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4钛合金样品硬度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杨楠 程天乐 +2 位作者 史广源 皮雨欣 崔敏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2,共11页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特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压气机盘和叶片制造等航空制造领域。然而,钛合金材料的硬度较低,在服役过程中极易出现摩擦损耗等问题,从而降低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原位、实时的硬度监测对钛合金部...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特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压气机盘和叶片制造等航空制造领域。然而,钛合金材料的硬度较低,在服役过程中极易出现摩擦损耗等问题,从而降低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原位、实时的硬度监测对钛合金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TC4钛合金样品热处理后的不同硬度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样品硬度增大,材料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温度呈上升趋势,表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温度可以作为金属硬度的重要表征参数。研究还进一步探究了材料硬度变化对等离子体温度影响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硬度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离子体温度 TC4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真空环境下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的出气性能研究
2
作者 焦纪强 蒙峻 +5 位作者 谢文君 刘建龙 魏宁斐 罗成 郭方准 王润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1-285,共5页
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是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了获得超高真空环境,对内衬材料的出气性能有较高要求。基于新型双通道出气率实验装置,完成了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在常温抽气、不同烘烤温度及烘烤结束后不同温度下的出气率实验... 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是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了获得超高真空环境,对内衬材料的出气性能有较高要求。基于新型双通道出气率实验装置,完成了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在常温抽气、不同烘烤温度及烘烤结束后不同温度下的出气率实验;通过数值拟合方法获得了材料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出气率表达式;搭建了钛合金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压力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和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烘烤温度越高,最终出气率越低,250℃烘烤时出气率较150℃时降低了约21%。经过高温烘烤后,当材料温度从50℃升高至210℃时,两种材料的出气率呈指数增加趋势,但钛合金的出气率低于陶瓷的出气率。常温抽气和烘烤过程中真空腔体压力梯度较小,对其进行升温时中间位置压力变化幅度较大,当温度为100℃,中间位置压力从初始值1.41×10^(-9)Pa升高至4.51×10^(-9)Pa;压力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平均相对偏差为6.86%。以上结果填补了钛合金和陶瓷出气率数据库,能够预测及评估真空腔体不同工况下的极限压力,为超高、极高真空获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加速器 超高真空 TC4合金 ZrO_(2)陶瓷 出气率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掺杂对正极材料LiNi_(0.75)Mn_(0.25)O_(2)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孟德轩 李振京 +2 位作者 范广新 蔡海洋 刘超帅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以TiO_(2)为添加剂,利用高温固相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75)Mn_(0.25)O_(2)进行掺杂,通过XRD、SEM、XPS和电化学测试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4+)可成功掺入LiNi_(0.75)Mn_(0.25)O_(2)中,在掺杂的Li[Ni_(0.75)Mn_(0.25)]... 以TiO_(2)为添加剂,利用高温固相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75)Mn_(0.25)O_(2)进行掺杂,通过XRD、SEM、XPS和电化学测试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4+)可成功掺入LiNi_(0.75)Mn_(0.25)O_(2)中,在掺杂的Li[Ni_(0.75)Mn_(0.25)]_(1-x)Ti_(x)O_(2)(0≤x≤0.02)中,Ti^(4+)不改变材料的物相和形貌,但对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掺Ti^(4+)摩尔分数为1.5%时,经50周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由87.87%提高到95.42%,4 C放电比容量由66.47 mAh/g提升为104.0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 LiNi_(0.75)Mn_(0.25)O_(2) Ti^(4+)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源与活性屏离子渗氮对表面纳米化TC4钛合金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
4
作者 高鸿 文凯 +1 位作者 张乘玮 高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57-169,共13页
目的 评估高频电源对喷丸纳米化TC4钛合金离子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在高频电源+活性屏工艺组合上,渗氮参数优化对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直流电源–500℃-20 h-300 Pa离子渗氮试样与高频电源–500℃-20 h-200 Pa离子渗... 目的 评估高频电源对喷丸纳米化TC4钛合金离子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在高频电源+活性屏工艺组合上,渗氮参数优化对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直流电源–500℃-20 h-300 Pa离子渗氮试样与高频电源–500℃-20 h-200 Pa离子渗氮试样,分别进行XRD、扫描电镜和划痕试验,对结构、形貌与结合力分析。在高频电源基础上,进一步选取活性屏优化前、后参数的渗氮试样进行结构、形貌和结合力对比。结果 通过划痕测试发现,高频电源渗氮层的声信号平稳,划痕无剥落,渗氮层摩擦力信号突增的载荷值有一定提升。在高频电源+活性屏工艺组合下,优化后渗氮试样的Ti N和Ti2N层厚度比优化前渗氮试样的厚度明显增加。声信号上表现为更平稳及无明显突变,且优化后试样的渗氮层摩擦力信号突增的载荷值较优化前均增加。结论 高频电源抑制了传统直流电源渗氮过程中的打弧现象,缓解了渗氮层内部的热应力聚集,提高了渗氮层的表面性能,对渗氮层载荷承受力和结合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高频电源与活性屏组合工艺下,优化后渗氮试样的渗氮动力学条件更好,Ti2N层厚度显著增加,提高了基体中氮扩散层的性能。同时,Ti2N厚度的增加可以减缓TiN层与基体的成分与性能的突变,从而提升渗氮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活性屏离子渗氮 高频电源 表面纳米化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和钛离子对燕麦光合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婍 张新 +3 位作者 张淑琴 游明鸿 闫利军 雷雄 《草学》 2024年第1期23-29,35,共8页
为提高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本试验以尿素和钛离子为影响因子,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分析燕麦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生理指标以及株高、分蘖、草产量等农艺性状,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光合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为提高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本试验以尿素和钛离子为影响因子,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分析燕麦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生理指标以及株高、分蘖、草产量等农艺性状,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光合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显著提高了燕麦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重、叶重以及叶面积指数(P<0.05),对燕麦的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钛离子显著提高了燕麦净光合速率、鲜草产量、叶面积指数(P<0.05);氮肥和钛离子配合施用对燕麦的光合生理和生产性能具有协同效应,施肥方式为撒施90 kg/hm^(2)尿素+叶面喷施800倍钛离子稀释液(Ti^(4+)约4.38mg/L)时,能让燕麦产量与光合性能达到最优,适宜在燕麦牧草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离子(Ti^(4+)) 燕麦 饲草产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电弧离子镀TiN/CrN纳米多层薄膜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霖 胡建军 +3 位作者 林国强 张林 孙刚 马国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2-877,共6页
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TCA钛合金基体上通过改变偏压制备了4组TiN/CrN薄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厚度、相结构、硬度、膜基结合力和摩擦系数等组织、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薄膜是由TiN相和CrN交替叠加构成的纳米多层薄膜,薄膜的... 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TCA钛合金基体上通过改变偏压制备了4组TiN/CrN薄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厚度、相结构、硬度、膜基结合力和摩擦系数等组织、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薄膜是由TiN相和CrN交替叠加构成的纳米多层薄膜,薄膜的调制周期为60nm,总的厚度约为480nm。与基体钛合金相比,镀膜后样品的表面性能与偏压幅值密切相关并有显著提高:显微硬度从基体的3GPa提高到16.5-24.7GPa;摩擦系数从基体的0.35大幅度降低到0.14—0.17;薄膜与基体结合牢固,膜基临界载荷在60-80N之间。经电弧离子镀TiN/CrN纳米多层薄膜处理后,TC4钛合金可以满足沙粒和尘埃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电弧离子 TiN/CrN纳米多层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掺杂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曲涛 沈培康 +1 位作者 姚国良 许嘉鸿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固相法掺杂钛合成了Li1-yTiyFePO4,研究了原料钛的掺杂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yTiy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L9(33)]确定合成橄榄石型Li1-yTiyFePO4的最佳工艺为:掺杂Ti4+量为1%(摩尔分数),焙... 采用固相法掺杂钛合成了Li1-yTiyFePO4,研究了原料钛的掺杂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yTiy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L9(33)]确定合成橄榄石型Li1-yTiyFePO4的最佳工艺为:掺杂Ti4+量为1%(摩尔分数),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16 h。经实验验证,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正交实验 Ti^4+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TC4钛合金中主量元素铝和钒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磊 王晓艳 +1 位作者 朱丽 李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1-722,共2页
钛合金是一种优质的结构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电子和食品工业等部门,成为继合金钢和金属铝之后新崛起的第三金属。TC4钛合金具有无磁性、密度小、高强度的机械性能、极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冲蚀性能,... 钛合金是一种优质的结构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电子和食品工业等部门,成为继合金钢和金属铝之后新崛起的第三金属。TC4钛合金具有无磁性、密度小、高强度的机械性能、极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冲蚀性能,是目前为止钛合金牌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TC4合金 金属铝 主量元素 测定 耐冲蚀性能 耐腐蚀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等离子渗氮后TC4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元云岗 康嘉杰 +4 位作者 岳文 付志强 朱丽娜 佘丁顺 王成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采用等离子渗氮技术提升TC4钛合金的耐磨性并探究最优渗氮温度。利用LDM 1-100型等离子渗氮设备,在650,700,750,800,850℃和900℃温度下对TC4钛合金进行渗氮处理,保温时间均为10 h。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三维形貌仪、X... 采用等离子渗氮技术提升TC4钛合金的耐磨性并探究最优渗氮温度。利用LDM 1-100型等离子渗氮设备,在650,700,750,800,850℃和900℃温度下对TC4钛合金进行渗氮处理,保温时间均为10 h。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三维形貌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分别对不同温度渗氮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相结构和硬度进行表征。利用CETR UMT-3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等离子渗氮后TC4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TC4钛合金表面显微硬度和粗糙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900℃渗氮后TC4钛合金表面显微硬度达到了1318HV 0.05,约为基体(360HV 0.05)的4倍。硬度的升高是由于渗氮后试样表面形成了硬质氮化物相(TiN和Ti2N相),且随着渗氮温度升高氮化物的含量增加。相较于低温渗氮(低于750℃)的试样,850℃和900℃渗氮试样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与原始TC4试样相比,渗氮处理后试样的磨损体积显著降低。当渗氮温度为850℃时,试样磨损体积为未处理试样磨损体积的1.2%(1 N),3.0%(3 N)和62.2%(5 N),试样的耐磨性提升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离子渗氮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性能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海军 张治民 +3 位作者 徐健 吴耀金 李旭斌 薛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63-270,共8页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对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开展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应变速率为10-3~5 s-1、变形温度为850~10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根据Arrheniu方程构建符合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的本构方程。结果表...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对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开展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应变速率为10-3~5 s-1、变形温度为850~10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根据Arrheniu方程构建符合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初始变形阶段,由于加工硬化的作用,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流变应力值随应变的增加迅速达到峰值应力,而后应力值开始减小并趋于稳定,表明该合金变形行为符合稳态流变特征;采用所建立的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的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TC4钛合金的峰值应力,且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73%。在950℃和0.1 s-1以及1050℃和5 s-1条件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2.03%和4.67%。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的平均变形激活能为411 k J·mol-1,平均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为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烧结 TC4合金 热压缩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对TC4钛合金TiN/Ti涂层结合力和抗砂尘冲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达 何卫锋 +3 位作者 吕长乐 曹鑫 廖斌 汪世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4-191,198,共9页
目的通过离子注入提高TiN/Ti涂层的结合力和抗冲蚀性能。方法先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源在TC4基体上分别注入四种离子(Mo、Ti、Nb、Co),再用磁过滤真空阴极弧(FCVA)技术制备TiN/Ti涂层。采用非球面测量仪、AFM、XRD和纳米压痕仪... 目的通过离子注入提高TiN/Ti涂层的结合力和抗冲蚀性能。方法先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源在TC4基体上分别注入四种离子(Mo、Ti、Nb、Co),再用磁过滤真空阴极弧(FCVA)技术制备TiN/Ti涂层。采用非球面测量仪、AFM、XRD和纳米压痕仪,对四种离子注入的TC4基体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物相结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进行表征,采用划痕仪测量涂层的结合力,采用涂层冲蚀考核平台对不同试样进行砂尘冲蚀性能试验。结果经过Mo、Ti、Nb离子注入的TiN/Ti涂层的结合力和抗冲蚀性能都有提高,其中Mo离子注入的TiN/Ti涂层的结合力达71 N、耐冲蚀时间为80 min,与未离子注入涂层相比,分别增加31.5%和77.8%,而平均冲蚀率降低39.5%,仅为0.0078mg/g。Co离子注入的TiN/Ti涂层的结合力仅为40 N,平均冲蚀率增大了19.0%,达0.0433 mg/g,其抗砂尘冲蚀性能明显下降。结论离子注入涂层的抗砂尘冲蚀性能与结合力密切相关,随着结合力的增大,TiN/Ti涂层的平均冲蚀率减小,其耐冲蚀时间增加,选择合适的离子注入可提高TiN/Ti涂层的抗冲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离子注入 TiN/Ti涂层 结合力 砂尘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等离子熔覆Ni60涂层的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渊 雷旻 +1 位作者 程晨 张声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3,共8页
以等离子熔覆方式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Ni60熔覆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Ni60熔覆层凝固组织、成分及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Ni60粉末熔覆层中,由基底依次凝固生长柱晶、枝晶、等轴晶和共晶组织,在柱晶及枝... 以等离子熔覆方式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Ni60熔覆层,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Ni60熔覆层凝固组织、成分及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Ni60粉末熔覆层中,由基底依次凝固生长柱晶、枝晶、等轴晶和共晶组织,在柱晶及枝晶主干等部位,Ti优先选择固溶N/O元素,将其他合金元素排挤到后凝固的等轴晶区,在最后凝固区形成富含Ni的共晶组织。熔覆层中先凝固的柱晶及枝晶区,一次时效(600℃/1 h)后获得的强化效果最佳;而后凝固的等轴晶区与共晶区,富含多种合金元素,经三次时效后,表面等轴晶区硬度强化效果依次递增,最终硬度可达800 HV。与TC4钛合金相比,Ni60熔覆层具有更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三次时效后的Ni60涂层磨损失重从0.0574 g降至0.0171 g,耐磨性提高约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熔覆 TC4合金 NI60 柱晶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TC4钛合金热塑性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江鹏 薛勇 +3 位作者 张治民 徐健 李旭斌 吴耀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6-212,共7页
以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的Φ8 mm×12 mm TC4钛合金粉末预锻体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850~1050℃、0.001~5 s-1条件下进行热塑性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温度的变化,应变速率改变对TC4钛合金的热... 以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的Φ8 mm×12 mm TC4钛合金粉末预锻体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850~1050℃、0.001~5 s-1条件下进行热塑性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温度的变化,应变速率改变对TC4钛合金的热变形产生较大影响。在高温条件下(T>1000℃),放电等离子烧结后的TC4钛合金粉末对应变速率的变化更为敏感;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高应变速率(ε·≥0.22 s-1)下的变形。在高温条件下(T>970℃),应变速率应低于0.007 s-1,以避免流动不稳定的发生。放电等离子烧结TC4钛合金粉末热加工的最佳参数范围为930~1020℃、ε·<0.007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TC4合金 粉末冶金 热塑性变形行为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含量对Ti6Al4V钛合金等离子渗氮层组织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韦乃安 韦春贝 +6 位作者 代明江 柏松 林松盛 侯惠君 李洪 苏一凡 唐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8-154,共7页
目的研究稀土含量对Ti6Al4V钛合金表面等离子体渗氮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等离子表面改性技术对Ti6Al4V(TC4)钛合金进行等离子渗氮处理,渗氮过程中通入不同含量的稀土作为催渗剂,以获得钛合金表面强化层。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 目的研究稀土含量对Ti6Al4V钛合金表面等离子体渗氮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等离子表面改性技术对Ti6Al4V(TC4)钛合金进行等离子渗氮处理,渗氮过程中通入不同含量的稀土作为催渗剂,以获得钛合金表面强化层。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渗氮层组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渗层相组成,用能谱仪(EDS)检测渗层的化学成分,用维氏显微硬度计测量渗层的显微硬度,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三维轮廓仪检测渗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TC4钛合金表面等离子渗氮层结构包括表面化合物层(主要成分为δ-TiN)和扩散层(主要为N原子扩散形成的N-Ti固溶体),加入稀土可以促进N原子向基体的扩散,提高渗氮速度。渗层厚度增加,硬度和耐磨性能提高,扩散层使钛合金基体与化合物层之间的硬度梯度更加平缓。当稀土通入速率为60 mL/min时,渗层厚度可达155μm,表面硬度为1275HV0.05,摩擦系数降到0.27,磨损率明显降低。结论钛合金等离子渗氮过程中加入稀土可以有效提高渗速,改善渗氮层硬度,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离子渗氮 稀土 TiN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炸-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TC4钛合金表面改性层的组织与耐磨性能
15
作者 陈宇海 陆德平 +3 位作者 罗军明 陆磊 张林伟 余玖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4,共5页
采用脉冲爆炸-等离子体技术(PPD)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改性层,研究了脉冲次数(n)对改性层显微结构、相组成、表面粗糙度、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D处理使TC4钛合金表面发生快速熔凝并诱发马氏体相变,改性层的主要物相为Ti、TiN... 采用脉冲爆炸-等离子体技术(PPD)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改性层,研究了脉冲次数(n)对改性层显微结构、相组成、表面粗糙度、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D处理使TC4钛合金表面发生快速熔凝并诱发马氏体相变,改性层的主要物相为Ti、TiN、Ti_xOy。改性层厚度和材料表面粗糙度(Ra)随脉冲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改性层硬度在近表面10μm处达到最大,为561.4 HK0.01,较基体提高约69.1%。在载荷为2、4、6 N下,与基体试件相比,脉冲2次试件磨损体积分别减少93.6%、78.7%、34.7%,耐磨性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脉冲爆炸-等离子体技术 表面改性 组织结构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和Ti-6Al-4V合金的高能金离子注入
16
作者 蒲正利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2年第1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高能金离子注入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Li_4Ti_5O_(1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31
17
作者 华兰 杨晓燕 +2 位作者 康石林 华寿南 陈慎豪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8-221,共4页
研究了掺杂元素M (锡、钨、镍 )的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合成以及Li/掺杂Li4 Ti5O12 实验电池的充放电行为和循环性能。实验结果说明 ,掺杂的Li4 Ti5O12 实验电池其电压平台低于未掺杂的复合氧化物的实验电池 ,电池的首次不可逆容量也小于未... 研究了掺杂元素M (锡、钨、镍 )的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合成以及Li/掺杂Li4 Ti5O12 实验电池的充放电行为和循环性能。实验结果说明 ,掺杂的Li4 Ti5O12 实验电池其电压平台低于未掺杂的复合氧化物的实验电池 ,电池的首次不可逆容量也小于未掺杂的复合氧化物的Li/Li4 Ti5O12 电池。其中Sn掺杂的Li4 Ti5O12 电极材料循环性能稳定 ,充放电容量较大 ,是一种比较好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掺杂 复合氧化物 LI4TI5O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Mo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秀燕 范爱兰 +4 位作者 唐宾 潘俊德 刘道新 黄鹤 徐重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渗Mo,用球-盘磨损试验机对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渗Mo可以形成均匀的表面改性合金层,合金层由沉积层和扩散层构成;合金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0.86GPa和278...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渗Mo,用球-盘磨损试验机对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渗Mo可以形成均匀的表面改性合金层,合金层由沉积层和扩散层构成;合金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0.86GPa和278.84GPa,较Ti6Al4V有较大提高;渗Mo后的试样在干摩擦小滑动距离下表现出一定的减摩作用,耐磨性明显增强;在油润滑条件下,渗Mo改性层具有优异的减摩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性能 双层辉光离子渗钼 TI6AL4V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飞 周海 +2 位作者 张跃飞 唐宾 潘俊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对Ti6Al4V合金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渗碳改性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经离子无氢渗碳处理后形成的表面改性层均匀;改性层的显微硬度同Ti6Al4V合金相比大幅提高... 利用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技术对Ti6Al4V合金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渗碳改性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经离子无氢渗碳处理后形成的表面改性层均匀;改性层的显微硬度同Ti6Al4V合金相比大幅提高,达到936HV;渗碳后的试样在干摩擦滑动距离较小的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减摩作用,耐磨性能也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Ti6Al4V) 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掺杂LiFePO4的还原插锂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伍凌 王志兴 +4 位作者 李新海 李灵均 郑俊超 郭华军 彭文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E01期290-295,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钛前驱体FePO4·2H2O,对FePO4·2H2O经常温还原插锂合成LiFePO4的前驱混合物,后经热处理得橄榄石型LiFePO4;用SEM,XRD和恒流充放电等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Ti掺杂和合成温度对LiFePO4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 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钛前驱体FePO4·2H2O,对FePO4·2H2O经常温还原插锂合成LiFePO4的前驱混合物,后经热处理得橄榄石型LiFePO4;用SEM,XRD和恒流充放电等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Ti掺杂和合成温度对LiFePO4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600℃时合成的Ti掺杂样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样品在0.1C,1C和2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0,130和125mA·h/g,循环4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均无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LIFEPO4 共沉淀 常温还原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