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石冲击下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动力行为及易损性分析
1
作者 吴昊 杨琳珂 彭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9,共13页
针对山区钢混组合梁桥上部结构面临落石冲击的威胁,开展了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动力行为及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已有冲击试验,提出并验证了适用于落石冲击桥面板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其次,建立了落石冲击某原型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的精细... 针对山区钢混组合梁桥上部结构面临落石冲击的威胁,开展了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动力行为及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已有冲击试验,提出并验证了适用于落石冲击桥面板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其次,建立了落石冲击某原型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桥面板和剪力钉的损伤演化过程、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然后,讨论了混凝土强度、纵筋屈服强度、直径和配筋率、横筋配筋率以及配箍率等设计参数对桥面板抗落石冲击性能的敏感性和影响规律。最后,综合考虑桥面板几何与材料特性以及落石冲击荷载的随机性,基于响应面法和蒙特卡洛模拟开展了桥面板的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强度及配筋率,可有效地增强桥面板抵抗400 kJ能级落石冲击的性能;对于所考虑工况,当落石速度在10~25 m/s时,桥面板跨中峰值挠度与板厚比值低于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冲击 钢混组合梁 桥面板 动力行为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高性能桥面板湿接缝界面强化方式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科 冯霄暘 +2 位作者 刘黎 邹宇 李海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3,共5页
针对钢混组合梁高性能桥面板湿接缝界面初裂强度较低的问题,提出采用界面加强筋构造措施强化其抗裂性能。为了研究湿接缝界面不同构造形式加强筋抗裂性能和破坏机理,开展了4个局部足尺模型的轴心受拉试验。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湿接缝界... 针对钢混组合梁高性能桥面板湿接缝界面初裂强度较低的问题,提出采用界面加强筋构造措施强化其抗裂性能。为了研究湿接缝界面不同构造形式加强筋抗裂性能和破坏机理,开展了4个局部足尺模型的轴心受拉试验。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湿接缝界面是预制桥面板薄弱部位,同时界面加强筋构造措施可以强化其抗裂性能;通过荷载-位移曲线研究了不同加强筋构造措施下湿接缝处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湿接缝界面作为薄弱部位,初始裂缝首先出现于新旧混凝土交界面处;采用墩头加强筋强化后界面开裂荷载比未强化模型提高了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湿接缝界面 试验研究 高性能桥面板 钢混组合梁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斜拉桥非对称张拉施工控制的拉索索力统计敏感性分析
3
作者 程振清 徐宙元 +2 位作者 汪志昊 高宇甲 赵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针对非对称张拉施工斜拉桥存在的主梁和桥塔线形控制难题,以某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为例,开展了拉索索力统计敏感性分析研究。以斜拉索索力为设计参数,综合采用均匀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和极差分析显著性... 针对非对称张拉施工斜拉桥存在的主梁和桥塔线形控制难题,以某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为例,开展了拉索索力统计敏感性分析研究。以斜拉索索力为设计参数,综合采用均匀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和极差分析显著性检验方法,对成桥和施工阶段主梁和桥塔截面的内力、位移进行统计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索力统计敏感性分析方法可准确获得成桥和施工阶段的敏感性索力参数;对于成桥阶段,S10、MS10、S9号斜拉索索力为结构线形的敏感性参数;非对称张拉施工时,S10、MS10、S9、MS9、S8、MS8、S5、MS5号斜拉索索力为影响主梁和塔顶截面位移的敏感性参数;若采用对称张拉施工,S10、MS10、S8、MS8、S9、MS9、S7、MS7号斜拉索索力则为影响主梁和塔顶截面位移的敏感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斜拉桥 非对称张拉 施工控制 试验设计 显著性检验 统计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剪力连接件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田山坡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61,共6页
研究目的:钢混组合梁的剪力连接件对于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的协同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得钢与混凝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材料特性。由于公路桥梁规范中没有针对钢混组合梁剪力连接件的计算规定,其他现有规范、论著或国家标准中对钢... 研究目的:钢混组合梁的剪力连接件对于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的协同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得钢与混凝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材料特性。由于公路桥梁规范中没有针对钢混组合梁剪力连接件的计算规定,其他现有规范、论著或国家标准中对钢混组合梁剪力连接件的计算又各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公路钢混组合梁桥剪力连接件的计算方法展开探讨。研究结论:针对多种规范、论著对比分析了栓钉剪力连接件的承载力计算,并得出结论:(1)《钢结构设计规范》与《EC4》计算方法相似,未考虑疲劳、裂缝等,为最低配置数量;(2)《钢桥》(小西一郎)中的计算公式结果较为保守,但能更好的控制栓钉的疲劳、界面滑移等问题,有更好的耐久性;(3)《现代钢桥》(吴冲)与《钢桥》计算公式完全一致;(4)《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设计规范》参照了《EC4》;(5)《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类似《钢规》,分别考虑了栓钉剪断破坏及混凝土压碎破坏的两种情况,并考虑了群钉效应;(6)本研究可对钢混组合梁的剪力件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剪力连接件 栓钉 抗剪承载力 群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湾跨海大桥钢混组合梁施工控制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唐启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为主跨400m的双塔分幅式组合梁斜拉桥,采用整体节段悬臂拼装架设,干拼法连接进行主梁节段施工。为研究结构参数对施工过程中结构响应的影响,指导施工控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该桥计算模型,计算施工过程中桥塔弹性模量...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为主跨400m的双塔分幅式组合梁斜拉桥,采用整体节段悬臂拼装架设,干拼法连接进行主梁节段施工。为研究结构参数对施工过程中结构响应的影响,指导施工控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该桥计算模型,计算施工过程中桥塔弹性模量、钢梁弹性模量、桥面板弹性模量、钢梁重量、桥面板重量等参数对桥塔塔偏、主梁线形、桥面板应力和斜拉索索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面板及钢梁重量对桥塔塔偏、主梁线形及斜拉索索力影响较大,钢梁弹性模量、桥面板弹性模量及桥面板重量则对混凝土桥面板应力有很大影响,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控制敏感性参数。该桥采用基于分析结果确定的施工控制原则实施控制,主跨合龙后,成桥实测线形与理论线形、成桥实测索力与理论索力均满足施工控制目标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梁 施工控制 参数 敏感性分析 有限元法 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撞击下钢混组合梁桥上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康俊涛 章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42,共7页
基于HJC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利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钢混组合梁桥上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能量守恒原理检验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从落石速度、落石质量、接触面积、碰撞位置四个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了钢混组... 基于HJC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利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钢混组合梁桥上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能量守恒原理检验了计算结果的稳定性。从落石速度、落石质量、接触面积、碰撞位置四个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了钢混组合梁桥上部结构在落石撞击下的动力响应。研究表明:(1)各影响因素中,落石速度变化对钢混组合梁桥上部结构的影响最显著;(2)落石对桥面板的破坏以局部破坏为主;(3)综合了落石速度和落石质量的落石动能可以作为落石撞击钢混组合梁桥研究中的自变量;(4)碰撞位置不变时,落石动能与混凝土损失体积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落石撞击 动力响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多尺度BIM正向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曹炳勇 施新欣 +2 位作者 陈莎莎 董冰 崔小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2-80,共9页
首先,针对钢混组合梁正向设计的具体需求,引入多尺度BIM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模型精细度(level of development,LOD)的钢混组合梁模型分级方案,并通过结构树框架和命名规则建立分级模型的衔接机制,实现不同精细度下模型数据的有效传递;其... 首先,针对钢混组合梁正向设计的具体需求,引入多尺度BIM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模型精细度(level of development,LOD)的钢混组合梁模型分级方案,并通过结构树框架和命名规则建立分级模型的衔接机制,实现不同精细度下模型数据的有效传递;其次,基于BIM平台提出了钢混组合梁多尺度BIM正向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内嵌设计逻辑和构造原则的方式实现钢混组合梁立面、断面和平面半自动设计,并利用决策表解决了多逻辑条件组合下的理解偏差和工况遗漏问题;最后,按照不同模型精细度等级生成对应的BIM模型,并测试模型实例化效率。结果表明:多尺度BIM正向设计方法应用于钢混组合梁设计中,能够有效提高正向设计的工作效率和三维模型的复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混组合梁 多尺度 模型精细度 建筑信息模型 正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条件下铁路钢混组合梁温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克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7,共5页
建立32 m跨度钢混组合梁有限元热分析模型,对夏至日24 h日照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日照温度场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的应力场及钢主梁与混凝土板间的纵向剪力。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梁日照温差主要分布在混凝土板厚范围内,钢主梁温度... 建立32 m跨度钢混组合梁有限元热分析模型,对夏至日24 h日照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日照温度场荷载作用下钢混组合梁的应力场及钢主梁与混凝土板间的纵向剪力。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梁日照温差主要分布在混凝土板厚范围内,钢主梁温度在腹板高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较小;混凝土板最大正温差为26.5℃,最大负温差为6.4℃;混凝土最大横向与纵向拉应力分别为2.48、2.96 MPa,超过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跨中纵向剪力很小,纵向剪力沿横向呈反对称分布;端部纵向剪力明显大于跨中,纵向剪力沿横向基本对称分布,腹板位置剪力较大;钢主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纵向剪力主要分布在梁端附近10 m范围内,沿纵向呈反对称分布,最大剪力区域发生在支座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日照温度场 数值模拟 温度效应 应力场 纵向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钢混组合梁日照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克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2-66,共5页
建立不同截面形式的钢混组合梁有限元热分析模型,对典型时段的日照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梁日照温差主要分布在混凝土板厚范围内,钢主梁沿腹板高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较小;与箱形主梁钢... 建立不同截面形式的钢混组合梁有限元热分析模型,对典型时段的日照温度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梁日照温差主要分布在混凝土板厚范围内,钢主梁沿腹板高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较小;与箱形主梁钢混组合梁相比,双工字形主梁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板温度沿横向分布更均匀;箱形主梁钢混组合梁桥面中线处顶板板厚竖向最大温差为11.67℃,双工字形主梁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板厚温差小于箱形主梁钢混组合梁,最大温差为7.44℃;随着大气透明度系数的增大,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板厚温度差呈线性增大,大气透明度系数每增加0.1,箱形主梁钢混组合梁板厚温差增大1.7~1.9℃,双工字形主梁钢混组合梁板厚温差增大1.2~1.5℃;随着风速的增大,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板厚温差呈二次函数形式减小,箱形主梁钢混组合梁板厚温差受风速影响比双工字形主梁钢混组合梁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太阳辐射 板厚温差 大气透明度系数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钢混板-桁组合梁关键节点空间受力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洲 赵旭泼 +3 位作者 周勇聪 刘振标 夏正春 印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00,共11页
针对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主跨808 m洪奇沥特大桥新型钢混板-桁组合梁的关键节点—辅助墩顶钢混节点,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部分节段细化的全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边跨组合梁节点在受力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规律及传... 针对大跨度公铁合建斜拉桥—主跨808 m洪奇沥特大桥新型钢混板-桁组合梁的关键节点—辅助墩顶钢混节点,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桁-混凝土板组合梁部分节段细化的全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分析边跨组合梁节点在受力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规律及传力特性,并讨论下弦杆等杆件截面等结构参数变化对节点受力、传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不利组合工况下,边跨组合梁辅助墩顶钢混节点处钢结构最不利Mises应力为265.9 MPa,混凝土局部最大名义拉应力为9.2 MPa,导致局部开裂而受力转移至钢结构;在辅助墩顶局部负弯矩影响下,内外节点板处应力总体呈“倒V”形分布,混凝土顶面及底面分别呈“鞍形”及“倒鞍”形分布;节点处下弦杆(含管内混凝土)、竖杆分别传递77.86%和40.15%荷载,为纵向、竖向主要传力构件;混凝土桥面厚度变化对自身应力影响明显,其厚度和下弦杆截面面积对纵向传力比影响大,竖杆截面面积对自身竖向传力影响相对明显;混凝土厚度及下弦杆、斜腹杆、竖杆截面为节点受力、传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其系数在0.8~1.1时,组合梁关键节点各构件应力及传力比均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合建斜拉桥 钢混板-桁组合梁 关键节点 受力特性 传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梁式波形钢腹板工字钢组合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传山 邓文琴 +2 位作者 张焕涛 查上 张建东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3-490,共8页
为探讨多梁式波形钢腹板工字钢组合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同时考虑波形钢腹板抗扭刚度、剪切变形及钢混滑移效应,对传统的偏心压力法、修正偏心压力法及刚接梁法进行修正,并结合有限元模型通过一座典型的4主梁波形钢腹板工字钢组合梁... 为探讨多梁式波形钢腹板工字钢组合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同时考虑波形钢腹板抗扭刚度、剪切变形及钢混滑移效应,对传统的偏心压力法、修正偏心压力法及刚接梁法进行修正,并结合有限元模型通过一座典型的4主梁波形钢腹板工字钢组合梁桥对比分析了上述方法的适用性,最后基于参数分析研究了横隔板数量及刚度对其横向荷载分布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剪切变形及滑移效应的刚接梁法得到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有限元值符合最好;当桥梁宽跨比小于2时,宜采用刚接梁法计算各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当宽跨比大于2时,宜采用更为简洁的修正偏心压力法进行计算;横隔板的设置可改善各主梁荷载横向均匀分布,但跨间横隔板间距和刚度对其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影响较小,实桥设计时可仅在端部及跨中位置布置横隔板,横隔板刚度及其余部位横隔板数量可根据结构稳定性要求进行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波形钢腹板工字钢梁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剪切变形 滑移效应 横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竖向温度梯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达 王中宇 +2 位作者 谭本坤 刘玉雄 王谐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9,共10页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在日照作用下产生的非均匀温度场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起着主要影响作用。以盐坪坝长江大桥为依托,基于桥梁健康监测、实时阴影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日照作用下的非线性温度分布;提取组...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在日照作用下产生的非均匀温度场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起着主要影响作用。以盐坪坝长江大桥为依托,基于桥梁健康监测、实时阴影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日照作用下的非线性温度分布;提取组合梁竖向温度梯度,通过数据拟合和统计分析,采用广义极值理论来描述最不利温差,得到组合梁夏季温差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并参考欧洲规范(重现期50 a),得到升温模式、降温模式两种温度梯度的温度基数,在此基础上得到预测“π”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温度梯度模式,并与规范进行对比,说明差异性。研究方法可为其他直桥的温度场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后续开展的钢-混凝土桥梁温度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温度场 健康监测 有限元方法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徐变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阮先虎 郭增伟 吴树广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29,34,共6页
针对混凝土桥面板徐变过程对曲线钢混组合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座5×30 m的曲线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使用ANSYS软件建立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利用其中的Creep准则进行徐变等效计算,在考虑施工过程后研究钢混组合梁桥... 针对混凝土桥面板徐变过程对曲线钢混组合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座5×30 m的曲线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使用ANSYS软件建立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利用其中的Creep准则进行徐变等效计算,在考虑施工过程后研究钢混组合梁桥的徐变效应,并探讨不同加载龄期下的预制板对徐变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面板徐变导致的5跨连续梁跨中截面徐变应力在边跨最大,中跨次之,次边跨最小;横桥向上靠近钢纵梁处徐变应力大,远离钢纵梁处应力小;受到“弯扭耦合”影响,外侧钢纵梁应力变化比内侧钢纵梁应力变化更加明显,两者徐变应力值最大差异为32.28%。徐变导致的应力重分布使钢混组合梁中的桥面板应力向钢主梁转移,且钢梁上缘应力的增幅比下缘更为显著,边跨跨中钢梁上缘增幅是下缘的5.6倍。连续梁恒载变形会随着混凝土桥面板徐变持续增加,且边跨跨中附加挠度>中跨>次边跨;混凝土预制板加载龄期越长,徐变效应产生的主梁附加挠度越小,30 d的加载龄期下边跨徐变挠度是180 d加载龄期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施工过程 徐变效应 加载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结合预应力组合梁桥的混凝土预应力实效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苏庆田 邹迪升 +2 位作者 张龙伟 陶仙玲 黄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1-1069,F0002,共10页
为了研究后结合预应力法在组合结构连续梁桥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常规预应力组合梁的预应力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基于换算截面法分别推导了后结合和常规结合连续组合梁桥的中支点截面应力计算公式,结合国内首座大跨度后结合预应力组合连续梁... 为了研究后结合预应力法在组合结构连续梁桥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常规预应力组合梁的预应力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基于换算截面法分别推导了后结合和常规结合连续组合梁桥的中支点截面应力计算公式,结合国内首座大跨度后结合预应力组合连续梁桥开展实桥受力性能测试,测量负弯矩区中支点截面在各施工工况中的应力状态。测量结果表明:后结合预应力法不会在钢梁中产生压应力,有效提升了预应力在混凝土中的施加效率,后结合法产生在混凝土中的预压应力是常规预应力法的1.3倍。计算分析表明,采用后结合预应力法在跨径70 m以下连续组合梁中可以实现混凝土桥面板为全预应力状态,在跨径110 m以下连续组合梁中可以实现混凝土不开裂的A类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后结合预应力法 负弯矩区 混凝土桥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桥车桥耦合竖向振动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喜梅 徐伟 母渤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7-233,共7页
针对车桥耦合作用下钢混组合梁桥竖向振动响应及冲击效应问题,运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分离迭代法编写车桥耦合振动求解程序,采用Newmark-β法求得不同因素下钢混组合梁桥边跨跨中竖向位移响应并据此评价行人舒适度.结果表明:... 针对车桥耦合作用下钢混组合梁桥竖向振动响应及冲击效应问题,运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分离迭代法编写车桥耦合振动求解程序,采用Newmark-β法求得不同因素下钢混组合梁桥边跨跨中竖向位移响应并据此评价行人舒适度.结果表明:车速变化对钢混组合梁桥竖向振动影响较小;车重对该桥型竖向振动影响比较明显;桥面不平顺是该桥型竖向振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重车过桥时,宜将车速限值在40~60 km/h范围内,可有效减少对桥梁的冲击,同时桥面不平顺对冲击系数有明显影响,要加强桥面养护;桥面不平顺是求得的冲击系数数值解和规范限值之间产生差异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车桥耦合振动 桥面不平顺 NEWMARK-Β法 分离迭代法 路面功率谱 行人舒适度 冲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钢混组合主梁施工预拱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永明 何晓东 李文东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对自锚式悬索桥的主梁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顶推施工的钢混组合主梁即使在均匀成桥吊杆的作用下,其成桥线形仍会在最大跨临时墩范围内发生局部凹陷的情况,而主梁施工预拱度也不能采取圆曲线或二次抛物线在各跨径内统一布置。... 对自锚式悬索桥的主梁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顶推施工的钢混组合主梁即使在均匀成桥吊杆的作用下,其成桥线形仍会在最大跨临时墩范围内发生局部凹陷的情况,而主梁施工预拱度也不能采取圆曲线或二次抛物线在各跨径内统一布置。鉴于此,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法对一座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过程进行正装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钢混组合梁截面性质改变是引起主梁成桥线形存在凹陷的本质原因;同时将成桥状态的主梁简化为承受竖向均布荷载和梁端集中水平力作用的三跨连续梁结构,并采用力法推导了各跨跨中位置竖向位移的简化计算公式;经算例验证,本文提出的施工预拱度简化计算公式能够有效计入主梁截面性质改变对主梁成桥线形的影响,较准确地预测出主梁累计竖向位移,其计算精度满足工程需求,而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同类桥型的主梁施工预拱度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混组合梁 顶推施工 施工预拱度 截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货共线铁路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宗磊 李克冰 班新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1,共6页
以应用于客货共线铁路的32、40 m跨度钢混组合结构简支梁和3×40、3×48 m钢混组合结构连续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形式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的自振特性。以美国六级谱生成的轨道不平顺为激励源,对CRH2型列车通过时的车桥动力响应... 以应用于客货共线铁路的32、40 m跨度钢混组合结构简支梁和3×40、3×48 m钢混组合结构连续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形式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的自振特性。以美国六级谱生成的轨道不平顺为激励源,对CRH2型列车通过时的车桥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在CRH2列车作用下的车桥动力响应满足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要求;40 m跨度简支梁的竖向加速度小于32 m跨度简支梁,有砟轨道形式的简支梁竖向加速度小于无砟轨道形式;钢混组合结构连续梁在计算速度范围内出现共振响应,但共振响应幅值较小,对列车动力响应影响较小;相同跨度条件下,不同轨道结构形式对列车动力响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动力分析 数值模拟 钢混组合梁 客货共线铁路 车桥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箱梁负弯矩预制板结构与施工期预应力损失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尚 颜长平 +1 位作者 王子浩 彭卫兵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3-690,共8页
组合箱梁在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然而在施工阶段张拉预应力时,预应力损失现象严重。针对预应力损失现象,提出新型预制板抗裂结构体系,分别对预制板、剪力钉和剪力槽进行尺寸设计,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其实质为将钢箱梁和上部现浇混凝土隔开... 组合箱梁在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然而在施工阶段张拉预应力时,预应力损失现象严重。针对预应力损失现象,提出新型预制板抗裂结构体系,分别对预制板、剪力钉和剪力槽进行尺寸设计,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其实质为将钢箱梁和上部现浇混凝土隔开,张拉预应力阶段将减少钢箱梁分担的预应力,达到缩小预应力损失的效果。对监测数据和有限元模拟数据对比分析,中支点处预制板增大了1.67 MPa压应力储备。预制板的使用有效降低了预应力损失,对桥梁抗裂产生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负弯矩区 抗裂方法 预制板抗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设计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郑清刚 张强 +1 位作者 王东晖 张金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充分考虑桥址处自然条件和通航要求,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采用主跨268 m五跨连续斜拉桥。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在主梁边跨侧设置变宽段,为桥塔提供布置空间,同时避免了引桥非标准设计。桥塔采用风帆造型,由竖直主塔柱和曲线副塔柱组成,... 充分考虑桥址处自然条件和通航要求,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采用主跨268 m五跨连续斜拉桥。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在主梁边跨侧设置变宽段,为桥塔提供布置空间,同时避免了引桥非标准设计。桥塔采用风帆造型,由竖直主塔柱和曲线副塔柱组成,采用钢混组合结构;塔、梁间采用固结约束,桥塔处梁底不设横梁和支座;斜拉索采用竖琴形中央双索面;塔端锚固采用带有上拉杆的框架结构,以满足紧凑截面钢塔结构受力要求;梁端采用锚管穿过箱形联系横梁锚固,以便张拉。主墩基础采用行列式布置的嵌岩桩,单墩设22根直径2.2 m的钻孔桩。大桥设计寿命按120年考虑,钢结构外表面采用“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氟碳面漆”涂装体系,钢结构内表面采用“环氧富锌底漆+环氧厚浆漆”涂装体系,并在主梁、桥塔内设置除湿系统。主梁采用分幅大节段吊装的方法施工,钢塔采用大节段吊装后竖向转体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梁 桥塔 主墩基础 耐久性设计 桥梁设计 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跨292 m非对称上承式拱桥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杰 严爱国 郭远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2-146,共5页
上承式拱桥是山区桥梁首选桥型之一,通常采用对称结构形式。大跨度非对称上承式高速铁路拱桥工程实例少,结构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参数尚待研究。张吉怀铁路酉水大桥采用主跨292 m上承式非对称钢管混凝土拱桥跨越酉水河。该桥主拱横向由... 上承式拱桥是山区桥梁首选桥型之一,通常采用对称结构形式。大跨度非对称上承式高速铁路拱桥工程实例少,结构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参数尚待研究。张吉怀铁路酉水大桥采用主跨292 m上承式非对称钢管混凝土拱桥跨越酉水河。该桥主拱横向由两片拱肋组成,每片拱肋采用2根内径1500 mm钢管及联接系组成的桁架形式,拱上立柱采用桁架式钢立柱,上部结构采用刚构连续梁+钢混组合梁体系,拱肋结构及钢立柱采用耐候钢。拱肋采用扣挂法悬拼,刚构混凝土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钢混组合梁钢梁采用整节段吊装,桥面板采用预制安装施工。为研究该桥结构受力特点,验证桥梁结构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通过有限元对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等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不对称拱桥更好地适应了桥址处地形条件,减小了桥梁跨度,经济性更优。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上承式拱桥 钢管混凝土拱桥 非对称 钢混组合梁 耐候钢 设计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