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桥测试的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传力机理
1
作者 于祥坤 赵伟 +4 位作者 申港 王先宣 王保群 宋军 董旭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0-66,73,共8页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的传力性能和纵桥向应力传递路径,以韩庄运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实桥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主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对钢板和混凝土进行应变监测,获取其应力分...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的传力性能和纵桥向应力传递路径,以韩庄运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实桥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主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对钢板和混凝土进行应变监测,获取其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采用软件ABAQUS建立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精细化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分析实桥数据与计算模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从承压板传递到混凝土梁的过程中,随距承压板距离的增大,应力逐渐减小,混凝土梁段应力最小;承压板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预应力锚固处,越接近承压板中心和承压板边缘,应力越小;承压板顶部整体应力在吊装阶段较大,底部应力在张拉阶段较大,现场采集数据与有限元模型应力传递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混合 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 应力传递 承压板 有限元分析 实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组合梁与钢箱梁结合段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刘沐宇 邢恒 +2 位作者 邓晓光 冯鹏程 刘新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2期374-379,386,共7页
针对某主跨1 160 m的混合式组合梁斜拉桥主梁结合段设计方案的受力性能分析问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实桥的钢箱梁-组合梁结合段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实桥模型在最大轴力工况、最大弯矩工况下的应力特征.结果如下:钢箱梁-组合梁... 针对某主跨1 160 m的混合式组合梁斜拉桥主梁结合段设计方案的受力性能分析问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实桥的钢箱梁-组合梁结合段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实桥模型在最大轴力工况、最大弯矩工况下的应力特征.结果如下:钢箱梁-组合梁结合段在最大弯矩工况下,钢结构最大Mises应力为158.5 MPa, UHPC桥面板最大轴向压应力为16.9 MPa,最大主压应力为17.1 MPa,最大拉应力为2.4 MPa;承压板分担了5.87×10^(4) kN的轴力,占总轴力的36%,钢箱梁承担总轴力的64%,传力均匀明确,传力路径清晰,结合段受力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千米主跨斜拉桥 钢箱-组合结合 有限元模拟 应力分析 传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
3
作者 何知明 李英铭 +1 位作者 张莹 施洲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6,150,共9页
为优化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使其便于施工且受力合理,依托主跨335 m的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开展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将原结合段前承压板及钢格室优化为钢锚室并缩短钢混黏结段长度,提出优化构造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 为优化高速铁路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使其便于施工且受力合理,依托主跨335 m的汉巴南铁路嘉陵江大桥开展结合段构造优化研究。将原结合段前承压板及钢格室优化为钢锚室并缩短钢混黏结段长度,提出优化构造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结合段结构优化前后应力分布规律和传力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前后钢-混结合段在最大正、负弯矩工况下应力沿纵向分布规律基本相似,原结合段前承压板传力作用并不显著;除部分应力集中点外,优化前后结合段应力差异并不显著,均小于17%。两种工况下,优化前后钢-混结合段均以承压板的直接承压为主要传力路径(R1),传递62.72%~66.65%钢梁轴力至混凝土;原结合段顶底板及腹板通过剪力钉传力(R2)、PBL钢板及PBL剪力键传力(R3)分别传递19.79%/22.54%、13.56%/12.68%的钢梁轴力,传力相对均匀;优化后结合段通过R3路径仅传递6%左右钢梁轴力至混凝土,R2路径传力比显著高于R3路径。优化后结合段在保证合理受力的条件下缩减了结合段的长度,有效降低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合斜拉桥 -结合 构造优化 有限元分析 受力特性 传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级跨度宽幅钢箱及钢箱-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高塔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4
作者 李勇 《交通世界》 2024年第23期176-178,共3页
为实现千米级跨度宽幅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高塔快速施工目标,结合南汊主航道桥实际情况,在阐述其主塔施工方案及难点的基础上,对高塔快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各关键环节的施工工艺方法和注意事项。工程结果表明,通过高塔快速... 为实现千米级跨度宽幅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高塔快速施工目标,结合南汊主航道桥实际情况,在阐述其主塔施工方案及难点的基础上,对高塔快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各关键环节的施工工艺方法和注意事项。工程结果表明,通过高塔快速施工技术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施工目标,可为同类桥梁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宽幅钢箱 钢箱-混凝土结合 高塔快速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钢箱梁-混凝土索塔结合段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樊健生 聂建国 +2 位作者 吕坚锋 张革军 杨晓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66,共6页
厦门园博园11号桥为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为研究该桥梁-塔结合段的内力传递机理和构造措施,完成了钢箱梁-混凝土索塔结合段的施工模拟和局部足尺模型试验。试验前,基于全桥的设计计算结果和结合段整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确定了模型... 厦门园博园11号桥为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为研究该桥梁-塔结合段的内力传递机理和构造措施,完成了钢箱梁-混凝土索塔结合段的施工模拟和局部足尺模型试验。试验前,基于全桥的设计计算结果和结合段整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确定了模型试验的荷载工况和约束条件。模型试验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钢梁、混凝土、钢筋和钢绞线的应力以及结构的变形情况。模型试验以及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桥承压板式结合段传力可靠、构造合理,并具有较强的抗裂性能和较大的承载力储备,是一种合理的斜拉桥梁塔锚固构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凝土结合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温度效应研究
6
作者 陈雨薇 陈建兵 +1 位作者 周晨 翟慕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5期969-973,共5页
文中基于热传导理论和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日照非均匀温度作用下宽幅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温差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温度传递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顶板升温和降温幅度明显高于底板;钢梁过渡段横向温差在... 文中基于热传导理论和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日照非均匀温度作用下宽幅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温差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温度传递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顶板升温和降温幅度明显高于底板;钢梁过渡段横向温差在悬臂处较为明显,最大变化幅4.6℃;横隔板竖向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在18时钢箱梁过渡段产生最大竖向温差,约为14℃;结合段在温度作用下,钢梁总体受压,局部受拉,拉应力集中在锚固腹板处,混凝土梁整体受拉,局部受压,压应力集中在悬臂段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宽幅混合 -结合 温度场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的钢-混凝土结合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第3期133-134,166,共2页
该文论述了一种新型的结合段构造,重点阐述了其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法,为今后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混凝土结合 隔舱 变高度加劲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桁梁-混凝土箱梁结合段构造形式与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淑飞 刘永健 宗昕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42,共10页
为研究新型钢桁梁-混凝土箱梁结合段的构造形式和力学性能,以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实桥钢-混结合段的数值模型,详细分析了在竖向最大弯矩荷载工况下结合段各部分的受力行为和传力状况,选择了3类主要的构造变量(剪力连接... 为研究新型钢桁梁-混凝土箱梁结合段的构造形式和力学性能,以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实桥钢-混结合段的数值模型,详细分析了在竖向最大弯矩荷载工况下结合段各部分的受力行为和传力状况,选择了3类主要的构造变量(剪力连接件类型、结合段长度和过渡段长度),对比了不同构造参数对结合段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段构造较合理,受力可靠,除钢板预应力束锚固点和混凝土角隅处存在应力集中外,整体应力水平不高;结合段钢顶板、底板上的连接件纵向剪力分布不均匀,四周剪力较大,横向不均匀程度更严重;结合段内钢梁和混凝土间传力平稳,靠近承压板处钢板内力能迅速传到混凝土内部,远离承压板处混凝土应力趋于均匀;相比于PBL和组合连接件,栓钉连接件的剪力分布更均匀,传力更平顺;结合段长度增加反而会降低中间区段的传力效率,不应盲目增加其长度;增加过渡段长度会将使更多的内力分配到承压板上,对内力的横向非均匀分布没有明显的缓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混合斜拉桥 钢桁 -结合 构造形式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结合段在混合梁斜拉桥转体施工中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涛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0年第6期17-19,共3页
转体桥梁上跨既有公路、铁路、航道的优势突出,具有安全性好、对运输干扰小的优点,尤其是在跨越铁路时,已经成为首选的桥梁方案。以某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项目为工程背景,对混合梁斜拉桥的钢-混凝土结合段在转体施工过程中的受力进... 转体桥梁上跨既有公路、铁路、航道的优势突出,具有安全性好、对运输干扰小的优点,尤其是在跨越铁路时,已经成为首选的桥梁方案。以某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项目为工程背景,对混合梁斜拉桥的钢-混凝土结合段在转体施工过程中的受力进行研究,确保转体过程中结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体施工 混合 斜拉桥 -混凝土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钢-混凝土混合梁钢混结合段吊装固定及精确定位施工工艺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祥坤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12期95-98,共4页
针对钢-混凝土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复杂、定位及临时固定困难的问题,本文以韩庄运河特大桥为依托工程,研究了钢-混结合段测量控制网布设、悬臂端混凝土箱梁变形观测方法,提出了钢-混结合段吊装施工工艺,研发了一种配合挂篮使用的钢-混... 针对钢-混凝土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复杂、定位及临时固定困难的问题,本文以韩庄运河特大桥为依托工程,研究了钢-混结合段测量控制网布设、悬臂端混凝土箱梁变形观测方法,提出了钢-混结合段吊装施工工艺,研发了一种配合挂篮使用的钢-混结合段临时固定装置,研究了临时固定施工关键工序,及钢混结合段空间姿态定位,可为类似工程实践与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 钢混结合 精度定位 临时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静力行为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小珍 肖林 +1 位作者 黄玲 卫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82,共8页
为了解混合梁斜拉桥中主梁钢-混结合段的力学行为,按照相似原则设计了厦门马新大桥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的缩尺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分别按照设计荷载和1.7倍设计荷载进行加载,测试试验模型的控制断面和主要构件的应力、变形随加载历程的... 为了解混合梁斜拉桥中主梁钢-混结合段的力学行为,按照相似原则设计了厦门马新大桥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的缩尺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分别按照设计荷载和1.7倍设计荷载进行加载,测试试验模型的控制断面和主要构件的应力、变形随加载历程的变化,并结合数值分析对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段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及PBL键贯穿钢筋的应力水平较低,结合段具有较强的安全储备;钢箱与混凝土之间相对滑移量较小,钢箱与混凝土之间共同受力工作性能良好,钢结构荷载被比较顺畅地传递到混凝土结构;钢-混结合段传力构件荷载分配合理,设置PBL剪力键的有格室后承压板构造是一种合理的钢-混结合段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斜拉桥 -结合 PBL剪力键 受力行为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传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周阳 蒲黔辉 +1 位作者 施洲 刘振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7-83,共7页
为了解大跨度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和疲劳性能,根据应力等效原则设计制作了结合段局部足尺模型,进行了疲劳验证加载和疲劳破坏加载,测试了疲劳加载过程中结合段钢箱梁及剪力钉的应力变化情况。同时,通过考虑钢和混凝土之... 为了解大跨度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和疲劳性能,根据应力等效原则设计制作了结合段局部足尺模型,进行了疲劳验证加载和疲劳破坏加载,测试了疲劳加载过程中结合段钢箱梁及剪力钉的应力变化情况。同时,通过考虑钢和混凝土之间不同的摩擦系数,对摩擦力在结构剪力传递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接触分析,摩擦系数分别取0.1和0.6时,钢梁纵向应力计算值偏差在0.5%以内,说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结构弹性受力时,钢和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对剪力传递贡献较小;200万次疲劳验证试验过程中,结合段整体应力水平较低,各测点应力基本保持不变,结构传力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100万次的疲劳破坏试验后,钢结构和剪力钉部分测点应力明显增大,结合段钢和混凝土出现黏结滑移现象,尤其在顶板位置,但结构整体稳定性良好,仍具有一定的疲劳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斜拉桥 -结合 疲劳模型试验 传力机理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箱形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姚亚东 杨永清 +2 位作者 刘振标 蒲黔辉 施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研究铁路钢箱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征及传力机理,以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甬江特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钢-混结合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混结合段中钢壳体和混凝土的受力及轴力分配比例。结果表明:在计... 为研究铁路钢箱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征及传力机理,以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甬江特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钢-混结合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混结合段中钢壳体和混凝土的受力及轴力分配比例。结果表明:在计算荷载作用下,结构纵向受力板件均处于受压状态,应力水平较低;除承压板处发生突变外,其他部位变化平缓;混凝土各截面应力水平较低,截面发生一定的面外变形;承压板传力作用较大,结合段54%的轴力通过其传递,其余轴力通过PBL键和剪力钉传递;剪力键轴力传递比例呈两头大、中间小的马鞍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钢箱 -结合 传力机理 PBL键 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蒲黔辉 周阳 施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研究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以主跨468m的宁波甬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通过关键部位应力等效的原则制作了该桥结合段局部足尺试验模型,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最不利工况下的加载,同时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局部模型... 为研究铁路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以主跨468m的宁波甬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通过关键部位应力等效的原则制作了该桥结合段局部足尺试验模型,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最不利工况下的加载,同时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局部模型,对影响结合段受力性能的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结合段钢格室应力水平沿纵向平缓减小,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承压板分担轴力比例接近44.58%,结合段剪力钉传递剪力比例较PBL多;承压板厚度和剪力钉间距增加时,承压板分担荷载比例都会提高,当承压板厚40~80mm、剪力钉间距为150mm时,结合段的传力较为合理;钢格室顶板、底板靠近承压板端前2排剪力钉失效时,将会增加承压板及第3排和第4排剪力钉传递轴力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 -结合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参数分析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高配筋现浇混凝土结合梁裂缝宽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侯文崎 罗如登 叶梅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60,共7页
随着结合梁的设计由拉应力限值向裂缝宽度限值的转变 ,如何计算结合梁混凝土板的裂缝宽度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对此 ,国内外目前尚无较成熟的公式 ,大多借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本文结合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随着结合梁的设计由拉应力限值向裂缝宽度限值的转变 ,如何计算结合梁混凝土板的裂缝宽度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对此 ,国内外目前尚无较成熟的公式 ,大多借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本文结合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受拉区裂缝宽度控制的工程实际问题 ,对两根大型钢 高配筋现浇混凝土结合梁T1、T2分别进行了疲劳试验和极限承载力试验 ,研究了结合梁混凝土板裂缝宽度及其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现有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对影响结合梁裂缝宽度因素的考虑并不全面 ,所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不能很好地吻合 ;对于钢 高配筋现浇混凝土结合梁 ,除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已考虑到的因素外 ,还有许多其他更为复杂的因素应加以考虑 ,其中栓钉数量及布置方式是影响结合梁混凝土板裂缝宽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桥 结合 混凝土 裂缝宽度 影响因素 试验研究 -高配筋现浇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简支结合梁基本动力特性的解析解 被引量:14
16
作者 侯忠明 夏禾 张彦玲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相对滑移,对考虑阻尼的钢-混凝土结合梁基本动力方程进行推导,采用分离变量法得到简支结合梁自振频率与振型的解析解,并对其正交条件进行探讨。将理论分析结果、数值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相对滑移,对考虑阻尼的钢-混凝土结合梁基本动力方程进行推导,采用分离变量法得到简支结合梁自振频率与振型的解析解,并对其正交条件进行探讨。将理论分析结果、数值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柔性抗剪连接件的存在,结合梁中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其动力平衡方程形式更为复杂,表现出与普通梁不同的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合 动力特性 阻尼 自振频率 正交条件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施洲 姜兴洪 +2 位作者 高贵 宁伯伟 喻明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70,共9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与传力特性,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主梁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特点及变形特性,以及钢-混结合段长度对其受力性能... 为研究高速铁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与传力特性,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主梁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特点及变形特性,以及钢-混结合段长度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负弯矩工况作用下,边箱顶板与承压板焊接处存在应力集中及一定的局部拉应力;钢-混结合段混凝土在预应力作用下基本处于全截面受压状态;钢-混结合段内剪力钉和PBL剪力键受力并不均匀;钢-混结合段承压板直接向混凝土梁体传递约47.3%的轴力,是钢-混结合段传力的主要构件;钢-混结合段竖向位移及转角变化平缓,无明显的突变现象;钢-混结合段长度在1.50~3.50 m范围内时受力、传力差异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斜拉桥 混合 -结合 受力特性 传力特性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刚构-连续混合梁桥钢-混结合段合理构造参数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蒲黔辉 谢自畅 +3 位作者 杨仕力 黄胜前 杨朝龙 洪彧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4,共6页
以主跨216 m杭温铁路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特大桥为背景,研究铁路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及传力机理,并讨论该桥钢混结合段的合理构造参数。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其钢-混结合段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结合段中钢与混凝土内力的分配情况,并对影响... 以主跨216 m杭温铁路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特大桥为背景,研究铁路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及传力机理,并讨论该桥钢混结合段的合理构造参数。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其钢-混结合段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结合段中钢与混凝土内力的分配情况,并对影响其传力分配的构造参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结构纵向受力板件处于受压状态,钢梁应力沿结合段逐渐减小;承压板分担轴力比例约为56.2%,随着承压板厚度增加,其分担荷载比例也有提高,承压板厚度在40~60 mm之间时提高较快,承压板厚度大于60 mm后提高不明显;钢梁埋入段长度大于2.5 m后,对传力效果的影响不大;剪力钉刚度的增加会显著提高其承担的顺桥向剪力,并增加剪力沿横桥向分布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刚构-连续 -结合 有限元法 参数分析 传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钢-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传力机理 被引量:22
19
作者 卫星 强士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2-408,共7页
为探讨大跨结合梁斜拉桥中钢主梁与混凝土板的传力机理,采用梁段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观音岩长江大桥主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标准梁段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组合荷载作用下结合梁的应力... 为探讨大跨结合梁斜拉桥中钢主梁与混凝土板的传力机理,采用梁段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观音岩长江大桥主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标准梁段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组合荷载作用下结合梁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弹性分析;考虑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和剪力钉荷载-滑移的非线性关系,对设计荷载组合下结合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1∶2的缩尺比例进行模型试验研究,测试了不同荷载组合下结合梁截面的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组合作用下,混凝土板与钢主梁间的相对滑移较小,剪力钉能有效抗剪,保证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要求;结合梁截面应力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钢主梁以抗弯为主,混凝土板承担较大截面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凝土结合 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水河特大桥主梁钢-混结合段传力机理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伍彦斌 黄方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1,共6页
贵州红水河特大桥主桥为主跨508m的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采用承压传剪式,其连接断面小,受力复杂。为验证红水河特大桥钢-混结合段的构造设计,在分析和明确其传力层次与传力路径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的... 贵州红水河特大桥主桥为主跨508m的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采用承压传剪式,其连接断面小,受力复杂。为验证红水河特大桥钢-混结合段的构造设计,在分析和明确其传力层次与传力路径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的混合单元模型,分析了恒载及1.6倍超载工况下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1.6倍超载工况下,连接件的抗剪安全系数为1.2,满足设计要求;;主要传力单元承担的轴力比例相近,受力均衡,传力构造设计合理;钢梁埋入段与混凝土的界面接触粘结效应对内力的传递有较大贡献,在设计中可考虑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 -结合 承压板 有限元法 剪力 传力机理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