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框架-内填充墙结构设计方法的分析与建议
1
作者 颜鹏 方有珍 《建筑技术开发》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钢框架-内填充墙结构作为抗侧力体系。利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剪切刚度较大的特点来分担更多的剪力,但由于其缺少足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依据,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重点介绍钢框架-内填充墙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对比分析,最后对... 钢框架-内填充墙结构作为抗侧力体系。利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剪切刚度较大的特点来分担更多的剪力,但由于其缺少足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依据,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重点介绍钢框架-内填充墙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对比分析,最后对此结构的设计、分析方法提出建议:认为钢框架承受全部设计重力荷载,由抗剪连接件及剪力墙承担全部横向荷载;此结构的破坏模式、计算假定等还需通过更多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及试验加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内填充墙结构 设计方法 抗剪连接件 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异形柱框架-轻钢龙骨墙体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2
作者 周鹏 《广东建材》 2025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对柱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与组合异形柱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的骨架特征、刚度退化曲线、能耗值以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异形柱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的延性系数(2.68)比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的延性系数(2.54)提高3.5%。随... 对柱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与组合异形柱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的骨架特征、刚度退化曲线、能耗值以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异形柱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的延性系数(2.68)比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的延性系数(2.54)提高3.5%。随着位移的增加,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的刚度先增加后降低;组合异形柱框架-轻钢龙骨墙刚度不断降低,组合异形柱框架-轻钢龙骨墙的初始刚度比框架-轻钢龙骨墙结构高53.4%;组合异形柱框架-轻钢龙骨墙具有良好的初始刚度、延性性能和耗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框架-龙骨 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3
作者 薛娜 《河南建材》 202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为提高高层建筑底部剪力墙承载能力、强化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文章以山东平度某高层住宅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利用国产钢结构设计软件STS和有限元软件Midas对剪力墙结构受力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剖析... 为提高高层建筑底部剪力墙承载能力、强化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文章以山东平度某高层住宅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案,利用国产钢结构设计软件STS和有限元软件Midas对剪力墙结构受力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剖析了高层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原理及施工工艺,深入研究了钢框架-组合型钢板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过程和施工步骤。该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框架-组合型 剪力结构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特征值对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4
作者 苏醒 阎石 +1 位作者 高跃峰 夏伟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λ值对其层间侧移集中性、塑性铰分布和出铰率等韧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以上指标对λ值进行优化。在弹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以使RWMF变形均匀且受力更加合理;在弹塑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有效避免框架的层屈服破坏,使结构变为整体型破坏模式。当λ值在4.5~6.5时,目标函数Z(λ)取得最优解。λ值的优选范围与RWMF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规律对指导RWMF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框架结构 刚度特征值λ 协同工作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脚不同连接形式钢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5
作者 蔡新江 陈磊 +2 位作者 毛小勇 田石柱 王文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2-1071,共10页
增设摇摆墙后框架结构地震下柱脚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损伤,将柱脚设置为铰接或提离后有望减轻上述缺陷。以三层、六层和九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分别建立柱脚固接、铰接及提离三种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各... 增设摇摆墙后框架结构地震下柱脚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损伤,将柱脚设置为铰接或提离后有望减轻上述缺陷。以三层、六层和九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分别建立柱脚固接、铰接及提离三种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各结构最大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峰值加速度、层间剪力、墙体剪力和弯矩等;进一步建立耗能连梁固接和铰接的对比模型,研究连梁连接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层模型中柱脚固接时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加速度、层间剪力及摇摆墙墙体剪力的控制效果最优,六层、九层模型中分别对应柱脚提离和柱脚铰接效果最好;摇摆墙墙体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别呈现“C形”和“反C形”,柱脚固接时墙体弯矩均为最小,与层数无关。柱脚固接耗能连梁两端采用固接最优,柱脚铰接和柱脚提离时耗能连梁两端采用铰接形式效果更优。此分析可为框架-摇摆墙结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摇摆 柱脚形式 变形 加速度 内力 连接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爆炸作用下含填充墙RC框架结构破坏分析
6
作者 陈公轻 吴昊 +2 位作者 欧渊 王帆 吕晋贤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9-301,共13页
爆炸作用下地面建筑目标的破坏分析对制定实战打击策略和工程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已有含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近区爆炸试验进行复现,充分验证了所采用的精细化数值... 爆炸作用下地面建筑目标的破坏分析对制定实战打击策略和工程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已有含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近区爆炸试验进行复现,充分验证了所采用的精细化数值仿真方法的适用性。结合建筑结构混合单元建模方法,对典型三层含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在典型战斗部(100 kg和200 kg TNT当量)爆炸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开展了仿真分析,考察了爆炸波在结构内部的传播和结构损伤特性。基于等效单自由度(single-degree-of-freedom,SDOF)方法预测了爆炸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梁、柱、板和填充墙等构件的损伤等级,建立了内爆炸作用下建筑目标的破坏简化分析方法,并通过与精细化数值仿真结果对比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在100 kg和200 kg TNT爆炸工况下,精细化数值仿真分析中建筑物整体功能性和结构性毁伤等级均为中度和轻度,等效SDOF简化分析得到的相应毁伤等级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此外,从各构件的毁伤等级可以看出,相比于板、梁和柱等承重构件,砌体填充墙更易发生破坏,从而导致爆炸波在层内水平方向房间的毁伤破坏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爆炸 填充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精细化数值仿真 等效单自由度(SDOF)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较高填充墙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7
作者 马成岳 《大众标准化》 2025年第3期28-30,共3页
文章以国网甘肃平凉供电公司输变电工区综合楼施工为背景进行研究。国网甘肃平凉供电公司输变电工区生产综合项目为办公楼,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崆峒大道以南、南干渠以东,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11层。地下室层高5.8 m,一层层高6... 文章以国网甘肃平凉供电公司输变电工区综合楼施工为背景进行研究。国网甘肃平凉供电公司输变电工区生产综合项目为办公楼,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崆峒大道以南、南干渠以东,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11层。地下室层高5.8 m,一层层高6.8 m,二、三层层高4.6 m,上面标准层层高4.2 m。面对层高较高的填充墙砌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成了施工难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较繁杂,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一旦产生了安全问题,那么该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进度、质量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由此,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较高填充墙施工过程砌筑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 较高填充施工技术应用 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腔结构复合填充墙-钢框架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管克俭 李捍无 彭少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3期73-77,共5页
通过空腔结构复合填充墙-钢框架和同尺寸纯钢框架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空腔结构复合填充墙-钢框架的抗侧力性能和滞回性能。研究结果证明空腔结构复合填充墙是一种理想的抗侧力体系,可用于多层或小高层钢结构住宅,作为结构的抗侧力构件。
关键词 空腔结构 复合填充-框架 抗侧力性能 抗侧刚度 试验研究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陈宇良 王双翼 +2 位作者 刘杰 姜锐 叶培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9,共11页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 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再生混凝土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了缩尺比为1∶2.5的1榀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对照组)和2榀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和层间位移角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破坏形态相似,均表现为梁端和柱底塑性铰区破坏;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刚度退化相较于现浇普通混凝土框架更为明显,最大降低幅度约为62.54%;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耗能能力最优,比现浇型钢混凝土框架提高了约22.22%;现浇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89~0.91,带填充墙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的强度退化系数在0.77~0.82;装配式型钢全再生混凝土框架位移延性系数约为2.14~4.63,与现浇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最大提高幅度约为118.40%;现浇型钢普通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极限层间位移角介于1/39~1/28。应变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承载力主要由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塑性铰开始形成于梁端,最后在柱底形成塑性铰,其破坏属于梁铰机制,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全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 填充 低周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10
作者 张家强 李强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3期91-96,共6页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周期的影响一般采用周期折减系数来考虑,但周期折减系数随砌体材料和填充墙位置变化的规律在业界仍未得到揭示。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建立常规混凝土框架模型和混凝土填充墙框架模型,对不同砌体材料下,不同填充...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周期的影响一般采用周期折减系数来考虑,但周期折减系数随砌体材料和填充墙位置变化的规律在业界仍未得到揭示。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建立常规混凝土框架模型和混凝土填充墙框架模型,对不同砌体材料下,不同填充墙位置导致的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变化规律展开分析,得到一些鲜为人知的结论,可供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振周期折减系数 混凝土框架填充结构 砌体材料 填充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ALC墙板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吴涛 张宗敏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2期70-73,78,共5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框架-ALC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低周往复荷载进行分析,与已有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建模和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调整门洞尺寸及位置参数,分析参数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框架-ALC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低周往复荷载进行分析,与已有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建模和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调整门洞尺寸及位置参数,分析参数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洞率的增大,结构极限承载力减小,延性明显降低;当门洞位于墙板内部时延性随偏心率增加而减小,而墙板位于边缘时与其余试件均值极限荷载降低了11.2%,抗震性能最差。研究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并给出相关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混凝土 ALC 框架-填充 结构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消能梁暗置侧向支撑设计
12
作者 骆顺心 刘旭东 +3 位作者 沈琪 彭林立 刘炳清 熊世树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8期2196-2200,共5页
在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中,针对钢结构住宅等建筑中不能接受常规消能梁侧向支撑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在消能梁段端部的楼板内设置型钢连接件及暗梁组成的暗置侧向支撑。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在规范规定的消能梁段下翼缘侧向水平荷载的作用下... 在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中,针对钢结构住宅等建筑中不能接受常规消能梁侧向支撑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在消能梁段端部的楼板内设置型钢连接件及暗梁组成的暗置侧向支撑。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在规范规定的消能梁段下翼缘侧向水平荷载的作用下,该消能梁暗置侧向支撑能显著减小消能梁的扭转变形和侧向弯曲变形;在考虑消能梁上局部楼板失效的情况下,暗置侧向支撑也能提供消能梁合适的扭转约束刚度。通过某工程的原位静荷载试验,验证了该暗置支撑对消能梁发挥的预期侧向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偏心支撑结构 装配式结构 消能梁 暗置侧向支撑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段摇摆墙-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
13
作者 朱春阳 何翔雨 孙丽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4期411-419,共9页
针对高层摇摆墙-框架结构,可将摇摆墙分段铰接以降低其刚度及内力需求。为分析双段摇摆墙-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探究摇摆墙的合理分段位置,基于弯曲梁-剪切质量模型建立单、双段摇摆墙-框架结构的等效动力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摇摆墙... 针对高层摇摆墙-框架结构,可将摇摆墙分段铰接以降低其刚度及内力需求。为分析双段摇摆墙-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探究摇摆墙的合理分段位置,基于弯曲梁-剪切质量模型建立单、双段摇摆墙-框架结构的等效动力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摇摆墙分段位置对结构周期、振型及底部剪力的影响规律,开展有限元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弯曲梁-剪切质量模型可以合理反映摇摆墙分段位置变化条件下整体结构动力响应规律。摇摆墙分段位置位于墙体中下部时,结构二阶模态贡献显著,受此影响,结构周期较单段摇摆墙-框架延长幅度较高,结构基底剪力下降。反之,当分段位置位于结构中上部时,结构变形以一阶模态为主,基底剪力较单段摇摆墙-框架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模型 摇摆-框架结构 时程分析 基底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平面刚度分布的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岳 杨伟松 +1 位作者 张纪刚 王向英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18,35,共10页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中发生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A为原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底层各柱的剪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填充墙的布置使得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震剪力在各榀框架之间分...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中发生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A为原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底层各柱的剪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填充墙的布置使得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震剪力在各榀框架之间分布不均匀。为了定量地考虑平面各轴线刚度分布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个沿轴线各榀填充墙框架不同刚度分布的结构模型,通过IDA(增量动力分析)分析对比评估4个模型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平面刚度均匀分布的结构模型倒塌概率最低,具有良好的地震韧性;当某轴线的刚度高于平面各轴线平均刚度的30%时,结构的倒塌概率大幅提高,抗倒塌安全储备不足,建议在设计中平面各轴线的刚度不应超过此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RC框架结构 刚度效应 IDA分析 平面布置 抗地震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SBS层阻尼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周云 郭阳照 +1 位作者 廖奕发 杨冠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28,共8页
针对阻尼砌体填充墙的砌体单元抗拉能力不足及预留缝隙不便于建筑使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墙体构造措施,并制作2榀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拉结筋通长布置的构造... 针对阻尼砌体填充墙的砌体单元抗拉能力不足及预留缝隙不便于建筑使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墙体构造措施,并制作2榀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拉结筋通长布置的构造措施可有效解决砌体单元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克服了砌体单元的拉裂破坏后,阻尼砌体填充墙的耗能效果显著提高,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衰减更慢,滞回曲线更饱满,耗能能力更强,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达到0.12以上;用M1.5砂浆和用发酵聚氨酯填缝的构造措施都是可行的,可确保阻尼砌体填充墙率先耗能、发挥保护主体框架的作用,明显提高阻尼砌体填充墙早期对框架的刚度贡献,同时保留阻尼砌体填充墙不过强约束框架变形、不改变框架结构的延性破坏模式、不造成框架结构延性变差的良好性能;填缝后,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初始抗侧刚度明显提高,位移延性系数在6.0以上,极限层间位移角在1/40以上,可以满足结构在大震下的弹塑性变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砌体填充 框架结构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对钢框架结构体系影响的静力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贾连光 孙鹏 肖青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框架抗震分析中,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预测了结构在横向作用力下的行为;了解了塑性铰出现的先后顺序、塑性铰的分布、结构的薄弱环... 目的研究框架抗震分析中,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预测了结构在横向作用力下的行为;了解了塑性铰出现的先后顺序、塑性铰的分布、结构的薄弱环节、结构的破坏模式;考虑协同作用下,填充墙框架的抗侧能力提高7%~8%.结论填充墙一框架结构体系的侧移刚度比纯框架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种影响,提高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 框架 PUSHOVER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 被引量:27
17
作者 周天华 吴函恒 +2 位作者 白亮 蒋路 陈军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并对6层和18层该结构体系房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符合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预制混凝土抗侧力 装配式结构 高层建筑 抗侧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MTMD耗能钢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康 何明胜 李英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0-207,共8页
为检验利用填充墙作为质量块的填充墙MTMD减震结构的实际地震反应控制效果,结合MTMD系统优化设计理论,设计了主子结构不同质量比和频率比的填充墙MTMD减震结构,以及无TMD的普通抗震框架结构,进行了锤击模态试验和不同地震输入水平下的... 为检验利用填充墙作为质量块的填充墙MTMD减震结构的实际地震反应控制效果,结合MTMD系统优化设计理论,设计了主子结构不同质量比和频率比的填充墙MTMD减震结构,以及无TMD的普通抗震框架结构,进行了锤击模态试验和不同地震输入水平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模态分析表明,减震结构各阶周期更长,振动特性主要由第一阶平动效应控制,对第一振型的控制效果更好.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在中大震阶段具有显著的减震效果,加速度峰值减震率在30 ~ 60%之间,位移峰值减震率在40~60%之间.质量比越大,频率比越接近1的减震结构,地震反应控制效果越好,且其减震能力优势更多体现在大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 MTMD 框架 振动台试验 峰值减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态水平和容许变形值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建阳 戚亮杰 +1 位作者 罗峥 高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
进行了2个1/2.5比例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主要研究轴压系数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和该结构在不同抗震性态水平的变形指标.结合现阶段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性能水平的标准... 进行了2个1/2.5比例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主要研究轴压系数对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破坏形态的影响和该结构在不同抗震性态水平的变形指标.结合现阶段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性能水平的标准,将其划分为正常使用、暂时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四个阶段;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和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主要破坏形态、受力模式及特点,提出了上述四个性能水平划分的判别参数及标准;在总结国内外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和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得出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和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各性能水平极限状态对应的层间位移角容许变形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框架-填充结构 破坏形态 性能水平 容许变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土填充墙钢框架结构抗剪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际平 刘斌 +3 位作者 邵大余 钟炜辉 李月晨 申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9-614,共6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一榀钢框架和一榀生土填充墙钢框架的抗剪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生土填充墙钢框架的抗剪性能进行参数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土填充墙钢框架是一种较好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其初始刚度和抗剪承载力均明...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一榀钢框架和一榀生土填充墙钢框架的抗剪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生土填充墙钢框架的抗剪性能进行参数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土填充墙钢框架是一种较好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其初始刚度和抗剪承载力均明显高于纯钢框架,并且生土填充墙可以降低钢框架屈服后刚度退化严重的不利影响;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框架柱轴压比、墙体高厚比和钢框架梁柱线刚度比是影响生土填充墙钢框架抗剪性能的主要因素.推导了生土填充墙钢框架初始刚度和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填充 框架 抗剪性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