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孪生诱发塑性钢搅拌摩擦焊接温度场及塑性流场数值模拟
1
作者 薛凯芮 乔柯 +3 位作者 张婷 刘强 王文 王快社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5,共7页
采用DEFORM-3D软件模拟了Fe-18.2Mn-0.52C孪生诱发塑性(Twinning-Induced Plasticity, TWIP)钢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过程,建立了摩擦因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研究了FSW过程中温度场和塑性流场的分布特征及演变... 采用DEFORM-3D软件模拟了Fe-18.2Mn-0.52C孪生诱发塑性(Twinning-Induced Plasticity, TWIP)钢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过程,建立了摩擦因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研究了FSW过程中温度场和塑性流场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准确模拟TWIP钢FSW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实验与模拟峰值温度的平均误差为2.20%。FSW过程中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沿工件厚度方向焊接温度逐渐降低。随着焊接时间增加,温度场范围扩大,焊缝温度升高,最高温度为857℃。材料在后退侧(Retreating Side, RS)的流动速度和区域均大于前进侧(Advancing Side, AS),且从RS流向搅拌头后端的材料与AS的材料相遇并堆积在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接 孪生诱发塑性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塑性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孪晶诱发塑性钢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孙威杰 刘帅 +4 位作者 黄玖龙 李冬冬 袁泽博 张岩 冯运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25-231,共7页
对两种不同碳含量(0.6C、1.0C)的TWIP钢进行应力控制拉-压高周疲劳试验,结合不同尺度微观组织表征手段,研究了碳含量对Fe-Mn-C系TWIP钢高周疲劳寿命及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6C钢相比,1.0C钢表现出更高的疲劳寿命及疲劳极限;组... 对两种不同碳含量(0.6C、1.0C)的TWIP钢进行应力控制拉-压高周疲劳试验,结合不同尺度微观组织表征手段,研究了碳含量对Fe-Mn-C系TWIP钢高周疲劳寿命及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6C钢相比,1.0C钢表现出更高的疲劳寿命及疲劳极限;组织分析发现,疲劳后0.6C钢中滑移带数量、密集程度以及多系滑移数量均高于1.0C钢;在无宏观缺陷前提下,疲劳裂纹易在软、硬位相晶粒相交处萌生,并经由晶界、退火孪晶界、滑移带扩展;靠近表面的金属夹杂物或表面缺陷造成应力集中,易形成疲劳裂纹源。碳在TWIP钢中起到提高层错能的作用,0.6C钢较低的层错能促进位错平面滑移,易产生大量位错塞积诱发裂纹萌生是其疲劳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 孪晶诱发塑性 高周疲劳 滑移变形 层错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碳孪晶诱发塑性钢的低周疲劳行为
3
作者 孙威杰 刘帅 +3 位作者 黄玖龙 李冬冬 冯运莉 张福成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9-228,共10页
以两种不同碳含量(0.6C、1.0C)的TWIP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应变控制拉-压低周疲劳试验,结合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手段,研究了中/高碳Fe-Mn-C系TWIP钢的低周疲劳行为及组织演化。结果表明:两种钢循环变形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循环... 以两种不同碳含量(0.6C、1.0C)的TWIP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应变控制拉-压低周疲劳试验,结合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手段,研究了中/高碳Fe-Mn-C系TWIP钢的低周疲劳行为及组织演化。结果表明:两种钢循环变形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循环硬化现象,并且高碳钢循环硬化能力更强;两种钢疲劳初期滞后回线上存在流变锯齿现象,与中碳钢相比,高碳钢流变锯齿更加显著,动态应变时效强化能力更强;碳的存在提高了TWIP钢的层错能,加速了高碳钢的循环软化行为,降低了其疲劳寿命;相同应变幅下,高碳钢滞后回线面积大于中碳钢,说明其疲劳过程中吸收了更多的塑性应变能,导致滑移带、位错密度等内部损伤数量显著高于中碳钢,也使其寿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诱发塑性 低周疲劳 碳含量 循环硬化 损伤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退火工艺对高碳含量孪晶诱发塑性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玖龙 孙威杰 +2 位作者 张岩 刘帅 冯运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以Fe-18Mn-1.0C高碳含量TWIP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向拉伸试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和退火温度对高碳TWIP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试验钢中产生大量变形组织,在轧制变形组织作用下,Fe-1... 以Fe-18Mn-1.0C高碳含量TWIP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向拉伸试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和退火温度对高碳TWIP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试验钢中产生大量变形组织,在轧制变形组织作用下,Fe-18Mn-1.0C钢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显著提高但塑性降低;冷轧高碳TWIP钢拉伸过程中产生动态应变时效(DSA)现象,随着压下量的增加,锯齿幅度减弱,锯齿数量减少,DSA现象减弱;对冷轧40%试样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发现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试样屈服强度降低,当退火温度超过400℃时,抗拉强度明显下降,伸长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对于高碳TWIP钢,当退火温度超过400℃时,碳化物快速析出是其抗拉强度及伸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诱发塑性 高碳含量 冷轧 退火处理 纳米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钢阻尼元件在桥梁减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军 宁响亮 +1 位作者 李文斌 郭红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
介绍了弹塑性钢阻尼元件(阻尼器)的性能特点、作用及其在桥梁减震中的应用情况和减震效果,并列举了一些典型应用案例。为桥梁减震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实现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塑性阻尼元件 阻尼器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在相变诱发塑性钢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景财年 王作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36-39,共4页
阐述了相变诱发塑性钢高塑性、高强度的机理和产生原理,合金元素在相变诱发塑性钢中的作用,介绍了我国在相变诱发塑性钢领域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相变诱发塑性钢中合金元素今后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相变诱发塑性 合金元素 高强度 作用 中国 趋势 现状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CFST拱桥的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浩 周锐 +2 位作者 程怀宇 宗周红 王春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弹塑性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房建领域。以主跨368m的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减震控制研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阻尼器关键参数的敏... 弹塑性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房建领域。以主跨368m的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减震控制研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阻尼器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屈服荷载、不同弹性刚度及不同空间布设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最后重点分析了行波效应对弹塑性钢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弹塑性钢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各部位的地震响应,在主梁各支承间均匀布设阻尼器为最佳布置方式;考虑行波效应后,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混凝土拱桥 减震控制 塑性阻尼器 非线性时程分析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焊可热镀锌相变诱发塑性钢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麟 史文 +3 位作者 张梅 何燕霖 刘华初 符仁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7-471,共5页
分析了强塑性组合极好的相变塑性钢在应用的广泛性方面,反而远不及强塑性不如它的双相钢的原因.参照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研制了可热镀锌并具有良好焊接性的相变塑性钢,并得到试验和生产证实.为了适应国内钢厂生产,提出以磷代硅以提... 分析了强塑性组合极好的相变塑性钢在应用的广泛性方面,反而远不及强塑性不如它的双相钢的原因.参照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研制了可热镀锌并具有良好焊接性的相变塑性钢,并得到试验和生产证实.为了适应国内钢厂生产,提出以磷代硅以提高钢的可镀性方法,从而代替代了国外以铝代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塑性 焊接性 热镀锌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4Mn0.5C形变孪晶诱发塑性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小芬 符仁钰 李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5,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Fe24Mn0.5C形变孪晶诱发塑性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在室温下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拉伸时产生形变孪晶诱发塑性效应,开始产生形变孪晶,并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形变孪晶逐...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Fe24Mn0.5C形变孪晶诱发塑性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在室温下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拉伸时产生形变孪晶诱发塑性效应,开始产生形变孪晶,并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形变孪晶逐渐增加;随着拉伸速度减小,该钢的均匀伸长率呈轻微上升趋势,但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明显升高;与高强度应变诱发塑性590钢相比,该钢具有较高的能量吸收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孪晶诱发塑性(TWIP)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MPa级冷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强 唐荻 +1 位作者 江海涛 刘仁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67,共6页
采用全自动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新开发的800MPa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CCT曲线,据此制定了12种工艺对试验钢进行退火处理;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了经不同工艺退火处理试验钢的力学性能,确定出了最优热处理工艺;对经最优工艺退火处理钢的显微... 采用全自动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新开发的800MPa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CCT曲线,据此制定了12种工艺对试验钢进行退火处理;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了经不同工艺退火处理试验钢的力学性能,确定出了最优热处理工艺;对经最优工艺退火处理钢的显微组织和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工艺处理钢均获得了8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强塑积最大)的热处理工艺为830℃退火120S后,先以20℃·s^-1的速率缓冷至700℃,再以40℃·s^-1的速率冷至400℃,并在400℃等温处理400S,最后以20℃·s^-1的速率冷至室温;经最优工艺退火处理后钢的显微组织为50%铁素体+38%贝氏体+12%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主要分布在铁素体晶界处,或铁素体与贝氏体的晶界处,还有小部分存在于大的铁素体晶粒内;在拉伸过程中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相变大部分发生变形量为10%~20%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 MPa相变诱发塑性 热处理工艺 残余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条件下Fe-24Mn-0.5C孪晶诱发塑性钢的断裂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小芬 符仁钰 +1 位作者 苏钰 李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26,共3页
对Fe-24Mn-0.5C孪晶诱发塑性钢进行了动态冲击拉伸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该钢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为1 100 MPa,断后伸长率为50%;试验钢表现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断口主要由呈阶梯状的韧窝组成;其断... 对Fe-24Mn-0.5C孪晶诱发塑性钢进行了动态冲击拉伸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该钢的断裂机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为1 100 MPa,断后伸长率为50%;试验钢表现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断口主要由呈阶梯状的韧窝组成;其断裂机制为变形过程中塞积在晶界和孪晶界处的大量位错促使孔洞及裂纹的产生,继续变形则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晶诱发塑性 动态拉伸 微孔洞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激光焊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代明 苟淑云 王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50,178,共7页
系统地总结了低合金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激光焊接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在激光条件下TRIP钢焊缝中气孔的形成、熔化区的凝固过程、熔化区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还介绍了TRIP钢与异种钢板的激光拼焊,TRIP钢的激光切割、激光钎... 系统地总结了低合金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激光焊接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在激光条件下TRIP钢焊缝中气孔的形成、熔化区的凝固过程、熔化区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还介绍了TRIP钢与异种钢板的激光拼焊,TRIP钢的激光切割、激光钎焊和激光点焊。指出了今后TRIP钢激光焊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低合金相变诱发塑性 焊接性 接头性能 激光切割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区退火对相变诱发塑性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齐艳萍 李维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89,共5页
对低碳硅锰钢进行了水淬和随后的两相区退火与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通过拉伸试验测试了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相... 对低碳硅锰钢进行了水淬和随后的两相区退火与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通过拉伸试验测试了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冷却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马氏体,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含量减少,马氏体含量增多,其中铁素体大部分为长条状;经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后,显微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大部分以板条状存在于贝氏体板条界,极少量以块状存在于先共析铁素体内,其含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780℃保温5 min时达到最大值;试验钢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单调上升,伸长率在780℃等温5 min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区退火 相变诱发塑性 铁素体 残余奥氏体 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鉴别相变诱发塑性钢的显微组织
14
作者 王晓东 黄宝旭 +1 位作者 戎咏华 王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相变诱发塑性 显微组织 原子力显微镜 鉴别 TRIP 残余奥氏体 汽车轻量化 汽车工业 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形弹塑性钢挡块对简支梁桥横向地震反应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笑显 李建中 陈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9,共7页
为研究X形弹塑性钢挡块对桥墩横向地震响应影响,以简支梁桥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弹塑性钢挡块屈服强度、桥墩高度、板式橡胶支座临界滑动力对桥墩地震响应影响。研究表明:与横桥向不采用任何约束相比,弹塑性钢... 为研究X形弹塑性钢挡块对桥墩横向地震响应影响,以简支梁桥为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弹塑性钢挡块屈服强度、桥墩高度、板式橡胶支座临界滑动力对桥墩地震响应影响。研究表明:与横桥向不采用任何约束相比,弹塑性钢挡块可有效减小墩梁间相对位移;与横桥向采用刚度及强度较大混凝土挡块相比,弹塑性钢挡块可有效减小桥墩剪力及弯矩。桥墩地震反应受弹塑性挡块屈服强度、墩高及板式橡胶支座临界滑动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 形弹塑性挡块 横向地震 简支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衰减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杜妍辰 江小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22,共4页
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是在传统的碰撞阻尼器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与其它阻尼器的实验结果对比以及在不同的颗粒减振剂、钢球直径和填充率条件下,悬臂梁振幅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由... 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是在传统的碰撞阻尼器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弹塑性微颗粒-钢球碰撞阻尼器与其它阻尼器的实验结果对比以及在不同的颗粒减振剂、钢球直径和填充率条件下,悬臂梁振幅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这种阻尼器结合了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优势,具有更优异的减振性能,减振效果提高了29%;同时钢球直径和填充率均会对阻尼器的时间恢复系数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直径越大减振效果有稍微的减弱,填充率在40%左右减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微颗粒-球碰撞阻尼器 球直径 填充率 时间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与高强钢的电阻单元焊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烨成 李洋 +2 位作者 张迪 杨越 罗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9-1358,共10页
利用电阻单元焊(REW)实现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CF/PA6)与TWIP980钢的高强度连接.使用304不锈钢铆钉作为辅助单元,研究了焊接电流与焊接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强度不同的4种失效模式,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以及CF/PA6与铆... 利用电阻单元焊(REW)实现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CF/PA6)与TWIP980钢的高强度连接.使用304不锈钢铆钉作为辅助单元,研究了焊接电流与焊接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强度不同的4种失效模式,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以及CF/PA6与铆钉和钢板界面微观形貌.CF/PA6具有远低于高强钢的熔点和热导率,使得CF/PA6在焊接中极易发生过热分解.在保证形成一定尺寸熔核的同时,避免或减少CF/PA6的分解是CF/PA6高强钢电阻单元焊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采用大焊接电流、短焊接时间这种较“硬”的焊接工艺,可以在获得较高强度接头的同时,降低CF/PA6的分解.基于接头失效载荷,确定了本研究条件下的焊接工艺窗口.该工艺对焊接时间的变化敏感,许用的焊接时间窗口窄.在焊接工艺窗口内,仍无法完全避免CF/PA6的分解.有必要对焊接过程温度场和熔核形成机理等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孪晶诱导塑性 电阻单元焊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生诱发塑性钢大变形试样制备试验参数设计
18
作者 段若尘 魏国前 赵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4,160,共6页
为了探究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在弯曲等大变形下的微观组织变化,需要制备给定大变形材料试样,然而在实际试验中很难精准确定合适的力学性能试验参数。针对四点弯作用下的TWIP钢试样制备条件,分别基于弹性模型、Ramberg模型和Chaboche模... 为了探究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在弯曲等大变形下的微观组织变化,需要制备给定大变形材料试样,然而在实际试验中很难精准确定合适的力学性能试验参数。针对四点弯作用下的TWIP钢试样制备条件,分别基于弹性模型、Ramberg模型和Chaboche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了试样在不同位移条件下的变形过程,获得了与给定大变形相匹配的试验参数。基于得到的试验参数开展了24次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实际变形与仿真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Chaboche模型的有限元仿真能够有效获取材料大变形试验的力学参数,而合适的材料参数是决定仿真结果精确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诱发塑性 有限元分析 材料本构模型 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晶诱发塑性钢氢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帅 陈林 +1 位作者 耿一帆 冯运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3,共8页
高锰奥氏体孪晶诱发塑性(TWIP)钢具有出色的强度和优越的塑性,作为新一代汽车用钢的有力竞争者,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高强钢,TWIP钢在经受大塑性变形或者在充氢环境中服役时,同样会发生氢脆现象,且其力学性能会受到显著影响。... 高锰奥氏体孪晶诱发塑性(TWIP)钢具有出色的强度和优越的塑性,作为新一代汽车用钢的有力竞争者,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高强钢,TWIP钢在经受大塑性变形或者在充氢环境中服役时,同样会发生氢脆现象,且其力学性能会受到显著影响。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TWIP钢的氢脆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希望通过了解TWIP钢中氢脆断裂的微观机理和影响因素来进一步提升TWIP钢的抗氢脆能力。文章主要从微观组织对氢致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晶粒细化、合金元素和应变速率对TWIP钢氢脆的影响4个方面总结了TWIP钢氢脆的近期研究成果,并对每种现象背后的微观机理进行了整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脆 孪晶诱发塑性 晶粒细化 合金化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磁控溅射铝涂层对孪晶诱发塑性钢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开策 时晓光 +3 位作者 周艳文 粟志伟 徐帅 王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3-232,共10页
目的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孪晶诱发塑性钢板表面沉积铝涂层,借助L9(3^(3))正交试验设计表研究热丝电流、靶电流和基体偏压3个工艺参数对铝涂层相结构、微观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XRD和SEM研究铝涂层的微观结构。利用电化学工... 目的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孪晶诱发塑性钢板表面沉积铝涂层,借助L9(3^(3))正交试验设计表研究热丝电流、靶电流和基体偏压3个工艺参数对铝涂层相结构、微观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XRD和SEM研究铝涂层的微观结构。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盐雾试验箱测试并分析铝涂层的耐蚀性能。通过极差分析得到热丝电流、靶电流和基体偏压所对应的极差值(R值)。结果引入热丝后,基体偏流密度从0.02 mA/cm^(2)提升至0.72 mA/cm^(2),提高了1个数量级;靶电流与基体偏压的影响不明显。涂层厚度随靶电流的增加而增大,靶电流由3 A增至9 A的过程中,涂层厚度由0.67μm增加至3.16μm。择优取向在热丝电流与基体偏压的共同作用下由(200)向(111)转变,这反映了晶体内部应力增大。铝涂层均为典型的再结晶形貌。在热丝电流从0 A增大到20 A的过程中,自腐蚀电位由-969 V增大至-656 V,靶电流和基体偏压的影响较小。自腐蚀电流密度随靶电流的增加而增大,当靶电流从3A增至9A时,其数值由1.15×10^(-7)A/cm^(2)增大为3.04×10^(-7)A/cm^(2);自腐蚀电流密度随热丝电流和靶电流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腐蚀面积与热丝电流成正相关,热丝电流越大,腐蚀面积越大(5.03%~12.21%);腐蚀面积与靶电流成负相关,靶电流越大,腐蚀面积越小(10.62%~6.51%)。结论热丝电流主要影响涂层的致密度,热丝电流越大,涂层越致密,自腐蚀电位越高。靶电流主要影响涂层厚度,涂层越厚越耐蚀,同时也变得疏松,点蚀增多。基体偏压对于铝涂层的耐蚀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磁控溅射 铝涂层 孪晶诱发塑性 耐蚀性 腐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