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葱石沉淀法共处理硫化砷渣与钛钒磁铁矿尾矿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欣荣 苏瑞 +2 位作者 陈佳 马旭 李剑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针对含砷危废硫化砷渣存量大、处理药剂成本高等问题,以固废钛钒磁铁矿尾矿为铁源,开展了臭葱石沉淀法共处理硫化砷渣与钛钒磁铁矿尾矿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0.5、Fe/As摩尔比为2.5、水热温度为150℃和反应时间为10 h的最优条件下,A... 针对含砷危废硫化砷渣存量大、处理药剂成本高等问题,以固废钛钒磁铁矿尾矿为铁源,开展了臭葱石沉淀法共处理硫化砷渣与钛钒磁铁矿尾矿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0.5、Fe/As摩尔比为2.5、水热温度为150℃和反应时间为10 h的最优条件下,As的去除率可达到99.05%,且生成的臭葱石在HVM(《HJ 557—2010中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和短期稳定性测试中As的浸出浓度皆小于美国环保局(EPA)的监管限制,可安全堆存。该研究不仅为硫化砷渣与钛钒磁铁矿尾矿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共处理方法,还为有色冶炼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处理 钛钒磁铁矿尾矿 硫化砷渣 臭葱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矿尾矿/高岭土复合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2
作者 刘亚雯 廖承绪 +4 位作者 刘林 任冬雪 杨天凤 朱霞萍 孙永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在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堆积的尾矿,既造成土壤污染,还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钒钛磁铁矿尾矿的有效利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使用钒钛磁铁矿尾矿和高岭土为基体、硅溶胶为粘接剂、氯化铵为改性剂,制备... 在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堆积的尾矿,既造成土壤污染,还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钒钛磁铁矿尾矿的有效利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使用钒钛磁铁矿尾矿和高岭土为基体、硅溶胶为粘接剂、氯化铵为改性剂,制备了钒钛磁铁矿尾矿/高岭土复合整体材料,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材料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使用XRF、XRD、SEM、BET、XPS和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在60 min内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达到了71.5%,4次重复使用后,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仍具有一定效果。研究对钒钛磁铁矿尾矿的整体利用及“以废治废”综合利用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氯化铵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钒钛磁铁矿尾矿焙烧-浸出提取分离钪 被引量:8
3
作者 肖军辉 彭杨 +2 位作者 陈涛 邹凯 丁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1-1620,共10页
采用氯化焙烧和碱分解焙烧方法预先处理钪粗精矿(Sc_(2)O_(3)44 g/t),强化载钪矿物晶体结构的转变,为焙烧渣进一步浸出分离钪创造有利条件。结果表明:在Na2CO_(3)和钪粗精矿质量比为0.45、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120min、盐酸浸出... 采用氯化焙烧和碱分解焙烧方法预先处理钪粗精矿(Sc_(2)O_(3)44 g/t),强化载钪矿物晶体结构的转变,为焙烧渣进一步浸出分离钪创造有利条件。结果表明:在Na2CO_(3)和钪粗精矿质量比为0.45、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120min、盐酸浸出液固质量比(mliquid:msolid)R=5:1、盐酸浓度为6mol/L的条件下两段浸出240min,钪的浸出率为84.32%,浸出渣中Sc_(2)O_(3)含量为8.67g/t。浸出渣的XRD、SEM-EDS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浸出后钪粗精矿中的辉石类、角闪石等硅铝酸盐矿物物相谱峰消失,出现NaCl、Ca TiO_(3)、Fe_(2)O_(3)的谱峰,未见明显金属钪的谱峰,也进一步验证碱分解焙烧能够有效地破坏载矿物的晶体结构;强化矿物层间结构中的钪离子被释放,有助于焙烧渣盐酸浸出生成Sc Cl_(3),显著提高钪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钪磁铁矿 焙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钒钛磁铁矿尾矿活化过硫酸盐去除2,4-二氯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甫 徐祥健 +6 位作者 路红丽 郜普闯 韩旭 肖瀚 王新港 杨昱 姜永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9-1149,共11页
为探究球磨钒钛磁铁矿尾矿(B-VTMT)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2,4-二氯苯酚(2,4-DCP)可行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B-VTMT的形貌和组成进行测试分析,探讨B-VTMT投加量、PS初始浓... 为探究球磨钒钛磁铁矿尾矿(B-VTMT)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2,4-二氯苯酚(2,4-DCP)可行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B-VTMT的形貌和组成进行测试分析,探讨B-VTMT投加量、PS初始浓度、初始pH、2,4-DCP初始浓度及地下水常见阴离子(Cl^(-)、NO_(3)^(-)、SO_(4)^(2-))对2,4-DC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VTMT投加量为0.5 g/L,PS浓度为5 mmol/L,2,4-DCP初始浓度为20 mg/L,初始pH为7.1,室温条件下39 h内2,4-DCP的去除率为45.4%。自由基淬灭和捕获试验证实,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OH)是体系去除2,4-DCP的主要活性自由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HPLC-MS)识别了8种中间产物,推测了2,4-DCP可能的降解路径。地下水中Cl-提高了2,4-DCP的去除率,而NO_(3)^(-)和SO_(4)^(2-)降低了2,4-DCP的去除率。研究显示,B-VTMT作为PS的活化剂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尾矿资源化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过硫酸盐 活化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矿尾矿中钪的直接酸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效 牛芳银 +2 位作者 王勇海 郭彩莲 郭月琴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16,共6页
陕西洋县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尾矿中氧化钪含量为97.08 g/t,为了充分回收这部分稀土资源,通过直接酸浸对钪进行浸出,系统研究了酸的种类及用量、助浸剂种类及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以及入料细度对钪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陕西洋县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尾矿中氧化钪含量为97.08 g/t,为了充分回收这部分稀土资源,通过直接酸浸对钪进行浸出,系统研究了酸的种类及用量、助浸剂种类及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以及入料细度对钪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助浸剂的情况下,硫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盐酸+氢氟酸对尾矿中钪的浸出效果均很差,但盐酸的浸出率较硫酸高,在盐酸体系下添加2^(#)助浸剂能够显著提高钪的浸出率;将尾矿磨矿至-0.075 mm占80%的细度,在2^(#)助浸剂用量15%、盐酸浓度6 mol/L、液固比3∶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6 h的最佳条件下,钪浸出率达89.53%。该直接酸浸工艺对钪的浸出率高,且可操作性比较强,能够促进从尾矿中回收钪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助浸剂 酸浸 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_2封存的盐酸浸取超贫钒钛磁铁矿尾矿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季馨婷 赵良 +2 位作者 刘连文 季峻峰 陈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4-251,共8页
随着技术进步,超贫钒钛磁铁矿被广泛开采,产生大量富含镁钙的尾矿,该尾矿可用于封存CO_2。本文选取承德超贫钒钛磁铁矿尾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物相鉴定、常量元素分析、粒径分析及盐酸浸取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尾矿主要含角闪石及辉... 随着技术进步,超贫钒钛磁铁矿被广泛开采,产生大量富含镁钙的尾矿,该尾矿可用于封存CO_2。本文选取承德超贫钒钛磁铁矿尾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物相鉴定、常量元素分析、粒径分析及盐酸浸取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尾矿主要含角闪石及辉石,其钙镁含量较高,为30%左右,颗粒较细,平均粒径小于50μm。钙镁浸出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85℃时镁钙浸出率达到26.5%和27.0%。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可知,反应速率受固体产物层内扩散控制,尾矿活化能约为43 kJ/mol。按目前的水平,开采河北承德超贫钒钛磁铁矿将产生约250×10~8t尾矿,根据本实验最高钙镁浸出率计算,CO_2封存量可达20×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贫磁铁矿 CO2封存 溶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