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注浆法加固缺陷桩轴压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信贵 张怀 +4 位作者 张懿丹 罗冲 韩伟 严利娥 纪天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6,共10页
针对缺陷桩传统加固方法周期长、损耗高,以注浆加固法为主的微型加固工艺受施工因素影响较大,存在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钢管-注浆法微型加固方式,并进行室内模型桩轴压试验,考察了钢管比率、缺陷位置对缺陷加固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 针对缺陷桩传统加固方法周期长、损耗高,以注浆加固法为主的微型加固工艺受施工因素影响较大,存在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钢管-注浆法微型加固方式,并进行室内模型桩轴压试验,考察了钢管比率、缺陷位置对缺陷加固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于试验建立准确的有限元模型,总结了混凝土纵向应力分布规律与钢管Mises应力分布规律,对影响缺陷加固桩极限承载力的参数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加固桩的极限承载力随钢管比率增大而增大,且在钢管比率增大至2.4%时达到最佳;中部缺陷加固桩与下部缺陷加固桩极限承载力提升幅度最高分别可达完整桩的4.5%与15.8%;钢管端部混凝土截面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随缺陷位置下移而逐渐明显,钢管Mises应力水平的提升分别与钢管比率以及钢管长度有关;缺陷加固桩极限承载力与注浆体强度成正比,增大钢管壁厚与钢管直径对承载力贡献不大,钢管-注浆法在处理深部缺陷时表现突出,极限承载力提升幅度最高可达31.20%;建议加固深部缺陷桩时,沿桩身通长设置钢管并将钢管嵌固于桩端稳定持力层内一定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桩加固 钢管-注浆法 轴压性能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桩身钢管与注浆加固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信贵 莫慧莹 +3 位作者 严利娥 唐力 韩伟 张懿丹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夹泥、混凝土胶结不良等此类桩身缺陷工程中常用注浆法或钢管-注浆法进行处理,然而目前对缺陷桩的加固后的承载机理及效果评价等认识仍不充分。设计40、60 mm两种缺陷大小与中、下两个缺陷部位的缺陷桩,对其分别使用钢管-注浆法与注浆... 夹泥、混凝土胶结不良等此类桩身缺陷工程中常用注浆法或钢管-注浆法进行处理,然而目前对缺陷桩的加固后的承载机理及效果评价等认识仍不充分。设计40、60 mm两种缺陷大小与中、下两个缺陷部位的缺陷桩,对其分别使用钢管-注浆法与注浆法进行加固,对正常桩与缺陷加固桩模型进行竖向荷载试验,并进行荷载-位移分析与桩身应力-应变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注浆法可使缺陷桩恢复相对正常桩77.9%~81.1%的承载力,钢管-注浆法恢复幅度为79.1%~90.6%,其中钢管刚度的选择对钢管-注浆法的效果发挥起重要作用。钢管-注浆法在承载力恢复与控制变形方面均优于注浆法,两种加固工艺对缺陷部位占比10%以内的缺陷桩均能取得稳定的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桩 桩身缺陷 钢管-注浆法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