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修启 陈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6期24-26,共3页
综述了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 ( SGLT1 )研究的新进展 ,葡萄糖的跨膜转运主要是通过 SGLT1结合 1 mol葡萄糖 ,2 mol的 Na+ ,形成 Na+ -载体 -葡萄糖复合物 ,顺 Na+的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不同物种的 SGLT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大小为 662~ 66... 综述了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 ( SGLT1 )研究的新进展 ,葡萄糖的跨膜转运主要是通过 SGLT1结合 1 mol葡萄糖 ,2 mol的 Na+ ,形成 Na+ -载体 -葡萄糖复合物 ,顺 Na+的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不同物种的 SGLT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大小为 662~ 665个氨基酸。其二级结构业已阐明 ,它由 1 4个连为一体的 α螺旋 ( MS1~ MS1 4)组成 ,动物种类、年龄、饥饿状况、Na+ 摄入水平和血清醛固酮水平均影响 SGLT1的基因表达 ,表皮生长因子 ( EGF)、精氨酸加压素 ( AV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以及蛋白激酶 A和蛋白激酶 C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 二级结构 基因表达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扎格列净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的功能抑制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雯瑜 吴双成 +4 位作者 张天琛 付莉莉 解良瑜 胡菀芊 郁胜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3-1351,共9页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抑制剂米扎格列净(MIZA)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qPCR、免疫荧光染色测定PKD1^(-/-)小鼠和PKD1^(+/+)小鼠肾脏组织、人肾癌旁组织和人ADPKD组织中SGLT1的表达和...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抑制剂米扎格列净(MIZA)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qPCR、免疫荧光染色测定PKD1^(-/-)小鼠和PKD1^(+/+)小鼠肾脏组织、人肾癌旁组织和人ADPKD组织中SGLT1的表达和分布。用MIZA处理囊肿衬里上皮细胞OX161和肾小管上皮细胞UCL93,37℃孵育24、48和72 h后通过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以100μmol/L MIZA处理OX161细胞48 h后,通过qPCR测定细胞中α1-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1的mRNA表达量。用犬肾细胞MDCK 3D囊肿形成实验验证MIZA对囊肿形成的作用。通过mRNA-seq数据分析筛选UCL93细胞和OX161细胞、OX161细胞和100μmol/L MIZA处理48 h后的OX161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SGLT1在ADPKD患者和PKD1^(-/-)小鼠多囊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肾脏组织升高(P<0.05,P<0.01),免疫荧光染色发现SGLT1主要表达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在体外实验中,MIZ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多囊肾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化,3D形成实验表明MIZA抑制了囊肿的形成。mRNA-seq数据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OX161细胞和100μmol/L MIZA处理48 h的OX161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与OX161细胞和UCL93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相同。结论SGLT1抑制剂MIZA可能通过PI3K-Akt、MAPK等通路抑制多囊肾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化,延缓多囊肾的生长,是ADPKD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葡萄糖转运体1 细胞增殖 纤维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小肠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 mRNA表达变化及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帅 刘婷婷 +3 位作者 周琳 陈安国 洪奇华 杨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3-99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谷氨酰胺是否对SGLT1和GLuT2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9头,断奶当天屠宰3头...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谷氨酰胺是否对SGLT1和GLuT2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9头,断奶当天屠宰3头猪,其余6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谷氨酰胺),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谷氨酰胺。断奶后第3、5、7、14天每组分别屠宰3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样品,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在不同肠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十二指肠、空肠中SGLT1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先降低,断奶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14天达峰值,回肠SGLT1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先升高,断奶后第7天较低,第14天为峰值;GLUT2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表达量从断奶后第3~7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第7天达峰值,但在第14天降至断奶当天水平,回肠GLUT2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逐渐升高,第5天达峰值,而后逐渐回落至断奶当天水平。3)饲粮添加1%谷氨酰胺对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均随断奶后的时间而变化,谷氨酰胺对SGLT1和GLUT2在转录水平上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MRNA表达量 小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从顺其宜”理论探讨参苓白术散通过SGLT1调控“糖偏好-肠-脑轴”干预肥胖2型糖尿病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连连 路童 +1 位作者 杨可威 战丽彬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9,I0003,共7页
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等代谢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重大和疑难课题。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T2DM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甘味偏嗜是肠-脑轴信号传导的结果,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 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等代谢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重大和疑难课题。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T2DM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甘味偏嗜是肠-脑轴信号传导的结果,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1,SGLT1)在其中作为肠道识别糖的分子起关键作用。根据文献报道和课题组前期证实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肠道功能对肥胖T2DM的防治具有突出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从顺其宜”的中医理论,探究以甘味药物为主的参苓白术散通过调控肠道糖偏好分子SGLT1,基于肠-脑轴干预肥胖T2DM的糖代谢和糖偏好信号传导环路,进而干预肥胖T2DM的疗效机制,为进一步阐述中医从肠-脑轴治疗肥胖T2DM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肥胖2型糖尿病 肠脑轴 糖偏好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研究
5
作者 邓代君 王金合 +1 位作者 杜晋平 孟庆翔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共3页
葡萄糖转运蛋白分为2类: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蛋白和易化葡萄糖转运蛋白。高精料饲养条件下,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蛋白影响了过瘤胃淀粉在反刍动物小肠中的消化利用。
关键词 反刍动物 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歧双歧杆菌F-35对Caco-2细胞中α-葡萄糖苷酶活及葡萄糖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佩 党辉 +5 位作者 张秋香 刘小鸣 赵建新 陈永泉 张灏 陈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77-180,184,共5页
本文以Caco-2细胞建立的Transwell模型研究了两歧双歧杆菌F-35的发酵上清和细胞内容物对葡萄糖转运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S-I)、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以Caco-2细胞建立的Transwell模型研究了两歧双歧杆菌F-35的发酵上清和细胞内容物对葡萄糖转运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S-I)、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F-35的发酵上清和细胞内容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13.3%和21.0%,对葡萄糖的转运抑制率分别为15.0%和29.7%;使S-I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下调3.3倍和3.7倍,SGLT-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下调3.5倍和1.6倍,GLUT-2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下调4.4倍和1.3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两歧双歧杆菌F-35可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葡萄糖转运的抑制及对S-I、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的抑制,来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水解和影响葡萄糖吸收,具有潜在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歧双歧杆菌F-35 CACO-2细胞 Α-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转运体-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胶多糖对Caco-2细胞模型吸收葡萄糖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夏毅伟 韦莉萍 +1 位作者 谷豪 王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通过Caco-2体外细胞模型研究桃胶多糖影响葡萄糖吸收的机制。方法:以培养的Caco-2单层细胞为葡萄糖吸收模型,观察在桃胶多糖影响下,葡萄糖吸收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推断桃胶多糖对葡萄糖跨膜转运过程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桃胶... 目的:通过Caco-2体外细胞模型研究桃胶多糖影响葡萄糖吸收的机制。方法:以培养的Caco-2单层细胞为葡萄糖吸收模型,观察在桃胶多糖影响下,葡萄糖吸收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推断桃胶多糖对葡萄糖跨膜转运过程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桃胶多糖作用下,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吸收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葡萄糖吸收受到桃胶多糖的抑制,且葡萄糖浓度越低,桃胶多糖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效果越显著(P<0.05);不同浓度的桃胶多糖作用下,相同浓度葡萄糖的吸收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桃胶多糖浓度越高,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效果越好(P<0.05)。结论:桃胶多糖能够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其是否可能通过影响或者占据肠道刷状缘侧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上葡萄糖的吸收位点达到降血糖目的,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胶多糖 糖尿病 葡萄糖Caco-2细胞模型 葡萄糖转运载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冯颖杰 王雅静 +3 位作者 朱子凡 罗娜 方彭华 张真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0-384,I0001,共6页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新型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新型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P4-i)、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s)、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被发现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降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减少Tau蛋白磷酸化等病理生理过程延缓认知功能障碍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的前沿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案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峰 李利萍 +1 位作者 李欢 彭金兰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679-687,共9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逐渐向青壮年甚至青少年蔓延。传统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治疗不能阻止糖尿病病程进展,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相继出现,严重影响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逐渐向青壮年甚至青少年蔓延。传统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治疗不能阻止糖尿病病程进展,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相继出现,严重影响健康并为患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引起全社会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该文着重综述糖尿病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案,包括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药、单片复方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药、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药、胰淀素类似物、多巴胺受体激动药、胆汁酸螯合剂、减重手术,以及胰腺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药 -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药 胰淀素类似物 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糖尿病 减重手术 胰腺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获益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光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245-2250,共6页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动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物除降糖作用之外,部分还具...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动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物除降糖作用之外,部分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中钠-葡萄糖共转动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已被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提供了新选择。本文结合最新指南及临床试验总结、分析了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获益,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应用新型降糖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降血糖药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新型降糖药物 肾脏获益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被引量:68
11
作者 葛均波 +2 位作者 霍勇 李勇 高秀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1-238,共8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或)慢性肾脏疾病(CKD)不但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合并疾病,也是T2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新型抗高血糖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和钠-葡萄糖共转...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或)慢性肾脏疾病(CKD)不但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合并疾病,也是T2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新型抗高血糖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类药物能显著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为促使T2DM的治疗模式从单纯控制血糖转移到改善心血管和肾脏临床结局,中国心血管病学、内分泌学、肾脏病学和神经病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梳理了GLP-1 RA或SGLT2i的心血管保护的临床证据、可能机制和常见不良反应,提出了对这两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定位、应用建议和注意事项,鼓励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对T2DM患者及早启动并长期维持能够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蔺建蕊 崔向丽 +3 位作者 米东华 李子孝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7期739-745,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针对新型降糖药物的临床研究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能对预防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有益;...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针对新型降糖药物的临床研究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能对预防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有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的风险,但降低脑血管事件风险的临床证据并不足;目前尚无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对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的可靠证据。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提供新型降糖药物对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对脑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影响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事件 新型降糖药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 -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新型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相关住院风险的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宏 席巍 钱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目的比较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访3年发生心力衰竭相关住院(HHF)风险,并分析发生HHF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 目的比较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访3年发生心力衰竭相关住院(HHF)风险,并分析发生HHF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海安市人民医院的老年T2DM患者。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按照1∶1∶1∶1比例,根据降糖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230例)、GLP-1 RA组(常规降糖治疗+GLP-1 RA,230例)、SGLT2i组(常规降糖治疗+SGLT2i,230例)和DPP-4i组(常规降糖治疗+DPP-4i,230例)。比较各组的基线临床资料情况和随访3年的发生HHF风险,Cox回归分析发生HHF的危险因素。结果920例老年T2DM患者中,女性403例(43.8%),年龄60~80岁,平均为(71.7±8.4)岁。四组的基线临床资料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位随访34个月(29~40个月),失访91例(9.9%),156例(17.0%)患者发生HHF。其中,对照组、SGLT2i组、GLP-1 RA组和DPP-4i组分别有47例(20.4%)、31例(13.5%)、36例(15.7%)和42例(18.3%)HHF,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7.358,P=0.0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GLT2i组和GLP-1 RA组的HHF发生风险均显著降低(分别为HR=0.692,95%CI:0.503~0.952,P=0.024;HR=0.785,95%CI:0.642~0.960,P=0.018),SGLT2i组的HHF发生风险低于GLP-1 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408,P=0.04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DPP-4i组的HHF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HR=0.921,95%CI:0.831~1.021,P=0.117)。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HR=1.189)、吸烟史(HR=1.336)、陈旧心肌梗死(HR=1.314)、心房颤动(HR=1.287)、糖化血红蛋白(HR=1.377)、N末端B型利钠肽原(HR=1.515)、血肌酐(HR=1.462)、SGLT2i(HR=0.722)和GLP-1 RA(HR=0.865)是随访发生HHF的独立相关因素(均为P<0.05)。结论SGLT2i和GLP-1 RA均可明显降低老年T2DM患者随访3年发生HHF的风险,且SGLT2i组的HHF发生风险低于GLP-1 R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糖尿病 心力衰竭相关住院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