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碎机引起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工业厂房振动测试与治理 被引量:5
1
作者 朱丽华 白国良 +1 位作者 曾金盛 姜孔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88,共8页
某工矿企业破碎筛分车间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厂房,布置有9台破碎机,且破碎机基础与主厂房结构没有脱开。破碎机的工作扰力导致结构振动严重。利用吊车冲击和地脉动现场实测了结构动力特性参数,而后测试了破碎机不同开启工况下的结构整... 某工矿企业破碎筛分车间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厂房,布置有9台破碎机,且破碎机基础与主厂房结构没有脱开。破碎机的工作扰力导致结构振动严重。利用吊车冲击和地脉动现场实测了结构动力特性参数,而后测试了破碎机不同开启工况下的结构整体和设备基础的振动线位移,根据实测值评估了厂房的振动安全性。采用ANSYS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再预测破碎机改造后的结构振动位移大小。改造两台破碎机后再次进行了结构振动现场实测,改造后结构振动明显减小,测试结果与有限元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本文的振动测试和治理方法可以为类似工业建筑振动超限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结构 破碎机 振动测试 振动治理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NSYS分析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地震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陆铁坚 李丽梅 林国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7,共6页
依据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三维有限元ANSYS软件,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时程反应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该类建筑物的自振特性以及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通过地震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结构各类参数... 依据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三维有限元ANSYS软件,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时程反应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该类建筑物的自振特性以及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通过地震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结构各类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反应的影响,为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为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混凝土混合结构 动力特性分析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动力相似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吕西林 沈德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7,共8页
模型试验的动力相似理论是结构抗震试验技术中的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本文设计实现了1/10、1/20和1/30三个不同比例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对三个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动... 模型试验的动力相似理论是结构抗震试验技术中的一个基础性研究课题。本文设计实现了1/10、1/20和1/30三个不同比例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对三个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动力相似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按照本文的动力模型的设计施工及试验要求进行的不同比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振动台试验,在自振频率、振型、加速度放大系数、楼层最大位移、楼层剪力等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试验结果一方面说明对这三个模型采用的动力相似关系和制作方法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采用较小的1/30比例进行振动台试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似理论 -混凝土混合结构 高层建筑 振动台试验 动力特性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蒋欢军 朱剑眉 陈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3,共7页
以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类型构件在某典型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的地震损伤分布特点及损伤演化规律,建立了考虑不同类型构件重要性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楼层地震损伤模型,并基于提出的楼层地震损伤模... 以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类型构件在某典型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的地震损伤分布特点及损伤演化规律,建立了考虑不同类型构件重要性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楼层地震损伤模型,并基于提出的楼层地震损伤模型,选取了位置权重系数和损伤值权重系数二者组合的形式,建立了能够反映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楼层损伤分布规律的整体结构损伤模型。并通过PERFORM-3D软件对一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了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分布规律和损伤发展情况,利用本文提出的地震损伤模型对结构各层次的地震损伤指标进行了计算,验证了该损伤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混凝土混合结构 地震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令心 郭丰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6,共6页
本文回顾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发展历史,系统地总结、论述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特点及其抗震研究发展现状,指出了这种结构形式在抗震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结构 抗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勇 郭子雄 聂建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5期78-86,共9页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主要形式,包括型钢混凝土-钢结构竖向混合结构(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土竖向混合结构(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两种主要类型,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性能优势并且应用广泛。...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主要形式,包括型钢混凝土-钢结构竖向混合结构(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土竖向混合结构(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两种主要类型,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性能优势并且应用广泛。文章介绍了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设计现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合分析阪神地震后日本关于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可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结构 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 过渡层 抗震设计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管柱-钢桁架竖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丽华 白国良 +1 位作者 李红星 李晓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6,共6页
工业建筑结构体系取决于生产工艺及使用要求,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往往导致复杂的结构形式。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形成了一类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竖向混合结构。为了研究其抗震性能,选取一实际结构,取1/4子结构,模拟边界条件,按1/8缩尺比制... 工业建筑结构体系取决于生产工艺及使用要求,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往往导致复杂的结构形式。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形成了一类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竖向混合结构。为了研究其抗震性能,选取一实际结构,取1/4子结构,模拟边界条件,按1/8缩尺比制作模型。对模型进行动力特性测试,选择El Centro波(1940 NS)对模型进行拟动力试验,再进行拟静力试验,试验得到了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及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了结构自振频率及阻尼比变化,变形性能,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等;在试验基础上,给出了结构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建立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 拟动力试验 动力特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荷载作用下新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亮 李国强 汪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7,共8页
针对钢框架-混凝土芯筒混合结构的不足,提出了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芯筒多重混合结构形式。根据刚度相等原则,建立了多重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给出了框架、支撑钢架和混凝土芯筒的刚度计算公式,根据弹性理论推导出了... 针对钢框架-混凝土芯筒混合结构的不足,提出了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芯筒多重混合结构形式。根据刚度相等原则,建立了多重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给出了框架、支撑钢架和混凝土芯筒的刚度计算公式,根据弹性理论推导出了结构的平衡微分方程,依据边界条件得到了在倒三角水平荷载、均布水平荷载和顶点集中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和内力的简化算法,最后,对简化算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优良的精度,且应用简便,可供工程设计人员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一混凝土芯筒混合结构 屈曲约束支撑 水平荷载 平衡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陆铁坚 秦素娟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9-495,共7页
针对目前高层建筑混合结构中常用的外钢框架-内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从地震能量输入和结构能量耗散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分析。通过选取不同的地震动参数对混合结构的总输入能及其在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之间的分配情况... 针对目前高层建筑混合结构中常用的外钢框架-内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从地震能量输入和结构能量耗散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分析。通过选取不同的地震动参数对混合结构的总输入能及其在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之间的分配情况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地震动各参数的变化对混合结构能量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地震波作用下混合结构的滞回耗能在外钢框架和内混凝土核心筒间的分布以及在结构层间的分部情况知,底层剪力墙是整个混合结构中滞回耗能比较集中的区域,地震破坏最为严重。通过本文研究知,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是一种能较好反应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全过程及其弹塑性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混凝土混合结构 地震作用 能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屈曲模态判别标准及临界荷载简化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亮 李国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3,共7页
为了研究核心筒支撑作用对屈曲模态和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建立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简化力学模型,并在大量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中框架和支撑两部分之间的相对强弱关系对屈曲模态的影响。根据屈曲模态不同... 为了研究核心筒支撑作用对屈曲模态和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建立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简化力学模型,并在大量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中框架和支撑两部分之间的相对强弱关系对屈曲模态的影响。根据屈曲模态不同,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划分为4种类型,归纳出可靠的屈曲模态判别标准,并提出了与各类屈曲模态对应的临界荷载简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简化算法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可供设计人员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 支撑作用 屈曲临界荷载 简化力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分析的耐震时程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梦甫 龙思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文以一典型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耐震时程法(ET法)对其进行抗震分析计算与评估,并将计算与评估的结果与一般动力时程分析(THA)方法、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IDA)方法、模型振动台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 本文以一典型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耐震时程法(ET法)对其进行抗震分析计算与评估,并将计算与评估的结果与一般动力时程分析(THA)方法、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IDA)方法、模型振动台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进一步探讨了ET法计算中输入加速度时程曲线生成的不确定性及其对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ET法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较THA方法更为可靠,采用结构各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或结构的最大顶点位移作为指标可以得到与IDA方法相当的地震损伤评估结果,并且计算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初始波的选取对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生成的影响不能忽略,建议采用4条以上输入人工波进行耐震时程计算并取其极值或均值作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方法 -混凝土混合结构 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 增量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一般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形体超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减震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春祥 徐双正 +1 位作者 秦季标 张伏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190,共7页
以拟建超高宁夏电视塔(NXTVT)工程为背景,利用SAP2000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超高宁夏电视塔呈现底部小、上部大、中部略呈细腰形的花瓶状复杂形体;而且,楼层的不连续分布导致结构质量和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的不均匀。因此,整体结构... 以拟建超高宁夏电视塔(NXTVT)工程为背景,利用SAP2000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超高宁夏电视塔呈现底部小、上部大、中部略呈细腰形的花瓶状复杂形体;而且,楼层的不连续分布导致结构质量和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的不均匀。因此,整体结构形式复杂,对抗震要求高。首先,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FNA动力时程法对该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多维分析。接着,对安装非线性液体粘滞阻尼器(NFVDs)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以评价NFVDs对该结构的多维减震性能。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与比较,综合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与建议,为该实际工程或类似工程的减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减震 非线性粘滞液体阻尼器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FNA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铁坚 许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结构在弹性阶段,芯筒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力,一旦芯筒开裂,钢框架开始承担大部分水平力,且随着地震作用的加强,承担比例不断加大... 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结构在弹性阶段,芯筒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力,一旦芯筒开裂,钢框架开始承担大部分水平力,且随着地震作用的加强,承担比例不断加大,钢框架起到了抗震第2道防线的作用;芯筒在地震往复作用下首先在底部开裂;随着损伤的不断积累,底层几乎全部开裂,中部沿楼板四周也开裂;框架在中震与大震作用下均处于弹性阶段;在特大震作用下,先底柱后中部梁出现塑性绞;楼板在地震作用下产生了较大变形,在与芯筒和钢框架梁相连部位均产生了大量裂缝;该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是双重抗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受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谐振激励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振动响应研究
14
作者 朱丽华 白国良 +2 位作者 豆攀乔 赵春莲 李红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管柱和钢桁架组成的竖向混合结构。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在结构中设有多台大直径风机进行强制通风。由于风机的转动偏心不可避免,因而会给结构施加多点谐振激励。为了研究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在风机扰力作... 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管柱和钢桁架组成的竖向混合结构。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在结构中设有多台大直径风机进行强制通风。由于风机的转动偏心不可避免,因而会给结构施加多点谐振激励。为了研究空冷凝汽器支架结构在风机扰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制作了1/8比例模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构与设备的共振点,结构在不同风机转速和风机开启状况下的幅频曲线以及结构构件的动应变。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该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试验和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的结果,发现风机多点谐振激励引起的结构振动响应较小,风机低频运转对结构整体的影响要大于高频运转对结构的影响,建议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来考虑风机引起的结构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 振动 风机扰力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15
作者 陆铁坚 蔡勇 +1 位作者 秦素娟 张建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动力时程反应,得到了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顶点位移时程、加速度时程、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反应;并研究了地震作用下混合结构的开裂、屈服与破坏情况。研究... 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动力时程反应,得到了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顶点位移时程、加速度时程、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反应;并研究了地震作用下混合结构的开裂、屈服与破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结构的楼层侧移呈弯剪综合的变形特性;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发生在结构的中下部楼层,且随地震烈度加大,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的楼层位置呈下移趋势;混凝土核心筒的连梁先于底层剪力墙发生破坏而成为结构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混凝土混合结构 弹塑性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梁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贾小鹏 刘德军 +2 位作者 李小珍 卫星 肖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1,共4页
对两座典型梁式桥的钢—混凝土接头段的细部构造、受力性能和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其应力分布和大小。分析表明:梁式桥的剪力主要由腹板的剪力连接器承担,足够的预应力是保证... 对两座典型梁式桥的钢—混凝土接头段的细部构造、受力性能和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其应力分布和大小。分析表明:梁式桥的剪力主要由腹板的剪力连接器承担,足够的预应力是保证接头段混凝土可靠性的根本保证。两梁式桥中钢—混凝土接头段的细部构造设计合理,在设计荷载下,各构件均有较大的安全储备,过渡段刚度变化连续,抗疲劳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结构 混凝土接头段 梁桥 剪力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装设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明 赵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4-529,共6页
为研究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上装设非线性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问题,以某典型的高层建筑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考虑将阻尼器装设在外框架上和装设在外框架与核心筒之间这两种方式,并改变阻尼器的安装位置及数量,拟定5种布置方... 为研究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上装设非线性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问题,以某典型的高层建筑实际工程为背景,分别考虑将阻尼器装设在外框架上和装设在外框架与核心筒之间这两种方式,并改变阻尼器的安装位置及数量,拟定5种布置方案,采用SAP2000程序建立计算模型,输入3条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并与原结构对比分析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上装设非线性液体粘滞阻尼器后,可取得明显减震效果;将阻尼器装设在外框架与核心筒之间的比装设在外框架上的减震效果好;通过合理布置,装设较少的阻尼器也能达到较理想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粘滞阻尼器 减震控制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拟静力试验对抗震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40
18
作者 徐培福 薛彦涛 +1 位作者 肖从真 王翠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共8页
介绍一个30层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理论分析结果,并研讨这种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因柱和剪力墙拉断造成的整体倾覆破坏模式、框架及核心筒的双重抗震作用及所承受的剪力、倾覆力矩、... 介绍一个30层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理论分析结果,并研讨这种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因柱和剪力墙拉断造成的整体倾覆破坏模式、框架及核心筒的双重抗震作用及所承受的剪力、倾覆力矩、轴力的调整分配、结构的变形控制、抗震能力设计法遇到的结构设计不尽合理的问题。阐述了高宽比较大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按中震弹性或中震不屈服的性能水准设计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混凝土混合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 带转换层结构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R阻尼器的混合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忠献 吕杨 +1 位作者 徐龙河 丁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5,共8页
应用MR阻尼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非线性地震损伤实施控制。分别建立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损伤准则,通过LS-DYNA有限元程序的二次开发功能,将MR阻尼器的Bouc-Wen出力模型、半主动控制律和钢材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引入到... 应用MR阻尼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非线性地震损伤实施控制。分别建立钢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的损伤准则,通过LS-DYNA有限元程序的二次开发功能,将MR阻尼器的Bouc-Wen出力模型、半主动控制律和钢材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引入到主程序中,并对结构各层阻尼器的出力能力进行优化设计。以强震下一15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为例,数值分析未安装阻尼器、在核心筒与钢框架之间安装阻尼器和在钢框架柱之间安装阻尼器等三种情况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损伤发展过程,结果表明两种阻尼器安装方案均能有效控制结构层间位移和结构各层剪力响应,并且受控结构核心筒的损伤指数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损伤控制 -混凝土混合结构 磁流变(MR)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损伤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高层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襄云 曹京源 +3 位作者 马玉宏 徐丽 陈建秋 吴迪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4,共7页
广州天誉大厦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的混合结构体系,地面以上结构采用抗震缝兼伸缩缝分隔为南、北塔两个独立结构体系,南塔高186.5 m,北塔高159.5 m。两塔的核心筒总宽度与核心筒总高的比值均超出了规范限值。为研究这种... 广州天誉大厦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的混合结构体系,地面以上结构采用抗震缝兼伸缩缝分隔为南、北塔两个独立结构体系,南塔高186.5 m,北塔高159.5 m。两塔的核心筒总宽度与核心筒总高的比值均超出了规范限值。为研究这种超限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其进行了缩尺(1/30)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连接构件的抗震可靠性、抗侧力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评价整体结构抗震安全性。试验和计算结果均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水平刚度,总体上满足初步设计目标的抗震设防要求。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南、北塔之间的相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偏大,南、北塔发生碰撞,建议设计时应适当增大两塔之间的间距或采用消能防撞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混凝土混合结构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