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侯乙编钟音位结构关系论——兼及钟体十二音位对应于“[甫页]-曾体系”的律学解释
1
作者 金世余 柴世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4,共6页
曾侯乙编钟在钟序上具有连续性的完整十二音位组共有四组,分别分布于中、下层甬钟和上层二、三组钮钟,这些连续钟序的完整十二音位所呈现出的钟体十二音结构与由某种生律法生成的十二音位所构成的理论十二音结构二者之间相互独立,钟体... 曾侯乙编钟在钟序上具有连续性的完整十二音位组共有四组,分别分布于中、下层甬钟和上层二、三组钮钟,这些连续钟序的完整十二音位所呈现出的钟体十二音结构与由某种生律法生成的十二音位所构成的理论十二音结构二者之间相互独立,钟体十二音结构事实上无法体现任何生律法的理论十二音结构;对曾侯乙编钟钟体十二音结构与理论十二音结构之间关系的清晰认识是正确理解“[甫页]-曾体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钟体十二音位 理论十二音位 音位结构关系 “[甫页]-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胆质疑更需小心求证--与黄大同《曾侯乙编钟是否有“[甫頁]-曾体系”之验证》一文商榷
2
作者 金世余 柴世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4,166,共13页
黄大同先生在其《曾侯乙编钟是否有“[甫頁]-曾体系”之验证》一文中对“[甫頁]-曾体系”的存在提出质疑,认为黄翔鹏先生是采用拼接不同层组的钟体音列作为证据来论证“[甫頁]-曾体系”的律学涵义;黄翔鹏先生论证“[甫頁]-曾体系”的证... 黄大同先生在其《曾侯乙编钟是否有“[甫頁]-曾体系”之验证》一文中对“[甫頁]-曾体系”的存在提出质疑,认为黄翔鹏先生是采用拼接不同层组的钟体音列作为证据来论证“[甫頁]-曾体系”的律学涵义;黄翔鹏先生论证“[甫頁]-曾体系”的证据属于人为编创而非证据事实。文章认为,黄翔鹏先生的曾侯乙编钟律制研究是建立在对我国传统音乐理论进行长期思考与实践基础上的综合认识;“[甫頁]-曾体系”的提出是一个多重证据相互印证的综合论证结果。黄大同先生存在曲解黄翔鹏先生列出“曾侯乙钟每钟两音[甫頁]、曾关系示意图”的真实用意;混淆“[甫頁]-曾体系”律学层面的“理论十二音结构”与乐学层面的“钟体十二音位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观臆断曾侯乙编钟“理论十二音”生律方式等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黄翔鹏 [甫頁]—曾体系 理论十二音结构 钟体十二音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