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析椎名林檎的音乐风格——《教育》和《大人》的旋律创作与钢琴编配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宁 施晓诗 《音乐时空》 2014年第2期88-91,121,共5页
本文选取了东京事变乐队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发表的两张专辑《教育》和《大人》的乐谱为研究对象,对椎名林檎乐队时期的音乐历程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 旋律创作 钢琴编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在流行歌曲前奏和间奏中的编配探索
2
作者 曾诚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9期3-4,共2页
钢琴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中叶,中国民族音乐和爵士音乐伴奏中,已经有钢琴的影子,但是,受各方面条件及因素的影响,钢琴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有效普及,一直处于停歇状态。近年来,随着外来音乐的渗入,对音... 钢琴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中叶,中国民族音乐和爵士音乐伴奏中,已经有钢琴的影子,但是,受各方面条件及因素的影响,钢琴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有效普及,一直处于停歇状态。近年来,随着外来音乐的渗入,对音乐美的要求越来越高,钢琴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钢琴在流行音乐中的地位,简要探讨了钢琴在流行歌曲前奏和间奏中的编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曲 前奏 间奏 钢琴编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民歌及新建风格歌曲的音乐特征与钢琴伴奏编配手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婧 《艺海》 2018年第4期61-62,共2页
由于地理原因,新疆少数民族民歌呈现多调式的特点。这些音乐特点,既激发了作曲家创作钢琴作品的激情,同时也能够为我们编配民歌的钢琴伴奏提供丰富的素材。
关键词 新疆民歌音乐特点 钢琴伴奏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彝族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钢琴伴奏编配
4
作者 刘华清 刘岑 《当代音乐》 2021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不同民族、地域和题材的民歌所体现的文化与风土人情不尽相同。钢琴伴奏编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综合的众多钢琴演奏技法与作曲理论知识使得其运用广泛,并促使我国的许多单声部民歌走向专业化、艺术化...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不同民族、地域和题材的民歌所体现的文化与风土人情不尽相同。钢琴伴奏编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综合的众多钢琴演奏技法与作曲理论知识使得其运用广泛,并促使我国的许多单声部民歌走向专业化、艺术化。本文以广西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伴奏编配为例(林凯版),由此管窥中国民歌钢琴伴奏编配的民族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圩归来啊哩哩》 广西民歌 钢琴伴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梁民歌的钢琴伴奏编配探究
5
作者 胡馨予 《黄河之声》 2022年第23期8-11,共4页
铜梁古为巴国梁州之域,历史悠久,民歌起源源远流长,品类繁多,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歌作为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优秀的演唱者将民歌展现在当今的舞台上,使得民歌不断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由于民歌多为人们... 铜梁古为巴国梁州之域,历史悠久,民歌起源源远流长,品类繁多,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歌作为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优秀的演唱者将民歌展现在当今的舞台上,使得民歌不断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由于民歌多为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以口头相传的方式进行流传,因此大部分民歌是没有伴奏的。对现有的铜梁民歌编配钢琴伴奏,可以更好地实现铜梁民歌的传承,也能够使其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展示出铜梁民歌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梁民歌 钢琴伴奏 民歌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的继承 时代的象征——黎英海为聂耳歌曲谱写的钢琴伴奏之艺术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慧子 《歌海》 2017年第3期42-47,共6页
黎英海曾经为聂耳创作的五首歌曲进行了钢琴编配。在钢琴伴奏写作中,他运用了汉族调式及和声技法,清晰地还原了作曲家的时代风格和创作意图:在和声的运用上,除了传统的三度叠置以外,为了适应歌曲的内容和风格而采用的一些经过处理的非... 黎英海曾经为聂耳创作的五首歌曲进行了钢琴编配。在钢琴伴奏写作中,他运用了汉族调式及和声技法,清晰地还原了作曲家的时代风格和创作意图:在和声的运用上,除了传统的三度叠置以外,为了适应歌曲的内容和风格而采用的一些经过处理的非三度叠置和弦,如琵琶和弦、四五度结构、复合和弦和二度结构和弦等;伴奏织体和节奏上则追求"简单、形象、贴切",再次对聂耳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进行描绘。这些编配手法使聂耳歌曲的民族味更能强烈体现,拉近了歌曲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更好发扬了聂耳音乐的群众化、民族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耳 歌曲 黎英海 钢琴编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词古韵“琴”歌相和——钢琴伴奏对古诗词歌曲表意功能之强化作用
7
作者 肖婧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6-21,共6页
古汉语发音近乎失传,用普通话诵读古诗词时,已经失去了一部分语言的表意功能。在用钢琴为古诗词进行伴奏时,可以从音韵学对古汉语声调、韵尾的研究中,找到音乐性、节奏性的规律,将其运用到钢琴伴奏编配中,从而对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起到&qu... 古汉语发音近乎失传,用普通话诵读古诗词时,已经失去了一部分语言的表意功能。在用钢琴为古诗词进行伴奏时,可以从音韵学对古汉语声调、韵尾的研究中,找到音乐性、节奏性的规律,将其运用到钢琴伴奏编配中,从而对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起到"韵"与"调"的补充作用,强化古诗词歌曲的表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歌曲 古汉语声、韵、调 入声字 钢琴伴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刘三姐》插曲在广西民歌传承中的艺术作用
8
作者 莫恭莲 《艺术评鉴》 2021年第20期145-147,共3页
本文通过对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故事情节以音乐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从电影传说中的刘三姐追寻真实的刘三姐,探索广西民歌的历史传承过程,了解广西原生态山歌的文化特点,通过生动的曲例探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关键词 山歌 钢琴伴奏 民族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