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双相不锈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唐红元 王辉祥 刘烨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在环境腐蚀介质作用下,普通碳钢管混凝土柱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而危害整个结构体系的安全。为了使钢管混凝土柱在耐腐蚀、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提出采用双相型不锈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UFSST)代替普... 在环境腐蚀介质作用下,普通碳钢管混凝土柱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而危害整个结构体系的安全。为了使钢管混凝土柱在耐腐蚀、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提出采用双相型不锈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UFSST)代替普通碳钢管混凝土柱,并对12根矩形短柱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通过对试件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应变行为规律的研究,讨论了3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和3种钢管壁厚对矩形UFSST短柱试件轴压承载力性能影响,以及双相不锈钢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矩形UFSST短柱试件破坏模式可分为腰鼓屈曲和剪切破坏,两类破坏均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试件极限承载力随钢管壁厚和混凝土强度增加而提升,钢管约束效应使试件荷载在峰值后随轴向位移增加仍保持相对平稳发展。对比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承载力设计公式计算结果发现:在未考虑钢管约束效应的规范中,欧洲规范BS EN 1994-1-1计算结果均值与试验结果最接近且偏于安全,可直接用于矩形UFSST短柱承载力估算;考虑了钢管约束效应的中国技术规程T/CECS 952—2021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基于矩形钢管对混凝土的非均匀约束作用,对中国技术规程T/CECS 952—2021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矩形UFSST短柱承载力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不锈钢钢管混凝土 轴压试验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和微观性能研究
2
作者 陈忠章 段木子 +2 位作者 蔡升宇 苏伟锋 李鹏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探讨了利用隧道开挖料中的岩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当粗骨料对细骨料的替代率在40%以下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但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2.2%、14.1%,抗折强度变化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单纯... 探讨了利用隧道开挖料中的岩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当粗骨料对细骨料的替代率在40%以下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但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2.2%、14.1%,抗折强度变化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单纯型重心设计法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进行了评价;根据紧密堆积理论模型计算了不同粗骨料产量下的堆积密实度,发现开挖粗骨料的针片状粒型改变了材料堆积状态,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堆积密实度,从而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开挖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验证了开挖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程 开挖粗骨料 高性能混凝土 紧密堆积理论 堆积密实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国锋 曹煊 +1 位作者 谢向东 张继承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8,共9页
目的为了研究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方法考虑径厚比、长径比和钢纤维掺量3个参数的影响,设计并制作15根构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推出试验,得到轴向荷载与加载端位移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高强钢管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的... 目的为了研究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方法考虑径厚比、长径比和钢纤维掺量3个参数的影响,设计并制作15根构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推出试验,得到轴向荷载与加载端位移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高强钢管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根据试验结果,对影响黏结强度的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高强钢管长径比和径厚比的增加,黏结强度减小;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试件黏结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即当钢纤维掺量从1%增加到2%时,黏结强度增加,但当钢纤维掺量从2%增加到3%时,黏结强度反而降低;试件荷载-滑移曲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有明显的峰值点,峰值点后曲线急速下降(部分出现尾部上升的现象),二是曲线无明显峰值点,拐点后曲线持续缓慢增长。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黏结破坏分为黏结阶段、滑动阶段和抗摩擦阶段。结论以长径比、径厚比、含钢率和套箍系数为参数,结合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适用于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管 高性能混凝土 推出试验 黏结滑移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体和减水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余雪娟 郑晓博 +3 位作者 刘建忠 韩方玉 沙建芳 方若全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通过建立出浆时间判定与测试方法,研究了超细粉体和减水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拌和过程的影响,采用减水剂吸附量、颗粒堆积密实度以及水膜层厚度测试,基于颗粒堆积行为揭示了UHPC出浆时间作用机制。结果表明:UHPC在搅拌过程中经历湿... 通过建立出浆时间判定与测试方法,研究了超细粉体和减水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拌和过程的影响,采用减水剂吸附量、颗粒堆积密实度以及水膜层厚度测试,基于颗粒堆积行为揭示了UHPC出浆时间作用机制。结果表明:UHPC在搅拌过程中经历湿颗粒形成期、湿颗粒生长期、团聚临界状态(出浆状态),之后迅速形成团聚体并转变为浆体,提出了出浆状态判据与出浆时间测试方法。相对于超细粉体,减水剂对UHPC出浆时间的影响较小。微米颗粒体系的出浆时间明显小于纳米颗粒体系,球形颗粒体系的出浆时间明显小于不规则颗粒体系。颗粒堆积密实度和水膜层厚度是控制出浆时间的关键,水膜层厚度决定了出浆时间的总体范围,而颗粒堆积密实度和水膜层厚度决定了出浆时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超细粉体 减水剂 新拌性能 堆积密实 水膜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偏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秋维 梁林 +1 位作者 王程伟 苏宁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5,共10页
为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以荷载偏心率和钢管径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2个圆钢管UHPC短柱试件并对其进行偏心受压加载试验,分析了该类构件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钢管应变和变形系数等,考察了主要因素对短柱偏压... 为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以荷载偏心率和钢管径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2个圆钢管UHPC短柱试件并对其进行偏心受压加载试验,分析了该类构件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钢管应变和变形系数等,考察了主要因素对短柱偏压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特征为钢管屈服和核心混凝土压坏;荷载-挠度曲线有较明显的峰值点,偏心率越大和径厚比越小,曲线的下降段越平缓;达到60%峰值荷载时,钢管开始产生明显的约束作用,达到90%峰值荷载时,截面变形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偏心率增大使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下降,而径厚比减小可降低这种不利影响。在试验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对短柱的N-M曲线进行分析,建立了临界偏心率和套箍系数的关系表达式,并基于此提出短柱偏压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高性能混凝土 偏压短柱 数值分析 N-M关系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螺旋筋约束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祥花 徐炜圣 +1 位作者 梁莹 陈宗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研究方钢管螺旋筋约束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轴压力学性能,以试件高度和是否配制螺旋筋作为设计参数,进行了6个试件的轴压加载试验,获取了其荷载位移曲线并分析了破坏过程、应变分布,得到了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还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1... 为研究方钢管螺旋筋约束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轴压力学性能,以试件高度和是否配制螺旋筋作为设计参数,进行了6个试件的轴压加载试验,获取了其荷载位移曲线并分析了破坏过程、应变分布,得到了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还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17个试件的拓展参数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配制螺旋筋使得外部钢管性能发挥更充分,也有效地提升了试件轴压刚度、轴压承载力和延性。拓展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试件的钢管厚度、钢管强度和螺旋筋直径与轴压性能呈正相关关系,而螺旋筋间距的增大会降低试件轴压承载力。螺旋筋显著提升了对管内混凝土的约束,提高了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变形性能,有效改善了方钢管约束不均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螺旋筋 自密实高强混凝土 轴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质机制砂石制备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微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著芳 徐桂弘 +3 位作者 李振学 段莉 贾萸 刘梓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为了探究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C80)微孔结构分布特征,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AVIZO软件、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碳酸盐质机制砂石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内部孔隙结构进行观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在碳酸盐岩质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内部... 为了探究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C80)微孔结构分布特征,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AVIZO软件、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碳酸盐质机制砂石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内部孔隙结构进行观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在碳酸盐岩质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孔隙结构,在10μm的测试精度范围内,微孔呈现圆形特征,整体圆整度较好。通过SEM扫描电镜观测可知,在高性能混凝土内部存在着微裂隙或贯通的裂隙结构,这些裂隙的宽度在0.5~2μm,样品的内部存在3~10μm的微小空洞。碳酸盐岩质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内部的微孔洞进行统计分析,孔洞直径服从三参数正态分布,受试验观测及精度的限制,试验统计结果呈现正偏(高峰偏左)现象,故提出一种“纠正偏峰”方法对统计结果“第三参数C”的计算进行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客观、较优地确定第三参数,弥补10μm以下未统计到的缺失数据及试验样品有限的限制,为检验混凝土内孔洞的分布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0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 微孔洞 三参数正态分布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秦靖凯 何学杰 +3 位作者 张娟 骆志 于子程 杜国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37,共11页
为研究高强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illed high-strength square steel tube,UHPCFHST)柱的抗震性能,以套箍系数、长细比和轴压比为研究参数,对UHPCFHST柱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分... 为研究高强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illed high-strength square steel tube,UHPCFHST)柱的抗震性能,以套箍系数、长细比和轴压比为研究参数,对UHPCFHST柱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分析各参数对试件滞回性能、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件破坏特征均相似,柱底出现钢管鼓曲和混凝土压碎现象。随着套箍系数的增大(套箍系数由0.55~0.98),试件的延性分别提升了8.91%和21.52%。随着长细比的增加,试件的初始刚度、水平承载力和延性下降,长细比越大试件的延性减弱越显著。轴压比由0.1增大到0.2时,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水平承载能力提高,而延性下降。同时,将文中承载力试验结果与各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美国ANSI/AISC 360—16《钢结构建筑规范》的计算结果较实测低48%,偏于保守,而GB 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的计算结果较实测高17%,经分析福建省地方标准DBJ/T13-51—2010最为计算与实测最为贴合,为高强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设计提供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方钢管 高性能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7
9
作者 余志武 潘志宏 +1 位作者 谢友均 刘宝举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4-57,67,共5页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涉及的因素多,除了要满足强度要求外,对工作性更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有很大差别。自密实混凝土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计算方法。本文对常用的自密实高...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涉及的因素多,除了要满足强度要求外,对工作性更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有很大差别。自密实混凝土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计算方法。本文对常用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在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参数如水胶比、浆集比、粗细骨料体积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固定砂石体积计算法,对全计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计算方法更能符合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并且计算简单,使用方便,该方法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和应用推广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配合比 计算 设计 水胶比 浆集比 粗细骨料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韩林海 杨有福 +1 位作者 李永进 冯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共9页
以构件截面尺寸和截面形式为基本参数,进行了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水泥水化阶段构件截面温度场和核心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水泥水化阶段钢管混凝土构件温度场及其核心混凝土的收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截... 以构件截面尺寸和截面形式为基本参数,进行了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柱水泥水化阶段构件截面温度场和核心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水泥水化阶段钢管混凝土构件温度场及其核心混凝土的收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类似,但钢管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远小于素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在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ACI209(1992)提供的普通混凝土收缩模型的修正,提出了适合钢管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收缩变形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水化热 收缩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7
11
作者 罗素蓉 郑建岚 +1 位作者 王国杰 王雪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2,共7页
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为基础, 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筋粘结锚固性能、受弯构件的抗弯、抗剪受力性能、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中强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共做了62个粘结强度拉拔试验、1... 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为基础, 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筋粘结锚固性能、受弯构件的抗弯、抗剪受力性能、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中强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共做了62个粘结强度拉拔试验、12根梁抗弯抗剪承载力试验、4榀框架采用MTS伺服加载系统进行的抗震性能试验, 研究结果为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还介绍了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33层高层建筑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了工程应用中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粘结强度 受弯构件 框架结构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设计高掺量II级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 被引量:46
12
作者 丁庆军 黄修林 +2 位作者 王红喜 黄成造 景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0,共4页
针对细砂的实际工程,采用矿粉和粉煤灰超量取代部分细砂进行密实骨架堆积,实现混凝土最密实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细度模数为2.2的砂和需水量比为105%的II级粉煤灰,利用140、350kg/m3的P.O42.5级水泥,可分别配制出C30、C50高性能泵送抗裂... 针对细砂的实际工程,采用矿粉和粉煤灰超量取代部分细砂进行密实骨架堆积,实现混凝土最密实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细度模数为2.2的砂和需水量比为105%的II级粉煤灰,利用140、350kg/m3的P.O42.5级水泥,可分别配制出C30、C50高性能泵送抗裂大体积混凝土,大幅度减小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密实堆积 高性能混凝土 超量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工作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丁一宁 王岳华 +1 位作者 董香军 张峻翔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1-57,共7页
工作度、强度、韧性及耐久性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SCHPC)的主要性能指标,而工作度是保证混凝土具有高性能的重要前提。本文参照目前国际上的最新发展趋势,使用流变仪(rheometer)、流动槽(flow channel)、坍落流动板(slump flow panel)... 工作度、强度、韧性及耐久性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SCHPC)的主要性能指标,而工作度是保证混凝土具有高性能的重要前提。本文参照目前国际上的最新发展趋势,使用流变仪(rheometer)、流动槽(flow channel)、坍落流动板(slump flow panel)、J型环(J-Ring)和L槽(L-Box)等方法研究纤维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FR-SCHPC)的工作度。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的钢纤维、PP纤维及组合纤维对新拌混凝土流动性、抗离析性、流经钢筋的间隙通过性能以及自流平能力的影响;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FRSCHPC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度 钢纤维 PP纤维 组合纤维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余志武 丁发兴 林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79,共9页
通过48根高温冷却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C80)短柱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火灾温度、恒温持续时间、含钢率等因素对高温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短柱极限强度、峰值应变、平台强度等的影响,并对构件高温后的工作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试验表明,随... 通过48根高温冷却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C80)短柱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火灾温度、恒温持续时间、含钢率等因素对高温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短柱极限强度、峰值应变、平台强度等的影响,并对构件高温后的工作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试验表明,随着火灾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增加,高温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整体上呈降低趋势,且温度高于500℃后,其下降速度更快,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高温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随含钢率增加略有提高。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高温后钢管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材料应力 应变关系曲线计算公式和极限强度、峰值应变、平台强度、极限承载力等经验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钢管高性能混凝土 极限承载力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涛 岳志豪 +1 位作者 王洁 刘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24-2229,共6页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兼有自密实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特性,应用前景广阔。针对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采用不同水胶比、矿物掺合料进行了强度等级为LC50的配合比方案研究,对抗压强度、坍落扩展度试验、V型...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兼有自密实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特性,应用前景广阔。针对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采用不同水胶比、矿物掺合料进行了强度等级为LC50的配合比方案研究,对抗压强度、坍落扩展度试验、V型漏斗试验、L型槽试验及U型槽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水胶比为0.3,体积砂率为49%,Ⅰ级粉煤灰、硅灰的替代率(占水泥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4%,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1%条件下,能够满足强度等级为C50的自密实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要求,工作性能良好,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应用基础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 自密实 配合比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高性能混凝土的密实性与耐久性 被引量:23
16
作者 陈立军 金玉杰 《混凝土》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1-22,17,共3页
 本文论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密实性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指出混凝土中的微毛细孔数量越多,大毛细孔数量越少,混凝土孔隙内部的含湿量和混凝土的自收缩越大;过度追求尽可能大的密实度和尽可能小的毛细孔孔径,导致混凝土孔隙体积的含湿量...  本文论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密实性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指出混凝土中的微毛细孔数量越多,大毛细孔数量越少,混凝土孔隙内部的含湿量和混凝土的自收缩越大;过度追求尽可能大的密实度和尽可能小的毛细孔孔径,导致混凝土孔隙体积的含湿量和混凝土的自收缩过度增加,是目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密实 毛细孔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仇益梅 王育宏 +1 位作者 陈君翔 阳利君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4,共4页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典型自密性和填充性的特种混凝土,其组成材料比例对技术性能和应用效果影响显著。根据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结合临江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实际要求,进行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试验结...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典型自密性和填充性的特种混凝土,其组成材料比例对技术性能和应用效果影响显著。根据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结合临江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实际要求,进行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原材料品种和掺量,并在工程应用中进一步优化配合比;推荐配合比使用的外加剂性能稳定,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的重现性好,力学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均有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工程应用表明:新拌混凝土满足泵送工艺的要求,施工中无堵管或爆管现象,现场抽检的坍落度和强度测定值均合格,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 设计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结构补强中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一宁 董香军 王岳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按照国际标准测试了纤维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FRSCHPC)的工作度、强度及韧性,研究了FRSCHPC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与补强中的应用,分析对比了不同纤维含量的FRSCHPC作为补强材料与原结构共同工作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低收缩率、徐变率及较高... 按照国际标准测试了纤维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FRSCHPC)的工作度、强度及韧性,研究了FRSCHPC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与补强中的应用,分析对比了不同纤维含量的FRSCHPC作为补强材料与原结构共同工作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低收缩率、徐变率及较高强度、韧性的FRSCHPC与原构件具有相同受荷性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结构补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结构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高性能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游经团 韩林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8-103,共6页
考虑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轴压比等参数,进行了18个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试验,分析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的特点、构件的轴向变形和抗弯刚度退化情况,并初步探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钢管高性能混凝土压弯... 考虑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轴压比等参数,进行了18个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试验,分析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的特点、构件的轴向变形和抗弯刚度退化情况,并初步探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钢管高性能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滞回性能 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秋维 梁林 +1 位作者 史庆轩 王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为研究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界面黏结滑移性能,以钢管宽厚比、高宽比和UHPC强度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8个方钢管UHPC试件并对其进行静力推出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过程与形态、荷载-滑移曲线、黏结强度和钢管纵向应变分布... 为研究方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界面黏结滑移性能,以钢管宽厚比、高宽比和UHPC强度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8个方钢管UHPC试件并对其进行静力推出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过程与形态、荷载-滑移曲线、黏结强度和钢管纵向应变分布,结果表明:推出后的试件整体较为完整,钢管无鼓曲现象,加载端边缘处混凝土有一定损伤;加载端与自由端的荷载-滑移曲线形状基本一致,且曲线分为有明显峰值点的弱化型和无明显峰值点的强化型两类;黏结强度随宽厚比和高宽比的增加而减小,当宽厚比较大时,增大UHPC强度可以明显提高黏结强度;加载端的钢管纵向应变小于自由端,应变沿高度方向大致呈指数分布.从黏结强度的组成出发,忽略化学胶着力影响,通过确定界面摩擦和机械咬合应力的表达式,建立了方钢管UHPC在两种养护条件下的黏结强度计算模型,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UHPC) 推出试验 黏结滑移性能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