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轨单星的钟差修正定位方法
1
作者 苏佳 靳晓会 +1 位作者 易卿武 孙洪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2-487,共6页
针对传统定位方法在单星情况下定位精度差、收敛速度慢、受钟漂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钟差修正的伪距/多普勒联合定位模型,将钟差数学模型与伪距观测方程、多普勒观测方程结合,通过钟差数学模型与多普勒观测方程同时估测钟漂,消除接收机... 针对传统定位方法在单星情况下定位精度差、收敛速度慢、受钟漂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钟差修正的伪距/多普勒联合定位模型,将钟差数学模型与伪距观测方程、多普勒观测方程结合,通过钟差数学模型与多普勒观测方程同时估测钟漂,消除接收机钟漂变化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仿真场景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钟差修正的伪距/多普勒联合定位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定位精度可达219 m,相较于多普勒定位方法提升59.4%;伪距测量误差为1 m时,定位精度达169 m,收敛时间在300 s左右;频率测量误差为0.5 Hz时,定位精度在14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钟差修正 伪距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钟差修正的脉冲星和太阳观测组合导航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成伟 邓新坪 +1 位作者 郑建华 高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69-1473,共5页
为提高深空探测器巡航段的导航定位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提出一种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太阳观测信息的组合导航方法.利用脉冲星导航的脉冲到达时间测量值,同时利用太阳敏感器、分光计分别测量太阳视线矢量和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径向速度,并... 为提高深空探测器巡航段的导航定位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提出一种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太阳观测信息的组合导航方法.利用脉冲星导航的脉冲到达时间测量值,同时利用太阳敏感器、分光计分别测量太阳视线矢量和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径向速度,并将星载时钟钟差增广为状态变量,构建组合导航系统,利用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UD(Upper triangularmatrix-Diagonal matrix)分解信息融合算法进行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因钟差漂移引起的导航滤波发散问题,同脉冲星导航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定位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太阳观测 组合导航 钟差修正 UD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upiter^(TM)采用精密星历、钟差修正和电离层格网模型的GPS定位结果 被引量:2
3
作者 Gao,DY 赫建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9,共7页
在过去几年里,人们开始注意采用精密GPS卫星星历、卫星钟修正和电离层模型作为替代传统的DGPS经济实用的方法。精密星历和卫星钟修正可用于消除广播星历和卫星钟的误差影响,还包括克服SA的影响。另一方面,精确的电离层模型... 在过去几年里,人们开始注意采用精密GPS卫星星历、卫星钟修正和电离层模型作为替代传统的DGPS经济实用的方法。精密星历和卫星钟修正可用于消除广播星历和卫星钟的误差影响,还包括克服SA的影响。另一方面,精确的电离层模型对单频用户很重要。它比只采用标准广播电离层模型能得到更好的电离层延迟。本文研究了采用从加拿大现行的控制系统获得的精密星历、卫星钟修正以及电离层格网模型所获得的定位精度。采用了在AlgonquinPark,Ontario和Alberta的卡尔加里大学所采集的数据组进行了一些试验,并运用Pulsearch开发的GPS后处理软件包JupiterTM进行全部数据处理及管理。计算非平滑连续的最小二乘定位结果,结果再与测站的已知坐标相比较。结果显示:采用精密星历和钟修正可以获得1m~3m的定位精度。采用由加拿大地学信息大地测量分部开发的精密的电离层格网模型能提高点的平面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GPS 定位 星历 钟差修正 格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位置修正和卡尔曼滤波的姿态角推算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守华 李云柯 +1 位作者 纪元法 孙希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119,共5页
在动态载体如汽车、船舶或静态载体如桥梁、房屋的姿态推算中,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进行载体测向,比起使用惯性传感器成本较低;且随时间不会累积误差。针对在多天线基线解算时存在的接收机时... 在动态载体如汽车、船舶或静态载体如桥梁、房屋的姿态推算中,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进行载体测向,比起使用惯性传感器成本较低;且随时间不会累积误差。针对在多天线基线解算时存在的接收机时钟不同步造成基线解算精度下降,以及载体运动过程中多径和周跳等造成的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天线位置修正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根据载体移动速度和接收机之间的时钟差对每一历元载体参考天线位置矫正,提高基线解算的精度,从而提高姿态角精度。基线解算采用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eal time kinematic,RTK),根据接收机给出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在参考天线和其他天线之间做双差建立观测方程,求解出基线向量。将得到的多组基线向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姿态角。根据实际测试表明,该方法在基线长度不超过1. 5 m的情况下,静态航向角和俯仰角精度达到0. 2°,低动态情况下航向角精度达到0. 2°,俯仰角精度达到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测姿 多基线 扩展卡尔曼滤波 位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三号PPP-B2b信号的海上精密定位试验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德荧 金际航 +1 位作者 刘一 边少锋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5,64,共6页
北斗三号PPP服务在海洋环境调查和海洋工程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评估PPP-B2b信号在海上的服务性能,利用船载北斗三号接收机采集到的PPP-B2b信号改正数,评估了PPP-B2b信号的轨道和钟差精度,并开展了海上PPP定位试验。研究... 北斗三号PPP服务在海洋环境调查和海洋工程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评估PPP-B2b信号在海上的服务性能,利用船载北斗三号接收机采集到的PPP-B2b信号改正数,评估了PPP-B2b信号的轨道和钟差精度,并开展了海上PPP定位试验。研究显示,PPP-B2b改正数对不同轨道卫星改正精度不同,修正后的轨道R、A、C、钟差精度最高可达0.35 m、0.32 m、0.43 m、1.14 ns;不同GEO卫星的改正数精度不同,修正后的轨道R、A、C、钟差精度最高可达0.46 m、0.33 m、0.38 m、3.05 ns;北斗三号海上PPP的首次收敛时间为32.5 min,稳定后N、E、U精度达到0.058 m、0.069 m、0.114 m。结果表明,北斗三号MEO卫星的改正效果整体优于IGSO卫星,C61卫星播发的改正数精度整体优于C59,PPP服务在收敛稳定后能够满足海洋高精度位置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PPP-B2b信号 卫星轨道修正 卫星钟差修正 海上定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