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根神经节中TRPV1激活对钠-钾-氯共转运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邓诗瑜 许珍珍 +7 位作者 陈沁怡 谭朝阳 田俊杰 王洋 马克涛 李丽 司军强 马新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神经源性炎性痛模型中,用辣椒素激活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后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钠-钾-氯共转运体(sodium-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o... 目的:探讨在急性神经源性炎性痛模型中,用辣椒素激活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后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钠-钾-氯共转运体(sodium-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orter 1,NKCC1)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变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4)、辣椒素组(n=36)和辣椒素+布美他尼组(n=6)。运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NKCC1和p-NKCC1的蛋白分布及其变化;运用膜片钳技术检测GABA激活电流大小;运用氯离子荧光探针检测DRG细胞内氯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RPV1和NKCC1在正常大鼠DRG细胞共表达,辣椒素组NKCC1和p-NKCC1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行为学结果显示辣椒素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减小、冷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给予NKCC1的抑制剂布美他尼预处理后,则能逆转该效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辣椒素组NKCC1和p-NKCC1的蛋白表达升高;膜片钳结果显示辣椒素组GABA激活电流明显增加,布美他尼可逆转此作用;荧光探针结果显示辣椒素组DRG细胞内氯离子浓度增加,给予布美他尼后DRG细胞中氯离子浓度降低。结论:外源性激活TRPV1后促进了NKCC1的表达增加和功能变化,提示NKCC1参与了激活TRPV1引起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辣椒素 背根神经节 钠-钾-氯共转运体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缺氧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死亡方式与钠钾ATP酶活性及NKCC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卢艺 褚晓凡 +3 位作者 黄巧英 曹旭 邹良玉 张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通过改良的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探讨缺血缺氧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的细胞死亡途径与细胞膜损伤中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及钠-钾-氯共转运体1(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表达的关系... 目的通过改良的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探讨缺血缺氧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的细胞死亡途径与细胞膜损伤中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及钠-钾-氯共转运体1(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表达的关系。方法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鉴定其纯度,应用改良的OGD模型,将星形胶质细胞进行OGD(0、1、2、3、4、6h)处理后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的胀亡率、凋亡率、ATP含量、钠钾ATP酶的活性及NKCC1的表达水平。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随OGD时间的延长而降低,OGD 3h后胀亡细胞率超过凋亡细胞率。ATP含量和钠钾ATP酶活性随OGD时间的延长而下降,NKCC1的表达随着OGD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在OGD 3h后明显减少。结论缺血缺氧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死亡在OGD 3h内以凋亡为主,OGD3h后胀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这种转化或许与Na+,K+-ATPase活性及NKCC1表达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糖氧剥夺模型 胀亡 ATP酶 钠-钾-氯共转运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美他尼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增殖的影响
3
作者 付佩彩 喻志源 +3 位作者 李彩红 唐荣华 叶茂斌 王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观察钠-钾-氯共转运体1(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Bumetanide)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缺氧损伤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BMEC分为3组:对照组、氧糖剥夺/复氧(OGD/Reo)组和OGD/Reo+Bumetanide(1... 目的观察钠-钾-氯共转运体1(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Bumetanide)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缺氧损伤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BMEC分为3组:对照组、氧糖剥夺/复氧(OGD/Reo)组和OGD/Reo+Bumetanide(10μmol/L)组。在氧糖剥夺/复氧6、12、24和48h时,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氧糖剥夺/复氧6、12、24h,BMEC活力下降,Edu染色阳性率减少且S期细胞减少。而与OGD/Reo组相比,OGD/Reo+Bumetanide组BMEC活力增加[复氧6h:(0.497±0.039)vs.(0.612±0.044)],Edu染色阳性率增加[6h时:(5.742±0.195)%vs.(7.125±0.144)%],且S期细胞增多[6h时:(5.845±0.389)%vs.(7.124±0.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美他尼可促进缺氧损伤后BMEC的活力及细胞增殖,提示NKCC1通路在BMEC缺氧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美他尼 钠-钾-氯共转运体1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