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混凝土组合式塔筒的减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申彦利 王高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为探究调谐质量阻尼器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式风电塔筒的震致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筒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类别场地环境下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3种结构进行相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 为探究调谐质量阻尼器和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于钢-混凝土组合式风电塔筒的震致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钢混组合式塔筒的数值分析模型,基于不同类别场地环境下选取相应的地震波对3种结构进行相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在不同场地环境下TMD对主结构的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钢混组合式塔架在岩石、硬土场地和软弱土场地下地震响应更激烈;TMD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地震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塔筒的振动,且D-MTMDs对震致振动控制效果优于STMD;结构对于岩石、硬土土场地环境下的控制效果略优于其他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 地震响应 非线性分析 振动控制 分布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中竖向和环向角度分析的薄壁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单向偏心受压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房皓 王多银 杨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7-264,共8页
为加快中国内河水运的发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制造的偏差、轴心线的偏离、联系结构协同受力,以及上部堆载不均匀等因素使得绝大多数的组合构件处于偏心受压状态。目前对应用于码头结构的薄壁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rein-forced conc... 为加快中国内河水运的发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制造的偏差、轴心线的偏离、联系结构协同受力,以及上部堆载不均匀等因素使得绝大多数的组合构件处于偏心受压状态。目前对应用于码头结构的薄壁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rein-forc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RCFST)偏心受压承载性能的研究还未下定论。鉴于此,通过跨中竖向环向应变和侧向挠度的角度对薄壁钢护筒-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构件单向偏心受压问题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护筒壁厚和受竖向荷载偏心率的不同,对桩极限承载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对柱顶跨中和柱底的跨中应力应变的改变较为明显。因此,进行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偏心受压承载性能研究运用于码头设计中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联合受力 偏心受压 承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陆铁坚 许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结构在弹性阶段,芯筒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力,一旦芯筒开裂,钢框架开始承担大部分水平力,且随着地震作用的加强,承担比例不断加大... 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结构在弹性阶段,芯筒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力,一旦芯筒开裂,钢框架开始承担大部分水平力,且随着地震作用的加强,承担比例不断加大,钢框架起到了抗震第2道防线的作用;芯筒在地震往复作用下首先在底部开裂;随着损伤的不断积累,底层几乎全部开裂,中部沿楼板四周也开裂;框架在中震与大震作用下均处于弹性阶段;在特大震作用下,先底柱后中部梁出现塑性绞;楼板在地震作用下产生了较大变形,在与芯筒和钢框架梁相连部位均产生了大量裂缝;该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是双重抗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混合结构 受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补偿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周绪红 黄湘湘 +2 位作者 王毅红 狄谨 刘永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9,共5页
经过多种补偿方案的比较,提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的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并研究竖向变形差异补偿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利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进行结构分析,在分析中分层施加竖向荷载,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 经过多种补偿方案的比较,提出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的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并研究竖向变形差异补偿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利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进行结构分析,在分析中分层施加竖向荷载,考虑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影响。分析表明,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竖向变形差异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既能保证补偿的精度,又经过优化使施工更为方便,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补偿方案。采用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可以使楼层的最大累积变形差异明显减小,保证水平构件的水平度。在补偿结构中,只有位于平面四角处的连系梁内力减小较多,其他梁或柱的内力变化很小。与原结构类似,在补偿结构中,钢框架柱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远远小于柱-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体系 楼层组优化补偿方案 竖向变形差异 结构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材料的钢筋砼-钢组合塔筒损伤监测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天翔 许斌 +1 位作者 李彦贺 蒋凡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964,969,共5页
钢筋混凝土-钢组合塔筒作为一种新型的风电塔架形式,其混凝土段的开裂对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对其混凝土段的开裂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激励的应力波测量的钢筋混凝土塔段的开裂监测方法,以某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钢组合塔筒作为一种新型的风电塔架形式,其混凝土段的开裂对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对其混凝土段的开裂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激励的应力波测量的钢筋混凝土塔段的开裂监测方法,以某钢筋混凝土-钢塔筒缩尺模型为对象,以布置在钢筋混凝土塔筒表面的压电陶瓷片为激励器,利用布置在钢筋混凝土塔筒不同高度位置的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器,实现在不同水平往复加载下的应力波的测量。对混凝土塔段从裂缝开始出现直至构件最终破坏整个过程各压电陶瓷片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定义损伤指标。结果表明,定义的指标不仅可较好反应裂缝实际出现位置,且与加载等级相关,所提出的监测方法可对钢筋混凝土塔段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钢筋混凝土-钢组合风电塔筒 应力波 损伤指标 裂缝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6
作者 巩玉发 尹兆岩 王琦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1-134,共4页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是外框架采用钢结构,内筒采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形成钢框架-混凝土内筒体系。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25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得到数据结果表明,...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是外框架采用钢结构,内筒采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形成钢框架-混凝土内筒体系。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25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得到数据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比纯钢框架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核心组合结构 地震响应分析 稳定性分析 临界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抗震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万林 常卫华 +1 位作者 张建伟 赵长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88,共6页
提出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该组合核心筒包含2种组合,即不同受力体系-桁架与核心筒的组合、不同材料-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形成了双重组合核心筒.对2个1/6缩尺的带洞口核心筒结构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 提出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该组合核心筒包含2种组合,即不同受力体系-桁架与核心筒的组合、不同材料-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形成了双重组合核心筒.对2个1/6缩尺的带洞口核心筒结构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其中包括一个普通带洞口混凝土核心筒和一个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2个试件的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耗能及破坏特征.试验及分析表明,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比普通带洞口混凝土核心筒抗震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内藏钢桁架带洞口混凝土组合核心筒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提出了该新型组合核心筒抗震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桁架 组合核心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组合钢板墙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麟 邹勇强 周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92-396,共5页
组合钢板墙是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抗侧力构件。对钢框架-组合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顺序和破坏模式,并与基本自振周期相近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 组合钢板墙是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抗侧力构件。对钢框架-组合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破坏顺序和破坏模式,并与基本自振周期相近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以考查组合钢板墙对钢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组合钢板墙筒体结构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差不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很快发生塑性损伤,随即刚度严重退化,而组合钢板剪力墙中的钢板先屈服,可以减缓核心筒的刚度退化,提高核心筒的延性,从而改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结构 组合板墙 抗震性能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滨轻轨先铰接后刚接的钢-混凝土混合框架墩设计 被引量:12
9
作者 郝丽维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8期72-73,77,共3页
结合跨疏港公路立交桥下部结构采用钢横梁钢筋混凝土墩柱组合框架墩结构 ,主要介绍框架墩的构造形式、计算模式。
关键词 轻轨铁路 立交桥 下部结构 横梁-钢筋混凝土墩柱组合框架墩 结构设计 桥墩 计算模式 铰接 刚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结构技术在筒仓钢漏斗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刚 张天昊 孔慧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69,共6页
钢筋混凝土筒仓可分为单仓和群仓,作为储存物料的大型构筑物已得到广泛应用。某散粮筒仓在满负荷装粮6个月后,其中一单仓圆锥面钢漏斗与环梁锚筋脱开,导致漏斗脱落,经现场排查,其他钢漏斗存在有效焊接锚筋数量远低于设计要求的情况,需... 钢筋混凝土筒仓可分为单仓和群仓,作为储存物料的大型构筑物已得到广泛应用。某散粮筒仓在满负荷装粮6个月后,其中一单仓圆锥面钢漏斗与环梁锚筋脱开,导致漏斗脱落,经现场排查,其他钢漏斗存在有效焊接锚筋数量远低于设计要求的情况,需进行加固处理。采用传统的钢结构加固方法存在着焊接工作量大、难度高、进料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筒仓钢漏斗加固方法———漏斗内新增混凝土叠合层及混凝土环梁,与原钢漏斗形成组合结构漏斗,加强漏斗与筒仓仓壁的连接,探索了组合结构技术在筒仓钢漏斗加固中的应用,可供同类筒仓钢漏斗加固设计和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 漏斗 环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水下爆炸气泡与混凝土组合板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旭 岳松林 +3 位作者 邱艳宇 王明洋 邓树新 刘念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9-89,共11页
混凝土组合板(作为水工结构中的基本构件)在水下近场爆炸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及对气泡运动的影响规律,是评估水下爆炸对工程结构毁伤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开展一系列钢筋混凝土板、钢-混凝土-钢组合板的水下爆炸试验,研究了不同爆距下气泡... 混凝土组合板(作为水工结构中的基本构件)在水下近场爆炸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及对气泡运动的影响规律,是评估水下爆炸对工程结构毁伤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开展一系列钢筋混凝土板、钢-混凝土-钢组合板的水下爆炸试验,研究了不同爆距下气泡与两种类型板构件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获得以下规律:长径比为1的柱形装药最大半径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一致;在相同壁面条件下,随着爆距的减小,气泡脉动周期增大,气泡逐渐被壁面吸附,脉动及高速射流造成的毁伤效果增强;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板对气泡脉动过程的影响弱于钢-混凝土-钢组合板,壁面刚度越大,高速射流方向性越显著、作用效果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气泡脉动 高速射流 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R-μ-T关系对比研究及其在高层混合结构位移需求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志华 吕西林 +1 位作者 周颖 卜一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50,共9页
本文结合弹塑性反应谱的研究,给出了求解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位移需求的基本步骤,并采用不同的R-μ-T关系计算了某15层混合结构的位移需求。结果表明:选取不同模型计算所得的位移需求有一定的偏差,偏差大致在25%以内,其中Ne... 本文结合弹塑性反应谱的研究,给出了求解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位移需求的基本步骤,并采用不同的R-μ-T关系计算了某15层混合结构的位移需求。结果表明:选取不同模型计算所得的位移需求有一定的偏差,偏差大致在25%以内,其中Newm ark&Hall模型会较大幅高估结构的位移需求。通过比较,本文最终选取吕西林、周定松模型,其估计的位移需求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偏差基本控制在30%以内,可以为工程界接受。对比分析不仅表明了选取该模型的合理性,同时说明弹塑性反应谱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估计此类结构位移需求的方法,在混合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反应谱 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混合结构 位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取值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重 程竞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3,110,共7页
分析了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中组合框架梁正弯矩区截面抗弯刚度增大系数的变化范围和负弯矩区楼板翼缘有效宽度范围内钢筋对梁截面惯性矩的增大效果,对受力状态与组合框架梁负弯矩区长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变刚度组合... 分析了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中组合框架梁正弯矩区截面抗弯刚度增大系数的变化范围和负弯矩区楼板翼缘有效宽度范围内钢筋对梁截面惯性矩的增大效果,对受力状态与组合框架梁负弯矩区长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变刚度组合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混合结构中组合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了混合结构设计时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的取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核心混合结构 组合框架梁 负弯矩区 弯矩比 刚度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和运营后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92-1602,共11页
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 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大面积、超深度"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技术,采用"半刚性管段接头","三明治"式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倒梯型最终接头,钢筋混凝土沉管结构的控裂和防腐耐久性设计,中国智慧、中国速度的建造技术,等等不一而足。指出了大桥沉管隧道在运营期间应关注的若干技术问题:1)大桥通车后,沉管隧道后续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量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最终的收敛值又将有多大?如果超限,又应作何种管控对策? 2)如果发现有大/小管节/管段的接头张开,又该怎样应对处理?如何确保设计预期的沉管各节段间大小接头都要求做到"滴水不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管控对策:1)如果大接头工后沉降(尤其是差异沉降)超限,建议采用深水下的"微扰动注浆"进行后处理; 2)如果接头在底板处有因正弯矩值过大而张开的不测情况,认为只需截断管段顶板内的部分预应力筋,而使截面正弯矩值降低,即可将接头处已张开的底板接缝重新闭合,达到整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沉管隧道 岛隧工程 自稳式巨型质圆围护结构 “八锤同步振沉”技术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技术 半刚性管段接头 -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型最终接头 混凝土控裂 防腐耐久性设计 工后沉降 差异沉降 接头漏水及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