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土界面剪切规律时效性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梁越 储昊 +1 位作者 卢孝志 曾超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钢-土界面时效性对研究钢护筒嵌岩桩的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室内直剪试验,研究预压时间对钢-土接触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预压时间分别为0,1,2,4,6,17,24和48 h,探索不同预压条件下得到的钢... 钢-土界面时效性对研究钢护筒嵌岩桩的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室内直剪试验,研究预压时间对钢-土接触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预压时间分别为0,1,2,4,6,17,24和48 h,探索不同预压条件下得到的钢-土界面在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受剪时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引入摩尔-库伦准则,分析了剪应力与水平位移的关系、抗剪强度等随界面预压时间的变化,发现剪应力随水平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并趋于稳定;随着预压时间的增加,摩擦角、黏聚力呈增大趋势,并在一定时间后趋于稳定;钢-土界面剪切的极限强度不仅与界面上的法向应力有关,还与界面预压的时间有关,极限剪应力随预压时间的增加有较明显的增长,当法向应力较小时界面极限剪应力的时效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土界面 剪切特性 时效性 承载力 抗剪极限强度 桩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钢-土界面往复剪切特性研究
2
作者 梁越 魏琦 陈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8-886,共9页
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化内河港口建设,码头中所使用的大直径钢护筒嵌岩桩与桩周回填土形成钢-土界面,在船舶系靠等重复荷载作用下,界面的往复剪切行为影响桩基的承载性能。使用颗粒流软件及离散元方法,通过改变接... 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化内河港口建设,码头中所使用的大直径钢护筒嵌岩桩与桩周回填土形成钢-土界面,在船舶系靠等重复荷载作用下,界面的往复剪切行为影响桩基的承载性能。使用颗粒流软件及离散元方法,通过改变接触面的运动方式模拟了钢-土界面往复剪切特性,研究了接触面类型、剪切频率和剪切振幅等对往复剪切特性和界面能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的剪切区域面积、剪切应力分布受接触面类型及粗糙度影响较大;同种类型的接触面,法向应力越大剪切区域面积会随之增大,但剪切区域面积的增加存在上限;剪切应力的主要作用范围在接触面中部,作用范围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剪切效果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往复剪切运动中,各界面接触面附近孔隙率随时间步长增大不断减小,部分接触面孔隙率呈周期性波动;剪切频率、振幅对接触面附近孔隙率影响不大;边界能中大部分转化为应变能,小部分转化为摩擦能并受界面类型、界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土界面 往复剪切 离散元 颗粒流模拟 粗糙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泥岩配合比对钢-土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卢孝志 梁越 邱珍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2-276,共5页
通过控制试样级配、含水率及密实度,研究不同砂泥岩配合比对钢-土接触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砂泥岩配合比分别为0∶10、2∶8、4∶6、6∶4、8∶2、10∶0,在法向应力分别为100 kPa、200 kPa、300 kPa、400 kPa条件下观测不同砂泥... 通过控制试样级配、含水率及密实度,研究不同砂泥岩配合比对钢-土接触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砂泥岩配合比分别为0∶10、2∶8、4∶6、6∶4、8∶2、10∶0,在法向应力分别为100 kPa、200 kPa、300 kPa、400 kPa条件下观测不同砂泥岩配合比试样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的变化情况。通过引入含泥量m及摩尔-库伦准则,分析不同含泥量条件下,剪应力与水平位移的关系、抗剪强度以及水平位移与法向位移的关系,得出剪应力随水平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并趋于稳定,且变化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钢-土接触界面的抗剪强度符合摩尔-库伦准则,通过摩尔-库伦准则反算出内摩擦角和界面黏结力,发现随着含泥量逐渐增大,黏结力呈线性增大而内摩擦角呈抛物线递减;法向位移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界面 剪切特性 砂泥岩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冻融作用的氯盐渍土-钢块界面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丑亚玲 黄守洋 +4 位作者 孙丽源 王莉杰 岳国栋 曹伟 盛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1-52,共12页
在中国西北特殊气候环境下冻融作用是一种风化过程,反复改变着土体的微结构和物理性质,强烈影响着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针对冻融作用对盐渍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开展了冻融次数、含盐量、基质吸力... 在中国西北特殊气候环境下冻融作用是一种风化过程,反复改变着土体的微结构和物理性质,强烈影响着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针对冻融作用对盐渍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开展了冻融次数、含盐量、基质吸力等因素对非饱和氯盐渍土-钢块接触面力学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含盐时接触面力学参数(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冻融次数增加均先增大后减小,含盐时接触面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内摩擦角略有所增大;冻融前后接触面力学参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均存在含盐量阈值;未冻融时接触面力学参数含盐量阈值约为8%,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该阈值有所变化;接触面基质吸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大体呈减小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随含盐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基质吸力含盐量阈值约为10%;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分为线弹性变形阶段和强化阶段,竖向荷载较小时表现为弱硬化,未出现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对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适用性模型进行评价发现龚帕兹模型能够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据其建立了冻融作用的氯盐渍土-钢块界面力学模型,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渍 冻融循环 非饱和氯盐渍-界面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粉土-钢界面大型剪切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于鹏 刘灿 +1 位作者 刘红军 于雅琼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79,共9页
土-结构界面的剪切性能决定着构筑物承载能力,影响构筑物安全,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研究中至关重要。使用大型界面剪切仪,对黄河三角洲粉土-钢结构界面进行了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法向应力、含水率和钢板粗糙度对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 土-结构界面的剪切性能决定着构筑物承载能力,影响构筑物安全,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研究中至关重要。使用大型界面剪切仪,对黄河三角洲粉土-钢结构界面进行了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法向应力、含水率和钢板粗糙度对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剪应力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粗糙度的增加、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粗糙度对黏聚力影响显著,粗糙度越大,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越大;而含水率主要影响内摩擦角,含水率越高,内摩擦角越小,其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法向应力越低,含水率越低,界面剪胀性越明显;随着法向应力和粗糙度的增加,界面剪缩趋势增加,体变量也随之增大。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工程设计及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粉 -界面 大型剪切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泥岩颗粒与钢护筒接触面往复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越 刘泽宇 +1 位作者 张强 袁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64,共5页
通过改进的室内直剪仪,控制试样颗粒级配、干密度、含水率等,研究钢-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在不同往复剪切圈数下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法向应力100,200,300,400 k Pa条件下,记录不同剪切圈数下剪应力和法向位移的变化情况,引入摩尔-库伦准则分... 通过改进的室内直剪仪,控制试样颗粒级配、干密度、含水率等,研究钢-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在不同往复剪切圈数下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法向应力100,200,300,400 k Pa条件下,记录不同剪切圈数下剪应力和法向位移的变化情况,引入摩尔-库伦准则分析了剪应力位移关系曲线、极限剪应力以及法向位移随往复剪切圈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剪应力位移关系曲线呈先急剧上升后趋于稳定的现象;随着往复剪切圈数的增加,极限剪应力和法向位移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在一定的剪切圈数后趋于稳定;黏结力随剪切圈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而内摩擦角则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破碎泥岩 钢-土界面 往复剪切 剪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uble pull specimen more suitable for measuring bond-slip relationship of FRP-to-concrete interface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奇飞 陆小华 熊光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400-405,共6页
A new "conceptual" design named "double pull" specimen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bond-slip(δ-τ) relationship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to-concrete interface more accurately.A fi... A new "conceptual" design named "double pull" specimen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bond-slip(δ-τ) relationship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to-concrete interface more accurately.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was performed for preliminarily evaluat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ceptual double pull specimen.Through the FEA,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FRP-to-concrete interface of the proposed conceptual specimen might subject to a much higher load level than that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imple shear specimen,showing a great potential for measuring δ-τ relationship more accurately.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ual specimen,a kind of "practical" double pull specimen was developed and proved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measuring δ-τ relationship through an exploratory experimental study with 20 specimens.Consequently,an experimental program with 10 double pull specimens was performed for measuring the ultimate slip δu which was difficult to capture by using the existing specimens.It is shown that the range of δu is 0.31-0.52 mm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suggestion for improving the measure method is also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 concrete BOND-SLIP ultimate slip double pull specimen EXTENS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