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应力比下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高周疲劳行为研究
1
作者 周鑫 马景平 +2 位作者 曹睿 蒋小霞 闫英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218,共10页
采用升降法与成组法对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进行应力比R为-1、-0.5、0、0.1和0.5的室温高周疲劳试验,获得了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S-N曲线,并对断口及起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层钢在不同应力比下S-N曲线出现明显... 采用升降法与成组法对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进行应力比R为-1、-0.5、0、0.1和0.5的室温高周疲劳试验,获得了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S-N曲线,并对断口及起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层钢在不同应力比下S-N曲线出现明显的水平段,有确定的疲劳极限。在同样的应力幅下,应力比越大,施加的平均应力越大,疲劳极限随着应力比的增加而降低。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塑性。在循环载荷的加载过程中,多层钢通常会在脆性较高的2Cr13层起裂,且2Cr13层中铁素体相产生的滑移带是疲劳起裂的主要原因。在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断口中,由于316L层具有较好的塑性,可观察到大量的疲劳辉纹,而2Cr13层以脆性穿晶断裂为主。在拉-压循环载荷下,断口会出现大量的磨损面,且316L层磨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 高周疲劳 应力比 断口形貌 开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国学 赵峰 +3 位作者 张志浩 张华英 周锡武 饶德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40,共6页
通过3根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试验梁在荷载作用下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强度退化阶段;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梁的屈... 通过3根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试验梁在荷载作用下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强度退化阶段;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梁的屈服位移、极限位移和位移延性系数均有明显增大,延性性能得到改善,强度和刚度退化较为平缓,滞回曲线较为饱满,滞回环面积加大,其总耗能是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2.36~4.25倍,其能量耗散系数是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1.12~2.63倍,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配箍率的增加,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梁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屈服强度、延性、耗能能力逐渐增大,刚度退化减缓。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试验梁的承载能力、屈服强度、刚度和总耗能明显提高,但位移延性系数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不锈钢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滞回曲线 刚度退化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AW焊接修复对AH36/2205不锈钢复合板接头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艳明 石寅晖 +2 位作者 李伟 乔岩欣 廖新山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154,共5页
由于减少了贵重合金元素的使用,AH36/2205不锈钢金属复合板在应用中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复层和基层金属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焊接质量不稳定,因此焊接修复不可避免。为了研究焊接修复对于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针对14 mm+2 mm的AH... 由于减少了贵重合金元素的使用,AH36/2205不锈钢金属复合板在应用中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复层和基层金属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焊接质量不稳定,因此焊接修复不可避免。为了研究焊接修复对于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针对14 mm+2 mm的AH36/2205不锈钢金属复合板,采用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FCAW)进行1~3次焊接修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AH36/2205不锈钢金属复合板不适合采用FCAW进行焊接修复,1次修复试板的点蚀率达到了167.7 mdd。随着修复次数的增加,不锈钢复合板接头的力学性能及耐晶间腐蚀性能良好,而点蚀率增加,接头的耐点蚀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36/2205不锈钢复合板 焊接修复 FCAW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Q345R双金属复合板压力容器的点蚀
4
作者 陈庆国 谭川江 +2 位作者 童根 宋成立 王瑶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7,共5页
通过在316L不锈钢+Q345R碳钢双金属复合板上预制不同深度的点蚀坑,探讨在典型CO_(2)腐蚀条件下点蚀坑的发展。结果表明:预制的点蚀坑处于不锈钢层时,腐蚀较轻微,未萌生新的点蚀;当点蚀坑底部触及碳钢层时,碳钢优先发生腐蚀,形成孔洞,点... 通过在316L不锈钢+Q345R碳钢双金属复合板上预制不同深度的点蚀坑,探讨在典型CO_(2)腐蚀条件下点蚀坑的发展。结果表明:预制的点蚀坑处于不锈钢层时,腐蚀较轻微,未萌生新的点蚀;当点蚀坑底部触及碳钢层时,碳钢优先发生腐蚀,形成孔洞,点蚀速率达到3.911 mm/a,点蚀坑底部附着了一层不均匀且较薄的腐蚀产物,其成分主要为FeCO_(3);当点蚀坑完全穿透至碳钢层时,碳钢层优先发生腐蚀并向周围不断扩大,形成凹凸不平的金属损失形貌,点蚀速率达到4.954 mm/a,点蚀坑底部附着了一层较厚且相对紧密的腐蚀产物,其成分主要是FeCO_(3)。由此表明,该双金属复合板表面一旦形成穿透至不锈钢层的点蚀,将会引发显著的电偶腐蚀,碳钢层优先腐蚀并向周围快速扩展,从而危及复合板的承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双金属复合板 点蚀 电偶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火温度对N08367/Q345R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靳淑静 顾丽 +3 位作者 江姗 曾周燏 党军 李东晖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1,共5页
N08367/Q345R复合板兼具基层材料的高强度和覆层材料的高耐腐蚀性,是超级奥氏体不锈钢N08367纯材的经济性替代产品。为了开发出可正火态交货的N08367/Q345R复合板,研究了其分别在870、890、910、930和950℃正火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 N08367/Q345R复合板兼具基层材料的高强度和覆层材料的高耐腐蚀性,是超级奥氏体不锈钢N08367纯材的经济性替代产品。为了开发出可正火态交货的N08367/Q345R复合板,研究了其分别在870、890、910、930和950℃正火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正火后基材的组织变细,但在930℃以上珠光体组织开始变粗。随正火温度的升高,覆材的晶间腐蚀速率逐渐下降,但在5个温度点均不会发生点蚀。复合板在890、910和930℃正火后的拉伸、冲击、弯曲、剪切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为了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建议N08367/Q345R复合板的正火温度范围设置为910~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火 N08367超级不锈钢 复合板 组织 性能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复合板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牧南 左孝青 +1 位作者 赵明伟 王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93-96,共4页
叙述了目前不锈钢复合板生产的主要制备技术,分析了其技术及其界面特点,对制备中的复合界面结构及强度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该不锈钢复合板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不锈钢 复合板 制备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焊-热轧复合工艺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板 被引量:18
7
作者 祖国胤 于九明 温景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针对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爆炸-轧制复合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钎焊—热轧制备新技术,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钎焊复合板结合强度的影响,分析了钎焊复合板热轧的结合机理,测试了复合板的主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银基钎料可以... 针对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爆炸-轧制复合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钎焊—热轧制备新技术,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钎焊复合板结合强度的影响,分析了钎焊复合板热轧的结合机理,测试了复合板的主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银基钎料可以实现不锈钢/碳钢有效的钎焊结合,理想的钎焊工艺参数为:钎焊温度755~770℃,钎焊时间2.5~3min。热轧过程中钎料层表现出了良好的塑性,压下率为40%时,轧后钎料层未出现断裂、分层。轧制中钎料层同基体形成的金属键显著提高了不锈钢/钎料界面的结合强度,热轧复合板的抗剪强度达到了342.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碳钢复合板 钎焊 钎料 热轧 压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夹层对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祖国胤 于九明 温景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在实验中借鉴了钎焊及扩散焊工艺的一些特点,运用中间夹层材料来促进不锈钢与碳钢的复合·主要对影响复合的各种因素,包括压力、温度、保温时间、保护气体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摸索出了几种中间夹层材料能够发挥最佳效果的工艺参数... 在实验中借鉴了钎焊及扩散焊工艺的一些特点,运用中间夹层材料来促进不锈钢与碳钢的复合·主要对影响复合的各种因素,包括压力、温度、保温时间、保护气体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摸索出了几种中间夹层材料能够发挥最佳效果的工艺参数·在采用银铜锌中间夹层材料时,通过实验总结出当复合温度为750℃,首道次压下率为25%时可以实现不锈钢与碳钢之间的良好复合·使用纯净的氩气能够有效地防止复合表面的氧化·另外从理论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各项工艺参数对复合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碳钢复合板 中间夹层 界面 扩散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晶间腐蚀失效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田晓军 王鹏 +3 位作者 张罡 邢卓 韩福江 姜影 《压力容器》 2012年第3期65-70,64,共7页
针对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出现晶间腐蚀裂纹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等技术手段对复合板焊接接头的组织、成分以及相组成进行检测和分析,对焊接工艺规范和热处理制度对焊接接头耐蚀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区铁... 针对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出现晶间腐蚀裂纹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等技术手段对复合板焊接接头的组织、成分以及相组成进行检测和分析,对焊接工艺规范和热处理制度对焊接接头耐蚀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区铁素体含量18.3%,晶粒度9.5级,过渡层焊缝铬的含量9.58%,低于耐蚀性要求;接头产生了σ等硬脆相,这些因素都增大晶间腐蚀敏感性;焊接线能量过大,将降低接头的腐蚀性能;复合板整体消应热处理可以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 晶间腐蚀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316L/Q345R不锈钢复合板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金贺荣 张春雷 +1 位作者 韩雪艳 宜亚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2-958,共7页
依据不锈钢复合板双层金属特性,制定真空热轧成形316L/Q345R复合板热处理工艺为高温快速冷却+低温缓慢冷却。采用电子显微与能谱图分析分别对热处理前、后复合板试样进行显微组织特征观察和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复合界面显微组织、相结构... 依据不锈钢复合板双层金属特性,制定真空热轧成形316L/Q345R复合板热处理工艺为高温快速冷却+低温缓慢冷却。采用电子显微与能谱图分析分别对热处理前、后复合板试样进行显微组织特征观察和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复合界面显微组织、相结构和成分变化规律。采用剪切、拉伸及冲击功试验对两种状态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真空热轧后的复合板能较好复合,热轧试样中低合金钢侧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力学性能较差,不锈钢侧析出Cr的碳化物较多;经过热处理后,试样组织中有贝氏体出现,不锈钢侧Cr在加热制度下重新固溶。热处理实现复相化组织、合金元素界面扩散等复合组织结构的协同作用,从而大幅改善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 真空热轧成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Q345R不锈钢复合板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金贺荣 杨旭坤 宜亚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10,共7页
从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两方面对真空热轧316L-Q345R不锈钢复合板试样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电子显微和能谱分析技术,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特征观察和成分含量测定,研究相结构及成分变化规律。通过硬度测试仪对复合板界面附近硬度进行测量,研... 从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两方面对真空热轧316L-Q345R不锈钢复合板试样性能进行评价。采用电子显微和能谱分析技术,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特征观察和成分含量测定,研究相结构及成分变化规律。通过硬度测试仪对复合板界面附近硬度进行测量,研究微观组织与硬度关系。结果表明:热轧后复合板Q345R侧显微组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316L侧显微组织为单一奥氏体,一部分晶粒呈孪晶状态,Q345R低合金钢和316L不锈钢经过热轧可良好复合,复合界面平直;界面两侧元素存在扩散现象,不锈钢中Cr,Ni元素向低合金钢侧扩散,在界面形成富Cr,Ni薄层,低合金钢中C向不锈钢侧产生少量迁移;在复合界面处的硬度值较大,低合金钢侧远离界面位置复合板硬度与Q345R本身硬度值接近,而从界面到不锈钢侧硬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至稳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 金相组织 元素扩散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复合板的开发及其在焊接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贾登峰 赵菲 +1 位作者 黄庆学 吴志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4,30,共5页
介绍了目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工艺现状;分析了不锈钢复合板在重大装备焊接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技术及其在重大装备制造中的焊接技术难点。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 制备技术 工程应用 焊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5/Q245R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及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忱 王少刚 +2 位作者 翟伟国 吴淑玉 俞旷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21,共6页
分别采用钨极氩弧焊(TIG)、选用ER309L焊丝和焊条电弧焊(SMAW)、选用A302焊条两种不同工艺焊接405/Q245R不锈钢复合板的覆层和过渡层,并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选用E4315焊条焊接其基层。对复合板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头的抗... 分别采用钨极氩弧焊(TIG)、选用ER309L焊丝和焊条电弧焊(SMAW)、选用A302焊条两种不同工艺焊接405/Q245R不锈钢复合板的覆层和过渡层,并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选用E4315焊条焊接其基层。对复合板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接头的抗拉强度接近于母材本身强度,拉伸试样断裂均发生于母材部位;对接头金相组织的观察显示,两种接头的过渡层焊缝组织均为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在过渡层焊缝/基层母材侧界面未发生明显的碳迁移现象;进一步对过渡层焊缝进行XRD测定,未发现接头焊缝中有害相的生成,说明获得接头的性能良好,焊接工艺可行,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 焊接工艺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复铝三层复合板材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旭霞 袁鸽成 +5 位作者 黎祚坚 彭大暑 朱兆华 尹德艳 周敬闽 梁惠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通过对热轧复合工艺生产的不锈钢-铝(或铝合金)-不锈钢三层复合板材各组元变形量分布、相互结合强度、深冲性能、显微硬度、力学性能、微区成分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这种包覆型复合材料的变形特点及其综合性能。
关键词 热轧复合 不锈钢 三层复合板 深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碳钢单、双面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明 王耀华 +3 位作者 王伟策 顾月兵 史长根 郑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50,共4页
研究了不锈钢———碳钢单面、双面复合板爆炸焊接质量 ,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 ,剪切强度及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单、双面不锈钢———低碳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的结合界面均为波状结构 ,结合面两侧存在一定组织变形 ,近界面处为角结晶组织 ,... 研究了不锈钢———碳钢单面、双面复合板爆炸焊接质量 ,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 ,剪切强度及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单、双面不锈钢———低碳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的结合界面均为波状结构 ,结合面两侧存在一定组织变形 ,近界面处为角结晶组织 ,稍远处为拉伸变形后的纤维状组织 .结合界面碳钢一侧过渡区存在增碳区 ,不锈钢一侧有一个脱碳层 .双面复合界面的结合过渡区约为单面的 1.5倍宽 ,脱碳区也接近单面的 1.5倍 .采用切割爆炸焊接法有利于改善不锈钢———低碳钢复合板的边缘焊合 .在同一基板上进行双面不锈钢复合时 ,第一面复合界面的剪切强度比第二面复合界面的差 .无论是单面 ,还是双面复合板 ,其界面结面强度均由起爆端向末端逐渐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不锈钢 复合板 性能研究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不锈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13
16
作者 廖东波 查五生 李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102,118,共4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SEM检测以及EDS线扫描分析,分别观察了焊态及退火态碳钢-不锈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的显微结构,研究了爆炸焊接形成的波状界面和界面间的过渡层.结果表明,该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结合界面属于大波状结合界面,这种...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SEM检测以及EDS线扫描分析,分别观察了焊态及退火态碳钢-不锈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的显微结构,研究了爆炸焊接形成的波状界面和界面间的过渡层.结果表明,该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结合界面属于大波状结合界面,这种大波状界面并未使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出现明显的降低,在爆炸焊接形成结合界面处出现了微观熔化现象,形成了一个宽度仅5μm左右的扩散过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碳钢复合板 爆炸焊接 波状界面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对复合板不锈钢表层晶间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春雨 覃春林 王鑫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不锈钢复合板在热加工后的晶间腐蚀行为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常用表层不锈钢304,321及316L热加工后的晶间腐蚀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表层不锈钢中,321钢存在少量阶梯组织,接近凹坑组织,过多的热处理工序会引起... 对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不锈钢复合板在热加工后的晶间腐蚀行为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三种常用表层不锈钢304,321及316L热加工后的晶间腐蚀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表层不锈钢中,321钢存在少量阶梯组织,接近凹坑组织,过多的热处理工序会引起其晶间腐蚀,但程度上轻于316L钢;304钢为明显的晶间腐蚀类型,受热处理的影响较大,严格控制热加工工艺可使其晶间腐蚀的倾向相对最轻;316L钢热加工过程中的晶间腐蚀倾向最为严重,应尽量减少热处理。合金元素较多的钢种(321和316L)在敏化温度热处理后,晶间腐蚀特征改变不大;低碳不锈钢(304)经热处理后,晶间腐蚀所受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 不锈钢 晶间腐蚀 热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Cr22Ni5Mo3N+Q345C)不锈钢复合板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一德 李国平 +1 位作者 王立新 李志斌 《压力容器》 2001年第4期30-32,60,共4页
由于不锈钢与碳钢热处理工艺不同 ,因此在不锈钢复合板的热处理时必须兼顾二者的特点。实践证明 ( 0 0Cr2 2Ni5Mo3N +Q34 5C)不锈钢复合板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解决复层脆性相的析出与基层低温冲击的矛盾 ,成品已在我国长江三... 由于不锈钢与碳钢热处理工艺不同 ,因此在不锈钢复合板的热处理时必须兼顾二者的特点。实践证明 ( 0 0Cr2 2Ni5Mo3N +Q34 5C)不锈钢复合板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解决复层脆性相的析出与基层低温冲击的矛盾 ,成品已在我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中大量使用。本文就 ( 0 0Cr2 2Ni5Mo3N +Q34 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复合板 热处理 不锈钢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2205/16MnR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桂萍 王少刚 季小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5,28,共5页
对SAF2205/16MnR双相不锈钢复合板进行了焊接,基层采用手工电弧焊,以E5015焊条为填充材料,过渡层及覆层采用钨极氩弧焊,以ER2209焊丝为填充材料;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拉伸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接头过渡层焊... 对SAF2205/16MnR双相不锈钢复合板进行了焊接,基层采用手工电弧焊,以E5015焊条为填充材料,过渡层及覆层采用钨极氩弧焊,以ER2209焊丝为填充材料;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拉伸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接头过渡层焊缝及其熔合区域的显微组织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512 MPa;覆层母材/热影响区/过渡层焊缝之间的显微组织过渡缓和,且铁素体和奥氏体相的比例均在控制范围内;异种金属熔合界面未出现明显的合金元素短程扩散,且在焊缝金属中未发现有M23C6和σ等脆性相析出;所得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复合板 焊接工艺 过渡层焊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下率对不锈钢复合板制备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贺荣 周永强 +1 位作者 王志勇 宜亚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102,共6页
复合界面结合状态直接影响复合板整体质量,界面结合性为复合板质量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制定保证复合板界面实现良好结合的合理压下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压下率10%、30%、50%下的Q345R低合金钢/316L不锈钢复合板真空热轧复合成形... 复合界面结合状态直接影响复合板整体质量,界面结合性为复合板质量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制定保证复合板界面实现良好结合的合理压下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压下率10%、30%、50%下的Q345R低合金钢/316L不锈钢复合板真空热轧复合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压下率下复合板厚度方向上的应力场、应变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实现不同压下率下复合板界面结合性判定,制定合理压下规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压下率<10%时,复合板界面结合处变形不稳定,无法实现良好的结合;随着压下率增大,复合板界面结合状态渐好;当压下率>50%时,复合板界面结合处应力比较均匀,变形稳定,应变分布均匀,变形协调性较好,能够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 真空热轧 压下率 界面结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