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小飞 孙楠 +1 位作者 周亚芬 荣春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行食管钡餐造影联合增强CT扫描复查,评估其近期疗效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其中... 目的探讨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行食管钡餐造影联合增强CT扫描复查,评估其近期疗效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其中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37例,无缓解或进展(NR)10例,总有效率为85.7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位于下段、临床分期Ⅱ~Ⅲ期、近期疗效NR、CT最大管壁厚度≥1.2 cm、淋巴结体积≥1.0 cm^(3)是影响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钡餐造影联合增强CT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钡餐造影 食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志仙 赵晓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方式分为钡餐造影组(20例)、CT组(23例)和钡餐造影联合CT组(联合组,60例)... 目的探究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方式分为钡餐造影组(20例)、CT组(23例)和钡餐造影联合CT组(联合组,60例),分析不同组别术前T、N分期与病检结果的差异性,并依据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评价标准将放疗后3个月的患者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以及无缓解(NR),绘制Kap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并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因素。结果钡餐造影组诊断术前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Kappa值分别为62.50%、66.67%、65.00%、0.286,CT组为60.00%、69.23%、65.22%、0.292,钡餐造影联合CT组为80.00%、90.48%、87.10%、0.705,钡餐造影联合CT组检查与病理金标准诊断术前分期的效能更佳(P<0.05)。42例患者依据放疗后3个月后的疗效情况,发现CR者22例、PR者35例以及NR者5例。CR患者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82%、50.00%,PR患者则为54.29%、22.86%,NR患者为20.00%、0.00%,CR患者1年、3年的生存率均较PR、NR患者更高(P<0.05);CR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6.32±2.37)个月,PR患者为(16.66±2.05)个月,NR患者为(10.80±2.52)个月,CR患者生存时间较PR及NR患者更高(χ^(2)=10.111,P=0.006<0.05)。术前Ⅱ~Ⅳ期、放疗3个月NR、治疗后淋巴及体积>1.0cm2均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以及放疗后疗效、预后的评判中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钡餐造影 CT扫描 术前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钡餐造影诊断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周倩倩 朱从山 吴冬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钡餐造影检查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胃癌的96例患者,均接受钡餐造影和MSCT检查,检查结束后7 d内接受胃镜活检。通过受试者ROC曲线分析诊断结果一致性。结果经胃镜活检96例高度疑似胃癌患者中胃...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钡餐造影检查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胃癌的96例患者,均接受钡餐造影和MSCT检查,检查结束后7 d内接受胃镜活检。通过受试者ROC曲线分析诊断结果一致性。结果经胃镜活检96例高度疑似胃癌患者中胃癌85例,其中T1期13例、cT2期27例、cT3期34例、cT4期11例;非胃癌11例。胃癌患者峰值强化(PEI)、表面通透性(PS)高于非胃癌患者,胃部黏膜不连续、龛影、充盈缺损占比显著高于非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MSCT(PEI、PS)、钡餐造影(胃部黏膜不连续、龛影、充盈缺损)单独及联合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12、0.704、0.690、0.718、0.674、0.908,联合诊断价值最高。钡餐造影、MSCT单独及联合评估胃癌分期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58、0.782、0.881,联合评估一致性最高。钡餐造影联合MSCT评估胃癌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钡餐造影、MSCT单独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1,P=0.023)。结论MSCT与钡餐造影联合诊断可为胃癌临床分期评估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钡餐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钡餐造影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桂成 于代友 +2 位作者 张重阳 田志强 周立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746-1748,1751,共4页
目的 探讨传统钡餐造影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增强大家对食管裂孔疝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诊治的32例食管裂孔疝病例,进行X线分析,并结合CT及内镜诊断予以比较.结果 X线表现具有特... 目的 探讨传统钡餐造影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增强大家对食管裂孔疝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诊治的32例食管裂孔疝病例,进行X线分析,并结合CT及内镜诊断予以比较.结果 X线表现具有特征明显,分型准确.3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其中可复性23例,不可复性9例(后者又分为短食管型2例、食管旁型3例、混合型4例),16例行CT检查,21例行内镜检查.结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对食管裂孔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与CT及内镜的对比,传统钡餐造影对诊断食管裂孔疝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钡餐造影 老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T和钡餐造影检查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 被引量:5
5
作者 杨伟洪 向先俊 +2 位作者 胡小红 刘鹏程 李彦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CT和钡餐造影检查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外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口服阳性对比剂常规CT增强加三维重建;以及全消化道... 目的研究CT和钡餐造影检查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外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口服阳性对比剂常规CT增强加三维重建;以及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用卡方检验分析两者在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20例研究对象中,CT定位诊断正确13例(65%),定性诊断正确18例(90%)。消化道钡餐定位诊断20例,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12例(60%)。两者在定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上差异值分别为P<0.01、P=0.038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者结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5%(19/20)。结论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明显,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而定位准确率低。钡餐造影明确间质瘤与肠管关系;定位诊断优势明显。CT结合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能明显提高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钡餐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疝胸部X线征象与钡餐造影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善义 许德辉 +2 位作者 王杰 李大刚 韩标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1期1529-1532,共4页
目的探讨膈疝的胸部X线征象及钡餐造影应用价值,对胸部X线检查出现误诊漏诊病例进行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2例患者经钡餐造影和部分手术证实为膈疝的胸部X线征象及钡餐造影表现。结果膈疝具有下列征象:①膈面异常:膈面轮廓不清,假膈... 目的探讨膈疝的胸部X线征象及钡餐造影应用价值,对胸部X线检查出现误诊漏诊病例进行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2例患者经钡餐造影和部分手术证实为膈疝的胸部X线征象及钡餐造影表现。结果膈疝具有下列征象:①膈面异常:膈面轮廓不清,假膈面升高;②胸腔纵隔心影重叠区异常阴影:膈上囊状影或团块影(可含气、液平面),且与膈肌不易分开;胸腔宽大气液面;胸部侧位见心后食管走形区大小不一的囊状影或肿块影;下肺野心膈角区囊状影;胸骨后前肋膈角区团块影;单侧肺野蜂窝状透亮影;③胸腔阴影形态的可变性:不同时间、不同体位阴影的形态、密度及内容物可发生变化;④临近脏器异常:纵隔向健侧移位,腹腔脏器上移位;⑤钡餐造影发现钡剂进入胸腔阴影内。结论单纯胸部X线征象可以高度提示膈疝的诊断,钡餐造影对明确膈疝的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疝 胸部X线征象 钡餐造影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区常规钡餐造影的正常X线表现 被引量:2
7
作者 路晓东 纪清连 +1 位作者 孔令琦 王振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贲门区常规钡餐造影的正常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采用不使用低张药物和发泡剂的常规顿餐造影检查,取半立位左前斜位摄取贲门区正面X线照片。分析120例正常贲门区的形态。结果  贲门区正面图像均可在半立位左前斜位照片上... 目的分析贲门区常规钡餐造影的正常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采用不使用低张药物和发泡剂的常规顿餐造影检查,取半立位左前斜位摄取贲门区正面X线照片。分析120例正常贲门区的形态。结果  贲门区正面图像均可在半立位左前斜位照片上得以清晰显示。正常形态可归纳为四型:I:隆起型,Ⅱ星芒型,Ⅲ:环绕型,Ⅳ:花朵型。结论正常贲门区域常规顿餐造影具有规律性表现,熟悉其正常形态有助于识别该区域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钡餐造影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与钡餐造影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善华 付风魁 周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82-83,共2页
目的为了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故对其在螺旋CT和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方法将42例术间病理确定为胃底贲门癌,并术前都接受了螺旋CT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CT报告作为CT组,钡餐检查结果作为... 目的为了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故对其在螺旋CT和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方法将42例术间病理确定为胃底贲门癌,并术前都接受了螺旋CT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CT报告作为CT组,钡餐检查结果作为钡餐组,两者综合作为CT+钡餐组。将三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CT的检出率为92.86%,钡餐的检出率73.81%,CT+钡餐检出率100.00%。结论 CT+钡餐能大大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钡餐造影 胃底贲门癌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道钡餐造影诊断先天性第三鳃裂不完全性瘘管 被引量:10
9
作者 梁峰 钱军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评估食道X线钡餐造影诊断先天性第三鳃裂不完全性瘘管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3例先天性第三鳃裂不完全性瘘管的临床及食道钡餐造影表现。结果:3例X线食道钡餐造影检查均表现为吞钡后显示一持续存在的自左侧梨状窝侧前方向下延伸... 目的:评估食道X线钡餐造影诊断先天性第三鳃裂不完全性瘘管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3例先天性第三鳃裂不完全性瘘管的临床及食道钡餐造影表现。结果:3例X线食道钡餐造影检查均表现为吞钡后显示一持续存在的自左侧梨状窝侧前方向下延伸的充盈钡剂的盲管状通道,长约1.2cm^2.4cm,边缘较光滑。结论:食道钡餐影不但能诊断先天性第三鳃裂不完全性瘘管而且还能清晰显示其长度及走行途径,对临床明确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第三鳃裂不完全性瘘管 食管钡餐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控负压吸引洗胃在新生儿钡餐造影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荷君 周笑君 项伟菊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1-663,共3页
胃肠钡餐造影是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诊断手段,由于幽门肥厚狭窄,钡剂停留时间延长,易引起呕吐窒息,应及时吸出,钡餐造影后及时洗胃是清除胃内钡剂,防止窒息等并发症的首要方法,临床上和基础护理书上新生儿洗胃主张用针筒抽吸.为... 胃肠钡餐造影是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诊断手段,由于幽门肥厚狭窄,钡剂停留时间延长,易引起呕吐窒息,应及时吸出,钡餐造影后及时洗胃是清除胃内钡剂,防止窒息等并发症的首要方法,临床上和基础护理书上新生儿洗胃主张用针筒抽吸.为具体了解新生儿钡剂洗胃中胃管堵塞情况,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分别采用常规针筒洗胃法和手控负压洗胃法,清除胃肠钡餐造影术后胃内钡剂120例,并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胃肠道钡餐造影 负压洗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憩室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刚 黄为宁 黄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憩室大小、形态轮廓、造影剂排空、分布部位及钡餐造影特点。结果十二指肠憩室多为囊袋状及类圆形,好发于降...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憩室大小、形态轮廓、造影剂排空、分布部位及钡餐造影特点。结果十二指肠憩室多为囊袋状及类圆形,好发于降部,大小多在1.0 cm×1.0 cm-3 cm×3.0 cm之间,小憩室易排空,大憩室排空延迟或不能完全排空。结论X线钡餐造影检查憩室的检出率较高,是诊断十二指肠憩室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钡餐造影 十二指肠憩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钡餐造影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京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例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X线诊断检查征象的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反流情况。结果 X线钡餐造影诊断...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例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X线诊断检查征象的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反流情况。结果 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能对患者反流的程度、形式、清除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论 X线钡餐造影的检查方法,能直接发现胃食管反流病,且操作简便易于患者接受,对临床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放射摄影术 钡餐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钡餐造影需注意的护理问题
13
作者 马美丽 沈建平 梁玉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钡餐造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钡餐造影对穿孔性食管异物存留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朱文丰 黄春榆 钟兰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0期57-57,95,共2页
常规食管造影检查方便、价格便宜、患者易于接受,能多个体位、角度观察穿孔性食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密度,了解有无食管梗阻及梗阻的程度,有无影响到周围组织及脏器。其准确率达到95%以上,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完善的诊断依据,方便于... 常规食管造影检查方便、价格便宜、患者易于接受,能多个体位、角度观察穿孔性食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密度,了解有无食管梗阻及梗阻的程度,有无影响到周围组织及脏器。其准确率达到95%以上,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完善的诊断依据,方便于食管内异物的取出,解除患者的痛苦。尽管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但常需要结合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特殊情况下还需X线钡餐造影检查才能更好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性食管异物 钡餐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梁荣真 刘德祥 +1 位作者 曾炳恬 陈钜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18-2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应用于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已确诊食管癌患者95例,所有患者分别予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准确性和灵敏度均为100.0%;95例患者中,颈段病变11例,胸上段、... 目的对比分析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应用于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已确诊食管癌患者95例,所有患者分别予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准确性和灵敏度均为100.0%;95例患者中,颈段病变11例,胸上段、中断和下段病变分别为25例、40例和14例,腹段病变5例;病变长度≤3 cm 35例,3~5 cm 30例,5~10 cm 30例;腺癌25例,鳞状上皮癌70例;X线钡餐造影在癌变部位黏膜损坏、功能性分型诊断中占有较好优势,CT检查对病变部位管壁、管腔浸润程度和癌变转移、周围侵袭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对临床分期、指导手术等方面意义十分重要。结论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分别具有各自优势,两者联合使用对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学价值极高,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钡餐造影 CT检查 食管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胃癌76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跃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十余年76例胃癌手术病例,分析其胃镜及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结果。结果:胃镜诊断准确率为93.42%,其中3例虽病理性质诊断正确,但病变部位诊断错误,定位正确率为96.0... 目的:探讨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十余年76例胃癌手术病例,分析其胃镜及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结果。结果:胃镜诊断准确率为93.42%,其中3例虽病理性质诊断正确,但病变部位诊断错误,定位正确率为96.05%;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准确率为27.27%,定位正确率96.97%。结论:胃镜活检及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应用对胃癌的定性及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X线钡餐造影 胃癌 诊断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钡餐造影十二指肠球部改变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兵 薛时阳 《淮海医药》 2004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探讨 2 6例胃肠钡餐造影十二指肠球部情况 ,以冀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认识改变。方法 搜集 2 6例胃肠钡餐造影有十二指肠球部改变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8例球部龛影改变、1 2例球部畸形改变、5例未显影、1例球部充盈缺... 目的 探讨 2 6例胃肠钡餐造影十二指肠球部情况 ,以冀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认识改变。方法 搜集 2 6例胃肠钡餐造影有十二指肠球部改变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8例球部龛影改变、1 2例球部畸形改变、5例未显影、1例球部充盈缺损改变。结论 胃肠钡餐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重要方法 ,对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钡餐造影 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X线受检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锦文 李清河 张儒林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应用常规培养微核技术和微量血的细胞质阻断微核技术,观察了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前后24h、1个月、4个月和9个月的淋巴细胞微核变化。结果表明,两处平均皮肤受照射剂量5.29cGy的微核率,照射后24h有升高,1个月降低,4个月和9个月都与照前... 应用常规培养微核技术和微量血的细胞质阻断微核技术,观察了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前后24h、1个月、4个月和9个月的淋巴细胞微核变化。结果表明,两处平均皮肤受照射剂量5.29cGy的微核率,照射后24h有升高,1个月降低,4个月和9个月都与照前相近。并讨论了低剂量效应与造影的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钡餐造影 淋巴细胞 微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昌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5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51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仅采用症状与查体进行诊断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胃镜检查结果作为评定标准,... 目的探讨针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51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仅采用症状与查体进行诊断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胃镜检查结果作为评定标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总准确率为80.0%,观察组患者诊断总准确率为9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局部炎症、溃疡以及占位性病变等不同疾病类型中,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能够良好表现具体病变状况,且临床操作较为方便,可充分保证临床诊断价值,确保对后期治疗的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邹锦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3期43-44,共2页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初步怀疑患有十二指肠病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上消...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初步怀疑患有十二指肠病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症状分析法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66.7%,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疑似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可清晰、准确地显示其病变情况,为确诊其病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若结合其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显著提高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 诊断价值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