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F模板法合成氮掺杂碳材料用于增强电化学钠离子储存和去除
1
作者 王卓 白雪 +4 位作者 张可新 王鸿志 董家宝 高源 赵斌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共10页
电极材料在电容去离子技术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影响着盐离子的去除和电荷储存能力。本文通过碳化MOF-5和三聚氰胺的混合物,成功制备了氮掺杂的分级多孔碳,其中三聚氰胺起着氮源和造孔剂的双重作用。通过优化碳化温度,得到的MOF-5衍生纳米... 电极材料在电容去离子技术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影响着盐离子的去除和电荷储存能力。本文通过碳化MOF-5和三聚氰胺的混合物,成功制备了氮掺杂的分级多孔碳,其中三聚氰胺起着氮源和造孔剂的双重作用。通过优化碳化温度,得到的MOF-5衍生纳米多孔碳(NPC-800),其不但保持着MOF-5原始的立方体形貌、还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氮含量和良好的润湿性。NPC-800电极在0.2 A·g^(−1)电流密度下具有91.8 mAh·g^(−1)的高比容量。在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0次,容量保持率为100%,展现出超长的循环稳定性。在500 mg·L^(−1)的NaCl溶液,施加恒压1.2 V,NPC-800电极具有高的脱盐容量24.17 mg·g^(−1),快的脱盐速度2.8 mg·g^(−1)·min^(−1)和较稳定的再生循环能力。因此,以金属有机框架为模板合成氮掺杂的碳材料,能够有效增强钠离子的电化学储存和去除能力,有望成为电容去离子电极材料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电化学性能 钠离子储存 电容去离子 能源储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多孔碳共碳化制备高容积储钠碳材料
2
作者 张阳阳 许连飞 +4 位作者 古容瑶 甄蒙蒙 王鑫 杨建成 沈伯雄 《洁净煤技术》 2025年第8期120-132,共13页
为了将煤炭和煤炭衍生物沥青制备成具有高性能储钠的煤基碳负极材料,提出了煤炭中温活化-与沥青高温共碳化的闭孔结构梯级构筑方法,对煤炭先经NaOH中温活化形成的高容积多孔碳,然后与沥青混合、高温共碳化形成的具有高容积闭孔结构的煤... 为了将煤炭和煤炭衍生物沥青制备成具有高性能储钠的煤基碳负极材料,提出了煤炭中温活化-与沥青高温共碳化的闭孔结构梯级构筑方法,对煤炭先经NaOH中温活化形成的高容积多孔碳,然后与沥青混合、高温共碳化形成的具有高容积闭孔结构的煤基碳负极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与多孔碳高温共碳化抑制了沥青单独高温碳化时长程有序碳微晶结构的形成,并实现了多孔碳开孔结构向闭孔结构的高效转化,形成的碳负极材料具有0.252 cm^(3)/g的高闭孔容积,而比表面积只有6.09 m^(2)/g。并进一步通过研究NaOH与煤的比例、沥青与多孔碳比例、碳化温度等的影响,发现当NaOH与煤炭质量比为1∶1时开展700℃中温活化,沥青与多孔碳质量比为2∶1、碳化温度为1400℃时开展高温碳化,所形成的闭孔碳(AC/ZL-1400)的结构与钠离子储存性能最佳。AC/ZL-1400在30 mA/g时显示出高达360.1 mAh/g的储钠容量,首圈库伦效率为81.27%。此外,在150 mA/g下进行400次长循环后,AC/ZL-1400的容量仍可达182.50 mAh/g。该方法为煤炭衍生物沥青与低阶煤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碳负极 碳化 碳微晶结构 闭孔结构 钠离子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