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层斜拉索钢抗弯框架体系及抗侧力性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蓝声宁
李春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6-820,82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抗侧力体系——多层斜拉索钢抗弯框架(CSMRF)体系.CSMRF体系综合了钢抗弯框架和斜拉索的各自优点,有效地提升了原钢抗弯框架结构的抗侧能力.而且,CSMRF具有双重抗震防线和自复位能力.阐述了CSMRF体系的组成和作用机理;推...
提出了一种新型抗侧力体系——多层斜拉索钢抗弯框架(CSMRF)体系.CSMRF体系综合了钢抗弯框架和斜拉索的各自优点,有效地提升了原钢抗弯框架结构的抗侧能力.而且,CSMRF具有双重抗震防线和自复位能力.阐述了CSMRF体系的组成和作用机理;推导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CSMRF体系的水平位移近似计算公式;使用该近似计算公式对CSMRF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CSMRF体系的层间位移和楼层位移均明显比同条件钢抗弯框架体系的小;建立的多层CSMRF体系位移近似计算公式可以为CSMRF体系中拉索和钢框架的初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钢抗弯框架
抗侧力性能
近似计算公式
自复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能量倒塌判定标准的抗弯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大林
何若全
孙国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年第3期42-47,共6页
已有的变形倒塌判定标准不能反映地震持时对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基于累积滞回耗能的能量倒塌判定标准可反映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更符合实际震害结果。为进一步合理量化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3个抗弯钢框架...
已有的变形倒塌判定标准不能反映地震持时对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基于累积滞回耗能的能量倒塌判定标准可反映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更符合实际震害结果。为进一步合理量化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3个抗弯钢框架算例,主要考察了结构层数的影响。采用无量纲的能量倒塌判定标准(等效能量耗散系数),对3个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IDA分析。基于易损性分析方法确定了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并给出了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
钢
框架
倒塌
等效能量耗散系数
结构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
被引量:
3
3
作者
陆懿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8年第4期1-4,13,共5页
结构影响系数取值与结构的延性和超强有关。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不同的结构体系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不尽合理。本文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对按该规范设计的6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
结构影响系数取值与结构的延性和超强有关。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不同的结构体系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不尽合理。本文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对按该规范设计的6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构影响系数,为相应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结构影响系数
多层
抗弯
钢
框架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春兰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与结构的延性和超强有关,结构的延性和超强可用结构影响系数来反映。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对不同材料的所有结构体系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不尽合理。文章针对三个不同的抗弯钢框架,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得出了多...
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与结构的延性和超强有关,结构的延性和超强可用结构影响系数来反映。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对不同材料的所有结构体系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不尽合理。文章针对三个不同的抗弯钢框架,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得出了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结构影响系数
多层
抗弯
钢
框架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震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海兵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年第4期28-34,40,共8页
以远场、近场地震记录各15条作为输入,对3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了远场、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滞回能及层间分布。对比分析了结构在远场地震与近场地震作用下层间滞回能分布规律及层间位移响应的差别,...
以远场、近场地震记录各15条作为输入,对3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了远场、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滞回能及层间分布。对比分析了结构在远场地震与近场地震作用下层间滞回能分布规律及层间位移响应的差别,提出了远场、近场地震作用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能
层间分布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弯
钢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弯钢框架近场罕遇地震层剪力分布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徐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4年第3期5-12,共8页
为研究抗弯钢框架(SMRF)强震下的层剪力分布,对8个算例进行了近场地震下的时程分析。根据结构的层剪力分布曲线,提出了近场罕遇地震下SMRF平均层剪力分布模式。同前人的层剪力分布模式及时程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模式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抗弯
钢
框架
近场地震
弹塑性
层剪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远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越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年第4期26-32,59,共8页
为合理考虑远场地震动的循环效应,结合能量平衡关系、标准化滞回耗能谱、累积延性比谱,提出了抗弯钢框架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设计步骤,柱、梁累积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截面的设计方法;采用此方法设计了1榀5层3跨的抗弯钢框...
为合理考虑远场地震动的循环效应,结合能量平衡关系、标准化滞回耗能谱、累积延性比谱,提出了抗弯钢框架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设计步骤,柱、梁累积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截面的设计方法;采用此方法设计了1榀5层3跨的抗弯钢框架,通过pushover及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了设计结构的抗震性能,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地震
滞回耗能谱
累积延性比
抗弯
钢
框架
性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震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因素
8
作者
周海兵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年第3期21-27,共7页
输入15条远场地震波对3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动力特性对滞回能层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较大,地震动频谱特性、持时及结构动力特性对滞回...
输入15条远场地震波对3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动力特性对滞回能层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较大,地震动频谱特性、持时及结构动力特性对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能
层间分布
抗弯
钢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弯钢框架近场地震反应分析
9
作者
李立
顾强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选取20条带有明显速度脉冲的近场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立近场地震动的反应谱,并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反应谱进行了比较。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考虑近场地震作用增大系数1.5和1.25,分别设计了3层、6层抗弯钢框架,研...
选取20条带有明显速度脉冲的近场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立近场地震动的反应谱,并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反应谱进行了比较。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考虑近场地震作用增大系数1.5和1.25,分别设计了3层、6层抗弯钢框架,研究了结构在近场地震动下的反应。结果表明,近场地震动反应谱的加速度敏感区较宽,在中长周期段谱值大于规范设计反应谱的谱值;近场设计地震作用采用增大系数1.5时,对3层结构偏于保守,对6层结构偏于不安全,近场设计地震作用采用增大系数1.25时,对3层、6层结构都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脉冲
近场地震动
增大系数
抗弯
钢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10
作者
倪永慧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为考虑近场地面运动的脉冲效应,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aximum Effect Cyclic Energy,MECE)谱,提...
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为考虑近场地面运动的脉冲效应,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aximum Effect Cyclic Energy,MECE)谱,提出了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结合设计实例给出了设计步骤、构件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构件截面设计方法;对设计实例进行了Pushover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呈现了渐进式破坏模式,符合设计预期,屈服位移与设计预期相差较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侧移角符合规范要求且各层位移相对平均,滞回耗能在构件中的分布及层间分布也较合理,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
抗弯
钢
框架
滞回能
性态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铰接隅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萍
王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传统抗弯钢框架的梁柱节点通常设计为刚性连接,这种刚性节点具有很大的抗弯刚度,然而节点延性不足,罕遇地震作用导致节点脆性断裂。研究学者提出了多种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例如半刚性连接节点、节点加强或削弱方法使塑性铰外移等。本文提...
传统抗弯钢框架的梁柱节点通常设计为刚性连接,这种刚性节点具有很大的抗弯刚度,然而节点延性不足,罕遇地震作用导致节点脆性断裂。研究学者提出了多种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例如半刚性连接节点、节点加强或削弱方法使塑性铰外移等。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梁柱节点连接方式-铰接连接,改变梁柱节点的传力方式,在节点处设置隅撑提供框架的抗侧刚度,控制结构的失效模式。本文设计了三组抗弯钢框架和铰接隅撑钢框架,分别为3层、5层和8层结构,通过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二者之间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和层间侧移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铰接隅撑钢框架具有和传统抗弯钢框架相似的抗侧刚度,且承载能力略高。罕遇地震作用下,铰接隅撑钢框架的层间侧移较小。传统抗弯钢框架失效模式为梁端出现塑性铰,而铰接隅撑钢框架的塑性区域转移至隅撑与梁连接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隅撑
钢
框架
抗弯
钢
框架
失效模式
层间侧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节点的累积变形及耗能能力
被引量:
1
12
作者
孙国华
冯进
+1 位作者
方有珍
何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中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耗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所完成的6榀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给出了钢框架子结构中典型...
目的研究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中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耗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所完成的6榀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给出了钢框架子结构中典型狗骨式节点的滞回曲线,归纳了所有狗骨式节点的破坏模式、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耗能能力,重点考察加载制度、板件宽厚比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钢梁板件宽厚比对钢框架子结构中狗骨式节点的显著屈服转角有一定影响,钢梁板件宽厚比越大,则狗骨式节点越易发生先屈曲后屈服现象.加载制度对钢框架子结构中狗骨式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及累积耗能能力有显著影响,所施加的循环位移越小,其累积塑性转角及累积耗能能力越大.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回归了狗骨式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塑性耗能能力的计算公式,对提出狗骨式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骨式节点
抗弯
钢
框架
子结构
加载制度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朗项目的中美规范钢结构抗震计算对比分析
13
作者
尹鹏
张树生
+2 位作者
贺劲松
唐文卿
周明
《工程建设》
2016年第5期33-36,共4页
为了解伊朗项目采用中美两国抗震规范计算钢结构时的差异,采用美国规范IBC—2003和GB50011—2010对8层普通抗弯钢框架结构(OMF)、普通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OCBF)进行计算分析,对比较两种体系在两种抗震规范下的地震力及地震荷载组合的差...
为了解伊朗项目采用中美两国抗震规范计算钢结构时的差异,采用美国规范IBC—2003和GB50011—2010对8层普通抗弯钢框架结构(OMF)、普通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OCBF)进行计算分析,对比较两种体系在两种抗震规范下的地震力及地震荷载组合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该项目场地条件下,普通抗弯钢框架结构(OMF)底部剪力计算结果美国规范相当于中国规范的93%,而普通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OCBF)计算结果中国规范相当于美国规范的96.3%,二者相差很小。地震荷载组合中美规范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抗弯
钢
框架
结构
地震力
荷载组合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结构抗侧力体系抗震性能对比
被引量:
4
14
作者
程满
闻广坤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4-251,共8页
常见的钢结构抗侧力体系包括抗弯钢框架、偏心支撑钢框架和钢板剪力墙结构,它们的耗能构件分别为框架梁、耗能梁段以及内填钢板。现行规范采用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破坏模式,无法对各抗侧力体系进行横向比较。采用近...
常见的钢结构抗侧力体系包括抗弯钢框架、偏心支撑钢框架和钢板剪力墙结构,它们的耗能构件分别为框架梁、耗能梁段以及内填钢板。现行规范采用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破坏模式,无法对各抗侧力体系进行横向比较。采用近年来的性态设计方法,设计了3组10层抗弯框架、偏心支撑钢框架和钢板剪力墙模型,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了各抗侧力体系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延性、层间侧移分布、破坏模式以及用钢量。对比结果表明:抗弯钢框架承载力和刚度最小,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延性最好,钢板剪力墙虽然承载力最高,但是延性却是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
结构
抗弯
钢
框架
钢
板剪力墙
偏心支撑
性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时程分析加权调整选波方法
被引量:
11
15
作者
张锐
王东升
+1 位作者
陈笑宇
李宏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68,99,共17页
针对长周期结构抗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在较宽的周期范围内实现反应谱与目标谱一致性匹配的地震波选择及调整方法。在匹配误差指标(SSE)和地震波幅值调整系数(SF)计算中采用了加权形式的最小二乘法,引入由归一化振型...
针对长周期结构抗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在较宽的周期范围内实现反应谱与目标谱一致性匹配的地震波选择及调整方法。在匹配误差指标(SSE)和地震波幅值调整系数(SF)计算中采用了加权形式的最小二乘法,引入由归一化振型参与系数确定的结构前几阶振型的权重系数,以充分考虑高阶振型对结构地震反应的不同贡献。以美国SAC Steel Project提出的20层抗弯钢框架结构为实例,以该计划提出的代表3种超越概率(即50年超越概率50%、10%和2%)的各组地震波平均反应谱作为目标谱,以这3组地震波(每组10个台站双向记录,即20条波)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为各超越概率下的目标反应;以简单地震信息初选的小型地震波数据库(共40条波)作为备选波,选用3条、7条和10条3种地震波数量及不同排序原则的6种分组方式,将加权调整选波方法与不考虑权重的等权调整方法所得各分组地震波反应谱,以及结构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加权与等权方法对估计结构反应(如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具有相同的准确性,但在降低结构反应离散性方面,加权方法具有较大优势。此外,若任意选择地震波组进行时程分析时,采用加权方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构反应计算结果的离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分析
地震波选择
高阶振型影响
加权调整方法
抗弯
钢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断层地震下楼层竖向加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16
作者
戴靠山
钱雨凡
王健泽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现阶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不仅关注结构自身体系的安全,而且保护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使用功能完好。对于工业建筑结构,生产设备在地震作用下受损会影响震后功能恢复。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一般采用楼层加速度指标来量化其地震...
现阶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不仅关注结构自身体系的安全,而且保护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使用功能完好。对于工业建筑结构,生产设备在地震作用下受损会影响震后功能恢复。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一般采用楼层加速度指标来量化其地震损伤程度。以三个不同高度的钢抗弯框架规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与竖向目标谱匹配的近断层非脉冲和脉冲地震动作为竖向地震输入,考察不同质量不规则程度下,楼层竖向绝对加速度随建筑高度的变化趋势,并从反应谱角度分析不规则质量分布对楼层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4层结构在非脉冲地震作用下楼层顶层处竖向绝对加速度是地面竖向峰值加速度的5倍之多,某一层质量的突变会引起该层及其他楼层竖向绝对加速度的明显变化。另外,对现有计算楼层竖向加速度响应的经验公式进行验证,发现美国ASCE 7-16规范的估计结果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抗弯框架
近断层地震动
楼层竖向绝对加速度
质量不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高阶振型影响选波方法对近断层地震动输入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张锐
成虎
+1 位作者
吴浩
王东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目的为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高层结构的抗震时程分析提供合适的选波方法,将适用于远断层地震动的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多频段加权匹配地震波选波方法(简称多频段加权选波法)用于近断层地震动,探讨该方法的适用性.方法以20条均存在速度脉冲...
目的为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高层结构的抗震时程分析提供合适的选波方法,将适用于远断层地震动的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多频段加权匹配地震波选波方法(简称多频段加权选波法)用于近断层地震动,探讨该方法的适用性.方法以20条均存在速度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作为备选波,并将其均值放大系数谱作为目标谱,采用多频段加权选波法进行选波.以美国SAC Steel Project设计提出的9层和20层的抗弯钢框架结构为实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以20条近断层地震动时程分析所得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及分布为目标反应,将多频段加权选波法选出的3条波输入下结构反应均值及美国《建筑荷载规范》(ASCE 7-05)选波要求方法输入下所得结构反应与目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9层结构,多频段加权选波法与目标反应更为接近;对于20层结构,虽然多频段加权选波法出现了薄弱层位置判断不准确的情况,但最大层间位移角数值的确定基本合适;对于9层和20层结构,多频段加权选波法和ASCE 7-05方法均未出现低估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情况.结论在进行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时,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多频段加权匹配选波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时程分析
地震波选择
高阶振型
抗弯
钢
框架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斜拉索钢抗弯框架体系及抗侧力性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蓝声宁
李春祥
机构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6-820,826,共6页
文摘
提出了一种新型抗侧力体系——多层斜拉索钢抗弯框架(CSMRF)体系.CSMRF体系综合了钢抗弯框架和斜拉索的各自优点,有效地提升了原钢抗弯框架结构的抗侧能力.而且,CSMRF具有双重抗震防线和自复位能力.阐述了CSMRF体系的组成和作用机理;推导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CSMRF体系的水平位移近似计算公式;使用该近似计算公式对CSMRF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CSMRF体系的层间位移和楼层位移均明显比同条件钢抗弯框架体系的小;建立的多层CSMRF体系位移近似计算公式可以为CSMRF体系中拉索和钢框架的初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斜拉索
钢抗弯框架
抗侧力性能
近似计算公式
自复位能力
Keywords
cable-stayed steel moment resistant frame
lateral force resisting performance
approximate calculation formula
self-centering capacity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能量倒塌判定标准的抗弯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大林
何若全
孙国华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年第3期42-4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85)
文摘
已有的变形倒塌判定标准不能反映地震持时对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基于累积滞回耗能的能量倒塌判定标准可反映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更符合实际震害结果。为进一步合理量化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3个抗弯钢框架算例,主要考察了结构层数的影响。采用无量纲的能量倒塌判定标准(等效能量耗散系数),对3个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IDA分析。基于易损性分析方法确定了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并给出了建议值。
关键词
抗弯
钢
框架
倒塌
等效能量耗散系数
结构影响系数
Keywords
steel frame
collapse
equivalent energy dissipation coefficient
structural influencing coefficient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
被引量:
3
3
作者
陆懿
顾强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8年第4期1-4,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99)
文摘
结构影响系数取值与结构的延性和超强有关。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不同的结构体系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不尽合理。本文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对按该规范设计的6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构影响系数,为相应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作用
结构影响系数
多层
抗弯
钢
框架
时程分析
Keywords
earthquake action
structural influencing coefficient
multi-story moment resisting steel frames
ansys timehistory analysis
分类号
TU31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春兰
顾强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99)
文摘
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与结构的延性和超强有关,结构的延性和超强可用结构影响系数来反映。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对不同材料的所有结构体系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不尽合理。文章针对三个不同的抗弯钢框架,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得出了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地震作用
结构影响系数
多层
抗弯
钢
框架
PUSHOVER分析
Keywords
earthquake action
structural influencing coefficient
multi-story moment resisting steel frames
Pushover analyze
分类号
TU31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震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海兵
顾强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年第4期28-34,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20)
文摘
以远场、近场地震记录各15条作为输入,对3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了远场、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滞回能及层间分布。对比分析了结构在远场地震与近场地震作用下层间滞回能分布规律及层间位移响应的差别,提出了远场、近场地震作用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
关键词
滞回能
层间分布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弯
钢
框架
Keywords
hysteretic energy demand
story distribution
non-linear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es
steel moment resisting frames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弯钢框架近场罕遇地震层剪力分布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徐
顾强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4年第3期5-1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20)
文摘
为研究抗弯钢框架(SMRF)强震下的层剪力分布,对8个算例进行了近场地震下的时程分析。根据结构的层剪力分布曲线,提出了近场罕遇地震下SMRF平均层剪力分布模式。同前人的层剪力分布模式及时程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模式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抗弯
钢
框架
近场地震
弹塑性
层剪力分布
Keywords
steel moment resisting frames
near-fauh Earthquake
elasto-plastic state
story shear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越
顾强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年第4期26-32,5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20)
文摘
为合理考虑远场地震动的循环效应,结合能量平衡关系、标准化滞回耗能谱、累积延性比谱,提出了抗弯钢框架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设计步骤,柱、梁累积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截面的设计方法;采用此方法设计了1榀5层3跨的抗弯钢框架,通过pushover及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了设计结构的抗震性能,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信性。
关键词
远场地震
滞回耗能谱
累积延性比
抗弯
钢
框架
性态设计
Keywords
far-fault earthquake
accumulated hysteretic energy spectrum
accumulated ductility ratio
momentresisting steel fram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震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因素
8
作者
周海兵
顾强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年第3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20)
文摘
输入15条远场地震波对3个不同层数的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动力特性对滞回能层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较大,地震动频谱特性、持时及结构动力特性对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较小。
关键词
滞回能
层间分布
抗弯
钢
框架
Keywords
hysteretic energy demand
story distribution
steel moment resisting frames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弯钢框架近场地震反应分析
9
作者
李立
顾强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20)
文摘
选取20条带有明显速度脉冲的近场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立近场地震动的反应谱,并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反应谱进行了比较。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考虑近场地震作用增大系数1.5和1.25,分别设计了3层、6层抗弯钢框架,研究了结构在近场地震动下的反应。结果表明,近场地震动反应谱的加速度敏感区较宽,在中长周期段谱值大于规范设计反应谱的谱值;近场设计地震作用采用增大系数1.5时,对3层结构偏于保守,对6层结构偏于不安全,近场设计地震作用采用增大系数1.25时,对3层、6层结构都偏于不安全。
关键词
速度脉冲
近场地震动
增大系数
抗弯
钢
框架
Keywords
velocity pulse
near-field ground mo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
moment resisting steel frame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10
作者
倪永慧
顾强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20)
文摘
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为考虑近场地面运动的脉冲效应,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aximum Effect Cyclic Energy,MECE)谱,提出了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结合设计实例给出了设计步骤、构件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构件截面设计方法;对设计实例进行了Pushover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呈现了渐进式破坏模式,符合设计预期,屈服位移与设计预期相差较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侧移角符合规范要求且各层位移相对平均,滞回耗能在构件中的分布及层间分布也较合理,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信性。
关键词
近场地震
抗弯
钢
框架
滞回能
性态设计方法
Keywords
near-fauh earthquake
moment-resisting steel frame
hysteric energy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method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铰接隅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李萍
王峥
机构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20JK0861)。
文摘
传统抗弯钢框架的梁柱节点通常设计为刚性连接,这种刚性节点具有很大的抗弯刚度,然而节点延性不足,罕遇地震作用导致节点脆性断裂。研究学者提出了多种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例如半刚性连接节点、节点加强或削弱方法使塑性铰外移等。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梁柱节点连接方式-铰接连接,改变梁柱节点的传力方式,在节点处设置隅撑提供框架的抗侧刚度,控制结构的失效模式。本文设计了三组抗弯钢框架和铰接隅撑钢框架,分别为3层、5层和8层结构,通过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二者之间的承载力、刚度、延性和层间侧移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铰接隅撑钢框架具有和传统抗弯钢框架相似的抗侧刚度,且承载能力略高。罕遇地震作用下,铰接隅撑钢框架的层间侧移较小。传统抗弯钢框架失效模式为梁端出现塑性铰,而铰接隅撑钢框架的塑性区域转移至隅撑与梁连接部位。
关键词
隅撑
钢
框架
抗弯
钢
框架
失效模式
层间侧移
Keywords
knee-braced steel frames
moment-resisting steel frames
failure mode
story drift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节点的累积变形及耗能能力
被引量:
1
12
作者
孙国华
冯进
方有珍
何源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51200)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研究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中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耗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所完成的6榀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给出了钢框架子结构中典型狗骨式节点的滞回曲线,归纳了所有狗骨式节点的破坏模式、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耗能能力,重点考察加载制度、板件宽厚比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钢梁板件宽厚比对钢框架子结构中狗骨式节点的显著屈服转角有一定影响,钢梁板件宽厚比越大,则狗骨式节点越易发生先屈曲后屈服现象.加载制度对钢框架子结构中狗骨式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及累积耗能能力有显著影响,所施加的循环位移越小,其累积塑性转角及累积耗能能力越大.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回归了狗骨式节点的累积塑性转角、累积延性比及累积塑性耗能能力的计算公式,对提出狗骨式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狗骨式节点
抗弯
钢
框架
子结构
加载制度
耗能能力
Keywords
reduced beam section(RBS) connection
moment-resisting steel frame
substructure
loading protocol
energy dissipation
分类号
TU973.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朗项目的中美规范钢结构抗震计算对比分析
13
作者
尹鹏
张树生
贺劲松
唐文卿
周明
机构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土建分院
出处
《工程建设》
2016年第5期33-36,共4页
文摘
为了解伊朗项目采用中美两国抗震规范计算钢结构时的差异,采用美国规范IBC—2003和GB50011—2010对8层普通抗弯钢框架结构(OMF)、普通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OCBF)进行计算分析,对比较两种体系在两种抗震规范下的地震力及地震荷载组合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该项目场地条件下,普通抗弯钢框架结构(OMF)底部剪力计算结果美国规范相当于中国规范的93%,而普通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OCBF)计算结果中国规范相当于美国规范的96.3%,二者相差很小。地震荷载组合中美规范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抗震设计
抗弯
钢
框架
结构
地震力
荷载组合
规范
Keywords
seismic design
moment- resisting steel frame
seismic force
load combination
specification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结构抗侧力体系抗震性能对比
被引量:
4
14
作者
程满
闻广坤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枣庄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4-251,共8页
文摘
常见的钢结构抗侧力体系包括抗弯钢框架、偏心支撑钢框架和钢板剪力墙结构,它们的耗能构件分别为框架梁、耗能梁段以及内填钢板。现行规范采用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破坏模式,无法对各抗侧力体系进行横向比较。采用近年来的性态设计方法,设计了3组10层抗弯框架、偏心支撑钢框架和钢板剪力墙模型,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了各抗侧力体系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延性、层间侧移分布、破坏模式以及用钢量。对比结果表明:抗弯钢框架承载力和刚度最小,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延性最好,钢板剪力墙虽然承载力最高,但是延性却是最低。
关键词
钢
结构
抗弯
钢
框架
钢
板剪力墙
偏心支撑
性态设计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moment-resisting steel frames
steel plate shear wall
eccentric bracing
performance design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时程分析加权调整选波方法
被引量:
11
15
作者
张锐
王东升
陈笑宇
李宏男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68,99,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206)
文摘
针对长周期结构抗震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在较宽的周期范围内实现反应谱与目标谱一致性匹配的地震波选择及调整方法。在匹配误差指标(SSE)和地震波幅值调整系数(SF)计算中采用了加权形式的最小二乘法,引入由归一化振型参与系数确定的结构前几阶振型的权重系数,以充分考虑高阶振型对结构地震反应的不同贡献。以美国SAC Steel Project提出的20层抗弯钢框架结构为实例,以该计划提出的代表3种超越概率(即50年超越概率50%、10%和2%)的各组地震波平均反应谱作为目标谱,以这3组地震波(每组10个台站双向记录,即20条波)时程分析得到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为各超越概率下的目标反应;以简单地震信息初选的小型地震波数据库(共40条波)作为备选波,选用3条、7条和10条3种地震波数量及不同排序原则的6种分组方式,将加权调整选波方法与不考虑权重的等权调整方法所得各分组地震波反应谱,以及结构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加权与等权方法对估计结构反应(如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具有相同的准确性,但在降低结构反应离散性方面,加权方法具有较大优势。此外,若任意选择地震波组进行时程分析时,采用加权方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构反应计算结果的离散性。
关键词
时程分析
地震波选择
高阶振型影响
加权调整方法
抗弯
钢
框架
Keywords
time-history analysis
selection and scaling of ground motions
influence of higher modes
weighted scaling method
steel moment resisting frame structure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断层地震下楼层竖向加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16
作者
戴靠山
钱雨凡
王健泽
机构
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系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426,U1710111)
成都市科技项目(2019-GH02-00081-HZ)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826041E4193)。
文摘
现阶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不仅关注结构自身体系的安全,而且保护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使用功能完好。对于工业建筑结构,生产设备在地震作用下受损会影响震后功能恢复。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一般采用楼层加速度指标来量化其地震损伤程度。以三个不同高度的钢抗弯框架规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与竖向目标谱匹配的近断层非脉冲和脉冲地震动作为竖向地震输入,考察不同质量不规则程度下,楼层竖向绝对加速度随建筑高度的变化趋势,并从反应谱角度分析不规则质量分布对楼层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4层结构在非脉冲地震作用下楼层顶层处竖向绝对加速度是地面竖向峰值加速度的5倍之多,某一层质量的突变会引起该层及其他楼层竖向绝对加速度的明显变化。另外,对现有计算楼层竖向加速度响应的经验公式进行验证,发现美国ASCE 7-16规范的估计结果偏于保守。
关键词
钢抗弯框架
近断层地震动
楼层竖向绝对加速度
质量不规则
Keywords
steel moment-resisting frames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vertical peak floor acceleration
mass irregularity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高阶振型影响选波方法对近断层地震动输入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2
17
作者
张锐
成虎
吴浩
王东升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大连交通大学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074)
文摘
目的为近断层地震动输入下高层结构的抗震时程分析提供合适的选波方法,将适用于远断层地震动的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多频段加权匹配地震波选波方法(简称多频段加权选波法)用于近断层地震动,探讨该方法的适用性.方法以20条均存在速度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作为备选波,并将其均值放大系数谱作为目标谱,采用多频段加权选波法进行选波.以美国SAC Steel Project设计提出的9层和20层的抗弯钢框架结构为实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以20条近断层地震动时程分析所得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及分布为目标反应,将多频段加权选波法选出的3条波输入下结构反应均值及美国《建筑荷载规范》(ASCE 7-05)选波要求方法输入下所得结构反应与目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9层结构,多频段加权选波法与目标反应更为接近;对于20层结构,虽然多频段加权选波法出现了薄弱层位置判断不准确的情况,但最大层间位移角数值的确定基本合适;对于9层和20层结构,多频段加权选波法和ASCE 7-05方法均未出现低估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情况.结论在进行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时,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多频段加权匹配选波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时程分析
地震波选择
高阶振型
抗弯
钢
框架
结构
Keywords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time history analysis
ground motions selection
highermodes
steel moment resisting frame structure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层斜拉索钢抗弯框架体系及抗侧力性能
蓝声宁
李春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能量倒塌判定标准的抗弯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
唐大林
何若全
孙国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
陆懿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层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
徐春兰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强震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
周海兵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抗弯钢框架近场罕遇地震层剪力分布
吴徐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远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王越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强震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因素
周海兵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抗弯钢框架近场地震反应分析
李立
顾强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倪永慧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铰接隅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李萍
王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狗骨式钢框架子结构节点的累积变形及耗能能力
孙国华
冯进
方有珍
何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伊朗项目的中美规范钢结构抗震计算对比分析
尹鹏
张树生
贺劲松
唐文卿
周明
《工程建设》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钢结构抗侧力体系抗震性能对比
程满
闻广坤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时程分析加权调整选波方法
张锐
王东升
陈笑宇
李宏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近断层地震下楼层竖向加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戴靠山
钱雨凡
王健泽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考虑高阶振型影响选波方法对近断层地震动输入适用性研究
张锐
成虎
吴浩
王东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