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性能的钢管混凝土空间筒体结构抗震设计
1
作者 薛强 郝际平 王迎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22,共7页
钢管混凝土空间筒体结构是将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环状桁架拉结形成中空筒状的高耸特种结构,在化肥厂的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抗震性能的研究目前仍属空白。以应用比较广泛的110m高,17m直径的典型造粒塔为工程背景,对此类结构进行了... 钢管混凝土空间筒体结构是将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环状桁架拉结形成中空筒状的高耸特种结构,在化肥厂的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抗震性能的研究目前仍属空白。以应用比较广泛的110m高,17m直径的典型造粒塔为工程背景,对此类结构进行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用Push-over方法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了罕遇地震作用下梁柱塑性区的主要分布。结果表明,楼梯间钢柱和环状桁架对其抗震性能影响较大,此类结构抗震性能一般较好。最后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计对策,可为同类构筑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空间筒体结构 静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性能评估与设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伯望 王海波 曹国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1-204,共4页
进行了1个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模型为比例1∶10的13层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外筒为钢管混凝土框支框筒结构,内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将模型等效为两自由度体系,分别进行了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为0.22 g,0.40 ... 进行了1个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模型为比例1∶10的13层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外筒为钢管混凝土框支框筒结构,内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将模型等效为两自由度体系,分别进行了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为0.22 g,0.40 g,0.62 g和1.0 g共4种工况的抗震性能动力试验。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是一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结构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研究
3
作者 柳博哲 汪梦甫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双重抗侧体系由于节点焊接而带来的系列问题,但不可避免地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亟需针对此类结构的消能减震研究。本文以30层梁端铰接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 梁端铰接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双重抗侧体系由于节点焊接而带来的系列问题,但不可避免地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亟需针对此类结构的消能减震研究。本文以30层梁端铰接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不同构造形式的消能黏滞阻尼伸臂形成减震层,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优选出最佳构造形式,并据此对比设置一道及两道减震层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减震性能及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变化对设置一道减震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斜撑型减震层对结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的控制效果及自身的耗能效果最佳,而两道减震层结构的综合性能要略优于一道减震层结构,但一道减震层结构对减震层位置变化更敏感,且当减震层位于结构1/3 H层高时减震效果最佳;阻尼系数与速度指数过大或过小均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而速度指数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但应注意所带来的位移突变和基底剪力增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结构 梁端铰接 减震层布置 阻尼系数 速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大跨空间曲面预应力混凝土壳体结构建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龙莉波 马跃强 李卫红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2期1988-1992,共5页
壳体结构在建筑平面设计和形体塑造上给予了建筑师巨大的创作空间,随着数字设计技术快速发展,以自由曲面为基本结构形态的大跨度壳体结构层出不穷,但均采用单层异形壳的设计形式。以上海奉贤在水一方项目为背景,对全球首例双层大跨空间... 壳体结构在建筑平面设计和形体塑造上给予了建筑师巨大的创作空间,随着数字设计技术快速发展,以自由曲面为基本结构形态的大跨度壳体结构层出不穷,但均采用单层异形壳的设计形式。以上海奉贤在水一方项目为背景,对全球首例双层大跨空间曲面预应力混凝土壳体结构的建造技术开展了研究。为了解决建造过程中涉及的复杂结构体系施工路线制定、复杂形状混凝土支模浇筑、大跨度空间曲线预应力精准施工等难题,研发形成了施工全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复杂形态曲面混凝土模板支架体系、超长双曲面混凝土预应力施工技术等成果,有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大跨空间曲面 大跨度壳结构 数值模拟 混凝土模板支架 预应力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加固改造方案优选方法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倩 王松 +1 位作者 李霞 王欣然 《工程造价管理》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文章致力于优化钢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的加固改造方案,以增强其安全性能,提升加固工程的质量。文章首先通过结构功能函数评估加固的必要性,然后选取永定楼消防与结构安全修缮工程作为案例,进行了全面的结构现状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构建... 文章致力于优化钢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的加固改造方案,以增强其安全性能,提升加固工程的质量。文章首先通过结构功能函数评估加固的必要性,然后选取永定楼消防与结构安全修缮工程作为案例,进行了全面的结构现状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构建了加固效费比模型,并发展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方法对不同加固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加固改造方案。该方案不仅在经济性、施工周期和后期维护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其在提升结构安全性和整体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研究结果证实,本研究构建的评价和优选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选择出最优加固方案,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并确保加固工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展望未来,应将继续探索更多新型加固技术和更先进的优化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需求,进一步提升加固改造工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钢框架-混凝土结构 加固改造方案 TOPSIS优选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数值模拟的复杂空间混凝土壳体结构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6
作者 富秋实 王建 施贵宝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2期1993-1997,共5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筑的形态及结构体系均呈现出复杂的趋势。同时,施工过程往往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建造完成后的建筑内力分布情况也与施工过程存在较高相关性,需通过合理的施工控制技术确保设计意图的准确实现。以国内外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筑的形态及结构体系均呈现出复杂的趋势。同时,施工过程往往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建造完成后的建筑内力分布情况也与施工过程存在较高相关性,需通过合理的施工控制技术确保设计意图的准确实现。以国内外首例叠置双层大跨空间曲面预应力混凝土壳体结构施工——上海在水一方项目为背景,探讨基于全过程数值模拟施工控制技术的应用:首先建立可模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刚度变化、预应力张拉、临时支撑脱开等行为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对拟定的施工工况进行验证及优化;其次基于模拟结果,在结构卸载工况中,采用伺服液压千斤顶辅助卸载,以确保结构受力模式的转化平稳、安全;最后制订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方案,并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及计算结果,判定结构受力状况。最终,项目结构施工顺利完成,验证了所采用的施工控制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空间混凝土结构 全过程数值模拟 施工控制技术 有限元模型 伺服液压千斤顶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变异形曲面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群综合施工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有才 董利华 张荣灿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工程为例,介绍了流体施工的工艺原理,详细介绍了流体施工的技术难点,主要包括测量放样,模板的选材、制作、成型及复杂的支撑体系,钢筋的成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针对这些难题,采取了由... 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工程为例,介绍了流体施工的工艺原理,详细介绍了流体施工的技术难点,主要包括测量放样,模板的选材、制作、成型及复杂的支撑体系,钢筋的成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针对这些难题,采取了由样板模拟到实际施工的技术工作路线,借助应用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指导施工,将积分和微分原理应用到空间曲面的设计中。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成功解决了工程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建筑 结构 异形 空间曲面 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空间多变异形曲面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群施工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有才 张荣灿 陈国刚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6,共5页
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工程为例,介绍了流体施工的特点和难点及工艺原理。主要从平面(空间)定位、水平剖面定位模板及内外曲面模板选择、内外模支架系统选择、钢筋混凝土施工等方面介绍了仿生空间多变异形曲面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 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工程为例,介绍了流体施工的特点和难点及工艺原理。主要从平面(空间)定位、水平剖面定位模板及内外曲面模板选择、内外模支架系统选择、钢筋混凝土施工等方面介绍了仿生空间多变异形曲面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将微分和积分原理应用到空间曲面的组成设计当中,解决了曲面模板的成型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仿生建筑 异形 结构 曲面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史庆轩 王峰 +2 位作者 桑丹 吴超锋 王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84,共8页
采用PERFORM-3D对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该结构的屈服路径、侧向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剪力滞后效应、斜柱损伤及损伤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传力途径明确,具有较大的抗... 采用PERFORM-3D对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该结构的屈服路径、侧向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剪力滞后效应、斜柱损伤及损伤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传力途径明确,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较好的空间工作性能,且主次节点可以有效地平衡各斜柱内力差,使节点层变形小于其它非节点层;斜交网格筒结构的剪力滞比沿楼层高度由正剪力滞比转变为负剪力滞比,且随着结构的塑性发展,结构首次出现负剪力滞后的位置有所下降;不同类型地震波及不同加速度幅值对斜柱层损伤值影响较大,而对斜柱层损分布模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斜交网格结构 抗震性能 静力弹塑性分析 动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静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淑云 白国良 高志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0,77,共6页
为研究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的静力特性,以30层高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整体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外框架与筒体之间连接方式、楼板厚度对结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发现外框架中存在一定剪力滞后现象;... 为研究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的静力特性,以30层高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整体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外框架与筒体之间连接方式、楼板厚度对结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发现外框架中存在一定剪力滞后现象;外框架与筒体之间铰接时,框架承担的层间剪力将增加,而由框架柱轴力形成的抗倾覆弯矩减小;楼板厚度的增加使结构内力沿结构高度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等结论,可为高层混合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框架-混凝土混合结构 变形 内力 剪力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倒塌爆破拆除四联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仓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文学 刘运通 陈福盛 《工程爆破》 2002年第4期29-31,46,共4页
待拆四联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仓群,高宽比接近1。爆破前通过对筒仓群进行预切缝,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结构;采用秒差多段延期爆破方案,使两两独立的筒仓分别向南、北方向倒塌。文中论述了爆破设计方案、爆破参数和切口高度的确定以及起爆网... 待拆四联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仓群,高宽比接近1。爆破前通过对筒仓群进行预切缝,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结构;采用秒差多段延期爆破方案,使两两独立的筒仓分别向南、北方向倒塌。文中论述了爆破设计方案、爆破参数和切口高度的确定以及起爆网路的设计与施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钢筋混凝土结构 爆破拆除 控制爆破 秒差延时 双向倒塌 起爆网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伟 侯宪章 +1 位作者 许峰 陈阳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0,共3页
根据钢管混凝土的受力特点,运用体外预应力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并对体外预应力钢管混凝土工作阶段的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体外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扩展了钢管... 根据钢管混凝土的受力特点,运用体外预应力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结构——体外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并对体外预应力钢管混凝土工作阶段的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体外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扩展了钢管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预应力 钢管混凝土 组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组合梁式结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海霞 杨扬 周兴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3年第3期35-36,共2页
介绍了钢管砼空间桁架组合梁式结构型式,通过分析它的受力特点,大胆预测了这种新型结构型式的广阔发展前景。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空间桁架 组合梁 结构型式 受力特点 桥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减震结构的控制效果研究
14
作者 任凤鸣 周云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7-363,共7页
以一30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连接方式设置相同数量的粘滞阻尼器,形成4种减震方案,并进行了三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相比... 以一30层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连接方式设置相同数量的粘滞阻尼器,形成4种减震方案,并进行了三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相比,设置了粘滞阻尼器的结构在层间位移角、层剪力和结构耗能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减震控制效果与粘滞阻尼器的设置位置和连接方式有关,将粘滞阻尼器沿高度均匀地设置于核心筒和框架之间时,减震效果最优.在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中设置粘滞阻尼器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若对阻尼器的设置方式进行优化,将会最大程度地发挥阻尼器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结构 粘滞阻尼器 减震效果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宏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5-27,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筒体高层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杆系——柱壳计算模型。应用样条函数对薄壁筒子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增量理论,推导了薄壁筒子结构的弹塑性矩阵及刚度矩阵。推出了框架筒中空间杆件考虑剪切变形、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筒体高层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杆系——柱壳计算模型。应用样条函数对薄壁筒子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增量理论,推导了薄壁筒子结构的弹塑性矩阵及刚度矩阵。推出了框架筒中空间杆件考虑剪切变形、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单元刚度矩阵。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计算例题,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结构 弹塑性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仓中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探讨
16
作者 李福恩 王振清 梁彩虹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4年第10期31-33,共3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地铁、工业建筑、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在筒仓中还很少应用。本文结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在钢筋混凝土筒仓中应用...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地铁、工业建筑、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在筒仓中还很少应用。本文结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在钢筋混凝土筒仓中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工业建筑 超高层建筑 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 承载力 桥梁 地铁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高层钢管混凝土框筒结构施工模拟分析及方案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毛诗洋 闫维明 +2 位作者 贾洪 马玉彬 谢志成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7,共5页
利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并考虑材料、边界条件和荷载作用的时变性与桩基础沉降等影响因素,以单元生死法精确模拟了施工过程,对某超高层钢管混凝土(CFST)框筒结构在施工阶段的竖向变形差异、构件内力分布变化规律和施工方案的优化进行了... 利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并考虑材料、边界条件和荷载作用的时变性与桩基础沉降等影响因素,以单元生死法精确模拟了施工过程,对某超高层钢管混凝土(CFST)框筒结构在施工阶段的竖向变形差异、构件内力分布变化规律和施工方案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和施工方案对CFST框筒混合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施工方案,并根据竖向变形的分析结果,对竖向承载构件的施工标高进行了预调值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钢管混凝土 结构 施工模拟 方案优化 预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排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繁良 黄炎生 周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0-197,共8页
以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为工程背景,将钢梁与柱、核心筒的节点修改为螺栓连接的铰接节点,制作1/40的缩尺结构模型进行振动台测试,研究结构的损伤特点、动力特性、最大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扭转角、地震惯性力、楼层剪力和延... 以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为工程背景,将钢梁与柱、核心筒的节点修改为螺栓连接的铰接节点,制作1/40的缩尺结构模型进行振动台测试,研究结构的损伤特点、动力特性、最大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扭转角、地震惯性力、楼层剪力和延性需求等。结果表明:震损出现在下部楼层的混凝土楼板与柱连接、楼板与核心筒连接、楼板与钢梁连接、核心筒角部等部位;基本自振周期和阻尼比随震损增加而增大,动力放大效应减小,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较显著;核心筒最大层间位移角达1/26,超过规范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不倒塌限值3.8倍未出现倒塌;钢排架抗扭刚度小,结构扭转反应由核心筒主导;地震惯性力和楼层剪力受地震长周期分量的影响小,楼层延性需求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钢排架-核心结构 铰接节点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筒结构地震能量反应分析
19
作者 蔡文哲 王斌 +1 位作者 史庆轩 葛明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2-106,共15页
结合所建立的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向恢复力模型对斜交网格筒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中各能量项的分配规律,从结构-构件-楼层3个层面,依次分析了滞回耗能的分配规律,并探讨了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参数对滞回耗能分布的影响。... 结合所建立的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向恢复力模型对斜交网格筒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中各能量项的分配规律,从结构-构件-楼层3个层面,依次分析了滞回耗能的分配规律,并探讨了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参数对滞回耗能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主要依靠阻尼耗能和滞回耗能平衡地震输入的能量;斜柱和连梁是斜交网格筒结构的主要耗能构件;斜柱的滞回耗能随楼层增高递减且在模块相接处有明显突变,设计时此处应避免出现较大的刚度突变。研究从能量的角度揭示了斜交网格筒结构的损伤模式和耗能机制,为建立此类结构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轴向恢复力模型 斜交网格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耗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混凝土柱墙梁板一体浇筑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永青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23期247-248,共2页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力、建材、设备的市场化快速发展,专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也日臻成熟,逐渐向模块化方向发展。我国大中城市的CBD高层、超高层建筑一个个拔地而起,随处可见,在装点着城市美丽的同时,也在谱写现代城...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力、建材、设备的市场化快速发展,专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也日臻成熟,逐渐向模块化方向发展。我国大中城市的CBD高层、超高层建筑一个个拔地而起,随处可见,在装点着城市美丽的同时,也在谱写现代城市文明的新辉煌。楼层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也由原来一贯采用的柱墙和梁板分开二次浇筑法发展成为少数具备条件的板梁墙柱一体浇筑法,混凝土施工技术又一次实现了革命性突破。在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速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商业开发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关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框架 结构 混凝土柱墙梁板 浇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