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墩温差荷载引起的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秋义 孙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4,共5页
采用单位荷载法计算桥墩温差荷载引起的墩顶纵向位移。根据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轨—梁—墩”有限元模型,计算桥墩温差引起的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研究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多跨简支梁桥墩... 采用单位荷载法计算桥墩温差荷载引起的墩顶纵向位移。根据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轨—梁—墩”有限元模型,计算桥墩温差引起的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研究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多跨简支梁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的最大压力出现在右桥台处,最大拉力出现在靠近左桥台的边墩处,离桥台越远,钢轨附加力越小;随着墩高的增加,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增大,建议在设计高墩桥上无缝线路时,应考虑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并与其他钢轨附加力叠加检算钢轨强度和无缝线路稳定性;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随着桥墩纵向水平线刚度的增加先快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变缓;桥梁跨度对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影响很小;钢轨附加力随着简支梁跨数的增加而增大,但逐渐变缓,当简支梁跨数超过18跨以后,钢轨附加力不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温差荷载 桥上无缝线路 钢轨附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温差荷载作用下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阳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根据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轨—梁—墩一体化"有限元模型,采用单位荷载法计算了桥墩温差荷载引起的墩顶纵向位移,计算了桥墩温差引起的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桥墩高度对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影响比较敏感,当桥墩较... 根据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轨—梁—墩一体化"有限元模型,采用单位荷载法计算了桥墩温差荷载引起的墩顶纵向位移,计算了桥墩温差引起的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桥墩高度对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影响比较敏感,当桥墩较高时,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不能忽略,建议在高墩桥上设计无缝线路时,应考虑桥墩温差引起的钢轨附加力,并与其他钢轨附加力进行荷载组合,检算钢轨强度和无缝线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温差荷载 桥上无缝线路 钢轨附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加载历程和梁轨相互作用的桥上轨道受力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石龙 吴定俊 李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本文基于扣件纵向位移阻力弹塑性滞回模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简支高架桥与钢轨相互作用模型,进行考虑加载历程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选定计算使用的模型及相关参数后,比较使用考虑加载历程方法与传统线性叠加方法所得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差异... 本文基于扣件纵向位移阻力弹塑性滞回模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简支高架桥与钢轨相互作用模型,进行考虑加载历程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选定计算使用的模型及相关参数后,比较使用考虑加载历程方法与传统线性叠加方法所得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差异,分析往复荷载作用下钢轨纵向附加力的特点,以及线路最大有载阻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存在收敛的残余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轨相互作用 弹塑性 滞回曲线 加载历程 钢轨纵向附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上道岔群无缝线路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增增 《中国铁路》 2021年第5期22-27,共6页
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桥上无缝道岔线桥墩一体化模型,对典型高架站咽喉区单渡线道岔梁+简支梁+单开道岔梁上无缝道岔的轨道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小阻力铺设方案、道岔梁间插入简支梁方案的轨道受力和变形特性规律进行研... 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桥上无缝道岔线桥墩一体化模型,对典型高架站咽喉区单渡线道岔梁+简支梁+单开道岔梁上无缝道岔的轨道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小阻力铺设方案、道岔梁间插入简支梁方案的轨道受力和变形特性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轨伸缩附加力、钢轨制动附加力最大值出现在单渡线道岔梁梁缝处,钢轨强度、钢轨纵向位移、尖轨跟端限位器及翼轨跟端间隔铁受力均满足要求。设置小阻力扣件对无缝道岔的受力有利,道岔梁两端或道岔梁相邻简支梁布置小阻力扣件能够有效降低钢轨伸缩力、制动力、轨底总应力;道岔梁与道岔梁之间增加简支梁可以减小温度跨度,对无缝道岔的受力有利,道岔梁与道岔梁间宜设置1孔或以上简支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上无缝道岔 钢轨附加力 纵向位移 小阻扣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 m简支梁顶梁作业对有砟轨道无缝线路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元浩 杨希 +3 位作者 王波 郭利康 杨荣山 周智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以32 m简支梁为研究对象,测试两端支座顶升、单边支座顶升、单墩支座顶升三种工况下的钢轨应变,计算分析顶升过程中钢轨纵向附加力和落梁后钢轨锁定轨温的变化规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双线性阻力模型... 以32 m简支梁为研究对象,测试两端支座顶升、单边支座顶升、单墩支座顶升三种工况下的钢轨应变,计算分析顶升过程中钢轨纵向附加力和落梁后钢轨锁定轨温的变化规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双线性阻力模型计算三种顶升工况下的钢轨附加力,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落梁后钢轨内部存在残余附加力,引起钢轨锁定轨温改变,最大改变量为0.36℃,小于规范规定的5℃限值,不需要进行应力放散;三种顶升工况下,顶梁作业对钢轨纵向附加力影响范围均在顶升桥梁的相邻一跨简支梁以内,且产生的钢轨纵向附加力峰值均位于顶升位置和梁端位置;两端支座顶升方案对无缝线路影响最小,建议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时采用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锁定轨温 现场试验 简支梁 无缝线路 钢轨附加力 顶梁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