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钢轨波磨病害下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及磨损行为分析
1
作者 丁旺才 马帅 +3 位作者 靳忠渊 李得洋 吴少培 李国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9,共13页
以典型钢轨波磨病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轨下结构及轮轨弹塑性接触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有限元模型的三维磨损分布计算方法,研究了匀速和牵引状态下轮轨接触特性及钢轨磨损行为的差异,以及牵引状态下不同病害参... 以典型钢轨波磨病害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轨下结构及轮轨弹塑性接触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有限元模型的三维磨损分布计算方法,研究了匀速和牵引状态下轮轨接触特性及钢轨磨损行为的差异,以及牵引状态下不同病害参数钢轨波磨对轮轨接触特性及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牵引状态下轮轨纵向力受固有刚度不平顺影响更显著,波磨对相对滑移的影响与纵向力有关,且需在固有刚度不平顺影响基础上叠加,叠加效果与波磨波长和谷深有关。在波磨谷深限值内,当波磨波长较短或谷深较大时,纵向力会出现与波磨几何相似的振型,导致相对滑移分布与波磨几何相关,接触压力变化进一步影响磨损深度,使波峰附近磨损增加,波谷附近磨损减少,波磨进一步发展。由于磨损增量相位与波磨几何相位差较小,钢轨波磨有减缓趋势,波磨在较大波长及谷深下减缓较快。研究结论以期为高速轮轨波磨区段钢轨维护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波磨 瞬态动力学 有限元分析 损分析 轮轨接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钢轨波磨迁移诊断方法
2
作者 王阳 肖宏 +3 位作者 张智海 迟义浩 魏绍磊 方树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3,共9页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励下车体振动特性,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获取车体垂向加速度仿真数据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搭建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并在仿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其他几种常见的检测模型进行对比,最后将模型迁移到实测车体垂向加速度数据集上实现对钢轨波磨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激励的振动能量在运行方向左侧和右侧空气弹簧对应的地板表面位置基本相同,通过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信号无法区分左右两股钢轨的差异。与SVM、LSTM及2D-CNN相比,本文提出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精度最高,单个样本推理时间仅为1.00 ms,钢轨波磨识别准确度达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车载检测 数据驱动 迁移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轮轨下钢轨波磨对牵引齿轮振动特性影响
3
作者 朱海燕 杨世俊 +1 位作者 曾庆涛 金铭泽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2,304,共7页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响牵引齿轮振动响应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钢轨波磨波长的减小、波深的增加会使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增大,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变化周期与钢轨波磨波长和轮对转动周期成正相关;柔性轮轨下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相比于刚性轮轨明显增大,在钢轨波磨和车轮转频共同作用下,考虑柔性轮轨时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会出现拍振现象,且能反映出轮轨激励高频成分和较高频率内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 高速列车 牵引齿轮 钢轨波磨 振动响应 幅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轨枕钢轨波磨多波长现象机理研究
4
作者 汪虎 赵才友 +2 位作者 赵炎南 石锐 王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6,共11页
半径400 m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内轨存在轨枕中部与端部两种波长波磨交替出现的现象,为从轮轨接触共振角度研究这一问题,根据轨道结构建立梯形轨枕轨道三维瞬态滚动接触模型,揭示轮轨接触弹性系统固有频率与波磨通过频率之间的关系及轮轨... 半径400 m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内轨存在轨枕中部与端部两种波长波磨交替出现的现象,为从轮轨接触共振角度研究这一问题,根据轨道结构建立梯形轨枕轨道三维瞬态滚动接触模型,揭示轮轨接触弹性系统固有频率与波磨通过频率之间的关系及轮轨系统共振特性,分析不同波长波磨激励下首个周期钢轨波磨接触斑内磨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轮对经过梯形轨道不同位置会激发轨道系统不同的模态,参与共振的模态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同一梯形轨枕端部与中部轨面存在多波长波磨;振动频率为136.7 Hz、248.7 Hz时,车轮-梯形轨道系统出现明显共振现象,车轮通过梯形轨枕端部激发钢轨弯曲振动与轨枕边角翘曲的模态(频率为248.7 Hz),车轮通过梯形轨枕中部激发钢轨与轨枕协同弯曲振动的模态(频率为136.7 Hz);车轮经过波磨激励区段时磨耗范围逐渐扩大,从接触斑前缘向后缘移动,到达首个周期波磨波峰时磨耗范围覆盖整个接触区域,波谷处的磨耗程度比波磨波峰处严重,从微观上描述了轮轨接触区域磨耗的变化情况,轮轨系统共振诱发钢轨波磨产生,波磨萌生加剧轮轨不稳定振动,波磨从而加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轨枕 钢轨波磨 瞬态有限元 共振 黏滑分布 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制动盘振动影响分析
5
作者 朱海燕 汪怡 +3 位作者 杨世俊 金铭泽 连盛荣 肖乾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3,共7页
为探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制动盘振动特性的影响,构建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同时添加轨道不平顺和钢轨波磨激励,对不同工况进行仿真,研究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级通过钢轨波磨区段时制动盘的振动特性及车轴-制动盘的振动传递关系。... 为探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制动盘振动特性的影响,构建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同时添加轨道不平顺和钢轨波磨激励,对不同工况进行仿真,研究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级通过钢轨波磨区段时制动盘的振动特性及车轴-制动盘的振动传递关系。结果表明:制动盘通过波磨区段时在垂向上发生剧烈振动的频率范围更广,在横向上频率集中,钢轨波磨更易引起制动盘的垂向振动;制动盘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随波长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波深增大不断增大,从车轴到制动盘的振动均被放大,由波磨引起列车振动频率与制动盘或轮对的固有频率接近,共振使振动加剧,会影响此变化规律。列车变速通过钢轨波磨区段或改变制动盘的结构可避免发生共振,此研究成果可为制动盘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 高速列车 钢轨波磨 制动盘 振动加速度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VMD算法的地铁钢轨波磨识别
6
作者 唐虎 李霞 +1 位作者 王安阳 王安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9-215,共7页
针对现有钢轨波磨检测方法效率低下且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地铁钢轨波磨识别方法。首先,利用鲸鱼优化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 针对现有钢轨波磨检测方法效率低下且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地铁钢轨波磨识别方法。首先,利用鲸鱼优化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模态个数K和惩罚系数α进行参数寻优,然后根据VMD将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分解为一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引入IMF振动能量比进行筛选,并计算剩下分量的能量值,通过设定阈值判断是否存在钢轨波磨,最后对超出阈值的分量进行同步压缩小波时频分析,根据其中心频率确定钢轨波磨的波长。通过仿真实验和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通过轴箱振动加速度识别钢轨波磨,并确定钢轨波磨的波长信息,有助于地铁轨道的维修和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钢轨波磨 变分模态分解 鲸鱼优化算法 样本熵 同步压缩小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厢内部噪声的地铁钢轨波磨自监督快速识别方法
7
作者 马超智 王阳 +2 位作者 张淑芳 钟杰 肖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2-290,共9页
钢轨波磨快速识别是轨道交通运维部门制定养修计划的基础,使用车厢内部(车内)噪声数据进行钢轨波磨快速识别具有显著优势。为解决车内噪声标签数据无法大量获取的问题及少标签样本通用学习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包含“预训练+精调”两阶段... 钢轨波磨快速识别是轨道交通运维部门制定养修计划的基础,使用车厢内部(车内)噪声数据进行钢轨波磨快速识别具有显著优势。为解决车内噪声标签数据无法大量获取的问题及少标签样本通用学习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包含“预训练+精调”两阶段的钢轨波磨自监督识别模型。首先,获取了地铁列车运行时大量车内噪声数据,并利用小波降噪与小波变换技术建立了车内噪声时频图数据集;然后,预训练阶段采用降噪卷积自编码器对大量无标签车内噪声时频图进行表征学习,获取预训练最优参数;在精调阶段利用“编码器+分类器”对少量有标签的车内噪声时频图进行监督学习;最后,开展了模型试验及钢轨波磨识别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钢轨波磨自监督识别模型能够自动有效抽取时频图主要特征,模型针对“无波磨”、“30~100 mm波磨”、“100~300 mm波磨”和“30~100 mm+100~300 mm波磨”的检测精度分别为95.62%、96.46%、92.38%和9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钢轨波磨 车厢内部噪声 快速检测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NE的重载铁路钢轨波磨伤损演化指标
8
作者 王忠美 邓玮 +3 位作者 刘建华 聂芃轩 吴海波 王文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99-4205,共7页
认识钢轨服役性能演化规律对降低重载铁路钢轨运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钢轨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难以构建科学有效的伤损演化指标以反映客观发展规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分布(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 认识钢轨服役性能演化规律对降低重载铁路钢轨运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钢轨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难以构建科学有效的伤损演化指标以反映客观发展规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分布(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的波磨伤损演化规律构建方法。首先,对钢轨原始波磨振动信号提取时域、频域、统计学、熵的特征指标;然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名,选取排名靠前的特征构建特征矢量;接着使用t-SNE等方式降维,验证了t-SNE更具优势,使用欧氏距离度量和中值滤波法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最终的时序性伤损退化指标。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伤损阶段的划分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抗干扰能力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伤损演化规律 退化趋势特征 t-SNE 伤损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波磨区段科隆蛋扣件弹条断裂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晓璐 彭双千 +2 位作者 徐佳 钟建科 祁亚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3,共9页
钢轨波磨作为地铁线路的典型钢轨损伤形式,其高发区段常伴随着扣件弹条断裂问题,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营安全.其中,科隆蛋扣件小半径区段是钢轨波磨的高发区段.为探究科隆蛋扣件弹条的断裂机理,首先结合现场调研,构建包含完整科隆蛋扣件的轮... 钢轨波磨作为地铁线路的典型钢轨损伤形式,其高发区段常伴随着扣件弹条断裂问题,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营安全.其中,科隆蛋扣件小半径区段是钢轨波磨的高发区段.为探究科隆蛋扣件弹条的断裂机理,首先结合现场调研,构建包含完整科隆蛋扣件的轮对-钢轨-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然后,从共振响应的角度探究轮轨摩擦耦合振动激励下科隆蛋扣件弹条的共振响应;最后,从疲劳寿命角度,对比有无波磨区段科隆蛋扣件弹条的疲劳寿命情况,并以此量化不同弹条的疲劳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钢轨波磨高发区段,轮轨摩擦耦合振动主频与科隆蛋扣件弹条一阶约束模态一致,轮轨摩擦耦合振动引起的弹条共振是科隆蛋扣件断裂的主要原因;钢轨波磨加剧了轮轨摩擦耦合振动,使得科隆蛋扣件弹条寿命相较无波磨区段下降99.04%,仅为设计寿命的3.11%;此外,科隆蛋扣件小半径曲线区段低轨工作边一侧的弹条更容易发生疲劳失效,失效位置位于其弹条后拱端内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轮轨摩擦耦合振动 弹条断裂 共振响应 疲劳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对车辆和扣件动态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 安博伦 +4 位作者 梁雪江 管曙刚 李英奇 杜吉康 李晨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调研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引发扣件弹条断裂的典型危害,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特征。通过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对车辆和扣件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扣件弹条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 本文调研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引发扣件弹条断裂的典型危害,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特征。通过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对车辆和扣件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扣件弹条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波深的增大,轮轨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均呈现出明显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速度、波长及波深工况下,钢轨波磨引起的车辆动态响应的峰值均主要集中出现在频率800 Hz左右,该频率与W1型弹条固有频率较为接近,容易产生共振诱发扣件弹条断裂;在速度400 km/h、波长140 mm及波深0.08 mm条件下,钢轨波磨引起的扣件动态响应会出现多个谐波峰值,对应的频率基本均为795 Hz及其倍数,与W1型弹条固有频率十分接近,产生共振引发扣件弹条断裂,从而缩短扣件弹条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波磨 动态响应 仿真分析 扣件弹条断裂 弹条固有频率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梯形轨枕轨道钢轨波磨成因研究
11
作者 宋启峰 陈光雄 +2 位作者 董丙杰 张峻才 冯晓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4-721,共8页
为研究地铁小半径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上内轨波磨的形成机理,基于饱和轮轨蠕滑力引发的摩擦自激振动导致钢轨波磨的理论,建立导向轮对-梯形轨枕轨道系统有限元模型,模型中采用实体单元对扣件系统进行建模;应用复特征值分析和瞬时动态分... 为研究地铁小半径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上内轨波磨的形成机理,基于饱和轮轨蠕滑力引发的摩擦自激振动导致钢轨波磨的理论,建立导向轮对-梯形轨枕轨道系统有限元模型,模型中采用实体单元对扣件系统进行建模;应用复特征值分析和瞬时动态分析分别求解轮轨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和时域动态响应;研究了缓冲减振垫参数和梯形轨枕结构对轮轨系统摩擦自激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轮轨蠕滑力引发的频率为150 Hz的摩擦自激振动是小半径曲线段梯形轨枕轨道上内轨波磨的成因,预测得到的波磨波长约为69 mm,与实测结果很接近;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增大侧向缓冲垫阻尼及铺设横向钢管间距为1.25 m的梯形轨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梯形轨枕轨道上的钢轨波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梯形轨枕 摩擦自激振动 复特征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相关性及影响
12
作者 崔晓璐 卜涵 +3 位作者 徐晓天 尹越 徐佳 杨红娟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0,199,共7页
基于轮轨系统摩擦耦合振动会引发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的问题,以高速铁路长大坡道直线区段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速铁路轮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研究长大坡道直线区段轮轨系统的摩擦耦合振动特性,阐明了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的耦合特性。... 基于轮轨系统摩擦耦合振动会引发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的问题,以高速铁路长大坡道直线区段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速铁路轮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研究长大坡道直线区段轮轨系统的摩擦耦合振动特性,阐明了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的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长大坡道区段趋于饱和的轮轨蠕滑力,容易诱导轮轨系统的摩擦耦合振动,从而引发具有频率相关性的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具有频率相关性的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均会加剧轮轨系统的摩擦耦合振动,其中车轮多边形的影响更为明显;无频率相关性的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相互作用时,并未体现出相互促进的关系,且实际情况中难以出现完全吻合的具有频率相关性的车轮多边形和钢轨波磨,因此二者在后续发展中关联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轮多边形 钢轨波磨 摩擦耦合振动 耦合特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钢轨波磨安全限值
13
作者 王道中 闫晓夏 +1 位作者 李俊鑫 刘玉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1,共5页
针对市域铁路线路钢轨波磨病害,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及刚柔耦合方法,通过将轮对和钢轨采用柔性体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市域车辆通过钢轨波磨区段的高频轮轨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不同波磨波长与幅值下的轮轨动力学性能,... 针对市域铁路线路钢轨波磨病害,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及刚柔耦合方法,通过将轮对和钢轨采用柔性体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市域车辆通过钢轨波磨区段的高频轮轨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不同波磨波长与幅值下的轮轨动力学性能,并根据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提出市域铁路的钢轨波磨安全打磨限值。结果表明:钢轨波磨会加剧轮轨系统动力响应,轮轨动力学性能指标随着波磨幅值增大呈递增趋势,随钢轨波磨波长增大而变小,其中轮重减载率对钢轨波磨最为敏感;波磨波长在30~50 mm时波磨幅值应控制在0.05 mm以下,波磨幅值0.1 mm时波长应控制在60 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钢轨波磨 数值模拟 轮轨动力学 刚柔耦合 安全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一系钢簧动应力因素的钢轨波磨发展预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周月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19,24,共6页
[目的]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车辆一系钢簧断裂现象,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对车轮进行镟修,但忽略了钢轨波磨不平顺同样会导致轮轨匹配度下降,因此需研究钢轨波磨发展预测方法。[方法]为解决钢轨波磨导致车辆一系钢簧动应力增大的问题,建... [目的]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车辆一系钢簧断裂现象,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对车轮进行镟修,但忽略了钢轨波磨不平顺同样会导致轮轨匹配度下降,因此需研究钢轨波磨发展预测方法。[方法]为解决钢轨波磨导致车辆一系钢簧动应力增大的问题,建立了融合一系钢簧动应力因素的钢轨波磨发展预测模型;将钢轨波磨视为轮轨不平顺进行输入,对车辆系统进行特性分析得到一系钢簧动应力与轮轨间位移的关系式,根据弹簧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得到轮轨间的最大位移,以预测波磨的发展周期。[结果及结论]地铁线路上存在着敏感波长,且敏感波长受轨道、车辆车速和载重变化的影响,车辆在线路上定速行驶的速度越高,敏感波长越长;车辆的载重量越大,敏感波长越小。开展融合一系钢簧动应力因素的钢轨波磨发展周期预测时,需要判断敏感波长的位置,再通过一系钢簧的许用切应力得到一系钢簧的最大应变;对车辆-轨道耦合模型系统各部分的振动响应进行分析,得到轮轨间动作用力和钢轨磨耗的关系式,以此获得车轮的最大通过次数,完成钢轨波磨发展周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波磨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 一系钢簧动应力 敏感 车轮通过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岔区钢轨波磨整治方法及预防性打磨关键控制点研究
15
作者 岑若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5-58,共4页
[目的]上海轨道交通在正线引入大型打磨设备进行打磨作业,但作为波磨高发地段的道岔区,因其位置特殊,大型打磨装备难以发挥作用,一般采用人工打磨。为提升人工打磨效率及打磨作业质量,需研究道岔区钢轨波磨整治方法以及预防性打磨关键... [目的]上海轨道交通在正线引入大型打磨设备进行打磨作业,但作为波磨高发地段的道岔区,因其位置特殊,大型打磨装备难以发挥作用,一般采用人工打磨。为提升人工打磨效率及打磨作业质量,需研究道岔区钢轨波磨整治方法以及预防性打磨关键控制点。[方法]结合上海轨道交通道岔区钢轨预防性打磨具体实例,分析了打磨前、打磨后和打磨18天后三种情况下道岔区各区段波磨特征;结合道岔区波磨形式以及打磨后不同周期不同部位波磨发展情况,提出了道岔区预防性打磨作业改进意见。[结果及结论]道岔区钢轨打磨应优先从波磨发展严重的一端开始,即从岔区顺坡终点开始向辙叉方向进行打磨;对重点打磨区段需进行重点打磨;要基本消除转辙器范围内的特征波长波磨,对打磨条件确实困难的位置要进行多次打磨。预防性打磨控制关键点为:确认打磨后特征波长波磨完全消除,打磨后抛光前检查确认无肉眼可见的残留波谷,打磨后光带应光滑、完整,特殊位置处的残留波谷数量应不大于1个/m。在打磨作业18及36天后应分两次对波磨发展情况进行复核,观察并记录波磨发展情况;对于已进行预防性打磨但没有很好抑制波磨发展的位置,应重新进行打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道岔区 钢轨波磨 预防性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MD-ADTFD算法的地铁钢轨波磨检测方法
16
作者 孙颖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为了提升地铁列车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精准检测钢轨波磨波长的方法。首先,建立地铁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将模拟的钢轨波磨信号和随机不平顺输入到轨道中,以获取轴箱的振动加速度。而后,针对波磨特征信号可能被噪声掩盖的问题,采用极值... 为了提升地铁列车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精准检测钢轨波磨波长的方法。首先,建立地铁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将模拟的钢轨波磨信号和随机不平顺输入到轨道中,以获取轴箱的振动加速度。而后,针对波磨特征信号可能被噪声掩盖的问题,采用极值点加权模式分解(Extreme-point Weighted Mode Decomposition,EWMD)技术来提取和重构关键特征。最后,针对波磨引起的非稳态信号问题,运用自适应方向时频分布(Adaptive Directional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ADTFD)方法对重构信号进行时频分析。通过对仿真信号的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检测钢轨波磨的位置和波长,实现钢轨波磨波长的精确检测,同时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优异的时频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波磨 振动加速度 极值点加权模式分解 自适应方向时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波磨激励下轮轨瞬态响应分析
17
作者 王文静 闫伟 +6 位作者 吴波文 崔晓璐 潘家保 胡焰 王雪飘 王力红 夏仕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0-62,共13页
目的研究高速铁路波磨激励下的轮轨瞬态响应。方法建立了高速铁路轮轨系统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模拟方案,改进的方案采用混合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在静态分析中为轮对施加转速,获得稳态滚动接触解,可... 目的研究高速铁路波磨激励下的轮轨瞬态响应。方法建立了高速铁路轮轨系统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模拟方案,改进的方案采用混合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在静态分析中为轮对施加转速,获得稳态滚动接触解,可以避免传统方案在动态分析中施加转速引起的强烈初始扰动。基于该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钢轨波磨激励下轮轨垂向力、纵向力以及接触斑内应力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波磨波长和波深对轮轨瞬态响应的影响。结果当速度提高到500 km/h时,轮轨接触解稳定所需的动态松弛区长度仅为1250 mm。轮对以300 km/h的速度滚过65 mm的波磨时,轮轨垂向力和纵向力振动频率相同,但相位存在差异。在轮对通过波磨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位置时,接触斑中心向靠近波磨几何一侧转移。波长为65 mm的波磨深度增长到105μm时,轮重减载率为0.65。波磨波长为65 mm和125 mm时,轮轨垂向力和纵向力均呈现单波长特征。结论改进的模拟方案在较短的动态松弛区内即可获得稳定的接触解;波磨会激起强烈的轮轨动作用力;波磨深度越大,激发的轮轨动作用力越强烈。垂向力和纵向力峰谷值与波磨深度成线性关系。波磨波长与轮轨力振动幅值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波磨 瞬态滚动接触 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显式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噪比的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航 卢春房 高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实现高速铁路钢轨波磨里程覆盖式、高频次、快速测量,提出基于波噪比的钢轨波磨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便携式添乘仪检测高速列车车体振动和车内噪声数据,提出基于车体纵向加速度进行数值积分来计算列车速度和里程,采用曲线地段车体摇头... 为实现高速铁路钢轨波磨里程覆盖式、高频次、快速测量,提出基于波噪比的钢轨波磨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便携式添乘仪检测高速列车车体振动和车内噪声数据,提出基于车体纵向加速度进行数值积分来计算列车速度和里程,采用曲线地段车体摇头角速度里程与台账里程的偏差值修正速度积分误差。利用提取的里程修正后车厢噪声数据与钢轨波磨对应的400~700 Hz频带成分,计算频带能量占噪声总能量的比值,并获取波噪比超限时的钢轨波磨波长和里程。结合高速列车实测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速度修正后列车定位里程最大误差为87 m,对波磨比大于0.3的线路区段进行钢轨波磨波形测量和轴箱加速度振动能量比分析,钢轨波磨波长范围为53~57 mm,实测波长为53 mm,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为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的快速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噪比 速度估计 里程定位 振动能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钢轨波磨对车辆-轨道振动及噪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阳 肖宏 +1 位作者 张智海 迟义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8,共8页
钢轨波磨作为地铁线路中最为常见的轨道损伤问题之一,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研究不同轨道结构形式产生钢轨波磨后车辆内部振动噪声以及轨道结构振动的时频域特性,探究钢轨波磨对车辆和轨道的影响,对某地铁线路进行现场动静态测试,... 钢轨波磨作为地铁线路中最为常见的轨道损伤问题之一,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研究不同轨道结构形式产生钢轨波磨后车辆内部振动噪声以及轨道结构振动的时频域特性,探究钢轨波磨对车辆和轨道的影响,对某地铁线路进行现场动静态测试,获取了钢轨波磨激励下车辆内部的振动和噪声响应以及轨道各部件的振动响应,使用时域指标统计、1/3倍频程谱分析等方法分析轨道振动响应特征和车内振动及噪声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小半径曲线地段,浮置板轨道产生了特征波长约为200 mm的钢轨波磨,整体道床轨道产生了特征波长约为60 mm的钢轨波磨;浮置板轨道的钢轨、道床板、隧道壁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分别是整体道床的1.8、5.8倍及0.3倍;钢轨波磨对轨道振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高频范围,在300~400 Hz附近,浮置板轨道振级从钢轨至隧道壁共衰减66 d B,而整体道床共衰减49 d B;列车通过测试区域时,转向架上方与客室中部垂、纵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基本一致,而客室中部横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约为转向架上方的2倍;车内转向架位置处的异常振动主要来源于钢轨波磨的激励,且短波长波磨所激励的车内振动及噪声更加剧烈。因此,地铁钢轨波磨产生后在轨道及车辆的振动噪声响应中均占主要成分,应及时对钢轨进行打磨处理,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工务维修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波磨 振动响应 车内噪声 小半径曲线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地段轴箱振动加速度时频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和振兴 刘旭麒 +2 位作者 王玉魁 封全保 王淑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5-1285,共11页
钢轨波磨是一种常见的高速铁路轨道病害。为了研究钢轨波磨参数与轴箱加速度响应时频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理论上探索通过轴箱振动加速度识别钢轨波磨的可行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车辆主要部件柔性化的刚柔耦合动... 钢轨波磨是一种常见的高速铁路轨道病害。为了研究钢轨波磨参数与轴箱加速度响应时频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理论上探索通过轴箱振动加速度识别钢轨波磨的可行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车辆主要部件柔性化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研究了钢轨波磨参数与轴箱振动加速度时域信号之间因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MD-SPWVD的钢轨波磨时频分析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会对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产生较大影响;不同波深和波长下的轴箱振动加速度最大值在时域信号中的位置具有随机性;钢轨波磨参数与轴箱振动加速度均方根之间的规律性较为明显,但其作为一种时域指标无法准确定位波磨区段的位置和严重程度;相较于时域分析方法,本文提出的基于VMD-SPWVD的时频分析方法能有效反映钢轨波磨参数与轴箱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因应关系,时频分析结果能准确得到钢轨波磨的特征频率且不存在干扰成分,能量幅值与钢轨波磨波深之间呈正相关,该方法可以定位波磨存在的区段并能够体现同一区段不同位置波磨的严重程度。最后采用该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述方法通过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识别钢轨波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波磨 轴箱加速度 动力学响应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