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屈服-摩擦复合耗能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云 周云 +1 位作者 邓雪松 刘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本文提出了“综合利用不同耗能原理和机制来设计新型耗能器”的思想,研究开发了钢屈服-摩擦复合耗能器,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试验和对比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性能和耗能性能,给出了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屈服-摩擦... 本文提出了“综合利用不同耗能原理和机制来设计新型耗能器”的思想,研究开发了钢屈服-摩擦复合耗能器,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试验和对比试验,考察了耗能器的工作性能和耗能性能,给出了耗能器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屈服-摩擦复合耗能器利用钢屈服滞回和摩擦两种机制耗能,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耗能能力强且可调节,构造简单、形状紧凑、体积小、造价低、制作与安装方便,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耗能减震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 钢屈服-摩擦 复合耗能 循环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简化计算模型及应用
2
作者 胡大柱 占昆旺 +2 位作者 吴志平 赵娟 徐春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3,共12页
为解决防屈曲钢板墙屈服位移大,在小变形阶段仅提供刚度和承载力而无法消能的缺点,将墙式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钢板墙在厚度方向进行并联布置,构成新型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小变形阶段,复合构件中的摩擦阻尼器滑动消能,随着变... 为解决防屈曲钢板墙屈服位移大,在小变形阶段仅提供刚度和承载力而无法消能的缺点,将墙式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钢板墙在厚度方向进行并联布置,构成新型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小变形阶段,复合构件中的摩擦阻尼器滑动消能,随着变形增大,防屈曲钢板墙进入屈服状态,摩擦阻尼器和防屈曲钢板墙共同消能。基于防屈曲钢板墙、摩擦阻尼器以及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构件的试验结果以及复合构件构造特点,建立了弹簧束简化计算模型,用于模拟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的力学性能。简化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替代实体有限元分析,且可在结构整体分析中直接应用。基于简化模型,通过参数分析的方法,以最优附加阻尼比为控制指标,探讨了复合构件中摩擦阻尼器滑动摩擦力与防屈曲钢板墙屈服承载力的合理比值(滑屈比)、构件高宽比建议值。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高宽比建议小于1.5,而滑屈比合理比值范围为0.07~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 摩擦阻尼 防屈曲钢板 弹簧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框架-核心筒结构摩擦耗能的减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伦 杨晓东 徐卫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2期2902-2908,共7页
对某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耗能减震设计,通过ETABS软件的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没有加设摩擦耗能支撑的普通结构和两种加设耗能支撑的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及结构对地震能量的耗散能力。结果表明,布置了摩擦耗能支撑的框架-核... 对某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耗能减震设计,通过ETABS软件的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没有加设摩擦耗能支撑的普通结构和两种加设耗能支撑的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及结构对地震能量的耗散能力。结果表明,布置了摩擦耗能支撑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能更有效地控制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且耗能支撑布置在框架-核心筒间比加在外框架间对增加结构的刚度和耗散地震能量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耗能减震 钢板-橡胶摩擦耗能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摩擦阻尼器在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的控制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魏文晖 瞿伟廉 卢哲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本文根据新型粘弹性 摩擦阻尼器的耗能特点和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动力特性 ,提出通过对底部框架砌体结构设置粘弹性 摩擦阻尼器 ,达到对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目的。文中推导了粘弹性 摩擦阻尼器和人字型支撑的组合层间单元刚度矩... 本文根据新型粘弹性 摩擦阻尼器的耗能特点和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动力特性 ,提出通过对底部框架砌体结构设置粘弹性 摩擦阻尼器 ,达到对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目的。文中推导了粘弹性 摩擦阻尼器和人字型支撑的组合层间单元刚度矩阵和控制力向量 ,建立了设置粘弹性 摩擦阻尼器框架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摩擦阻尼 耗能减震 控制力 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框架砌体结构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钢板-橡胶加固铁路重力式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琳 陈兴冲 刘正楠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1,共7页
为探究L型钢板-橡胶加固铁路重力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对1个未加固桥墩模型和1个采用L型钢板-橡胶加固的桥墩模型开展拟静力试验,分别分析其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承载力、滞回性能、刚度退化以及耗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抗震加固前后桥墩... 为探究L型钢板-橡胶加固铁路重力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对1个未加固桥墩模型和1个采用L型钢板-橡胶加固的桥墩模型开展拟静力试验,分别分析其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承载力、滞回性能、刚度退化以及耗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抗震加固前后桥墩破坏形态及抗震性能的差异,评价新型耗能装置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型钢板-橡胶加固能抑制墩底区域裂缝的发展,实现破坏面不发生转移。桥墩经加固后,水平承载力提高了12.6%,初始刚度提升了11.1%,累积耗能提升了48.3%,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桥墩 L型钢板-橡胶加固 耗能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中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试验 被引量:8
6
作者 颜桂云 黄冠骅 +2 位作者 滕军 郑莲琼 薛潘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8-106,122,共10页
为解决装配式框架节点与连接的抗震能力不足、震损后难修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对其关键耗能减震部件-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其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与延性等滞回性能,... 为解决装配式框架节点与连接的抗震能力不足、震损后难修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对其关键耗能减震部件-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其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与延性等滞回性能,揭示阻尼器的失效破坏机制,分析开孔削弱形式、削弱长度、钢板厚度以及约束套筒与削弱钢板的间隙等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在削弱截面部位开裂或断裂,实现了阻尼器的塑性耗能与失效模式可控,具备良好的承载-耗能双重功能。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狗骨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与延性性能优于竖缝开孔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削弱长度对延性与钢板侧向屈曲性能影响较大,钢板厚度对承载能力与刚度退化性能影响较大,而约束套筒与钢板间隙较大时,约束套筒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易导致削弱钢板发生受压屈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 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 承载-耗能双重功能 滞回性能 往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零初始索力摩擦耗能复位支撑抗震性能理论分析
7
作者 张爱林 叶全喜 王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2-7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简单构造形式、既能在震后为结构提供回复力,又能避免索体预应力损失的装配式零初始索力摩擦耗能复位支撑,并对该支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支撑在加载过程中无刚度退化现象,滞回曲线呈四边形状,曲线饱... 提出了一种具有简单构造形式、既能在震后为结构提供回复力,又能避免索体预应力损失的装配式零初始索力摩擦耗能复位支撑,并对该支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支撑在加载过程中无刚度退化现象,滞回曲线呈四边形状,曲线饱满且耗能规律稳定;支撑复位停止后,放松黄铜-槽孔钢摩擦板耗能器中高强螺栓,可使支撑继续复位至位移零点,该支撑具有很好的复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初始索力 复位功能 预应力损失 刚度退化 黄铜-槽孔钢摩擦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环形钢板阻尼器的静力学研究
8
作者 乔春蓉 冷江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0-112,共3页
为了满足高温、低温、腐蚀环境特殊工况下阻尼减振的需要,对以干摩擦阻尼进行减振的阻尼器的开发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多层环形钢板阻尼器是借助于载荷作用下多层金属环之间的干摩擦力耗散能量,实现阻尼隔振的一种新... 为了满足高温、低温、腐蚀环境特殊工况下阻尼减振的需要,对以干摩擦阻尼进行减振的阻尼器的开发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多层环形钢板阻尼器是借助于载荷作用下多层金属环之间的干摩擦力耗散能量,实现阻尼隔振的一种新型阻尼器。为此,从弹性力学的角度建立静力学模型,对多层环形钢板阻尼器的弹性元件进行静力学研究。通过选取应力函数对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此种类型阻尼隔振元件承受载荷时的力学特性,为设计及应用该种类型阻尼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阻尼 力学研究 多层 环形 工程技术人员 摩擦阻尼 静力学模型 阻尼减振 特殊工况 腐蚀环境 研究方向 散能量 摩擦 载荷作用 阻尼隔振 弹性力学 弹性元件 应力函数 力学特性 承受载荷 隔振元件 金属环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通道中超临界RP-3航空煤油流量分配特性数值研究
9
作者 王彦红 李雨健 +1 位作者 贾玉婷 李洪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6,共12页
针对热流偏差下空-油换热器的应用,进行了三种类型并联通道中超临界压力RP-3航空煤油流量分配数值研究,探究了进口压力、进口温度、进口总流量、进出口布置对双通道流量分配的影响机制。通过摩擦压降和加速压降的演变机制揭示了流量非... 针对热流偏差下空-油换热器的应用,进行了三种类型并联通道中超临界压力RP-3航空煤油流量分配数值研究,探究了进口压力、进口温度、进口总流量、进出口布置对双通道流量分配的影响机制。通过摩擦压降和加速压降的演变机制揭示了流量非对称分配的原因,讨论了通道质量流速和温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换热的影响,进行了(火积)耗散效应分析。根据热流密度比值和运行参数提出了流量偏差的预测准则,预测偏差处于±15%范围内。结果表明:随着双通道热流差别增大,两者流量偏差增大,源于加速压降和摩擦压降的平衡机制。热流比值小于1时,摩擦压降主导流量分配;热流比值大于1时,加速压降主导流量分配。热流比值等于1时,双通道流量等量分配。提高进口压力、进口温度、进口总流量双通道流量偏差均受到抑制。高热流偏差下通道出现流量不连续和偏差管温度反向分层问题。相对流量偏差和(火积)耗散偏差的变化规律一致,I型布置相比U型和Z型布置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换热 并联双通道 超临界煤油 加速压降 摩擦压降 流量分配 (火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FVD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文晖 瞿伟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根据粘弹性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各自的特点 ,设计出一种新型粘弹性摩擦阻尼器 (FVD)耗能装置 .针对粘弹性材料的分数导数模型和摩擦单元的力位移滑移量的矩阵关系式 ,建立了FVD精确的有限元模型 ,推导了FVD单元刚度矩阵和控制力向量计算... 根据粘弹性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各自的特点 ,设计出一种新型粘弹性摩擦阻尼器 (FVD)耗能装置 .针对粘弹性材料的分数导数模型和摩擦单元的力位移滑移量的矩阵关系式 ,建立了FVD精确的有限元模型 ,推导了FVD单元刚度矩阵和控制力向量计算公式和求解方法 ;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特性 ,建立了设置FVD非线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控制方法 .最后 ,应用本文方法 ,对设置FVD的非线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在罕遇地震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其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摩擦阻尼 耗能减震 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