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C验算点法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1
作者 常智慧 闫长旺 +2 位作者 贾金青 刘曙光 段连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157,共7页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设计参数作为随机变量,采用可靠度理论中的JC验算点法,对框架节点抗剪强度承载力可靠度进行了分析,统计了可靠度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设计参数作为随机变量,采用可靠度理论中的JC验算点法,对框架节点抗剪强度承载力可靠度进行了分析,统计了可靠度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可靠度随节点核心区体积配箍率的增大而增大,随荷载效应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柱轴压比增大时,其可靠度先稍微增大,然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 抗剪承载力 JC验算点法 可靠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闫长旺 吕海锋 +2 位作者 贾金青 张菊 刘曙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9,共6页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计算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以钢骨和超高强混凝土为压杆,以钢骨、纵筋、箍筋为拉杆,建立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计算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以钢骨和超高强混凝土为压杆,以钢骨、纵筋、箍筋为拉杆,建立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进行了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轴压比和配箍率对计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在1.2左右,吻合较好,且计算值偏于安全;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计算值增大;随着配箍率的增大,计算值亦增大.所提出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很好地反映出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 框架节点 软化拉-压杆模型 抗剪承载力 轴压比 体积配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地震损伤模型对比分析
3
作者 牛鹏凯 闫长旺 刘曙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38,共5页
为了能够发现改进的Park-Ang模型与Park-Ang模型在损伤预测方面的差异,在12个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基础上,选取了王东升模型、陈林之模型和Park-Ang模型,分别计算出3个模型的损伤指数,对改进后模型中... 为了能够发现改进的Park-Ang模型与Park-Ang模型在损伤预测方面的差异,在12个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基础上,选取了王东升模型、陈林之模型和Park-Ang模型,分别计算出3个模型的损伤指数,对改进后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依据损伤指数与试验现象,提出适用于不同模型的损伤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针对Park-Ang模型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王东升等引入新的参数能够有效地评估试件中小加载位移下的滞回耗能能力,即近似考虑了加载路径的影响,使损伤指数与试验现象较好吻合,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陈林之模型引入参数,调整了变形损伤与能量损伤对构件损伤的贡献,进而改善了Park-Ang模型在弹性阶段与最终破坏时损伤指数不合理的情况,使试件破坏时损伤指数更接近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 地震损伤模型 影响因素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贾金青 刘伟 涂兵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0-167,共8页
为研究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开展了6个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件设计参数为轴压比、配箍率。针对不同设计参数试件的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抗剪承载力及箍筋应变等进行了分析,得... 为研究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开展了6个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件设计参数为轴压比、配箍率。针对不同设计参数试件的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抗剪承载力及箍筋应变等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设计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对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以0.38为分界点,随着轴压比增大,节点组合体破坏形态由弯剪破坏转变为小偏心受压破坏,其节点核心区水平抗剪承载力在试验轴压比区间内,也表现为先增大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该研究结果为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 延性 承载力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闫长旺 贾金青 张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2-97,共6页
基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试验结果,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二次开发语言APDL建立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节点试件裂缝分布、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承载力的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基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试验结果,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二次开发语言APDL建立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节点试件裂缝分布、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承载力的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有限元模型所得滞回曲线以及骨架曲线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由于有限元模型忽略各种初始缺陷,在达到试验所得的屈服位移后,有限元模型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是总体上有限元模型较好地反映出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的滞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节点 ANSYS-APDL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恢复力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勇 闫长旺 +2 位作者 贾金青 张菊 刘曙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93-197,共5页
为了解地震作用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的动力特性,制作12榀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记录试件的受力过程。基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适用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的恢复力模型... 为了解地震作用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的动力特性,制作12榀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记录试件的受力过程。基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适用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的恢复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基于计算的骨架曲线模型及基于试验现象的滞回规则。建议的骨架曲线模型与试验骨架曲线吻合程度较高,直接描述了试件的受力过程。由建议的滞回规则计算得到的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大致相同,较好地反映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的滞回性能。所建议的恢复力模型可供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构件及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 梁柱节点 骨架曲线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亚丰 汤泓 +1 位作者 陈兆才 王连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6-118,共3页
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五个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考虑了节点配箍率、含钢率和轴压比,对节点延性、耗能和强度、刚度退化等影响,建立了钢骨高强... 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五个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考虑了节点配箍率、含钢率和轴压比,对节点延性、耗能和强度、刚度退化等影响,建立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恢复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框架节点 恢复力模型 低周反复荷载 轴压比 刚度退化 配箍率 含钢率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徐亚丰 贾连光 +1 位作者 王连广 梁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6,共1页
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组成中钢骨、高强混凝土、核心区箍筋的具体贡献,确定了在极限状态时的核心区总剪力的计算模型.按照叠加原理认为当达到极限状态时,钢骨、混凝土和核心区箍筋均达... 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组成中钢骨、高强混凝土、核心区箍筋的具体贡献,确定了在极限状态时的核心区总剪力的计算模型.按照叠加原理认为当达到极限状态时,钢骨、混凝土和核心区箍筋均达到各自的强度设计值,同时考虑了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和边节点的约束使得节点强度降低的因素.从而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节点 抗剪承载力 箍筋 框架节点 核心区 剪力 吻合 试验结果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贾金青 姜睿 厚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8,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在较高轴压比条件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制作了13根剪跨比为2.75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试件,其强度为94.9~105.4 MPa。设计时主要考虑轴压比、配箍率等因素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在低周反复周期荷载作用下,试... 通过试验,研究在较高轴压比条件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制作了13根剪跨比为2.75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试件,其强度为94.9~105.4 MPa。设计时主要考虑轴压比、配箍率等因素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在低周反复周期荷载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形态是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弯剪破坏。根据采集的荷载、位移等数据,绘制出试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据此计算了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试验表明,随着轴压比提高,试件的延性表现得越来越差;而较高配箍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延性得到改善。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满足一定抗震位移延性要求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和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率的建议值,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 轴压比 配箍率 抗震性能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海霞 周兴国 +1 位作者 朱浮声 王连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96-799,共4页
通过5个低周期反复荷载下钢骨高强混凝土柱与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试验,分析了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的分配情况,讨论了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节点核心区中高强混凝土、钢骨腹板及箍筋在各个受力阶段的抗剪受力情况... 通过5个低周期反复荷载下钢骨高强混凝土柱与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试验,分析了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的分配情况,讨论了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节点核心区中高强混凝土、钢骨腹板及箍筋在各个受力阶段的抗剪受力情况·研究表明,节点核心区钢骨的存在并不能提高节点的抗裂承载力,却能大大增加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同时在节点荷载 位移曲线上没有明显的拐点;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由核心区混凝土、钢骨和箍筋三部分提供,且高强混凝土是节点抗剪能力的主要承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拟动力 框架节点 节点核心区 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超高强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贾金青 朱伟庆 王吉忠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共8页
为研究型钢超高强混凝土(SRHC)框架中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对12榀SRHC框架中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及相关文献分析表明轴压力系数、配箍率及型钢是影响节点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考虑以上因素的SRHC框架中节点抗剪... 为研究型钢超高强混凝土(SRHC)框架中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对12榀SRHC框架中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及相关文献分析表明轴压力系数、配箍率及型钢是影响节点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考虑以上因素的SRHC框架中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分别考虑型钢腹板、核心区与非核心区混凝土斜压柱以及桁架机制对节点抗剪的贡献。选取包括文中试验在内的3组型钢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验,分别采用文中抗剪模型和我国相关规范中的计算公式预测其抗剪承载力。对比研究表明:规程JGJ 138—2001能合理地预测普通强度混凝土的SRC柱-RC梁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但对于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的SRC柱-SRC梁框架节点的计算偏于不安全;规程YB 9082—2006计算结果过于保守;文中模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能合理地预测不同混凝土强度的型钢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抗剪承载力,适用于SRHC框架中节点的抗剪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超高混凝土 节点 抗剪承载力 抗剪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亚丰 汤泓 +1 位作者 刘永前 王连广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47-251,共5页
为了确定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试验确定了影响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节点试验的加载和测量方法,明确了影响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含钢率、轴压比和配箍率.分析得出节点的破坏可以... 为了确定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试验确定了影响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节点试验的加载和测量方法,明确了影响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含钢率、轴压比和配箍率.分析得出节点的破坏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试验表明轴压比和含钢率越大,节点的开裂荷载越大;轴压比、配箍率和含钢率越大节点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 混凝土 框架节点 试验研究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损伤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亚丰 于淑芹 +4 位作者 向常艳 王连广 丁信忠 李曼 赫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损伤发生、发展情况.方法利用损伤原理,根据试验情况,对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损伤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一种适合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模型,并... 目的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损伤发生、发展情况.方法利用损伤原理,根据试验情况,对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损伤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一种适合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模型,并进行了损伤与弦转角的关系分析,从而对其损伤机理、损伤过程及损伤的影响因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结论建立了HSRC柱/HRC梁框架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模型.结构的损伤经历3个阶段,在其他条件都相同而轴压比不同的情况下,轴压比越大其损伤值越大,其延性也越差;在其他条件都相同而核心区配箍率不同的情况下,核心区配箍率越小其损伤值越大,其延性也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 混凝土 框架 节点 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亚丰 贾连光 +1 位作者 王连广 梁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组成中钢骨、高强混凝土、核心区箍筋的具体贡献·确定了在极限状态时的核心区总剪力的计算模型·按照叠加原理认为当达到极限状态时,钢骨、混凝土和核心区箍... 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组成中钢骨、高强混凝土、核心区箍筋的具体贡献·确定了在极限状态时的核心区总剪力的计算模型·按照叠加原理认为当达到极限状态时,钢骨、混凝土和核心区箍筋均达到各自的强度设计值,同时考虑了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和边节点的约束使得节点强度降低的因素·从而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 混凝土 框架节点 承载力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长旺 李旭 +2 位作者 刘曙光 贾金青 段连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258,共6页
为验证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是否适用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结构,以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地震弹塑性分析。以结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为评价指标,讨论了建筑高度... 为验证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是否适用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结构,以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地震弹塑性分析。以结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为评价指标,讨论了建筑高度、地震波作用方向、填充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框架结构地震弹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框架结构建筑高度增加,结构自振周期增大,顶点位移增大,基底剪力最大值增大,层间位移角增大;2与Y向地震作用相比,X向地震作用下结构自振周期较小,顶点位移最大值较小,层间位移角最大值较小,基底剪力最大值比较接近;3增加填充墙后,自振周期减小,顶点位移最大值减小,基底剪力最大值增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减小;4柱采用较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自振周期增大,顶点位移最大值增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增大,基底剪力最大值比较接近;5框架模型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限值要求。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参考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 框架结构 ABAQUS 地震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亚丰 丁信忠 +1 位作者 王连广 何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0-852,共3页
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承载力,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组成,明确了钢骨、钢强混凝土和箍筋所提供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 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承载力,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组成,明确了钢骨、钢强混凝土和箍筋所提供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利用神经网络的原理,建立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网络进行训练,使其具有分析和判断的功能,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框架节点 承载力 试验研究 B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损伤分析
17
作者 徐亚丰 贾连光 +1 位作者 王连广 梁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06-1009,共4页
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影响损伤的因素,确定损伤变量和损伤模型,建立了一种适合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损伤模型,分析了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并对其损伤与位移... 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影响损伤的因素,确定损伤变量和损伤模型,建立了一种适合低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损伤模型,分析了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点,并对其损伤与位移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轴压比越大的节点其损伤值也越大,延性略差;核心区配箍率越小的节点其损伤值越大,延性略差;含钢率增加的情况下,其损伤值是降低的,但延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混凝土 框架节点 反复荷载 损伤变量 损伤模型 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构件失效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能力分析
18
作者 闫长旺 王征 +3 位作者 贾金青 刘曙光 李旭 段连钧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0-736,共7页
基于汶川地震后钢筋混凝土框架震害调查结果,选取首层角柱区域(包括框架柱、与该柱相连的节点)为关键构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抽除点位移、相邻构件轴向荷载为参考数据,对关键构件失效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能力进... 基于汶川地震后钢筋混凝土框架震害调查结果,选取首层角柱区域(包括框架柱、与该柱相连的节点)为关键构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抽除点位移、相邻构件轴向荷载为参考数据,对关键构件失效后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能力进行分析,讨论了建筑高度、地震波作用方向、有无填充墙、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剩余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框架结构抽除点处竖向位移的最大值略下降,首层相邻柱轴向荷载增加明显,框架结构易发生连续倒塌;2框架结构首层角柱区域失效后,Y向地震波作用下剩余结构震荡较大,抗震性能降低,易发生连续倒塌;3设置填充墙的框架结构,抽除点位置处竖向位移较小,结构整体的震荡不大,相邻构件的轴向荷载增长幅度减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4框架柱使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抽除位置处竖向位移,采用内置钢骨的超高强混凝土柱可提高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 剩余结构 ABAQUS软件 抽除点位移 相邻构件轴向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节点地震损伤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德强 闫长旺 刘曙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了研究钢骨超高强混凝土(SRUHSC)柱-混凝土(RC)梁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在12个框架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基础上,分析损伤发展规律。根据能量等效原理,以框架节点在外力所作功为初始总能量,建立了框架节点地震损伤定量计算方法,并对地震... 为了研究钢骨超高强混凝土(SRUHSC)柱-混凝土(RC)梁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在12个框架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基础上,分析损伤发展规律。根据能量等效原理,以框架节点在外力所作功为初始总能量,建立了框架节点地震损伤定量计算方法,并对地震损伤指数增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配箍率、轴压比、钢骨形式3种试验参数对地震损伤指数的影响。进而提出了SRUHSC柱-RC梁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评定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能量法建立的地震损伤指数和评定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SRUHSC柱-RC梁框架节点的损伤状态,该结果可为此类结构的抗震加固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超高混凝土 能量等效原理 地震损伤指数 地震损伤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梁柱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程万鹏 宋玉普 王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连接方式是目前解决该技术推广的重点问题.提出了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概念,即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解成柱预制构件和梁预制构件两个部分,只在构件连接区和梁柱核心区设置钢骨,钢骨在混凝土...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连接方式是目前解决该技术推广的重点问题.提出了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概念,即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解成柱预制构件和梁预制构件两个部分,只在构件连接区和梁柱核心区设置钢骨,钢骨在混凝土构件中不连续,连接区为无筋钢骨混凝土.开展了3个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的低周往复试验,并与两个相同工况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进行了对比.对2种形式5个试件的破坏规律、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及延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试件的承载力是相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的3倍,承载力及刚度退化缓慢,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说明装配式连接节点的设计可靠、抗震性能好,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可用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现场装配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部分钢骨混凝土 框架 梁柱中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