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3D打印用TC21钛合金粉末制备及其成形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栋 陈岁元 +3 位作者 魏明炜 郭快快 梁京 刘常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6,共6页
采用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制备激光3D打印用TC21钛合金粉末,并利用制备的合金粉末打印出钛合金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制备的TC21钛合金粉末的形貌、粒径、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对成形合金的力... 采用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制备激光3D打印用TC21钛合金粉末,并利用制备的合金粉末打印出钛合金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法制备的TC21钛合金粉末的形貌、粒径、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对成形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制粉工艺参数下,制备的TC21粉末为球形,粉末表面和内部都是由等轴状的原始β晶粒构成,二次枝晶沿着晶界向晶粒内部发展,主要相由α'相、β相以及金属间化合物AlTi_3、Ti_2AlNb、Zr_3Al构成。在优化后的激光3D打印参数下,打印的TC21钛合金组织为α'相、β相,以及金属间化合物AlTi_3、Ti_2AlNb、Zr_3Al。合金的金相组织分为明区、过渡区、暗区三个区域。明区为α'马氏体针,暗区为网篮组织;明区硬度达541 HV,暗区硬度达470 HV;打印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150 MPa,伸长率约为8%。该方法制备的TC21钛合金粉末具有良好的激光3D打印成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3D打印 TC21钛合金粉末 EIGA 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钛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曲选辉 黄伯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2-16,共5页
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快速凝固钛合金粉末制备技术与装置的国内外发展和应用概况,比较了各种技术在工艺和经济上的优缺点。
关键词 钛合金粉末 制备 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氢TC4钛合金粉末模压成形烧结机构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田亚强 侯红亮 任学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通过建立正四面体的烧结模型,数学推导了置氢钛合金粉末烧结颈与烧结体相对密度的表达式,结合动力学实验研究了置氢TC4钛合金粉末模压成形固结加工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结果表明:置氢TC4钛合金粉末烧结过程中的物质迁移机构由体积扩散... 通过建立正四面体的烧结模型,数学推导了置氢钛合金粉末烧结颈与烧结体相对密度的表达式,结合动力学实验研究了置氢TC4钛合金粉末模压成形固结加工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结果表明:置氢TC4钛合金粉末烧结过程中的物质迁移机构由体积扩散为主的迁移机制向体积扩散和晶界扩散共同作用的物质迁移机制过渡,并由此得到了置氢TC4钛合金粉末材料模压成形固结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置氢量是影响置氢TC4钛合金粉末烧结体相对密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氢TC4钛合金粉末 模压成形-烧结 烧结机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氢TC4钛合金粉末烧结材料高温流变行为及组织演变
4
作者 田亚强 侯红亮 任学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置氢量0.42%(质量分数)TC4钛合金粉末烧结材料在温度850~1000℃和应变速率0.001~0.10 s-1范围内的流变行为和组织演变,分析了该合金烧结材料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动力学分析获得置氢TC4钛... 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置氢量0.42%(质量分数)TC4钛合金粉末烧结材料在温度850~1000℃和应变速率0.001~0.10 s-1范围内的流变行为和组织演变,分析了该合金烧结材料在试验参数范围内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动力学分析获得置氢TC4钛合金粉末烧结材料高温压缩变形的应力指数和变形激活能分别为3.97和507.35 kJ/mol,表明置氢TC4钛合金粉末制品在高温变形过程中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组织观察发现,在β相区变形时,β晶粒随金属流动方向明显被拉长、变形;在α+β相区变形时,β相的组织变化基本同其在β相区变形时一样,只是β相再结晶过程加剧;在α相区变形时,原始的双态组织中α相组织发生再结晶,初生的α相含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氢TC4钛合金粉末 高温压缩 流变应力 变形温度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GA法制备激光3D打印用TA15钛合金粉末 被引量:15
5
作者 魏明炜 陈岁元 +2 位作者 郭快快 梁京 刘常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4-67,78,共5页
采用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EIGA)法制备了激光3D打印用TA15钛合金粉末,研究了熔炼功率对粉末收得率、粒径分布、粉末形貌、松装密度和流动性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感应熔炼功率增大,粉末收得率和平均粒径减小,当熔炼功率为65kW时,... 采用电极感应熔炼气雾化(EIGA)法制备了激光3D打印用TA15钛合金粉末,研究了熔炼功率对粉末收得率、粒径分布、粉末形貌、松装密度和流动性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感应熔炼功率增大,粉末收得率和平均粒径减小,当熔炼功率为65kW时,粉末收得率超过62%,中值粒径D_(50)小于100μm,松装密度为2.731g/cm3,流动性为22.46s/50g。对粒径50~180μm的粉末采用激光3D打印,激光直接沉积成形的TA15钛合金样品表面无宏观裂纹和气孔等缺陷,金相组织为细晶网篮组织,制备的TA15钛合金粉末具有良好的可打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GA法 TA15钛合金粉末 激光3D打印 粉末可打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粉末压制Drucker-Prager-Cap本构模型参数逆向识别 被引量:2
6
作者 彭超 李佳琪 +1 位作者 刘维 黄尚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90,共8页
针对钛合金粉末压制成形,建立了Drucker-Prager-Cap本构模型参数的逆向识别流程。该流程结合模压实验,采用单纯算法,以数值模拟和模压实验的载荷-位移曲线差值最小化为目标函数。通过对传统实验和逆向识别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 针对钛合金粉末压制成形,建立了Drucker-Prager-Cap本构模型参数的逆向识别流程。该流程结合模压实验,采用单纯算法,以数值模拟和模压实验的载荷-位移曲线差值最小化为目标函数。通过对传统实验和逆向识别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经过逆向识别计算,目标函数值为0.0448。逆向识别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最大压制力为36.18 kN,与模压实验值35.31 kN对比,误差为2.46%。且粉末的相对密度分布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通过Drucker-Prager-Cap本构模型参数的逆向识别可以建立较为准确的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粉末 Drucker-Prager-Cap本构模型 逆向识别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规格球形钛合金粉末成功研发
7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4-44,共1页
“3D打印的原材料需要从加拿大购买,每公斤售价8000元,我们的研发成果推出后,他们主动将价格降到每公斤3000元。”11月9日,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先进制造粉体研究中心主任宋晓平自豪地告诉记者。
关键词 钛合金粉末 机床行业 球体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钛合金粉末件的压实性研究
8
作者 曾立英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2年第9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高温 钛合金粉末 压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静压后钛合金粉末的压实性研究
9
作者 曾立英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2年第5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热等静压 钛合金粉末 压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钛合金的表面强化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志巧 蔡一湘 陈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8,78,共5页
低硬度和低耐磨性限制了钛合金尤其是粉末钛合金的实际应用。表面强化技术是提高粉末钛合金表面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综述了近年来为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采用的典型的表面强化技术,如激光表面改性、激光熔覆涂层、微弧氧化、... 低硬度和低耐磨性限制了钛合金尤其是粉末钛合金的实际应用。表面强化技术是提高粉末钛合金表面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综述了近年来为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采用的典型的表面强化技术,如激光表面改性、激光熔覆涂层、微弧氧化、离子注入、双层辉光离子渗和高频感应处理等。讨论了每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及其所获得表面强化层的结构和性能。最近,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提出氮环境下钛合金的淬水技术,为钛合金表面强化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合金 表面强化 激光熔覆 微弧氧化 离子注入 双层辉光离子渗 高频感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赵霄昊 左振博 +4 位作者 韩志宇 徐伟 王庆相 梁书锦 张平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0-126,共7页
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以低成本、易成形、柔性化制备、零件性能优异等优势,近年来成为钛合金近净成形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国内外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激光熔化沉积成形技术(LMD)、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LM)、电... 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以低成本、易成形、柔性化制备、零件性能优异等优势,近年来成为钛合金近净成形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国内外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激光熔化沉积成形技术(LMD)、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LM)、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EBM)。比较研究了3种成形技术制备的钛合金的组织特点及力学性能,并讨论了粉末钛合金3D打印技术的市场化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合金 金属3D打印技术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3D打印TC4球形合金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宁 陈岁元 +3 位作者 于笑 李慧莉 梁京 刘常升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7-284,共8页
采用真空旋转电极气雾化法(EIGA)制备激光3D打印用TC4钛合金球形粉末,利用SEM、XRD、EDS、激光粒度分析仪、霍尔流速计等分析方法对制得球形粉末的形成机制、表面微观组织、成分、相组成、粒度分布、流动性和松装密度等进行了研究,... 采用真空旋转电极气雾化法(EIGA)制备激光3D打印用TC4钛合金球形粉末,利用SEM、XRD、EDS、激光粒度分析仪、霍尔流速计等分析方法对制得球形粉末的形成机制、表面微观组织、成分、相组成、粒度分布、流动性和松装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为感应功率60kW,雾化气压6.0MPa条件下,EIGA法成功制备了激光3D打印用TC4钛合金球状粉末,粉末球形度达到98%以上,含氧量(质量分数)为0.09%;合金粉末中Ti、Al、V等元素分布均匀,粉末颗粒表面物相为密排六方α-Ti单相固溶体;制得的TC4粉末表面平整、光洁,粒度分布均匀,主要粒径在1—180μm之间,粉末流动性为24.1s/50g,松装密度为2.699g/cm^3,松装密度比为60.93%,符合激光3D打印用TC4钛合金粉末特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3D打印 TC4钛合金粉末 真空旋转电极气雾化法 粉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氢对TC21合金粉末物理性能和压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亚强 陈晓辉 +1 位作者 侯红亮 任学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2-36,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粉末镶嵌试样、XRD和模压成形等方法,研究了置氢(H,wt%)对TC21合金粉末颗粒形貌、表面状态、显微组织、相组成、显微硬度和压制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置氢TC21粉末颗粒形貌为不规则状,粉末主要由亮相α相及暗相β...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粉末镶嵌试样、XRD和模压成形等方法,研究了置氢(H,wt%)对TC21合金粉末颗粒形貌、表面状态、显微组织、相组成、显微硬度和压制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置氢TC21粉末颗粒形貌为不规则状,粉末主要由亮相α相及暗相β相组成,颗粒显微组织呈片状、α/β集束状和网篮状。随置氢量的增加,置氢TC21粉末显微硬度呈降低趋势;α相逐渐减少,β相逐渐增多,并且有少量的α″相生成;粉末的压缩性能呈先变差后变好的不明显变化趋势,成形性能先变差又逐渐变好,置氢量0.10 wt%,0.39 wt%TC21粉末压制性能较好,置氢量0.22 wt%的TC21粉末的压制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氢 TC21钛合金粉末 置氢量 物理性能 压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Ti-17粉末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静 孙朝远 +2 位作者 赵张龙 李晖 郭鸿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6,60,共5页
采用粉末热等静压+等温锻造复合工艺制备出细晶Ti-17粉末合金材料,并研究了粉末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超塑性变形特性。结果表明:粉末热等静压+等温锻造复合工艺可制备出细晶Ti-17粉末钛合金,合金退火后组织内部等轴α相细小。在780~920℃... 采用粉末热等静压+等温锻造复合工艺制备出细晶Ti-17粉末合金材料,并研究了粉末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超塑性变形特性。结果表明:粉末热等静压+等温锻造复合工艺可制备出细晶Ti-17粉末钛合金,合金退火后组织内部等轴α相细小。在780~920℃以及应变速率5×10^(-4)~1×10^(-2)s^(-1)内粉末合金都具有超塑性。粉末合金超塑性变形是以晶界滑动为主,以扩散蠕变和晶内位错滑移为辅。孔洞的形核、长大和连接是导致粉末合金超塑性变形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合金 等温锻造 超塑性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锻造对Ti-17粉末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翟江波 屈雅倩 +2 位作者 李晖 郭鸿镇 赵张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6-118,121,共4页
采用粉末真空烧结+等温锻造复合工艺制备了Ti-17粉末合金材料,并研究了等温锻造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烧结后的Ti-17粉末合金微观组织为魏氏组织形态;经β相变点上、下等温锻造及热处理后,原始烧结体中残... 采用粉末真空烧结+等温锻造复合工艺制备了Ti-17粉末合金材料,并研究了等温锻造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烧结后的Ti-17粉末合金微观组织为魏氏组织形态;经β相变点上、下等温锻造及热处理后,原始烧结体中残留的孔隙可以充分闭合,魏氏组织被有效地破碎;但不同的等温锻造应变速率对最终微观组织形态影响较大,低应变速率会造成组织粗化、性能降低,合适的等温锻造应变速率可以使粉末合金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合金 等温锻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预热对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韩建栋 林峰 +1 位作者 齐海波 杨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80,共4页
研究了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中粉末预热工艺对Ti-6Al-4V合金粉末在高能高速电子束作用下抗溃散性能的影响,并对该粉末进行了三维零件成形试验以验证粉末预热在实际成形中的作用。粉末抗溃散试验结果表明,对粉末进行预热可以明显提高... 研究了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中粉末预热工艺对Ti-6Al-4V合金粉末在高能高速电子束作用下抗溃散性能的影响,并对该粉末进行了三维零件成形试验以验证粉末预热在实际成形中的作用。粉末抗溃散试验结果表明,对粉末进行预热可以明显提高粉末在一定电子束束流下的抗溃散临界扫描速度,增强其抗溃散性能;钛合金粉末的三维成形试验结果表明,粉末预热能够有效地改善成形层表面的"边缘缺陷"和"结球缺陷",提高表面质量,降低层厚;成形件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预热对层间结合情况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预热 钛合金粉末 快速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钛粉应用现状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志超 王迪 +1 位作者 史庆南 冯中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0-77,共8页
粉末冶金技术是降低钛及钛合金工件成本的有效途径,将促进未来钛粉市场向低成本、高品质方向发展。特别是3D打印市场的不断扩大,将推动高品质钛粉不断向前发展。鉴于钛粉产业发展潜力,通过对钛粉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出口、进口等情况... 粉末冶金技术是降低钛及钛合金工件成本的有效途径,将促进未来钛粉市场向低成本、高品质方向发展。特别是3D打印市场的不断扩大,将推动高品质钛粉不断向前发展。鉴于钛粉产业发展潜力,通过对钛粉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出口、进口等情况和钛粉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海洋工程和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粉末冶金对钛粉质量的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未来钛粉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钛粉将向低成本、高品质方向发展;钛粉末成型将向大型化、精密化、个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粉末 粉末冶金 应用领域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催化脱脂料POM/PP/Ti的流变行为及脱脂工艺 被引量:5
18
作者 章诚 刘春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5-49,54,共6页
利用聚甲醛(POM)/聚丙烯(PP)复合黏结剂与钛合金粉末制备出催化脱脂型专用料。结果表明:提高粉末含量会使专用料粘度增大,且专用料对温度的敏感性较低,能在较宽范围内注射成型;加入EVA和硬脂酸锂可进一步降低体系的表观粘度。当氮气通... 利用聚甲醛(POM)/聚丙烯(PP)复合黏结剂与钛合金粉末制备出催化脱脂型专用料。结果表明:提高粉末含量会使专用料粘度增大,且专用料对温度的敏感性较低,能在较宽范围内注射成型;加入EVA和硬脂酸锂可进一步降低体系的表观粘度。当氮气通入速率为100 cm^3/min,硝酸通入速率为0.010~0.050 cm^3/min时,注射坯脱脂效率高。POM被脱脂去除后,样品依然保持原有的形状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聚丙烯 钛合金粉末 流变行为 催化脱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层厚度对P/M TC4-GCr15扩散焊接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郎泽保 吕宏军 王亮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1,共5页
采用不同厚度的电镀镍作为中间层,在900℃、4h和150MPa压力的热等静压条件下,使用TC4预合金粉末和GCr15轴承钢制备了钛钢扩散焊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机械拉伸对接头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没有添加中间层时,接... 采用不同厚度的电镀镍作为中间层,在900℃、4h和150MPa压力的热等静压条件下,使用TC4预合金粉末和GCr15轴承钢制备了钛钢扩散焊接头。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机械拉伸对接头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没有添加中间层时,接头的强度达到了564MPa;当添加了中间层且中间层的厚度为150μm时,接头的强度最高,为502MPa。中间层过厚或者过薄,都会导致接头强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层厚度 接头强度 热等静压扩散焊 粉末合金TC4 GCR15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ing low-oxygen Ti-6Al-4V alloy powder through direct reduction of oxides and its synergistic reaction mechanism 被引量:3
20
作者 DONG Zhao-wang XIA Yang +2 位作者 GUO Xue-yi LIU Han-ning LIU Pei-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811-1822,共12页
Ti-6Al-4V alloy powder was prepared through a two-step reduction of a mixture of TiO_(2),V_(2)O_(5) and Al_(2)O_(3) in this study.The oxide mixture was first reduced by Mg in MgCl_(2) at 750℃ in argon,where oxygen wa... Ti-6Al-4V alloy powder was prepared through a two-step reduction of a mixture of TiO_(2),V_(2)O_(5) and Al_(2)O_(3) in this study.The oxide mixture was first reduced by Mg in MgCl_(2) at 750℃ in argon,where oxygen was reduced to 2.47 wt%from 40.02 wt%.The oxygen content in the final powder was eventually reduced to an extremely low level(0.055 wt%)using calcium at 900℃ in argon,and the final powder had the composition of 90.12 wt%Ti,5.57 wt%Al,and 3.87 wt%V,which meets the standard specification of Ti-6Al-4V(ASTM F1108-09).Between the two reductions,a heat treatment step was designed to help controlling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article size.The effect of the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morphology,and composition uniformity of the powder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Heat treatment above 1300℃ attributed to a dense powder with a controlled specific surface area.Thermodynamic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nlyα-Ti enriched with Al andβ-Ti enriched with V exist in the final powder,and other possible phases including Al-Mg and Al-V were excluded.This study also offers a triple-step thermochemical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purity Ti-based alloy pow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powder titanium alloy oxide direct reduction synergistic reaction mechanism two-step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