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的图形前处理
1
作者 袁政强 傅剑平 白绍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中 ,钢筋单元与混凝土单元相连的粘结单元的编号直接影响有限元刚度矩阵的大小。在现行的分析中 ,单元剖分软件大多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 ,单元数据存储采用数组方式 ,粘结单元编号的差值很大 ,造成有限元刚度矩... 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中 ,钢筋单元与混凝土单元相连的粘结单元的编号直接影响有限元刚度矩阵的大小。在现行的分析中 ,单元剖分软件大多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 ,单元数据存储采用数组方式 ,粘结单元编号的差值很大 ,造成有限元刚度矩阵的增大。笔者按照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建立了有关描述有限元分析前处理的图形类、路径、点 ,用链表方式实现图形中点、路径的链接 ,方便的实现了图形的复制、移动、组合等功能 ,同时实现了粘结单元的连续编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前处理 面向对象技术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类模板链表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外包混凝土的裂缝控制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龚国芝 张伟 +1 位作者 伍鹤皋 马善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6,共6页
基于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在设计荷载下外包混凝土将带裂缝工作的基本承载特性,以缓解开裂与限裂间的矛盾为指导思想,将减小坝后背管外包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提高开裂管道的耐久性作为研究目的,结合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了一些裂缝控... 基于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在设计荷载下外包混凝土将带裂缝工作的基本承载特性,以缓解开裂与限裂间的矛盾为指导思想,将减小坝后背管外包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提高开裂管道的耐久性作为研究目的,结合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了一些裂缝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以及有效的计算内水压力下钢衬外包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公式。结果表明:总用钢量相同时,减薄钢衬,加大钢筋用量,减小裂缝宽度效果明显;减薄钢衬外包混凝土厚度,也可减小裂缝宽度;性能可靠的防水涂料具备黏接性强和变形能力高的基本性质,可进一步研究其对提高管道耐久性的长期作用;采用П-780-83规范中的裂缝宽度公式,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 模型试验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 裂缝控制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支剪力墙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冬 冯仲齐 梅占馨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建立了框支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旋转自由度的高精度平面单元分析钢筋混凝土墙体在地震力作用下混凝土开裂、屈服和钢筋屈服的破损过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的抗震设计提供较精确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框支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 弹塑性 地震力 旋转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闸裂缝成因及加固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基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7,9,共4页
采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法,分析某船闸的裂缝成因、危害和加固措施.计算结果表明,裂缝是由于结构未配置温度钢筋,由寒潮作用引起的.因此,即使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大体积(或尺寸较大)混凝土结构也应配置温度钢筋.同时分析表明,此结构采用拼... 采用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法,分析某船闸的裂缝成因、危害和加固措施.计算结果表明,裂缝是由于结构未配置温度钢筋,由寒潮作用引起的.因此,即使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大体积(或尺寸较大)混凝土结构也应配置温度钢筋.同时分析表明,此结构采用拼缝盖梁加固是可行的、且经济方便.实践证明,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法是分析非杆系结构受力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 船闸 裂缝成因 加固 温度裂缝 温度钢筋 拼缝盖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组合式单元模型的表面求交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基伟 付宇 王亚奖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7,共7页
在空间埋置组合式单元模型中,钢筋单元可埋置于混凝土单元任何位置,混凝土单元网格剖分不受钢筋位置的限制,方便实用,但需确定钢筋单元两端在混凝土单元表面的位置坐标。因此,求解钢筋线与混凝土单元表面的交点坐标是应用该单元模型的前... 在空间埋置组合式单元模型中,钢筋单元可埋置于混凝土单元任何位置,混凝土单元网格剖分不受钢筋位置的限制,方便实用,但需确定钢筋单元两端在混凝土单元表面的位置坐标。因此,求解钢筋线与混凝土单元表面的交点坐标是应用该单元模型的前提,现有的求解方法只适用于混凝土单元表面是平面的情况。为此,提出了牛顿迭代法和分块解析法两种处理方法,能求解钢筋线与混凝土单元表面为任何形状时的交点坐标,增强了该模型的适用性。通过算例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正确性。从适用性而言,分块解析法要优于牛顿迭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 单元模型 前处理 曲面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y on ultrasonic tomography for grouted reinforced concrete by finite element
6
作者 朱自强 喻波 +2 位作者 李亚楠 肖嘉莹 周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791-2799,共9页
A finite element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ultrasound tomography based on the Helmholtz equa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is presented to monitor the grouting defect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In this algorithm,... A finite element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ultrasound tomography based on the Helmholtz equa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is presented to monitor the grouting defect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In this algorithm,a hybrid regularizations-based iterative Newton method is implemented to provide stable inverse solutions.Furthermore,a dual mesh scheme and an adjoint method are adopt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construction.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of both acoust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for a reinforced concrete model is achieved with multiple frequency data.The algorithm is evaluat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under various practical scenarios including varied transmission/receiving modes,different noise levels,different source/detector numbers,and different contrast levels between the heterogeneity and background region.Results obtained suggest that the algorithm is insensitive to noise,and the reconstructions are quantitatively accurate in terms of the location,size and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target over a range of contrast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concrete exact field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