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超精密磨床床身材料设计及综合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乔雪涛 李放 +2 位作者 于贺春 闫存富 许华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8-66,共9页
为了探索提高机床床身综合性能的新途径,采用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材料代替铸铁床身,通过“HORSFIELD最密堆积理论”、“贝雷法”以及排水法等理论确定钢纤维树脂混凝土组分质量分数,以优化其综合性能,并测试复合材料强度和阻尼性能参... 为了探索提高机床床身综合性能的新途径,采用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材料代替铸铁床身,通过“HORSFIELD最密堆积理论”、“贝雷法”以及排水法等理论确定钢纤维树脂混凝土组分质量分数,以优化其综合性能,并测试复合材料强度和阻尼性能参数。以铸铁床身为比对原型,设计了同款的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新结构,借助于有限元软件对两种材料的床身进行了静、动态特性及轻质性分析和计算,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铸铁床身相比,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质量降低17.78%,最大整体变形和最大等效应力分别降低23%和76.83%,前6阶固有频率均有提升,在X、Y、Z三个方向最大振动幅值分别降低85.96%、68.49%、50.30%。以响应面优化方法对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进行优化设计,与原设计方案相比,在保证床身轻量化的同时,其静、动态特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 力学性能 阻尼性能 磨床床身 静动态特性 轻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方法研究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劈裂破坏的损伤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涛 任会兰 +2 位作者 宁建国 宋水舟 檀日晶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劈裂破坏的细观损伤机制,对在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45 kg/m 3)劈裂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劈裂破坏的细观损伤机制,对在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45 kg/m 3)劈裂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对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抑制了混凝土中裂纹扩展,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峰后韧性;声发射计数和能量参数变化特征反映了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宏观变形、破坏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最后,识别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中砂浆基体开裂和钢纤维拉拔的两种损伤机制。与砂浆基体开裂相比,钢纤维拉拔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具有计数高、幅值高、能量强和持续时间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 声发射技术 主成分分析(PCA)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板水下接触爆炸防爆机理及损伤等级预测
3
作者 汤长兴 曹克磊 +3 位作者 赵瑜 张建伟 黄锦林 吕孟杰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3,共16页
为探究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体-炸药-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SAP10S5、SAP10S10、SAP10... 为探究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体-炸药-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SAP10S5、SAP10S10、SAP10S15和SAP10S20)和不同炸药质量影响下被防护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演化过程、破坏模式及失效机理,并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下,增设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能够有效降低被防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板的损伤程度,且其对RC板损伤程度的影响随防护层中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其中SAP10S15配比防护层的抗爆防护效果最优;炸药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SAP10S15配比防护层依然能维持较高的耗能占比,有效降低RC板的损伤程度;当炸药量为0.25 kg时,相较于无防护方案,SAP10S15配比防护层加固下RC板的损伤指数衰减最明显,为42.5%,损伤等级由严重破坏降为中度破坏。构建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能够直观评估钢纤维体积分数和炸药量对RC板损伤等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 失效模式 损伤等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敬福 李赫亮 牟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51,共3页
研究了钢纤维及偶联处理对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树脂混凝土(SFPC)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树脂混凝土内填加钢纤维可提高抗剪、抗压、抗弯强度,而且其韧性、耐磨性也有所提高。钢纤维经偶联处理,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钢纤维的最佳... 研究了钢纤维及偶联处理对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树脂混凝土(SFPC)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树脂混凝土内填加钢纤维可提高抗剪、抗压、抗弯强度,而且其韧性、耐磨性也有所提高。钢纤维经偶联处理,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钢纤维的最佳加入量为19.8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偶联处理 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树脂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含量对树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于英华 刘敬福 李智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0-782,共3页
树脂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机床结构材料,由于其优良的阻尼性能使其在精密机床制造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抗压、抗拉、及抗剪强度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采用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经力学实验表明,在树脂混凝... 树脂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机床结构材料,由于其优良的阻尼性能使其在精密机床制造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抗压、抗拉、及抗剪强度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采用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经力学实验表明,在树脂混凝土内填加钢纤维可使其抗剪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有明显提高,并且其韧性和耐磨性均有一定提高。钢纤维掺量在某一范围内有最佳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 抗剪强度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韧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韩建平 韩维丽 +2 位作者 文旭皓 牛昌林 魏宏亮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17,共6页
纤维掺量是影响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SFRSCC)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钢纤维掺量对SFRSCC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组不同纤维掺量的试块,进行工作性能和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能够有效延缓裂缝发展,提高混凝土峰值应变... 纤维掺量是影响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SFRSCC)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钢纤维掺量对SFRSCC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组不同纤维掺量的试块,进行工作性能和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能够有效延缓裂缝发展,提高混凝土峰值应变,等效抗压韧性指数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钢纤维的掺加使得新拌合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与流变特性相关的SFRSCC形状因子λ值低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SCC).钢纤维的掺加对SFRSCC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且随着纤维掺量增加,抗压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 坍落扩展度 轴心受压 抗压强度 抗压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机床基础件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平 肖振 +1 位作者 谈海南 盖巍巍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5,共4页
以CW6163E机床床身为实例,初步设计了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机床床身(为方便起见,以下简称为填充结构床身),并通过ANSYS对原型床身和填充结构床身的静动态性能进行分析,验证填充结构床身可提高机床的静动态性能。对填充结构床身进行... 以CW6163E机床床身为实例,初步设计了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机床床身(为方便起见,以下简称为填充结构床身),并通过ANSYS对原型床身和填充结构床身的静动态性能进行分析,验证填充结构床身可提高机床的静动态性能。对填充结构床身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对优化后床身静动态性能进行静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填充结构床身在提高机床静动态特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利于环保等方面可更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 填充结构 静态性能 动态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疲劳损伤行为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逸平 汤立群 +1 位作者 黄小清 刘泽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2,共5页
对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这种新材料的弯曲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并且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对比.通过合理定义损伤变量,由试验测定了新材料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疲劳损伤及其演化规律;根据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提出... 对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这种新材料的弯曲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并且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了对比.通过合理定义损伤变量,由试验测定了新材料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疲劳损伤及其演化规律;根据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提出了新形式的疲劳损伤演化方程,与试验结果对比,该方程能较好地反映新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对两种混凝土材料在相同加载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损伤演化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比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 聚合物 混凝土 弯曲疲劳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剂与钢纤维协同增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国新 李勤 +2 位作者 杨俊芬 伍勇华 刘宗仁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本文采用页岩陶粒轻骨料,配制出28d抗压强度为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研究膨胀剂和弓形钢纤维增强该混凝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带模养护条件下,膨胀剂在一定掺量内可小幅增强该混凝土;而钢纤维可明显增强该混凝土,且随体积掺... 本文采用页岩陶粒轻骨料,配制出28d抗压强度为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研究膨胀剂和弓形钢纤维增强该混凝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带模养护条件下,膨胀剂在一定掺量内可小幅增强该混凝土;而钢纤维可明显增强该混凝土,且随体积掺量的提高而效果显著;在同时掺入膨胀剂和钢纤维时,可产生协同增效效果,使该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更显著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剂 高强 轻骨料混凝土 钢纤维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婧 雷实满 +2 位作者 梁兴文 刘小军 李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1-615,629,共6页
进行了一种新型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首先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优选出1组符合要求的净浆配合比;然后根据包裹在钢纤维及砂颗粒表面的平均裹浆厚度(ATPL)以及砂纤比,优选出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的配合比... 进行了一种新型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首先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优选出1组符合要求的净浆配合比;然后根据包裹在钢纤维及砂颗粒表面的平均裹浆厚度(ATPL)以及砂纤比,优选出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的配合比.采用该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坍落度大于260mm,扩展度大于550mm,纤维总体积分数为1.50%的具有自密实工作性能的混凝土.经28d标准养护,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114.5MPa,抗弯强度可达18.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 配合比 平均裹浆厚度 砂纤比 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增强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勇华 杨俊芬 +1 位作者 李国新 李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4,48,共4页
本文采用粉煤灰陶粒和页岩陶粒两种轻骨料,配制成28d抗压强度分别为58.9MPa和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采用弓形钢纤维增强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提高,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 本文采用粉煤灰陶粒和页岩陶粒两种轻骨料,配制成28d抗压强度分别为58.9MPa和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采用弓形钢纤维增强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提高,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以劈裂抗拉强度提高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 轻骨料混凝土 钢纤维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机床构件静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平 盖巍巍 于英华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68,71,共4页
为研究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机床构件的性能,对钢纤维树脂混凝土结构、铸铁结构和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进行了静力、模态和谐响应分析,通过对3种结构的动静态性能分析结果对比研究,最终验证了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机床构件... 为研究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机床构件的性能,对钢纤维树脂混凝土结构、铸铁结构和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进行了静力、模态和谐响应分析,通过对3种结构的动静态性能分析结果对比研究,最终验证了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机床构件在动静态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及其在机床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填充结构 机床构件 静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阻尼及其机床构件动态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英华 崔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通过实验证明了钢纤维树脂混凝土(SPC)具有高阻尼性,其阻尼比为铸铁的5-6倍。研制了这种新材料的铣床卡具体,并通过实验证明了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卡具体与传统材料——铸铁为材料的铣床卡具相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本实验分析的结果对于... 通过实验证明了钢纤维树脂混凝土(SPC)具有高阻尼性,其阻尼比为铸铁的5-6倍。研制了这种新材料的铣床卡具体,并通过实验证明了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卡具体与传统材料——铸铁为材料的铣床卡具相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本实验分析的结果对于SPC材料制造其它机床构件具有普遍意义。本文的研究结果为SPC材料在机床制造业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 阻尼 机床构件 动态性能 铸铁 SPC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的受压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季斌 麻海燕 +1 位作者 余红发 程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8-692,共5页
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3-D braid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3-D-BSFC)是用新工艺研制出的一种纤维三维定向增强混凝土。本文设计优选了3-D-BSFC材料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成功制备出不同纤维不同体积含量的3-D-BSFC试件,... 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3-D braid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3-D-BSFC)是用新工艺研制出的一种纤维三维定向增强混凝土。本文设计优选了3-D-BSFC材料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成功制备出不同纤维不同体积含量的3-D-BSFC试件,研究了其受压力学特性及钢纤维体积率和纤维类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维编织钢纤维能显著提高基体混凝土的强度及韧性,分别提高3倍和2倍以上,同时改善了其变形能力;BSFC的破坏表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最大纵向压缩量可达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压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郭光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65-11170,共6页
单一混凝土存在韧性差、易开裂等缺陷,为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性能,将钢纤维混入其中制成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是当前的主要解决措施。为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采用表观密度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制出单一混凝土试件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并... 单一混凝土存在韧性差、易开裂等缺陷,为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性能,将钢纤维混入其中制成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是当前的主要解决措施。为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采用表观密度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制出单一混凝土试件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并以单一混凝土试件为对比试验组。分别采用SEM、XRD和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试件的断面形貌、元素组成和力学性能。在力学性能分析阶段,研究了不同荷载作用下、不同钢纤维掺量条件时,单一混凝土试件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的结构均匀且连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试件受力后可以增大内部钢纤维表面的摩擦;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中C含量明显升高,占比达44%,试件的强度等级增大;通过对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断裂韧性和弹性模量等方面的研究,可知钢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的整体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单一混凝土试件,说明钢纤维能够有效增强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韧性,防止裂缝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钢纤维掺量 荷载作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钢纤维增强改性酚醛树脂力学和摩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雪梅 韦春 +1 位作者 潘冬明 李肖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2,共4页
采用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剑麻/钢纤维混杂为增强纤维,通过辊炼、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剑麻/钢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剑麻纤维的加入及含量对聚砜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剑... 采用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剑麻/钢纤维混杂为增强纤维,通过辊炼、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剑麻/钢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剑麻纤维的加入及含量对聚砜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剑麻纤维质量分数为15%、钢纤维为1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和弯曲强度分别为3.82kJ/m^2和59.6MPa,达到最大;随着剑麻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热稳定性能下降,当剑麻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优异;复合材料的磨损面呈现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聚砜 剑麻纤维 钢纤维 增强 摩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增强作用及在软岩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其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7-340,共4页
为了更好的利用钢纤维混凝土进行软岩巷道支护,在实验室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对比实验,利用FLAC3D对软岩巷道钢纤维混凝土锚喷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与基岩粘结面间的强粘结力是钢纤维混凝土具有增... 为了更好的利用钢纤维混凝土进行软岩巷道支护,在实验室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对比实验,利用FLAC3D对软岩巷道钢纤维混凝土锚喷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与基岩粘结面间的强粘结力是钢纤维混凝土具有增强作用的主要原因,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得出了1%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在软岩巷道支护中既经济又合理。该支护方案在马路坪矿-650中段运输大巷的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增强机理 粘结力 掺量 软岩巷道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界面应力传递与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6期908-912,共5页
本文从理论和试验两个角度分析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界面应力传递与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直线形和弯钩形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界面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埋入端位置,并沿着钢纤维的埋入方向降低,在截面中部位置趋于零;当钢纤维的长径比为... 本文从理论和试验两个角度分析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界面应力传递与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直线形和弯钩形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界面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埋入端位置,并沿着钢纤维的埋入方向降低,在截面中部位置趋于零;当钢纤维的长径比为定值时,随着钢纤维含量的增加,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均较大增强;在相同的钢纤维的掺量时,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强度与长径比成正比;纤维长度和直径对界面应力影响较小,但会改变钢纤维应力的位置,本文的结果能为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混凝土 界面应力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预浸技术提升C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房恩惠 杨树桐 +2 位作者 庞瑞阳 孙忠科 兰天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但CFRP-混凝土界面常因为表层混凝土薄弱区的过早破坏而影响加固效果。鉴于此,本文采用不同浓度树脂预浸(Resin Pre-Coating, RPC)溶液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预浸处理以增强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但CFRP-混凝土界面常因为表层混凝土薄弱区的过早破坏而影响加固效果。鉴于此,本文采用不同浓度树脂预浸(Resin Pre-Coating, RPC)溶液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预浸处理以增强其表层力学性能。分析并阐明了体积浓度为10%~50%的RPC溶液处理混凝土表面对CFRP-混凝土界面承载力、界面应力分布及黏结-滑移关系等的影响规律及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RPC处理可以使环氧树脂有效渗入混凝土表层的微裂缝和孔洞,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与混凝土之间形成机械咬合作用,能有效提高C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改善界面破坏形式。针对本文试验的C40混凝土,采用体积浓度为30%的RPC溶液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过早破坏,使胶层强度得到充分利用,与未经RPC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界面极限承载力提高了78.4%,界面抗剪强度和界面剪切断裂能分别提高了71.1%和3.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预浸技术(RPC技术) 表面处理 界面增强 CFRP-混凝土界面 外贴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准静态力学性能
20
作者 季斌 方秦 +1 位作者 麻海燕 余红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63-267,共5页
为了优化钢纤维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设计优选了大流动性细粒混凝土与长度为70mm、长细比达93.3的长钢纤维,采用三维钢纤维编织技术与渍浆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成功制备出钢纤维体积率Vf为5%和10%的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试件(3D... 为了优化钢纤维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设计优选了大流动性细粒混凝土与长度为70mm、长细比达93.3的长钢纤维,采用三维钢纤维编织技术与渍浆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成功制备出钢纤维体积率Vf为5%和10%的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试件(3D-BSFC).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对基体强度为C50的试件进行了准静态3种低应变率(10-6/s,10-4/s及10-2/s)下的单轴压缩试验,测出了应力-应变全曲线、强度、压缩韧性以及弹性模量,研究了其受压力学特性及钢纤维掺量和应变率对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掺量三维正交钢纤维对基体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最高达3倍以上,同时改善其变形能力,使韧性增强最高达3.87倍;在较低应变率状态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应变率 准静态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