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根神经节中TRPV1激活对钠-钾-氯共转运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邓诗瑜 许珍珍 +7 位作者 陈沁怡 谭朝阳 田俊杰 王洋 马克涛 李丽 司军强 马新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神经源性炎性痛模型中,用辣椒素激活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后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钠-钾-氯共转运体(sodium-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o... 目的:探讨在急性神经源性炎性痛模型中,用辣椒素激活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后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钠-钾-氯共转运体(sodium-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orter 1,NKCC1)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变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4)、辣椒素组(n=36)和辣椒素+布美他尼组(n=6)。运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NKCC1和p-NKCC1的蛋白分布及其变化;运用膜片钳技术检测GABA激活电流大小;运用氯离子荧光探针检测DRG细胞内氯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RPV1和NKCC1在正常大鼠DRG细胞共表达,辣椒素组NKCC1和p-NKCC1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行为学结果显示辣椒素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减小、冷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给予NKCC1的抑制剂布美他尼预处理后,则能逆转该效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辣椒素组NKCC1和p-NKCC1的蛋白表达升高;膜片钳结果显示辣椒素组GABA激活电流明显增加,布美他尼可逆转此作用;荧光探针结果显示辣椒素组DRG细胞内氯离子浓度增加,给予布美他尼后DRG细胞中氯离子浓度降低。结论:外源性激活TRPV1后促进了NKCC1的表达增加和功能变化,提示NKCC1参与了激活TRPV1引起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辣椒素 背根神经节 --转运体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衰大鼠肾脏上皮钠通道和钠钾氯共转运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洪岩 高航 +3 位作者 程润芬 祁霞 李爽 王建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196,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钠转运蛋白NKCC2和γENaC的水平及细胞定位,探讨ARF时水盐代谢障碍的机制。方法:ARF组大鼠肌注甘油建立ARF模型,对照组(Control)则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及尿液生化指标,应用免...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钠转运蛋白NKCC2和γENaC的水平及细胞定位,探讨ARF时水盐代谢障碍的机制。方法:ARF组大鼠肌注甘油建立ARF模型,对照组(Control)则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及尿液生化指标,应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肾脏NKCC2和γENaC表达及胞内定位。结果:肌注甘油后第1、2和3天ARF组大鼠尿量分别为(35.2±8.7)、(47.9±11.0)和(43.2±17.0)mL.d-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天开始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22.0±5.2)mL.d-1];ARF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分别为(53.8±12.2)和(9.5±1.2)mmol.L-1,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9±9.1)和(7.9±1.5)mmol.L-1](P<0.05);ARF组大鼠肾小管管腔变小,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管周有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ARF组大鼠NKCC2和γENaC表达增加;蛋白印迹光密度比值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膜NKCC2和γENaC蛋白增加比例(分别为2.54±0.27和1.83±0.23)明显高于细胞质(分别为1.53±0.17和1.21±1.18)(P<0.05)。结论:ARF时细胞膜及细胞质NKCC2和γENaC表达均增高,以细胞膜增高更为明显,提示AFR时肾组织相对正常肾单位代偿性功能增强,通过钠转运蛋白水平及细胞定位的变化参与水盐代谢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上皮通道 钠钾氯共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缺氧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死亡方式与钠钾ATP酶活性及NKCC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卢艺 褚晓凡 +3 位作者 黄巧英 曹旭 邹良玉 张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通过改良的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探讨缺血缺氧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的细胞死亡途径与细胞膜损伤中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及钠-钾-氯共转运体1(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表达的关系... 目的通过改良的糖氧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探讨缺血缺氧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的细胞死亡途径与细胞膜损伤中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及钠-钾-氯共转运体1(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表达的关系。方法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鉴定其纯度,应用改良的OGD模型,将星形胶质细胞进行OGD(0、1、2、3、4、6h)处理后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的胀亡率、凋亡率、ATP含量、钠钾ATP酶的活性及NKCC1的表达水平。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随OGD时间的延长而降低,OGD 3h后胀亡细胞率超过凋亡细胞率。ATP含量和钠钾ATP酶活性随OGD时间的延长而下降,NKCC1的表达随着OGD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在OGD 3h后明显减少。结论缺血缺氧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死亡在OGD 3h内以凋亡为主,OGD3h后胀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这种转化或许与Na+,K+-ATPase活性及NKCC1表达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糖氧剥夺模型 胀亡 ATP酶 --转运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转运蛋白NKCC1在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4
作者 史翠娜 王雷原 +1 位作者 吴鑫淼 纪木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转运蛋白钠离子钾离子氯共转运体1(NKCCl)在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雄性C57BL/6小鼠40只,18~20月龄,体重28~32 g。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生理盐水组(N组),对照+布美他尼(NKCC1抑制剂)... 目的探讨氯离子转运蛋白钠离子钾离子氯共转运体1(NKCCl)在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雄性C57BL/6小鼠40只,18~20月龄,体重28~32 g。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生理盐水组(N组),对照+布美他尼(NKCC1抑制剂)组(B组),POCD模型+生理盐水组(M组)和POCD模型+布美他尼组(MB组),每组10只。采用异氟醚麻醉和剖腹探查术建立POCD动物模型,于术后3~7 d行旷场与条件恐惧实验评估认知功能;行为学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NKCC1、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蛋白含量,免疫组织荧光检测海马组织CA1、CA3、DG区NKCC1免疫荧光强度。结果与N组比较,M组场景僵直时间明显缩短(P<0.05),海马NKCC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BDNF、PSD9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CA1、CA3、DG区NKCC1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N组和B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MB组场景僵直时间明显延长(P<0.05),海马NKCC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BDNF、PSD95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CA1、CA3、DG区NKCC1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5)。结论NKCC1可能在老年小鼠POCD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突触相关蛋白BDNF与PSD95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转运蛋白 离子离子转运体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美他尼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增殖的影响
5
作者 付佩彩 喻志源 +3 位作者 李彩红 唐荣华 叶茂斌 王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观察钠-钾-氯共转运体1(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Bumetanide)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缺氧损伤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BMEC分为3组:对照组、氧糖剥夺/复氧(OGD/Reo)组和OGD/Reo+Bumetanide(1... 目的观察钠-钾-氯共转运体1(Na+-K+-2Cl-cotransporter 1,NKCC1)抑制剂布美他尼(Bumetanide)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缺氧损伤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BMEC分为3组:对照组、氧糖剥夺/复氧(OGD/Reo)组和OGD/Reo+Bumetanide(10μmol/L)组。在氧糖剥夺/复氧6、12、24和48h时,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氧糖剥夺/复氧6、12、24h,BMEC活力下降,Edu染色阳性率减少且S期细胞减少。而与OGD/Reo组相比,OGD/Reo+Bumetanide组BMEC活力增加[复氧6h:(0.497±0.039)vs.(0.612±0.044)],Edu染色阳性率增加[6h时:(5.742±0.195)%vs.(7.125±0.144)%],且S期细胞增多[6h时:(5.845±0.389)%vs.(7.124±0.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美他尼可促进缺氧损伤后BMEC的活力及细胞增殖,提示NKCC1通路在BMEC缺氧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美他尼 --转运体1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