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成金华 刘凯雷 +1 位作者 邵诗峰 成鹏弘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铁矿石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产业安全视角,深入分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采用2007年1月—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全面剖析... 铁矿石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价格波动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产业安全视角,深入分析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及其时滞效应。采用2007年1月—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全面剖析了国际与国内铁矿石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铁矿石市场对国内铁矿石市场存在显著的单向冲击效应,而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并未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产生直接的冲击。相反,国内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出具有显著的单向冲击效应,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这表明国内铁矿石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够直接影响生产决策,进而调节钢铁行业的产出。本文研究揭示了一个清晰的价格传导链条机制,即从国际铁矿石市场到国内铁矿石市场,再到国内钢铁行业产出的传导路径。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铁矿石价格波动与钢铁行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还为理解和应对铁矿石价格波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一发现对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实践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推动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铁矿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 铁矿石 价格波动 钢铁行业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组态分析与路径选择
2
作者 曹辉 阿卜杜赛米·麦麦提伊敏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80,共6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过度消耗严重损害了大气环境质量,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钢铁行业38家上市公司2019~202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组态分析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公司...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过度消耗严重损害了大气环境质量,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钢铁行业38家上市公司2019~202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组态分析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公司财务状况、公司治理水平和外部环境因素三个层面探讨公司规模、盈利水平、负债程度、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市场认可度和所处地区经济水平等7个要素对提升钢铁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通过研究共识别出3条提升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路径,即“内部治理”驱动型、“内外综合”驱动型和“财务支持”驱动型。通过分析3条驱动路径的实施效果,分别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约束、财务支持和社会监督等层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会计 信息披露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行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学峰 何学坤 +3 位作者 赵运建 李朋 刘吕 王刚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最直接有效的末端碳减排手段,是实现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保障。尽管CCUS技术在石化和电力行业已有多个示范项目,但钢铁行业CCUS技术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围绕CCUS技术原理、钢铁企业碳排放...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最直接有效的末端碳减排手段,是实现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保障。尽管CCUS技术在石化和电力行业已有多个示范项目,但钢铁行业CCUS技术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围绕CCUS技术原理、钢铁企业碳排放特征和钢铁行业CCUS技术应用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阐述了CCUS工艺流程中碳捕集、碳运输以及碳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原理,分析了钢铁企业碳排放源的特点及气体组成、工况和杂质含量特征。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开展的CCUS工业化应用项目及试验,总结了钢铁行业CCUS技术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在综述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钢铁企业碳排放源的特征,展望了钢铁行业CCUS项目推广应用需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以期助力于钢铁行业CCU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CCUS 碳排放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发布
4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1,共2页
为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并于2025年2月8日发布。其中,有关基础指标及引领指标摘录如下。(一)基础指标。基... 为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并于2025年2月8日发布。其中,有关基础指标及引领指标摘录如下。(一)基础指标。基础指标是评价“规范企业”的依据,包含基本要求、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安全生产、质量管理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条件 高质量发展 钢铁行业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版钢铁行业极致能效技术清单(T80)发布
5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0,共1页
2024年12月2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更新并发布《2024版钢铁行业极致能效技术清单(T80)》,其中焦化、烧结及高炉工序技术清单如下。
关键词 钢铁行业 技术清单 能效技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极致 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CCUS技术的减排潜力分析
6
作者 苗青 雷涯邻 +5 位作者 闫锋 陈文会 欧阳欣 张安 刘志晓 邵振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1,共11页
【目的】钢铁行业CO_(2)排放占中国总排放的16%,实现“双碳”目标面临挑战。本研究聚焦于CCUS在钢铁行业的适用性评估,旨在明确示范区域及技术经济可行性,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粗钢生产全流程,系统解析各环节CO_(2... 【目的】钢铁行业CO_(2)排放占中国总排放的16%,实现“双碳”目标面临挑战。本研究聚焦于CCUS在钢铁行业的适用性评估,旨在明确示范区域及技术经济可行性,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粗钢生产全流程,系统解析各环节CO_(2)排放源特征,从捕集技术成熟度、减排潜力及经济性三个维度综合筛选重点捕集环节,并量化其排放量与捕集潜力;进一步构建企业级技术经济评价模型与源汇匹配模型,系统评估CCUS全流程的成本效益、减排潜力及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中国区域地质封存潜力,提出优势示范区的筛选标准与方法。【结果】①长流程炼钢年CO_(2)排放高达17.08亿t,其中烧结、高炉炼铁、炼焦三大工艺环节的CO_(2)捕集潜力达11.55亿t/年,CO_(2)源集中分布于华北、东北及华东地区。②河北、山东、江苏、山西等省份与具备良好CO_(2)埋存潜力的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及临汾盆地形成源汇匹配组合,其CO_(2)管道运输以250 km短距离为主。③综合CCUS全流程成本与捕集潜力分析表明,河北、山西、江苏三省的CO_(2)捕集潜力约为3.4亿t/年,全流程成本低于450元/t,技术经济优势显著。【结论】中国钢铁行业CCUS技术的早期示范应优先聚焦于河北、山西、江苏等区域,通过源汇匹配的优化设计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减排潜力 源汇匹配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特征和减排路径研究——基于ARIMA-LEAP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浩 胡静茹 +2 位作者 王寿兵 张挺峰 方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31-3543,共13页
为了消除对于未来粗钢、钢材以及生铁产量预测主观性,基于时间序列中的ARIMA模型,对未来相关产量进行客观预测,构建了中国钢铁行业ARIMA-LEAP模型,并以2020年为基准年,每5a为时间节点,研究了2020~2030年中国钢铁行业不同情景下全流程及... 为了消除对于未来粗钢、钢材以及生铁产量预测主观性,基于时间序列中的ARIMA模型,对未来相关产量进行客观预测,构建了中国钢铁行业ARIMA-LEAP模型,并以2020年为基准年,每5a为时间节点,研究了2020~2030年中国钢铁行业不同情景下全流程及各工序的CO_(2)排放情况.在技术进步中考虑了氢还原炼铁技术,在能源结构调整中考虑了发电方式调整,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了4种单一情景和4种组合情景来研究其减排潜力.结果表明,4种组合情景下的含有规模减排的3种组合情景CO_(2)减排潜力均高于单一情景.其中SUR+TER、SUR+STR和综合减排情景可以在2030年实现达峰,达峰年均为2021年,达峰时CO_(2)排放量分别为13.225亿t、13.359亿t和13.289亿t.单一情景中相较于基准情景CO_(2)减排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规模减排情景(SUR)、结构减排情景(STR)、技术减排情景(TAR),在2030年相对于基准情景的减排量分别为493.1Mt、247.8Mt以及105.1Mt.借助LEAP模型的能源核算以及CO_(2)排放核算功能,研究了综合减排情景下2020~2030年不同工序,不同能源的CO_(2)排量,其中CO_(2)排放较多的3个工序为炼铁、轧钢以及烧结工序,产生CO_(2)较多的4种能源为洗精煤、喷煤粉、电力以及焦炭,其中洗精煤CO_(2)排放量更是达到10Bt级,而其余3种能源也达到Bt级.确定了中国钢铁行业CO_(2)排放特征.对技术减排以及结构减排成本进行简单比较,制定中国钢铁行业CO_(2)减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P模型 钢铁行业 CO_(2) 排放特征 减排路径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数字孪生数据建模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晓慧 田天弘 +1 位作者 覃京燕 程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0,共10页
目的工业数字孪生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展现了其显著的潜力,成为工厂数字转型的核心技术之一,尤其在数据建模方面。本文梳理工业数字孪生中数据建模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重点分析四种数据建模方法,即基于知识... 目的工业数字孪生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展现了其显著的潜力,成为工厂数字转型的核心技术之一,尤其在数据建模方面。本文梳理工业数字孪生中数据建模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重点分析四种数据建模方法,即基于知识的方法、基于机理的方法、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和具体应用案例。探索了这些方法在数字物理实体融合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中的潜力,以及未来模型的可扩展性设计,特别是针对大模型技术的应用。结论通过这一综述,梳理钢铁行业现有工业数字孪生数据建模技术,为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钢铁行业 数据建模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多维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薄雅婕 王文军 谢鹏程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7,共9页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但其对全球气候治理有效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尚存在较多争议。运用GTAP-E模型及其第10版数据库数据、联合国商务数据和碳排放等数据,以钢铁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BAM的减碳效果及其对全球...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但其对全球气候治理有效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尚存在较多争议。运用GTAP-E模型及其第10版数据库数据、联合国商务数据和碳排放等数据,以钢铁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BAM的减碳效果及其对全球钢铁贸易、中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关税情景下:大部分地区碳排放总量和钢铁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其中欧盟的增幅最高;欧盟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出现大幅增长,中国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小幅下降,其他地区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基本稳定,全球钢铁贸易量下降;中国钢铁生产、销售和碳排放量出现小幅下滑。在CBAM单独执行的情况下,对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影响有限,一旦国际碳关税联盟形成,将对中国钢铁出口产生巨大影响。建议:以短流程炼钢工艺逐步取代长流程炼钢工艺,实施绿电替代燃煤;对钢铁行业全产业链进行绿色低碳技术改革,实施碳标签制度;尽快将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试点碳定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 全球钢铁行业 GTAP-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熵权TOPSIS的钢铁行业设备上云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典威 周纯浩 +2 位作者 周扬 施永昌 贾晓亮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4,共8页
为准确评价企业通过设备上云实现的经济、环保及能力提升等效果,解决钢铁行业缺少设备上云效果评价手段,企业普遍依赖专家经验或单一经济指标评估设备上云效果,导致评价主观性较强、维度单一和不准确的问题,从设备接入、设备服务和总体... 为准确评价企业通过设备上云实现的经济、环保及能力提升等效果,解决钢铁行业缺少设备上云效果评价手段,企业普遍依赖专家经验或单一经济指标评估设备上云效果,导致评价主观性较强、维度单一和不准确的问题,从设备接入、设备服务和总体收益3个维度搭建了面向钢铁行业的设备上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改进熵权TOPSIS法设定指标权重,使指标权重设定更为精确,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计算企业设备上云效果得分,建设钢铁行业设备上云效果评价系统为企业提供自评估服务,并选取5家典型企业数据进行应用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帮助企业评估设备上云应用效果,指导企业科学开展设备上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设备上云 效果评价 改进熵权TOPSIS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钢铁行业运输过程的减排潜力评估
11
作者 张英志 吕兆丰 +5 位作者 王冠淇 邓梵渊 石梦双 窦广玉 郝春晓 刘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8-1655,1661,共9页
基于企业调研和门禁过车辆次等数据,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用车企业端估算了唐山主要钢铁行业运输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并评估了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22年唐山22家主要钢铁企业上游铁矿石运输量为1.84×10^(8) t,下游... 基于企业调研和门禁过车辆次等数据,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用车企业端估算了唐山主要钢铁行业运输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并评估了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22年唐山22家主要钢铁企业上游铁矿石运输量为1.84×10^(8) t,下游钢铁产品运输量为1.18×10^(8) t,主要往来于唐山港。22家钢铁企业上、下游运输方式均以公路运输为主,清洁运输方式(电动货车、铁路运输和皮带通廊运输)的货运周转量占比在70%以上;从企业过车数据看,电动车的使用次数已超过传统燃料车辆;传统柴油车以国Ⅴ和国Ⅵ车辆为主,产生的氮氧化物(NO_(x))、CO、碳氢化合物(HC)、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细颗粒物(PM_(2.5))年排放总量分别为1 112.5、208.7、25.4、13.9、12.6 t。现阶段唐山通过重污染天气预警管控措施可使钢铁企业运输过程的NO_(x)排放强度下降25.7%。货运全面电动化升级可实现唐山钢铁行业运输过程NO_(x)排放进一步大幅降低,减排比例预估高达73.0%,下阶段应优先引导具备减排潜力的企业推进货运电动化,从而实现进一步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排放 减排潜力 运输过程 钢铁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钢铁行业铊污染问题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进 孙映竹 +1 位作者 令狐兴兵 向仁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0,14,共5页
通过研究湖南省钢铁行业涉铊现状,整理了湖南省钢铁行业铊转化途径及污染现状、铊污染物处理处置及再利用情况、监控管控现状,分析了湖南省钢铁冶炼行业铊污染问题及成因,并从源头削减、控制污染途径、加强监管、强化科研攻关等方面为... 通过研究湖南省钢铁行业涉铊现状,整理了湖南省钢铁行业铊转化途径及污染现状、铊污染物处理处置及再利用情况、监控管控现状,分析了湖南省钢铁冶炼行业铊污染问题及成因,并从源头削减、控制污染途径、加强监管、强化科研攻关等方面为典型钢铁行业铊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污染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AP模型的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中长期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新 路路 +1 位作者 穆献中 秦昌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5-371,共7页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布局的地区,也是大气污染最突出的地区.分析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各类治污工具的中长期减排影响,对于选择最优减排措施、加快推动该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意义重大.构建基于LEAP模型的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模型,以2...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布局的地区,也是大气污染最突出的地区.分析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各类治污工具的中长期减排影响,对于选择最优减排措施、加快推动该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意义重大.构建基于LEAP模型的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模型,以2015年为基准年,以每5 a为一个时间节点,结合规模减排、结构减排、技术减排、末端治理4种减排措施,模拟计算了4种单一政策情景及4种组合政策情景下2015—2030年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SO_2、NO_x、PM_(10)、PM_(2. 5)、CO_2)排放量及相应的减排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政策情景下,规模减排情景对5种污染物减排效果均十分显著.在组合政策情景下,4种减排措施叠加的综合减排情景效果最好,在该情景下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到2030年SO_2、NO_x、PM_(10)、PM_(2. 5)、CO_2排放量将分别削减27. 73×10~4、17. 85×10~4、42. 94×10~4、27. 35×10~4、23. 15×10~7t;在规模-末端治理情景下,除CO_2外其余污染物减排效果仅次于综合减排情景;规模-结构减排情景对PM10和PM2. 5的减排效果相对明显;规模-技术减排情景对CO_2、SO_2、NO_x的减排效果相对明显.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需要在大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缩减产量等源头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持续加强末端治理、提高废钢比例、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等协同治理能力,以提高治污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钢铁行业 情景分析 减排影响 LE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路径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刘胜强 毛显强 +4 位作者 胡涛 曾桉 邢有凯 田春秀 李丽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8-174,共7页
随着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日益深化,寻求能够同时削减温室气体和局地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措施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过去的减排工作经验教训表明,单一的末端治理措施难以实现多污染物控制目标。文章以... 随着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日益深化,寻求能够同时削减温室气体和局地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措施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过去的减排工作经验教训表明,单一的末端治理措施难以实现多污染物控制目标。文章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在协同控制理念指导下,构造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当量指标APeq评价某项技术措施对SO2、NOX和CO2的综合减排效果,并针对APeq、SO2、NOX、CO2,基于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和减排潜力估算,讨论协同控制分析方法和技术措施减排路径。结果表明,相比末端控制技术,前端和过程控制技术可实现3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因而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较低,优先度排序靠前,而末端治理措施缺乏协同性,单位(边际)污染物减排成本较高,优先度排序靠后。仅靠前端和过程控制措施,NOX减排目标能够实现,而SO2、CO2和APeq减排目标则难以实现,尚须实施部分成本较高的末端控制措施,或借助结构调整和规模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控制 钢铁行业 减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行业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及对策 被引量:32
15
作者 段菁春 柴发合 +1 位作者 谭吉华 薛志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4,110,共6页
根据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钢铁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已达81.74万t,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55%,是继火力发电、机动车、水泥工业后第四大氮氧化物排放源。针对中国重要氮氧化物来源——钢铁工业的氮氧化物生成机制,排放节点及特征... 根据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钢铁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已达81.74万t,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55%,是继火力发电、机动车、水泥工业后第四大氮氧化物排放源。针对中国重要氮氧化物来源——钢铁工业的氮氧化物生成机制,排放节点及特征,国内外控制技术现状开展综述研究。研究表明,钢铁工业中的氮氧化物的产生以高温型为主。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过程为主要的氮氧化物排放源。收集并整理了国外在钢铁各工序上的主要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状况。在回顾中国钢铁大气污染物控制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钢铁行业氮氧化物控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钢铁行业 环境管理 排放标准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伯鑫 甄瑞卿 +5 位作者 屈加豹 赵晓宏 田军 张红 李冬溦 周北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8-582,共5页
针对目前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清单编制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利用全国污染源排放在线监测(CEMS)数据、环境影响评价数据、环境统计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等资料,建立了基于生产工艺的全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管理系统,实... 针对目前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清单编制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利用全国污染源排放在线监测(CEMS)数据、环境影响评价数据、环境统计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等资料,建立了基于生产工艺的全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管理系统,实现了排放清单的动态化管理和编制等功能。以山东省为例,验证了系统清单生成、输出等功能,结果显示2012年山东省钢铁企业SO_2、NO_x、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5.23万、18.16万、8.97万t,其中烧结和高炉工艺是主要排污环节;从空间分布来看,莱芜、日照两市的钢铁企业污染排放量最大,SO_2、NO_x、烟粉尘排放量合计占山东省排放总量的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工艺分析 排放清单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行业碳减排情景仿真分析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贞 蒲刚清 +2 位作者 施於人 阎建明 胡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81,共5页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为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因此完成钢铁行业碳减排目标是实现我国碳减排总量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为求解未来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与碳减排潜力,提出一种基于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的情景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技术...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为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因此完成钢铁行业碳减排目标是实现我国碳减排总量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为求解未来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与碳减排潜力,提出一种基于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的情景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技术进步与碳减排外部性情境下,模型综合考虑节能减排技术对行业/地区碳排放的影响,设计锁定、成长和促进三种碳减排情景。最后采用该模型对重庆市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总量,碳减排潜力与节能技改投资成本变化进行了情景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为更好地实现行业的碳减排目标,在现有的节能减排政策环境下,重庆市钢铁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加大技术推广投资,用于更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扩散速度,增强行业碳减排成效;有选择性的进行投入与推广,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资金实现行业/地区碳减排成效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排放 技术扩散 情景设计 低碳示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敬 张芸 +2 位作者 张树深 刘素玲 游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5,87,共5页
为了客观的评价钢铁行业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在详细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CO2产生机理及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涉及工序能耗、燃料组成、技术特征以及资源效率4个子系统构成的钢铁行业CO2排放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客观的评价钢铁行业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在详细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CO2产生机理及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涉及工序能耗、燃料组成、技术特征以及资源效率4个子系统构成的钢铁行业CO2排放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24个指标构成,具有科学、全面、指标较易获取的特点,可以帮助分析我国钢铁行业CO2的减排潜力,并为管理者制定碳减排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CO2排放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钢铁行业工艺知识发现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薄洪光 刘晓冰 +1 位作者 马跃 蒙秋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41,共7页
针对钢铁行业工艺过程复杂多变、导致工艺知识难于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钢铁产品特征分层设计、逐级求解的工艺知识发现策略,并在构建工艺数据集市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的钢铁行业工艺知识发现方法。以某钢铁集团企业两... 针对钢铁行业工艺过程复杂多变、导致工艺知识难于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钢铁产品特征分层设计、逐级求解的工艺知识发现策略,并在构建工艺数据集市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的钢铁行业工艺知识发现方法。以某钢铁集团企业两级工艺决策信息表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工艺决策知识能够指导工艺决策者实践,并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理论 钢铁行业 工艺设计 知识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钢铁行业碳足迹及相关减排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侯玉梅 梁聪智 +1 位作者 田歆 潘登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108,145,共5页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大户,钢铁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钢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将钢铁生产中产生碳排放的过程分为化石能源的燃烧、化学反应和电力消耗三部分,并用IPCC指南中的方法...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大户,钢铁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钢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将钢铁生产中产生碳排放的过程分为化石能源的燃烧、化学反应和电力消耗三部分,并用IPCC指南中的方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钢铁行业能源消耗的数据对这三部分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我国钢铁行业2004~2008年的碳排放的数据,得出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据此制定了我国钢铁行业碳减排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碳足迹 碳足迹核算 碳减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