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参数分析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朋 尤学辉 +3 位作者 史庆轩 陶毅 戎翀 黄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研究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参数影响下的抗震性能,基于ABAQUS软件中混凝土塑性损伤(CDP)模型,考虑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的界面接触滑移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讨论了轴压比、普通混凝土强度、配筋率和模板厚度等参数对UHPC免拆模板... 为研究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参数影响下的抗震性能,基于ABAQUS软件中混凝土塑性损伤(CDP)模型,考虑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的界面接触滑移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讨论了轴压比、普通混凝土强度、配筋率和模板厚度等参数对UHPC免拆模板-RC柱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基于平截面假定,给出了UHPC免拆模板-RC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试件的承载力、骨架曲线和混凝土损伤情况;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均先增大后减小,轴压比为0.7时承载力和延性均最高;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试件的承载力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却逐渐降低;提高配筋率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力,但对延性影响不大;模板的厚度对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影响显著,当模板厚度从10 mm增加到25 mm时,试件的承载力提高了24.1%,但其延性降低了43.8%,在保证试件拥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下,建议UHPC模板厚度选择15~20 mm;基于平截面假定得到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以很好地预测试件的承载能力,计算值与模拟值(试验值)的比值均值为0.97,标准差为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免拆模板 钢筋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邢国华 赵嘉华 +2 位作者 常召群 王浩楠 陆勇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 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嵌入式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根SMA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SMA筋加固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SMA加固量、轴压比和环包CFRP布对加固柱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分析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曲率分布。结果表明: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因柱脚处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溃形成塑性铰而破坏,主要表现为延性破坏模式;相同轴压比下,加固柱试件较普通混凝土柱承载力提高了51.2%~70.2%,位移延性和累计耗能也得到提升,抗震性能显著改善;随加固量增加,SMA筋嵌入式加固柱的耗能、塑性铰长度和极限位移显著提高;在层间位移角达到1/50之前,承载力没有明显下降;轴压比增大至0.4时,加固柱的峰值荷载和耗能能力增大,延性显著降低,环包CFRP布后加固柱的变形和耗能明显改善。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SMA筋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形状记忆合金 抗震性能 嵌入式加固 承载力 数字图像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基于能量等效的损伤状态量化方法
3
作者 宁超列 王硕 翟永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钢筋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不同的失效模式。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状态量化方法目前存在定义方式不一且预测精度较差的问题。基于246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的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等效原则量化不同... 钢筋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具有不同的失效模式。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状态量化方法目前存在定义方式不一且预测精度较差的问题。基于246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的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等效原则量化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损伤状态的方法。通过引入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位移角预测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能量等效原则可将钢筋混凝土柱的骨架曲线等效为一个理想弹塑性模型,不仅便于定义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而且便于在同一框架下对比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力学性能差异。根据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的位移角,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状态可以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度破环”、“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四个等级。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预测不同失效模式钢筋混凝土柱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的位移角。传统的峰值承载力经验折减系数法在预测屈服点的位移角时偏于保守,在预测极限点的位移角时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失效模式 损伤状态 能量等效 贝叶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锈蚀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小娟 黄哲烜 +3 位作者 刘阳 郭子雄 蒋欢军 陈玉洁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206,277,共11页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一个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中不同部位钢筋锈蚀率往往不一致,在弯曲受拉侧和受压侧的纵向钢筋锈蚀对RC柱压弯性能的影响机理也不同。为研究纵向钢筋锈蚀对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个未锈蚀R...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一个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中不同部位钢筋锈蚀率往往不一致,在弯曲受拉侧和受压侧的纵向钢筋锈蚀对RC柱压弯性能的影响机理也不同。为研究纵向钢筋锈蚀对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个未锈蚀RC柱和五个锈蚀RC柱的拟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钢筋锈蚀率、锈蚀位置和轴压比等参数对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侧锈蚀RC柱的损伤分布和力学性能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当轴压比为0.1时,锈蚀侧纵筋受拉断裂是导致RC柱力学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当轴压比较大时,锈蚀侧混凝土的受压损伤和锈蚀纵筋受压屈曲是引起RC柱力学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与未锈蚀RC柱相比,纵筋锈蚀率不超过15.00%的单侧纵筋锈蚀RC柱正向承载力降幅不超过10.00%,反向承载力降幅不超过5.00%,在极限状态时的累积耗能降幅约6.48%~15.21%。与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相比,钢筋锈蚀对RC柱变形能力的影响最显著。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大,RC柱的弯曲变形占比减小,剪切变形和滑移变形占比增大。当受拉侧钢筋因锈蚀而提前断裂时,RC柱正向极限变形降低约30.00%~37.00%,反向极限变形降低约10.00%~17.00%。进行锈蚀RC柱抗震性能评估时,需合理考虑受拉和受压纵筋锈蚀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蚀钢筋混凝土(RC) 抗震性能 单侧钢筋锈蚀 锈蚀率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度法纤维梁柱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柱地震损伤分析
5
作者 高营 郑亮 王万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1-728,共8页
为高效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柱的地震损伤过程,将混凝土和钢筋单轴损伤本构模型与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模型相结合,建立钢筋混凝土构件地震损伤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模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构件... 为高效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柱的地震损伤过程,将混凝土和钢筋单轴损伤本构模型与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模型相结合,建立钢筋混凝土构件地震损伤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模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过程。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双向加载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构件的非线性动力行为和损伤分布情况。此外,所建立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构件的地震损伤演化过程,描述构件的薄弱部位,且具有较高计算效率和求解精度,可用于地震作用下建筑和桥梁结构倒塌过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纤维梁单元 损伤本构模型 损伤分析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接成型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朋 尤学辉 +3 位作者 黄杰 史庆轩 陶毅 王秋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URC)柱的抗震性能,选取UHPC免拆模板拼接方式和表面处理方式为试验设计参数,制作并完成了9个URC柱和1个钢筋混凝土(RC)柱的拟静力加载试验。模板拼接方式为螺栓加角钢连接、螺栓连接和环...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URC)柱的抗震性能,选取UHPC免拆模板拼接方式和表面处理方式为试验设计参数,制作并完成了9个URC柱和1个钢筋混凝土(RC)柱的拟静力加载试验。模板拼接方式为螺栓加角钢连接、螺栓连接和环氧树脂砂浆连接;表面处理方式为光面处理、气泡膜印花处理和设肋处理,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模板拼接方式及表面处理方式对该类柱抗震性能的影响。此外,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了URC柱的正截面偏压承载力计算式。结果表明:峰值荷载前,UHPC模板与核心混凝土黏结面无明显破坏,URC柱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尤其是采用螺栓加角钢连接的URC柱,即使加载至极限位移时,也没有发生界面黏结失效破坏;与普通RC柱相比,URC柱的承载力提高了6.4%~43.3%,延性提高了11.4%~48.7%,耗能能力提高了27.7%~85.3%;三种连接方式中,采用螺栓加角钢连接的URC柱承载力最高,连接最可靠。最后,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的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免拆模板 钢筋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黏弹性阻尼器增强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秋维 景烜光 +1 位作者 史庆轩 李雪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8-247,共10页
针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eel tubed reinforced concrete,STRC)柱节点抗震性能薄弱的现状,提出采用改良的铅黏弹性阻尼器进行增强。基于ABAQUS工作平台对铅黏弹性阻尼器试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计算所得滞回和骨架曲线、耗能性能及... 针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eel tubed reinforced concrete,STRC)柱节点抗震性能薄弱的现状,提出采用改良的铅黏弹性阻尼器进行增强。基于ABAQUS工作平台对铅黏弹性阻尼器试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计算所得滞回和骨架曲线、耗能性能及疲劳性能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铅芯直径、铅芯布置形式及复合黏弹性体厚度比值对铅黏弹性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扇形铅黏弹性阻尼器,改良后的四边形铅黏弹性阻尼器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随着铅芯直径的增大,阻尼器的耗能能力指标均得到大幅提高;建议铅芯个数取2个,铅芯面积与复合黏弹性层面积比值取6%~8%,复合黏弹性体厚度比值约为0.67。建立不同布置方案的铅黏弹性阻尼器增强STRC柱节点试件模型,对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和箍筋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合理的布置方案,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 铅黏弹性阻尼器 数值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与刚度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吕辉 肖冲 罗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97-4206,共10页
为研究框架柱的压弯承载力与压弯刚度,通过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与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162根足尺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算例进行参数分析,探讨了各参数对柱的承载力、刚度的影响,提出了参数影响下的柱承... 为研究框架柱的压弯承载力与压弯刚度,通过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与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162根足尺钢筋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算例进行参数分析,探讨了各参数对柱的承载力、刚度的影响,提出了参数影响下的柱承载力、刚度实用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当轴压比≤0.4时,随轴压比的增大,柱的压弯峰值承载力增大,当轴压比>0.4时,随轴压比的增大,柱的压弯峰值承载力减小,提高纵筋配筋率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均能有效的增大柱的压弯峰值承载力,且提高纵筋配筋率的效果更好;当轴压比≤0.2时,随轴压比的增大,柱的弹性刚度增大,当轴压比>0.2时,随轴压比的增大,柱的弹性刚度减小,提高纵筋配筋率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均能增大柱的弹性刚度;提出的实用计算公式可较准确地反映有限元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框架柱的设计作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压弯承载力 压弯刚度 实用计算公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型钢增强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秋维 景烜光 景瑞颖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858,共10页
采用钢管对传统RC柱进行约束,形成的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具有优越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但在应用于框架节点设计时,节点区域仍采用普通RC柱节点构造,可能导致节点处没有钢管约束而成为薄弱点,节点处易发生破坏。针对钢管约束钢... 采用钢管对传统RC柱进行约束,形成的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具有优越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但在应用于框架节点设计时,节点区域仍采用普通RC柱节点构造,可能导致节点处没有钢管约束而成为薄弱点,节点处易发生破坏。针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节点抗震性能薄弱的现状,提出采用内置型钢短柱进行增强。基于ABAQUS工作平台对具有相同构造形式的节点试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计算所得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型钢应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内置型钢长度和轴压比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内置型钢长度增加,试件的承载力、极限位移和延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轴压比对试件受力性能影响较小。通过进一步分析试件的破坏机制、型钢抗弯性能和耗能能力,提出满足节点抗震性能需求的内置型钢长度建议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 内置型钢 数值分析 抗震性能 型钢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贤 肖岩 +2 位作者 毛炜烽 安德森 周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端板高强螺栓连接的狗骨式削弱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通过2个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其抗震性能和破坏形态.两组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此种节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试件EJ1在钢梁狗骨式削弱区的塑性还没有充分... 提出了一种新型端板高强螺栓连接的狗骨式削弱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通过2个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其抗震性能和破坏形态.两组试件的试验结果表明此种节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试件EJ1在钢梁狗骨式削弱区的塑性还没有充分发展前发生了连接破坏,节点耗能能力较差;而试件EJ2由于提高了节点连接质量,在梁端狗骨式削弱区形成塑性铰破坏,节点耗能能力较好,抗震性能优良.建议采取措施提高钢梁和端板的焊接质量,尽量采用工厂焊接来保证钢梁狗骨式削弱作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端板 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赵彤 刘明国 +1 位作者 谢剑 张景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72,共7页
本文通过8根钢筋混凝土柱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验证了使用碳纤维布 包裹钢筋混凝土柱来提高其延性这种补强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轴压比、混凝上强度、碳 纤维布强度以及碳纤维布的包裹范围、包裹层数等因... 本文通过8根钢筋混凝土柱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验证了使用碳纤维布 包裹钢筋混凝土柱来提高其延性这种补强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轴压比、混凝上强度、碳 纤维布强度以及碳纤维布的包裹范围、包裹层数等因素对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最后,还对碳纤维 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使其延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碳纤维布 延性 抗震性能 轴压比 混凝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纤维梁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柱受力破坏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强 宋雪迪 +1 位作者 郝中华 王占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6,81,共12页
合理、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非线性及断裂破坏行为,对于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显式求解模块Explicit,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纤维梁单元的构型及其... 合理、准确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非线性及断裂破坏行为,对于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显式求解模块Explicit,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纤维梁单元的构型及其单元消除技术,构建了包含材料破坏准则的钢筋、混凝土单轴本构关系,并利用用户材料接口VUMAT编制了相应的计算子程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本文对轴压与侧向往复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受力破坏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单元消除(杀死)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有限单元法对于梁柱构件断裂破坏过程的模拟;基于纤维梁单元构建的材料单轴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能够准确、细致地描述钢筋混凝土柱在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能发展、构件截面的渐进破坏过程以及残余构件的运动状态;对于非线性性态发展较为强烈的结构构件,考虑材料失效的模拟分析结果更为合理、可信。该方法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下倒塌全过程的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纤维梁单元 单轴本构模型 破坏准则 单元消除 显式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丽华 李爱群 +2 位作者 鲁风勇 娄宇 李培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7,共7页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与柱连接节点的构造还有待合理设计并试验验证。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设计4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与柱连接节点的构造还有待合理设计并试验验证。采用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设计4个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强度、延性和钢筋、钢板的应变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剪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探讨,提出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钢筋混凝土柱 节点 受剪承载力 延性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布加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俊华 于长海 +2 位作者 唐跃锋 刘明哲 萧寒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8-54,共7页
通过3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布加固ISO 834标准火灾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性能试验以及3根ISO 834标准火灾作用后未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和3根常温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对比试验,研究了CFRP布加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 通过3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布加固ISO 834标准火灾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性能试验以及3根ISO 834标准火灾作用后未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和3根常温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对比试验,研究了CFRP布加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CFRP布加固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刚度修复有一定作用,但刚度提高程度有限,从开始加载到荷载达到80%极限荷载的不同加载水平下,加固后轴压试件的轴压刚度与常温下试件刚度的比值在0.25~0.39之间,偏压试件的抗弯刚度与常温下试件刚度的比值在0.14~0.31之间。CFRP布加固对火灾后试件的承载力提高作用较为显著,能将试件的承载力提高至受火后承载力的1.67~2.37倍,但与常温下试件的承载力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加固后试件的承载力水平为常温下试件的0.54~0.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CFRP布 加固 钢筋混凝土柱 力学性能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与碳纤维布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卢亦焱 陈少雄 赵国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7,共8页
外包钢与碳纤维布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是一种新的加固形式。在其运用到结构抗震加固时,必须保证加固构件具有良好的延性破坏机制,为此进行了7根碳纤维布与角钢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试验,并编制了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全过程... 外包钢与碳纤维布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是一种新的加固形式。在其运用到结构抗震加固时,必须保证加固构件具有良好的延性破坏机制,为此进行了7根碳纤维布与角钢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试验,并编制了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全过程分析程序,对轴压比、碳纤维布用量、角钢用量等影响复合加固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及电算结果均表明,复合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和耗能性能均有大幅提高。与仅用外包角钢加固柱相比,复合加固柱的抗震性能亦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钢 碳纤维布 复合加固 钢筋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刘伯权 白绍良 +1 位作者 徐云中 黄宗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2-89,共8页
结构的地震破坏可看作是超过屈服后的非弹性阶段的低周疲劳问题,而单根柱的破坏分析是整个框架失效分析的基础。本文通过八根1/2比例的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位移幅值下的等幅低周疲劳试验和六根非对称位移循环下的低周疲劳试验,探讨了在... 结构的地震破坏可看作是超过屈服后的非弹性阶段的低周疲劳问题,而单根柱的破坏分析是整个框架失效分析的基础。本文通过八根1/2比例的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位移幅值下的等幅低周疲劳试验和六根非对称位移循环下的低周疲劳试验,探讨了在不同位移幅值下钢筋混凝土柱累积损伤的发展规律以及低周疲劳寿命的表达式,给出了低周疲劳寿命与不同位移水平下正负位移幅值比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希望以此为基础,建立更为合理的结构抗震破坏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低周疲劳 对称位移 循环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尺寸效应的大比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杜修力 符佳 张建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8,共8页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是基于小尺寸构件的试验研究建立起来的,但混凝土结构存在尺寸效应现象,由此导致其对于大尺寸构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使用北京工业大学结构试验中心的40000kN多功能压力机,进行钢筋混凝土柱轴...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是基于小尺寸构件的试验研究建立起来的,但混凝土结构存在尺寸效应现象,由此导致其对于大尺寸构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使用北京工业大学结构试验中心的40000kN多功能压力机,进行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尺寸效应的大比尺试验研究。按照相似关系设计3组正方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试件,其几何尺寸分别为:200mm×200mm×900mm、400mm×400mm×1800mm、600mm×600mm×2700mm。在试验基础上,对比分析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极限承载力、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随着钢筋混凝土柱几何尺寸的增加,其按现行规范计算公式所得承载力值更接近相应的试验实测值,即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性降低;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的峰值应变随其几何尺寸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轴心受压性能 尺寸效应 单调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吴波 马忠诚 欧进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3-58,共6页
通过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柱的周期性往复加载试验,初步探讨了高温对钢筋混凝土柱强度、刚度、延性和滞回特性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从而为位于地震区的受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分析和抗震加固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 高温 钢筋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力学性能初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智峰 门进杰 +2 位作者 史庆轩 王秋维 李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1-105,共5页
设计6种不同构造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组合节点。通过以往的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国外对此类结构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国内对此种结构的研究较少。该文研究6种不同构造形式的RCS组合节点的受力... 设计6种不同构造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组合节点。通过以往的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国外对此类结构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国内对此种结构的研究较少。该文研究6种不同构造形式的RCS组合节点的受力性能及破坏模式。其中有面承板,扩展面承板,扁钢箍,正交短梁,柱面钢板和X交叉钢筋等6种剪切件。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6种不同构造形式的组合节点进行分析,对节点核心区受力情况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钢梁 组合节点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的偏心受压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大富 马钊 +2 位作者 葛文杰 袁沈峰 张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8-193,共6页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的影响,对经历0,75,100,125,15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的立方体试块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并设计制作了30根钢筋混凝土柱,将其经历0,75,100,125,15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进行偏心受压静力试验.分析...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的影响,对经历0,75,100,125,15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的立方体试块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并设计制作了30根钢筋混凝土柱,将其经历0,75,100,125,15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进行偏心受压静力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相对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了冻融循环次数、轴向力偏心距对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验柱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都逐渐减小,极限变形逐渐增大,部分试件由大偏心受压破坏转变为小偏心受压破坏.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关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理论适用于冻融循环作用后的钢筋混凝土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钢筋混凝土柱 偏心受压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