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轨纵向位移快速测量系统的方法与应用
1
作者 王波 杨展 +2 位作者 肖杰灵 杨立 杨荣山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钢轨纵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状态演变的典型表现,监测钢轨纵向位移情况成为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重点工作。然而,目前常用的无缝线路状态监测方法均基于固定式设备,大多存在成本高、精度差的弊端,且较难实现快速监测。开发设计一种动态的无缝... 钢轨纵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状态演变的典型表现,监测钢轨纵向位移情况成为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重点工作。然而,目前常用的无缝线路状态监测方法均基于固定式设备,大多存在成本高、精度差的弊端,且较难实现快速监测。开发设计一种动态的无缝线路钢轨爬行快速测量系统,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轨标和道旁基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对轨道场景进行还原和追踪,实现对无缝线路状态的监测。通过系统在现场的应用测试验证了该监测方法良好的适用性,在现场试验中钢轨纵向位移的测量精度可控制在±1 mm范围内,满足监测要求。该系统提高了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可为无缝线路科学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监测系统 现场试验 钢轨纵向位移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崇爱新 尹辉 +2 位作者 刘艳婷 刘秀波 许宏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89,共8页
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是由钢轨内部纵向应力引起的钢轨沿轨排或道床顶面的纵向移动,对其进行及时的高精度测量对于高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测量方法。由轨旁固定设施上部署的... 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是由钢轨内部纵向应力引起的钢轨沿轨排或道床顶面的纵向移动,对其进行及时的高精度测量对于高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测量方法。由轨旁固定设施上部署的参考标靶、轨腰上部署的待测编码标志和双目相机构成便捷、高效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案;提出了基于双直线约束的编码特征点检测算法,重点解决了复杂现场采集环境中编码特征点的精确检测与匹配问题。提出了链式双目相机三维测距算法,通过精确三维重建实现了高精度的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测量。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室外现场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室外现场实验中钢轨纵向位移的测量精度达到0.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无缝线路钢轨纵向位移 编码特征点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纵向位移数据录入存储及分析管理系统研究
3
作者 吴晓洁 《中国铁路》 2013年第11期31-33,共3页
针对呼和浩特铁路局采用手工记录、手工输入、人工分析方式检测钢轨纵向位移现状,开发由钢轨纵向位移数据记录仪和地面分析软件构成的钢轨纵向位移数据录入存储及分析管理系统,论述其主要功能,可实现数据存储、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提高... 针对呼和浩特铁路局采用手工记录、手工输入、人工分析方式检测钢轨纵向位移现状,开发由钢轨纵向位移数据记录仪和地面分析软件构成的钢轨纵向位移数据录入存储及分析管理系统,论述其主要功能,可实现数据存储、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提高工作效率。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纵向位移 数据录入存储 分析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扣件钢轨纵向累积位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志平 胡籍 +3 位作者 王卫东 黄相东 李平 田春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3-1249,共7页
为研究并模拟列车频繁制动作用导致的钢轨累积位移现象,以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作为试验对象,对钢轨进行长期重复拉力加载,并通过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拉力及钢轨位移数据,得到扣件纵向阻力与钢轨残余变形规律,获得在未超过扣件最大阻力的单... 为研究并模拟列车频繁制动作用导致的钢轨累积位移现象,以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作为试验对象,对钢轨进行长期重复拉力加载,并通过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拉力及钢轨位移数据,得到扣件纵向阻力与钢轨残余变形规律,获得在未超过扣件最大阻力的单向循环荷载加载下,钢轨纵向累积位移与加载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钢轨纵向累积位移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在经过大量重复加载后残余位移增长速率有所减小,但位移值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对于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钢轨纵向残余位移f(x)和循环次数x间的函数关系近似满足幂函数形式:f(x)=0.01758x^(0.2332),且拟合度较高(R^(2)=0.9351)。该拟合公式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用于预测获得不同重复荷载作用后钢轨纵向累积位移值。经过大量纵向荷载重复作用后,扣件纵向刚度、扣件最大纵向阻力和扣件滑移阻力会有所增大,扣件弹塑性界限位移将会有所减小。研究成果可用于预测多次加卸载之后钢轨累积残余位移值,为相关线路设计与养护维修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为扣件本构关系的改进提供试验依据。同时可将钢轨残余位移预测值和扣件纵向刚度结合后计算出加载时钢轨最大纵向位移,通过对比不同地段钢轨最大纵向位移的限值,可以判断多次重复荷载后加载瞬间钢轨纵向位移是否超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列车频繁制动 弹条Ⅲ型分开式扣件 钢轨纵向累积位移 本构关系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设备机器视觉的无砟轨道钢轨爬行状态检测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震 郑祯国 +3 位作者 张世杰 郭积程 王平 何庆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212,共11页
无缝线路钢轨爬行是由于列车的启制动以及外部温度变化导致的钢轨沿纵向发生位移,准确检测钢轨的位移状态变化,在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受限于时间、空间和精度约束,检测效果不够准确。从实际运维环... 无缝线路钢轨爬行是由于列车的启制动以及外部温度变化导致的钢轨沿纵向发生位移,准确检测钢轨的位移状态变化,在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受限于时间、空间和精度约束,检测效果不够准确。从实际运维环境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式机器视觉的无砟轨道钢轨纵向位移检测方法。研究包括:在钢轨与轨道板上粘贴位移标志物,使用实验室自研探伤小车搭载线激光扫描仪获取高精度图像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Pose的关键点检测方法,对钢轨及轨道板上的位移标志物关键点进行识别并确定感兴趣区域;基于Harris亚像素检测方法对标志物的亚像素角点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在无砟轨道试验段进行测试,对钢轨纵向位移进行高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钢轨纵向位移检测算法在不同实际位移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202 mm,最大值不超过0.5 mm,符合无砟轨道的检测要求。该方法可以在线路上多点连续进行钢轨纵向位移检测,提高了铁路运维效率,确保铁路行车的安全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钢轨纵向位移 机器视觉 关键点检测 亚像素角点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