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试验和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赵顺波 赵国藩 黄承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33,共6页
根据25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和 25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配箍筋梁的试验结果,分析 了预应力、剪跨比、钢纤维含量特征值及配箍特征值等变化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形态和斜截面 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预应力... 根据25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和 25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配箍筋梁的试验结果,分析 了预应力、剪跨比、钢纤维含量特征值及配箍特征值等变化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形态和斜截面 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和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配箍筋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方法。该成果可作为《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增订相应条款的研究基础,并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应 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梁 预应力 斜截面承载力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抗裂试验与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金立兵 陆春华 王录民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1-605,共5页
为研究预应力技术对钢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增强效果,通过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裂性能试验,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裂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钢纤维含量特征值与剪跨比等因素对无粘... 为研究预应力技术对钢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增强效果,通过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裂性能试验,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裂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钢纤维含量特征值与剪跨比等因素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开裂裂缝形态的影响;探讨了钢纤维含量特征值、剪跨比与有效预压力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影响程度与规律.研究表明,预应力与钢纤维可以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裂承载力.一定范围内,斜截面抗裂承载力随钢纤维体积分数和长径比的增大而提高;预应力可延迟剪跨区梁底弯曲裂缝的出现,减小斜裂缝的倾角,增大剪压区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梁 无粘结 预应力 抗裂 剪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计算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军 宋纪文 黄石安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理论分析 ,并根据建立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裂计算模型 ,结合试验数据 ,提出正截面抗裂计算公式 .
关键词 正截面抗裂 钢纤维混凝土梁 计算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仲林 许金余 +2 位作者 朱笃美 葛洪海 范建设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5期92-94,共3页
在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已有动力实验资料的基础上,以材料动力强度提高系数与应变速率的关系为主要依据,建立了材料的一维粘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并用chen-chen模型将其推广为二维动力本构模型。运用改进了的chen-chen模型对钢纤维混凝土... 在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已有动力实验资料的基础上,以材料动力强度提高系数与应变速率的关系为主要依据,建立了材料的一维粘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并用chen-chen模型将其推广为二维动力本构模型。运用改进了的chen-chen模型对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梁 动力响应 爆炸荷载 动力本构模型 chen-ch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顺波 赵国藩 黄承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39,45,共6页
根据10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疲劳荷载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长径比和疲劳循环特征、循环次数等因素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剪压区混凝土应变、箍筋应变、斜裂缝分布形态与开展宽度以及斜截面抗疲劳破坏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 根据10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疲劳荷载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长径比和疲劳循环特征、循环次数等因素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剪压区混凝土应变、箍筋应变、斜裂缝分布形态与开展宽度以及斜截面抗疲劳破坏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疲劳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斜载面裂缝宽度和耐疲劳能力的验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预应力 斜截面 剪切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及扁梁宽度对扁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季韬 钱在兹 庄一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47,共6页
根据4个扁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分析了扁粱宽度和钢纤维对节点的破坏形态、受力机理、初裂承载力、极限承载力、节点刚度及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改善构件的破坏形态,提高构件的初裂承载... 根据4个扁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分析了扁粱宽度和钢纤维对节点的破坏形态、受力机理、初裂承载力、极限承载力、节点刚度及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改善构件的破坏形态,提高构件的初裂承载力、极限承载力、节点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不同宽度的扁梁与柱的节点具有不同的破坏形态和受力机理,其刚度和抗震性能也有差别;宽扁梁柱节点的外核心区混凝土对初裂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有一定的贡献;CEB-FIP规范给出的扁梁宽度限值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柱节点 抗震性能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部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挠度研究
7
作者 张建波 陈升平 卢应发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3-58,共6页
通过6根BFRP筋混凝土梁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掺入率与钢纤维混凝土层高度对裂缝宽度、挠度以及裂缝闭合性能的影响,并对裂缝宽度、挠度以及卸载后裂缝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相... 通过6根BFRP筋混凝土梁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掺入率与钢纤维混凝土层高度对裂缝宽度、挠度以及裂缝闭合性能的影响,并对裂缝宽度、挠度以及卸载后裂缝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相同钢纤维掺入率下的BFRP筋部分钢纤维与全截面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所呈现出的裂缝宽度较为相近;试验梁在卸载后裂缝出现闭合,随着掺入率与钢纤维混凝土层高度的增加,裂缝的闭合性能越显著;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随着钢纤维掺入率与钢纤维混凝土层高度的增加,BFRP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提高明显。基于试验数据,通过修正梁截面有效惯性矩,提出适用于钢纤维作用下的BFRP筋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公式,利用该计算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部分钢纤维混凝土梁 有效惯性矩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俊敏 吴禹 薛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5,共7页
通过不断试配,获得体积掺量为3.0%的高掺量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配置方法,并在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中得到相应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所设计的试验梁以实测材料参数为依据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体... 通过不断试配,获得体积掺量为3.0%的高掺量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配置方法,并在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中得到相应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所设计的试验梁以实测材料参数为依据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体积掺量为3.0%的钢纤维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与普通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相比,其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弯曲韧性及结构刚度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对3.0%的高掺钢纤维自密实钢筋混凝土梁与普通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梁在裂缝宽度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及同一截面不同高度处混凝土应变的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发现钢纤维具有良好的阻裂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量 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 抗弯性能 ANSYS 黏结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与火灾联合作用下SFRC梁的力学行为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仁波 金浏 +1 位作者 杜修力 窦国钦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0-72,共13页
为了探究冲击荷载与火灾联合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梁的力学性能,联合应用高性能落锤试验系统、四点弯曲实验装置与装配式电炉开展了4根SFRC梁的冲击实验与高温恒载实验,观察了其破坏模式并记录了... 为了探究冲击荷载与火灾联合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梁的力学性能,联合应用高性能落锤试验系统、四点弯曲实验装置与装配式电炉开展了4根SFRC梁的冲击实验与高温恒载实验,观察了其破坏模式并记录了跨中位移和钢筋应变的时程曲线,探讨了冲击损伤SFRC梁的抗火性能。此外,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材料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及温度软化效应,建立数值模型,首先对梁进行冲击加载模拟,并以冲击模拟结果为初始状态,采用热-力“顺序”耦合方法,对冲击加载与高温恒载联合作用下SFRC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三维宏观有限元数值模拟。同时,考虑混凝土内部结构非均质性的影响,采用类似步骤,开展了细观模拟。宏/细观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良好吻合验证了本文数值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体现了细观方法的优越性。研究发现,冲击能量较小时,SFRC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尽管局部混凝土开裂,梁整体残余变形较小,抗火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大,混凝土基体抗剪强度增大,SFRC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开裂形态由弯剪裂缝并存向以弯曲裂缝为主转变;冲击损伤SFRC梁在高温恒载作用下裂缝分布较为集中,且发生脆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梁 冲击荷载 火灾 跨中位移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荷载作用下SFRC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艺 董金霞 TAN Kiang Hwee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5-1059,共5页
为分析长期荷载作用下SFRC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性的时变规律,基于持荷10年的SFRC梁抗弯试验结果,建立了SFRC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变可靠性分析模型.对于Ⅰ系列梁(持荷水平不变、钢纤维掺量改变)和Ⅱ系列梁(持荷水平改变、钢纤维掺量... 为分析长期荷载作用下SFRC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性的时变规律,基于持荷10年的SFRC梁抗弯试验结果,建立了SFRC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变可靠性分析模型.对于Ⅰ系列梁(持荷水平不变、钢纤维掺量改变)和Ⅱ系列梁(持荷水平改变、钢纤维掺量不变),将等效抗力法和一次二阶矩法相结合,求得其时变可靠指标,并预测了100年长期荷载作用下可靠性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对于Ⅰ系列梁,钢纤维体积分数为0.5%是最佳掺量;对于Ⅱ系列梁,外荷载越小,可靠指标越大,抗弯承载力越大,外加荷载越接近,可靠指标越接近;在服役期内SFRC梁可靠指标先上升后下降,当钢筋开始锈蚀,可靠指标曲线出现拐点,导致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 长期荷载 承载能力 时变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ural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th high 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被引量:5
11
作者 SIVA Chidambaram R PANKAJ Agarwa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609-2622,共14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RC)beams with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FRCC)and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HFRCC)in 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RC)beams with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FRCC)and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HFRCC)in the hinge portion.Beam specimens with moderate confinement were used in the study and tested under monotonic loading.Seven diverse types of FRCC including hybrid composites using fibers in different profiles and in different volumes are employed in this study.Companion specimens such as cylindrical specimens and prism specimens are also used to stud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employed.The moment?curvature,stiffness behavior,ductility,crack pattern and modified flexural damage ratio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he employed hybrid composites.The experimental outputs demonstrate the improved post yield behavior with less rate of stiffness degradation and better damage tolerance capacity than conventional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flexural behavior flexural damag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and analysis on fatigue stiffness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and steel plate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卢亦焱 胡玲 +1 位作者 李杉 王康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701-707,共7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tigue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externally bonde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and steel plat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tigue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externally bonde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and steel plat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were made on the law of deflection development and stiffness degradat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fatigue load ranges.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aw of three-stage change under fatigue loading is followed by both midspan deflection and permanent deflection, which also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fatigue load amplitude. Fatigue stiffness of composite strengthened beams degrad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umber of cycl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 theoretical model by effective moment of inertia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calculating the sectional stiffness of such composite strengthened beams under fatigue loading,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steel plate composite strengthening techniqu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fatigue stiff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