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钙交换体NCX1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森源 谢睿 +2 位作者 陈昱杨 杨仕明 朱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25-1330,共6页
目的研究钠钙交换体NCX1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用雨蛙素诱导体外AP模型,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NCX1、TNF-α、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再加入NCX1特异性抑制剂KB-R7943预处理腺泡细胞... 目的研究钠钙交换体NCX1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用雨蛙素诱导体外AP模型,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NCX1、TNF-α、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再加入NCX1特异性抑制剂KB-R7943预处理腺泡细胞,检测NCX1、TNF-α、IL-6的表达变化。构建SD大鼠AP模型,分为阴性对照组,雨蛙素组及雨蛙素+NCX1抑制剂组,qRT-PCR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NCX1、TNF-α、IL-6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浓度的变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经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从细胞水平证实在急性胰腺炎中NCX1及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而加入NCX1特异性抑制剂KB-R7943预处理后能明显抑制雨蛙素诱导的炎症反应,NCX1、TNF-α、IL-6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雨蛙素组均明显下降(P<0.01)。从动物水平证实在AP大鼠中NCX1及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血清淀粉酶浓度较阴性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0.001);但加入NCX1特异性抑制剂KB-R7943后,NCX1、TNF-α、IL-6的mRNA表达量和血清淀粉酶水平较雨蛙素组均有所下降(P<0.01),同时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程度较雨蛙素组亦明显减轻。结论钠钙交换体NCX1介导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提示NCX1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交换体ncx1 急性胰腺炎 超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和NCX1在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2
作者 李宛岭 刘菁菁 +2 位作者 陈昱杨 董辉 张秉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7-762,共6页
目的观察雨蛙素刺激对胰腺外分泌细胞增殖、自噬的影响,探讨Sp1/NCX1通路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雨蛙素刺激胰腺腺泡细胞AR42J,体外诱导急性胰腺炎细胞模型,采用CCK-8检测雨蛙素处理后不同时间(0、2... 目的观察雨蛙素刺激对胰腺外分泌细胞增殖、自噬的影响,探讨Sp1/NCX1通路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雨蛙素刺激胰腺腺泡细胞AR42J,体外诱导急性胰腺炎细胞模型,采用CCK-8检测雨蛙素处理后不同时间(0、24、48、72 h)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的经典标记物LC3Ⅰ和LC3Ⅱ在雨蛙素处理后不同时间(3、6、12、24 h)的表达变化。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雨蛙素处理不同时间(1、3、6、12、24 h)Sp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雨蛙素构建的大鼠AP模型中Sp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p1抑制剂Mithramycin A处理AR42J细胞后NCX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雨蛙素可抑制AR42J细胞的增殖(P<0.05),并使LC3Ⅱ/LC3Ⅰ比值增加。雨蛙素还可上调AR42J细胞中转录因子Sp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雨蛙素腹腔注射可导致大鼠胰腺组织中Sp1蛋白表达上调,而在AR42J细胞中抑制Sp1蛋白可抑制钠钙交换体NCX1蛋白的表达。结论 Sp1上调NCX1的表达在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中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P1 钠钙交换体ncx1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大鼠牙本质损伤修复过程中钙离子转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左静 甄佳秀 +2 位作者 杨正艳 李月恒 罗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辐照SD大鼠牙本质损伤模型后对成牙本质细胞及牙髓细胞上钙离子转运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360±13)g]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备洞建立牙本质损伤模型,随机对其中20只大鼠备洞牙及剩余20只大鼠...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辐照SD大鼠牙本质损伤模型后对成牙本质细胞及牙髓细胞上钙离子转运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360±13)g]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备洞建立牙本质损伤模型,随机对其中20只大鼠备洞牙及剩余20只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予以超声辐照(强度30 mw/cm^2,频率1.5 MHz,频宽200μm,重复率1 kHz),形成备洞组、备洞+LIPUS组、LIPUS组及空白对照组(n=10),超声辐照每日1次,持续20 min,分别在辐照1、3、7、14 d后处死实验动物,应用HE染色观察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钙离子转运相关蛋白(Cav 1.2、NCX1)的表达差异。结果:组织形态学分析发现牙本质损伤后LIPUS可协同炎症反应促进第三期牙本质的形成,而LIPUS辐照正常牙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出现。免疫组化分析发现备洞+LIPUS组在1 d及3 d时较备洞组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LIPUS组1 d时Cav1.2表达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其余时间点两者无差异。结论:LIPUS可能在牙本质损伤早期积极调控钙离子转运相关蛋白,加快第三期牙本质修复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及机械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 L型离子通道蛋白Cav1.2 钠钙交换体ncx1 牙本质牙髓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