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拱肋破坏过程中的模态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友宝 刘扬 张建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8-345,共8页
对一服役28 a旧桥中的2根钢筋混凝土拱肋进行加载过程中的模态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研究钢筋混凝土拱肋破坏过程中的模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损伤进行一致损伤模式与复合损伤模式的划分,解释结构模态频率在受荷初期可能会增大的原... 对一服役28 a旧桥中的2根钢筋混凝土拱肋进行加载过程中的模态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研究钢筋混凝土拱肋破坏过程中的模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损伤进行一致损伤模式与复合损伤模式的划分,解释结构模态频率在受荷初期可能会增大的原因,分析塑性铰位置对拱肋模态频率的影响;采用曲线拟合方法研究拱肋破坏过程中一阶模态频率与所受荷载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该函数近似为二次函数。这为应用模态频率值来预测钢筋混凝土拱肋的极限荷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筋混凝土拱肋 模态频率 损伤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肋拱桥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尹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金寨县金桃大桥为例介绍了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箱肋拱桥的主要设计过程.为了合理拟定拱桥的重要尺寸,设计时采用通用Midas软件对全桥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拱桥尺寸拟定合适,整体结构安全可靠,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整体结构 上承式钢筋混凝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RC拱肋基于全过程刚度变化规律的承载能力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友宝 刘扬 张建仁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2-537,共6页
基于结构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提出了一种利用节点位移参数来反推拱肋区段刚度的计算方法。算例验证该方法在只利用部分节点位移参数时依然具有较高的精度。然后考虑不同的加载模式和损伤模式,采用该方法对借助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试... 基于结构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提出了一种利用节点位移参数来反推拱肋区段刚度的计算方法。算例验证该方法在只利用部分节点位移参数时依然具有较高的精度。然后考虑不同的加载模式和损伤模式,采用该方法对借助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试验手段获得的既有钢筋混凝土拱肋加载过程中的节点位移值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既有拱肋的区段刚度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化特性。基于拱肋区段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既有拱肋破坏过程中节点竖向刚度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既有拱肋的节点竖向刚度变化规律与区段刚度较为一致。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拱肋的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刚度 矩阵位移法 钢筋混凝土拱肋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箍加固拱肋力学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昊 钱永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分析套箍加固拱肋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加固效果,进行套箍加固拱肋和整体浇筑拱肋的对比模型试验,对比分析套箍加固试件的裂缝发展规律、破坏模式与特征、承载能力和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套箍加固模型和整体浇筑模... 为分析套箍加固拱肋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加固效果,进行套箍加固拱肋和整体浇筑拱肋的对比模型试验,对比分析套箍加固试件的裂缝发展规律、破坏模式与特征、承载能力和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套箍加固模型和整体浇筑模型的裂缝分布规律、破坏过程、破坏模式相同,破坏时挠度相差0.5 mm,破坏荷载相差2.7%,说明二者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同;试验过程中测试的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最大剪应力远小于其承载能力,加载过程中跨中截面测试应变在开裂前符合平截面假定,说明新老混凝土能够作为整体共同受力。通过对比模型试验分析,证明套箍技术加固拱肋是可靠有效的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肋 套箍加固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 力学性能 试验分析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