区的Ansys分析模型...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箱梁是由两个H型钢作钢骨架,并与上下两块混凝土板组合形成的箱形截面,可用于连续梁的负弯矩区。推导得到了负弯矩区截面弹性刚度和塑性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建立集中力作用下双面组合连续箱梁负弯矩区的Ansys分析模型,得到了组合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力和应变变化曲线以及钢与混凝土交界面的纵向滑移分布。与双主梁组合梁和普通组合箱梁的受力性能做比较,显示了双面组合箱梁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双面组合 负弯矩区 有限元分析 承载能力 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点位移法在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施加预应力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刘柏平 陈畅 陈星 《交通世界》 2024年第30期145-148,共4页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中间支点附近为负弯矩区,会导致桥面混凝土开裂,缩短使用寿命。支点位移法可以对混凝土桥面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从而避免桥面混凝土因受拉而开裂。结合张家界至南充国家高速公路湖北省宣恩(李家河)至咸丰段小模枢...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中间支点附近为负弯矩区,会导致桥面混凝土开裂,缩短使用寿命。支点位移法可以对混凝土桥面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从而避免桥面混凝土因受拉而开裂。结合张家界至南充国家高速公路湖北省宣恩(李家河)至咸丰段小模枢纽互通主线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设计施工,分析研究支点位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点位移法 -混凝土 连续组合 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静载试验及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
13
作者 谭映梁 祝兵 崔圣爱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6,共8页
为了解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结构,腹杆为钢结构)外接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方案为背景,选取钢腹杆轴力最大节点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3的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试... 为了解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顶、底板为混凝土结构,腹杆为钢结构)外接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某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方案为背景,选取钢腹杆轴力最大节点设计、制作缩尺比为1∶3的钢桁腹-混凝土组合箱梁局部外接节点试件(由混凝土弦杆、方形钢腹杆、节点板组成,原混凝土板简化为混凝土弦杆)并开展静载试验,分析外接节点试件静载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混凝土弦杆、节点板和钢腹杆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基于有效宽度法及撕裂面法与最大强度准则提出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外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为节点板拉剪断裂失效,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5.71倍,承载能力满足要求;混凝土弦杆压应力沿加载方向逐渐减小,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节点板应力沿加载方向总体上先增后减,外露节点板是节点受力的关键构件;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由节点板和钢腹杆中较弱者控制,采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外接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桁腹-混凝土组合 外接节点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静载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铁路桥梁综合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蒋丽忠 丁发兴 余志武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5,共6页
通过对某客运专线的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板梁铁路桥和连续组合箱梁铁路桥的综合动力性能试验,测试在高速列车通过时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自振特性、动挠度、竖横向振幅、竖横向加速度、墩顶横向振幅、支座位移、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 通过对某客运专线的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板梁铁路桥和连续组合箱梁铁路桥的综合动力性能试验,测试在高速列车通过时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自振特性、动挠度、竖横向振幅、竖横向加速度、墩顶横向振幅、支座位移、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轨道力等动力响应和安全指标。采用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对2座组合梁桥进行动力仿真分析,对桥梁的动力性能、试验列车运营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行预测,结合已有相关规范,分析实测资料并综合评价2种类型组合梁铁路桥体系的各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2座组合梁桥梁体及墩身应力增量很小,支座位移也很小;实测梁体竖向自振频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在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梁体跨中挠度、横向振幅、竖横向加速度和墩顶横向振幅以及桥梁中跨跨中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轨道力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凝土组合 连续 动力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桁梁桥受力性能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振学 聂建国 +1 位作者 陶慕轩 朱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62,共6页
为有效改善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桁梁桥负弯矩区受力性能,以天津海河吉兆桥为例,总结连续组合桁梁桥的主要设计难点,并对传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采用部分组合技术、双重组合技术以及优化施工工序3项措施对吉兆桥进行优... 为有效改善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桁梁桥负弯矩区受力性能,以天津海河吉兆桥为例,总结连续组合桁梁桥的主要设计难点,并对传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采用部分组合技术、双重组合技术以及优化施工工序3项措施对吉兆桥进行优化设计。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吉兆桥边上1榀组合桁架有限元模型,进行施工全过程分析,检验3项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此3项技术措施可使混凝土桥面板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始终受压,下弦杆钢板最大压应力相比不灌混凝土方案降低了约25%。可见,合理采用此3项技术措施可显著降低钢-混凝土连续桁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拉应力和下弦杆钢板的压应力,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桥面板开裂,改善下弦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 -混凝土组合结构 受力性能 优化 技术措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陶慕轩 聂建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0,16-20,共13页
以六根两跨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系列试验结果为基础,以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2005 r2)为平台,提出用于模拟预应力连续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受力行为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并给出单元选取、材料建模以及整体组装的详细过程。有限元... 以六根两跨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系列试验结果为基础,以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2005 r2)为平台,提出用于模拟预应力连续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受力行为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并给出单元选取、材料建模以及整体组装的详细过程。有限元分析基于弹塑性本构模型,能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反映结构受力全过程中预应力筋内力变化、滑移效应、内力重分布、应力分布、曲率分布以及塑性铰形成等复杂特性,深入揭示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受力机理和特点。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以及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表现出良好的数值特性。模型对于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精细化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为研究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受力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 有限元分析 非线性 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7,共10页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分析以求解无黏结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重点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建立对称集中荷载下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以...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分析以求解无黏结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重点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建立对称集中荷载下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以及极限荷载这三个特征荷载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公式计算三个特征荷载值具有较高的精度,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 承载力 开裂荷载 屈服荷载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金 周志祥 +1 位作者 向红 叶洪平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通过对采用分块预制桥道板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力学性能分析,得出不同剪力键布置形式对组合连续梁竖向位移、钢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及对钢梁应力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施工方式对组合连续梁中钢梁应力、竖向位移及桥道板应力的影响。... 通过对采用分块预制桥道板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力学性能分析,得出不同剪力键布置形式对组合连续梁竖向位移、钢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及对钢梁应力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施工方式对组合连续梁中钢梁应力、竖向位移及桥道板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剪力键数量、布置间距及剪力键刚度是影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表明:分区段安装预制桥道板比一次落架安装桥道板效果好,尤其是对负弯矩区桥道板,分区段安装可以减小负弯矩区段桥道板的受力,控制和预防早期施工阶段中负弯矩区段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组合连续 预制桥道板 剪力键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非张拉预应力技术的关键参数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丽丽 聂建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6-162,共7页
通过对2-5跨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各受力阶段的分析,研究了配重大小、配重施加的合理范围以及负弯矩区后浇混凝土长度等非张拉预应力技术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卸除配重后,在使用阶段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负弯... 通过对2-5跨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各受力阶段的分析,研究了配重大小、配重施加的合理范围以及负弯矩区后浇混凝土长度等非张拉预应力技术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卸除配重后,在使用阶段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宽度及梁跨中变形的计算方法,提出因实施非张拉预应力技术而引起的反向挠度,可通过将卸除配重的反向荷载转化为满跨均布"等效"荷载,然后计算该"等效"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而得到.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等效"荷载方法计算得到的挠度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5%,能满足实际工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连续组合 非张拉预应力技术 负弯矩区 配重 裂缝宽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变形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8-45,共8页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分析考虑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效应,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支座开裂区长度以及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跨中挠...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分析考虑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效应,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支座开裂区长度以及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跨中挠度的计算图表。分析结果表明,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筋的内力值精度较高,不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较试验值偏大,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精度有明显提高,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最后在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的通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 变形 挠度 混凝土开裂区 预应力筋内力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