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9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1 位作者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2
作者 昌毅 杨仁镪 +1 位作者 杨子健 李革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43-9051,共9页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ax)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得各地震响应下的θ_(max),再对θ_(max)及其相对应的地震动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式;针对成都市区域,该方法以成都市历史地震动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PGA计算公式,得到成都市各个工程场地位置的PGA。进而,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结构在充分运行、基本运行、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失效概率最高分别为94.1%、89.1%、74.7%和40.8%,且结构各性能水准的结构失效概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由西部向东部递减,因此可以适当加强西部地区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适当放宽东部地区的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便节约经济成本。所提出的方法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最大层间位移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失效概率 网格化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泽剑 王玉镯 +1 位作者 徐天贵 巩俊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6-996,共21页
随着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在火灾中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将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前期人们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和节点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其耐火极限... 随着建筑火灾的频繁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在火灾中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将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前期人们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和节点的抗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其耐火极限计算公式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计算精度较低。因此,文章综述了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和框架抗火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梳理,考虑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荷载比和配筋率等试验参数对耐火极限的影响,回顾了杆系模型、Rankine方法和刚度法等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限元分析和耐火极限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梁的耐火极限受荷载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配筋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钢筋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受荷载比和荷载偏心率等参数的影响较大,钢筋混凝土节点的耐火极限则取决于节点周边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耐火极限。此外,还收集了129篇文献的试验数据并归纳了荷载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配筋率等试验参数对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对不同条件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统一化规制并对其耐火极限进行了参数相关性分析,选取了相关性大于0.1的参数作为影响耐火极限的重要参数。通过机器学习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耐火极限计算公式,其R2分别为0.935和0.895,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火性能 机器学习 耐火极限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PP修复腐蚀与脱节钢筋混凝土管道的接头力学行为
4
作者 方宏远 初佳军 +3 位作者 李斌 张富鑫 王念念 杜雪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4-850,共17页
钢筋混凝土管道(RCP)接头问题是引发管道失效的主要诱因.采用原位固化法(CIPP)技术可有效修复接头病害,但修复后复合结构的协载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CIPP-RCP接头复合结构三边加载试验,分析了内衬壁厚、腐蚀宽度、顶部腐蚀深度和脱... 钢筋混凝土管道(RCP)接头问题是引发管道失效的主要诱因.采用原位固化法(CIPP)技术可有效修复接头病害,但修复后复合结构的协载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CIPP-RCP接头复合结构三边加载试验,分析了内衬壁厚、腐蚀宽度、顶部腐蚀深度和脱节长度对接头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内衬应变的影响规律.基于双线性牵引-分离响应的黏结单元,建立了复合结构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了各因素对CIPP内衬von Mises应力的影响,并基于模拟结果推导了内衬最大von Mises应力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复合结构失效过程分为线性增长、屈服强化、波动下降和稳定下降4个阶段,达到屈服荷载后接头顶部和底部内壁率先开裂.内衬壁厚从4 mm增至16 mm时,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分别增长31.8%和80.3%.顶部腐蚀深度小于保护层厚度时,腐蚀宽度扩大对复合结构的屈服荷载影响可以忽略,极限荷载与腐蚀宽度呈正相关;顶部腐蚀深度大于保护层厚度时,复合结构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骤降.脱节长度小于10 cm时,CIPP可有效恢复原RCP接头的极限荷载;脱节长度大于10 cm时,修复效果减弱.内衬应变发展呈线性缓慢增长和非线性快速增长两个阶段.内衬壁厚与腐蚀宽度越大,内衬越稳定;顶部腐蚀深度与脱节长度越大,内衬越易屈服.推导的内衬最大von Mises应力预测方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固化法 钢筋混凝土管道 腐蚀 脱节 复合结构 三边加载试验 接头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软接触模型的非线性超声导波识别
5
作者 阎石 王雪南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程中层表面接触压力与刚度;使用颗粒接触模型建立了锈蚀程度和超声导波非线性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数值分析时将锈蚀接触问题简化为一个软接触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软接触中各参数和锈蚀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及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软接触模型得到的结果中,超声导波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趋势和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一致。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出二阶非线性系数和接触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导波的钢筋混凝土早期锈蚀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基于软接触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的识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识别 非线性超声导波 层状结构 软接触模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颗粒链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6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防护敷设材料对钢筋混凝土板抗动力冲击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黄秋月 钟冬望 +2 位作者 李腾飞 杨志龙 何理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8,共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会受到爆炸冲击载荷的作用,导致其发生严重破坏。为了提升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爆炸性能,通常在钢筋混凝土板敷设不同防护材料。采用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开展了敷设不同防护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板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使用加速...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会受到爆炸冲击载荷的作用,导致其发生严重破坏。为了提升钢筋混凝土板的抗爆炸性能,通常在钢筋混凝土板敷设不同防护材料。采用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开展了敷设不同防护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板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试了钢筋混凝土的动力响应,并利用嵌入式压电智能骨料对钢筋混凝土板在落锤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内部损伤信号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层加强结构中,碳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CFRP)和聚脲均能够有效保护试件,相对钢筋混凝土加速度降幅平均值分别为78.20%、79.05%;冲击应力峰值降幅平均值分别为40.98%、65.79%。在复合防护结构中,聚脲-混凝土-CFRP(IPC)、聚脲-CFRP-混凝土(ICP)和CFRP-混凝土-聚脲(CIP)相较于钢筋混凝土板加速度降幅平均值分别为70.29%、77.46%、79.85%,冲击应力峰值降幅平均值分别为32.73%、56.32%、51.07%,均能有效保护试件,提高混凝土板的抗冲击性能,可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落锤冲击 CFRP 聚脲 复合防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WO-Kriging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
8
作者 张基进 韩洪举 +2 位作者 郭吉平 田仲初 张祖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3,共7页
为分析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随服役时间的可靠性退化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IGWO)-Kriging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钢筋锈胀机理和结构可靠度理论建立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度功... 为分析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随服役时间的可靠性退化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IGWO)-Kriging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钢筋锈胀机理和结构可靠度理论建立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度功能函数;然后采用改进Sine混沌映射、非线性距离控制系数与高斯变异策略改进的IGWO,基于IGWO与Kriging构建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响应面模型,提出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应力可靠指标求解方法。以贵州沿河沙坨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IGWO-Kriging模型拟合结构响应面,分析钢筋锈胀对主拱圈应力可靠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IGWO-Kriging的结构响应面模型可以精准拟合钢筋混凝土拱桥的结构响应特性,IGWO对Kriging模型参数寻优精度高、收敛速度快;随着服役时间增加,钢筋锈胀作用对主拱圈应力可靠指标的影响愈发明显,与不考虑钢筋锈胀作用的情况对比,考虑钢筋锈胀作用的主拱圈需要维修加固的时间提早了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主拱圈 应力 结构可靠度 钢筋锈胀 KRIGING模型 改进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钢筋混凝土枢架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9
作者 吴再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5-330,共6页
将地震地面运动模拟为零均值平稳高斯过程,考虑多层剪切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时的非线性和滞回性,根据动力反应的实际概率分布,建议了计算该种结构随机地震反应的概率平均等价线性化法。实例计算表明,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符... 将地震地面运动模拟为零均值平稳高斯过程,考虑多层剪切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时的非线性和滞回性,根据动力反应的实际概率分布,建议了计算该种结构随机地震反应的概率平均等价线性化法。实例计算表明,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符合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地震 剪切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的底层大开洞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闫凯 魏瑞祥 +3 位作者 任鹏飞 张倩 刘政 赵考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6-1347,1367,共13页
针对砌体结构为满足底层功能需求而扩大洞口导致其抗震性能削弱、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按1∶4比例设计制作了一栋四层砖混结构缩尺模型,并基于刚度等效的原则在底层大开洞一侧以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置换部分传统砌体墙,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 针对砌体结构为满足底层功能需求而扩大洞口导致其抗震性能削弱、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按1∶4比例设计制作了一栋四层砖混结构缩尺模型,并基于刚度等效的原则在底层大开洞一侧以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置换部分传统砌体墙,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结构各层的破坏形态、位移变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砌体结构与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紧密联结,结构整体具有延性特征;结构未发生承载力突变,保持较好的抗震耗能性能;结构二层位移显著,设计时应着重关注其刚度,避免形成薄弱层;设钢筋混凝土加强墙可避免地震中底层大开洞砌体结构的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底层大开洞 钢筋混凝土加强墙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特征的漏磁探测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伟平 邱俊澧 姜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2-1032,共11页
以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特征的漏磁探测技术为主线,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回顾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漏磁探测技术能够准确识别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区域并定量评估钢筋锈蚀率.为进一步提升利用漏磁技术探测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特征的... 以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特征的漏磁探测技术为主线,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回顾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漏磁探测技术能够准确识别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区域并定量评估钢筋锈蚀率.为进一步提升利用漏磁技术探测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特征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未来还需要充分考虑磁化强度随机分布引起的锈蚀率评估结果的概率分布特性,明确应力、疲劳、箍筋/相邻纵筋、锈蚀产物和混凝土的影响,推动基于漏磁成像的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和融合多指标、多技术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漏磁探测 锈蚀率 定量评估 概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模型研究
12
作者 李倩 胡洪波 +2 位作者 张荣强 李霞 王欣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共9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加固方案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实施性强等多维度系统科学评选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加固方案评选方法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加固方案评选模型。首先,分析了各种常用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其次,从施工可行性、技术性和经济性三个维度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选指标权重,之后通过理想点法(TOPSIS)对加固方案进行打分,从而评选出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最后,本文以改造加固工程项目为例,验证了评选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加固方法 方案评选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空间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宇霜 金浏 杜修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5-893,共9页
为探究结构空间约束对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借助多尺度数值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边界条件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模型.定量分析了端部约束及添加现浇楼板对RC框架梁刚度和受弯承载力,即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的影响... 为探究结构空间约束对框架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借助多尺度数值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边界条件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模型.定量分析了端部约束及添加现浇楼板对RC框架梁刚度和受弯承载力,即试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的影响,揭示了端部约束及现浇楼板对RC梁弯曲机制的影响机理.此外,对各国规范计算的受弯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空间约束会影响RC框架梁的破坏形态.固支梁的刚度和受弯承载力显著高于简支梁,固支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刚度最高可达简支梁的3.06倍和4.10倍.添加现浇楼板可显著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与刚度.各国规范可准确地计算简支梁的受弯承载力.然而,计算的固支梁及楼盖梁的受弯承载力极其保守,剪跨比为5.0的固支加板梁的受弯承载力模拟值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加拿大规范值的6.25倍、6.76倍和6.0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结构空间约束 端部约束 现浇楼板 强梁弱柱 细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粮仓火蔓延特性研究
14
作者 马春宝 薛飞 +1 位作者 张文华 刘振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圆顶粮食仓(以下简称“气膜粮仓”)因具有安全性高、气密性强、隔热性好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在我国得到了应用。然而,有关气膜粮仓的消防安全可靠性研究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模拟火灾场景,分析了气膜粮仓...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圆顶粮食仓(以下简称“气膜粮仓”)因具有安全性高、气密性强、隔热性好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在我国得到了应用。然而,有关气膜粮仓的消防安全可靠性研究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模拟火灾场景,分析了气膜粮仓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原因,研究了粮仓外壁火蔓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气膜粮仓外层PVDF层和聚氨酯保温层能够被火源引燃并发生蔓延。距墙体2.5 m处最大热通量小于1.0 kW/m^(2),未达到点燃普通可燃物的热通量。此外,距墙体2.5 m处的温度未超过100℃,未达到柔性聚氨酯泡沫270℃的点燃温度。考虑一定的安全余量,建议防火间距应不小于3.0m。同时本文还提出了适合气膜粮仓的消防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粮仓 火蔓延 防火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运动非平稳频率对剪切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影响
15
作者 李玉亭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6年第2期70-77,共8页
地面运动非平稳频率对剪切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影响Z.Hasgur1前言非线性结构系统通常由于具有滞回效应,因此其随机反应与历史有关。研究者一般不得不通过特定的技术,生成一系列地面运动加速度曲线,通过蒙特卡罗法用确定... 地面运动非平稳频率对剪切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影响Z.Hasgur1前言非线性结构系统通常由于具有滞回效应,因此其随机反应与历史有关。研究者一般不得不通过特定的技术,生成一系列地面运动加速度曲线,通过蒙特卡罗法用确定性方法确定非线性系统对每个输人的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强度影响 地震运动 非平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的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6
作者 江文明 曾思智 +2 位作者 常丽青 邵铁峰 胡淑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2,共10页
提出一种用于中心支撑结构中钢支撑与支撑连接板之间的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包括自双肢短剪切型耗能段、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棒材和碟形弹簧。采用校正的有限元法对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进行研究,得到其滞回性能... 提出一种用于中心支撑结构中钢支撑与支撑连接板之间的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包括自双肢短剪切型耗能段、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棒材和碟形弹簧。采用校正的有限元法对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进行研究,得到其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随后开展带普通支撑、带双肢短剪切型耗能段、带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的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较小的残余变形,拉力下SMA棒材受拉且碟形弹簧静止,压力下SMA棒材静止且碟形弹簧受压,并使构件在拉、压作用下承载力基本相等。多遇地震下,各结构中所有构件均处于弹性,抗震性能基本相同;罕遇地震下,普通钢支撑发生严重屈曲;双肢短剪切型耗能段表现出良好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钢支撑始终处于弹性,且带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的中心支撑结构残余变形明显下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震后功能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支撑结构 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 SMA棒材 碟形弹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的负泊松比设计与抗高速冲击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进 张芸 +6 位作者 马衍轩 李梦瑶 王鹏 张建 王公斌 张鹏 高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58-2870,共13页
为增强钢筋混凝土的抗高速冲击性能,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骨架进行负泊松比设计,得到两种内凹角数量不同的六肋及星型钢筋混凝土。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对不同类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抗高速冲击性能测试,并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其场变化... 为增强钢筋混凝土的抗高速冲击性能,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骨架进行负泊松比设计,得到两种内凹角数量不同的六肋及星型钢筋混凝土。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对不同类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抗高速冲击性能测试,并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其场变化及微观泊松比进行分析,得到内凹角数量对钢筋混凝土破坏形态、承载力及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在抗高速冲击作用下出现了负泊松比,分别为-0.50和-1.00;从应变场来看,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的最大应变均出现在内凹角附近,且以内凹角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随着钢筋结构内凹角数量的增加,钢筋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和能量耗散能力显著增强。单位体积内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的耗能分别为1.76×10^(5)和1.86×10^(5) J/m^(3),是方形钢筋混凝土的1.17倍和1.23倍,表明负泊松比钢筋混凝土的耗能能力随钢筋内凹角数量的增多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钢筋混凝土 内凹结构 抗高速冲击性能 变形行为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 被引量:147
18
作者 欧进萍 何政 +1 位作者 吴斌 邱法维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30,共10页
本文结合我国地震设防水准,在国内外有关地震损伤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的“三水准”性能目标;其次,对于剪切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出了结构层间柱-压弯构件三线性恢复力模型参数确定和地震损伤计算方... 本文结合我国地震设防水准,在国内外有关地震损伤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的“三水准”性能目标;其次,对于剪切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出了结构层间柱-压弯构件三线性恢复力模型参数确定和地震损伤计算方法;第三,提出了地震损伤直接验算和将地震损伤验算归结为变形验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性能设计方法;最后,通过设计例题说明了本文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震损伤 性能目标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唐兴荣 蒋永生 +1 位作者 丁大钧 孙宝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94-96,共3页
介绍了几种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的新型结构型式,分析了这类结构型式的若干静力性能。
关键词 空腹桁架 结构分析 桁架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方东平 耿川东 +1 位作者 祝宏毅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62,共6页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作者现场实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在施工期的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并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和其它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利用以新的结构...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作者现场实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在施工期的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并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和其它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利用以新的结构模型和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的应用软件TDSA-2,讨论了施工中主要因素对施工期结构荷载传递的影响,获得了框架、板柱和剪力堵三种形式的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荷载传递规律。有关结果可作为进行施工期结构安全分析的基础,也可为现场工程师选择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期 结构模型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