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联配体对钛凝胶吸附砷锑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皓铭 周畅 +1 位作者 张国洋 张淑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4-1263,共10页
针对钛凝胶吸附剂中桥联配体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不明问题,本文对比考察了由11种配体(有机羧酸类、醇胺类以及双酮类)合成的钛凝胶材料吸附砷(As)、锑(Sb)的性能.乙酰丙酮(AcAc)作为桥联配体合成的钛凝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As、Sb去除能... 针对钛凝胶吸附剂中桥联配体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不明问题,本文对比考察了由11种配体(有机羧酸类、醇胺类以及双酮类)合成的钛凝胶材料吸附砷(As)、锑(Sb)的性能.乙酰丙酮(AcAc)作为桥联配体合成的钛凝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As、Sb去除能力,其对As(Ⅲ)、As(Ⅴ)、Sb(Ⅲ)和Sb(Ⅴ)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了329、461、584、805 mg·g^(−1)(以钛计),吸附速率分别比无配体组提高了10.1、8.1、11.5、1.9倍.各类配体对钛凝胶吸附容量的提升效果相当,但对吸附速率提升效果差异明显.有机羧酸类配体调控后对As、Sb吸附速率仅为AcAc的30%—60%,而丁二酮等弱配体调控后几乎没有提升吸附速率.与其他配体相比,AcAc的配位能力介于丁二酮和酒石酸、三乙醇胺等强配体之间,其适中的配位能力兼顾了制备过程中抑制钛快速水解和吸附过程中新活性位点的快速释放特性.当AcAc中心碳或端基碳被甲基取代后,烯醇式AcAc的含量以及配位能力降低,进而减弱材料的砷锑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钛凝胶吸附剂 乙酰丙酮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凝胶的光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管自生 马颖 +2 位作者 曹亚安 纪学海 姚建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光致变色[1,2]和电致变色[3-7]材料在图象显示、信息存储以及做为调节光线强弱的“灵巧窗”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国内外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在新型光电变色材料的寻找和光电变色机理等方面开展了较广泛而深入... 过渡金属氧化物光致变色[1,2]和电致变色[3-7]材料在图象显示、信息存储以及做为调节光线强弱的“灵巧窗”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国内外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在新型光电变色材料的寻找和光电变色机理等方面开展了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变色机理为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凝胶 光致变色 电致变色 光电变色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钛凝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衡峰 边宏 张钰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新型制备方法,利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乙烯基吡咯烷酮预聚物产生的位阻效应阻碍钛凝胶团聚,将具有Keggin结构的磷钨酸和磷钼酸分别嵌入钛凝胶中制备杂多酸-钛凝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分析仪、X... 以原位复合溶胶-凝胶新型制备方法,利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乙烯基吡咯烷酮预聚物产生的位阻效应阻碍钛凝胶团聚,将具有Keggin结构的磷钨酸和磷钼酸分别嵌入钛凝胶中制备杂多酸-钛凝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分析仪、X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保留着部分Keggin结构,其大部分已经消失,形成新的晶体结构;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复合材料由淡黄色变为蓝色,经过20min光照后仍未饱和,之后,将材料置于无光的环境中,其很快变回淡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吡咯烷酮 钛凝胶 多酸化合物 光致变色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钛凝胶从铀矿石碱浸出液中载带浓集铀
4
作者 朱天侠 《湿法冶金》 CAS 2003年第2期89-92,共4页
研究了用硫酸钛凝胶从铀矿石的碱浸出液中载带浓集铀。铀的浓集率可达94%~99%,浸出液体积可减缩至1%,同时溶液中钙、镁离子和除硫酸根外的阴离子得到分离。
关键词 铀矿石 碱浸出液 浓集 钛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钛凝胶清除钼酸盐溶液中的铀
5
作者 朱天侠 《湿法冶金》 CAS 2002年第4期198-200,203,共4页
铀钼矿石经湿法冶金得到副产物钼酸盐,其中常含有相当钼量约0.1%的铀。用钛凝胶沉淀一次载带,可清除约98%的铀,并可将其回收。用过的钛凝胶,在酸化回收铀后,可以循环使用。
关键词 钼酸盐溶液 铀钼矿石 清除 钛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AM/有机钛弱凝胶调驱剂研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应川 曹敏 +4 位作者 陈德斌 张金玲 刘淑芹 吕茂森 杨希翡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1-353,共3页
在室内研制了一种可供较高温度、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用的HPAM/有机钛弱凝胶调驱剂。考察了组成变量和环境条件对弱凝胶形成及粘度的影响 ,得到了弱凝胶的典型配方如下 (单位mg/L) ;聚合物HPAM (M=1.8×10 7,HD =2 1% ) 10 0 0 ;... 在室内研制了一种可供较高温度、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用的HPAM/有机钛弱凝胶调驱剂。考察了组成变量和环境条件对弱凝胶形成及粘度的影响 ,得到了弱凝胶的典型配方如下 (单位mg/L) ;聚合物HPAM (M=1.8×10 7,HD =2 1% ) 10 0 0 ;有机钛交联剂J(以Ti4 + 计 ) 30 0 ;交联延缓剂Y 15 0 ;稳定剂WD 5 0。用矿化度 6 .0× 10 4 mg/L ,含Ca2 + +Mg2 + 12 0 0mg/L的水配成成胶溶液 ,适用pH值范围 5 .0— 8.0 ,最佳 pH值 6 .0 ,适用温度范围 6 0—80℃ ,70℃成胶时间为 3天 ,10天时粘度达到最高值 (12 2 0mPa·s) ,180天后保留粘度 92 0mPa·s。用矿化度和Ca2 + +Mg2 + 更高的水配制的成胶溶液形成的弱凝胶粘度和稳定性下降 ,最高矿化度应低于 10 .0× 10 4 mg/L。 10 0mL典型配方弱凝胶通过填砂管流出的时间 ,为相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 16倍 (80s/ 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有机水基 调驱剂 耐温抗盐性 制备 HP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光功能固态凝胶基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勤远 姜中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用溶胶一凝胶(Sel-Gel)方法成功地制备了RhodamineB激光染料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硅钛凝胶玻璃,在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倍频光(532nm)作用下,得到了连续可调的激光输出.用IR、TG/DTA、光谱等手段分析了凝胶基质材料的热学、... 用溶胶一凝胶(Sel-Gel)方法成功地制备了RhodamineB激光染料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硅钛凝胶玻璃,在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倍频光(532nm)作用下,得到了连续可调的激光输出.用IR、TG/DTA、光谱等手段分析了凝胶基质材料的热学、力学及光学等性能,实验发现,有机改性凝胶玻璃成胶以及机械加工、热学、力学及光学等性能均较好,是一种适于各类激光染料及非线性染料掺杂的理想固态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Gel法 改性 硅酸盐 钛凝胶玻璃 激光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XC/CMC复合絮凝剂对污泥CST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森 来凡 +2 位作者 肖雪莉 程赛鸽 王美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07-3012,共6页
以无机絮凝剂钛干凝胶(TXC),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原料,制备出了新型TXC/CMC复合絮凝剂,采用FTIR和XRD对新型复合絮凝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已经成功羧基化,而且TXC也顺利掺入复合絮凝剂中。以毛细吸水时间(CST)的变化为检测指标,... 以无机絮凝剂钛干凝胶(TXC),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原料,制备出了新型TXC/CMC复合絮凝剂,采用FTIR和XRD对新型复合絮凝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已经成功羧基化,而且TXC也顺利掺入复合絮凝剂中。以毛细吸水时间(CST)的变化为检测指标,考察了TXC与CMC的复合比,TXC、CMC、TXC/CMC复合絮凝剂的pH、反应温度和絮凝剂投加量对离心式处理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当TXC与CMC的复合比为5∶1时,复合絮凝剂对剩余污泥调理效果最好,其CST最小。复合絮凝剂对CST的影响与反应温度负相关,而随初始pH和投加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污泥初始pH值为7时,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30 mg/g,反应温度为35℃时,污泥调理效果最好,CST为9.7 s,降幅为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XC 羧甲基壳聚糖(CMC) TXC/CMC复合絮 C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reased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sulfur using titania/MWCNT composite 被引量:1
9
作者 Molood Barmala Abdolsamad Zarringhalam Moghadam Mohammad Reza Omidkha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Titania coating of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MWCNT) was carried out by sol-gel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hoto catalytic properties.The effect of MWCNT/TiO_2 mass to volume ratio on adsorption ability,reaction ... Titania coating of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MWCNT) was carried out by sol-gel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hoto catalytic properties.The effect of MWCNT/TiO_2 mass to volume ratio on adsorption ability,reaction rate and photo-catalytic removal efficiency of dibenzothiophene(DBT) from n-hexan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9 W UV lamp.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tubes improves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iO_2 by two factors;however,the DBT removal rate versus MWCNT content is found to follow a bimodal pattern.Two factors are observed to affect the removal rate of DBT and produce two optimum values for MWCNT content.First,large quantities of MWCNTs prevent light absorption by the solution and decrease removal efficiency.By contrast,a low dosage of MWCNT causes recombination of the electron holes,which also decreases the DBT removal rate.The optimum MWCNT contents in the composite are found to be 0.25 g and 0.75 g MWCNT per 80 m L of s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SOL-GEL TITANIA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 (MWC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