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β联蛋白、上皮钙黏着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欧玉荣 刘娟 +3 位作者 高杉 景桂英 承泽农 董修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7-405,共9页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联蛋白(β—cateni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检测60份结直肠癌及其癌...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联蛋白(β—cateni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检测60份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livision法)检测相同组织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60份组织中,52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RNA提取成功;SFR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37±0.1532和0.7170±0.1830;B-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93±0.3705和0.6469±0.3166;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56±0.2535和0.9422±0.23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FRP1 mRNA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FRP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67%(19/6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75.00%(45/60)的阳性表达率;SFR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无关。β—catenin、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5.00%(45/60)、58.33%(35/6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67%(1/60)、6.67%(4/60)的异常表达率;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类有关。结直肠癌中SFRP1蛋白的表达与β—catenin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17,r=-0.442,均P〈0.01)。结论:结直肠癌中SFRP1的表达下调导致Wnt信号通路出现异常活化,并引起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增加。提示SFRP1失活及水平下调是结直肠癌启动及促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代谢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蛋白 钙黏着糖蛋白类/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E-钙黏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国强 朱圣娇 +2 位作者 桂瑞丰 李炎 陈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E-钙黏蛋白(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168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乳腺癌组),并收集154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乳...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E-钙黏蛋白(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168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乳腺癌组),并收集154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乳腺良性肿瘤组)及152例健康体检者相关资料(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A153、E-cad、EGFR水平有无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A153、E-cad、EGFR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血清CA153、E-cad、EGFR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A153、E-cad、EGFR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健康对照组(P<0.05),且乳腺良性肿瘤组血清CA153、E-cad、EGF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A153、E-cad、EGFR对乳腺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TNM分期较高、组织学分级较高及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E-cad、EGFR水平高于TNM分期较低、组织学分级较低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血清CA153、E-cad、EGFR的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评估中有重要作用,于临床乳腺癌诊疗工作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清糖抗原153 E黏着糖蛋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上皮钙黏着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许娜 周旋 +6 位作者 肖小珍 卢绮思 肖雅娟 高冠伦 周红升 徐丹 刘晓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3-1016,1020,共5页
目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基因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诊治的初发AML患者75例(AML组)及同期诊治... 目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基因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诊治的初发AML患者75例(AML组)及同期诊治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骨髓细胞中E-cad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比较AML组与对照组、AML组不同FAB分型间、AML合并髓外浸润组与无髓外浸润组、难治性AML组与非难治性AML组E-cad、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AML组患者E-cad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003(0.007)与0.091(0.109)〕,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则高于对照组〔0.026(0.311)与0.004(0.011);均P=0.000〕;AML组不同FAB分型间E-cad、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cad mRNA表达水平与乳酸脱氢酶水平呈负相关(rs=-0.123,P=0.000),与患者年龄、初发时白细胞计数、外周血及骨髓原幼稚细胞比例均无线性相关(P>0.05);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幼稚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550,P=0.000;rs=0.699,P=0.000)。AML合并髓外浸润组患者E-cad mRNA表达水平低于无髓外浸润组〔0.001(0.001)与0.004(0.006),P<0.05〕;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则高于无髓外浸润组〔0.140(0.152)与0.098(0.099),P<0.05〕。难治性AML组患者E-cad mRNA表达水平低于非难治性AML组〔0.002(0.002)与0.015(0.016),P<0.05〕,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则高于非难治性AML组〔0.120(0.130)与0.045(0.045),P<0.05〕。结论 AML患者骨髓细胞中E-cad基因表达降低,而β-catenin基因表达升高;可能是白血病细胞E-cad表达缺失引起了β-catenin在细胞内聚集,进而导致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侵袭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糖蛋白 Β-连环蛋白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脑梗死进展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世英 李峥 +4 位作者 张晋霞 张文彦 贺永贵 刘昊 刘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与脑梗死进展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进展性脑梗死3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75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与脑梗死进展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进展性脑梗死3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75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19例、IMT增厚17例及斑块76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MCP-1[(305.21±32.17)ng/L vs(217.70±23.33)ng/L]和VE-cadherin[(6.12±1.11)mg/L vs(3.95±0.40)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比较,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317.23±29.64)ng/L vs(299.28±31.89)mg/L]、VE-cadherin[(6.53±1.06)mg/L vs(5.92±1.09)mg/L]水平升高,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升高(86.5%vs 58.7%),斑块以混合回声与低回声斑块为主;斑块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高于IMT正常与IMT增厚患者。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高,提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内皮细胞 黏着糖蛋白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β-连环蛋白促进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趋化及上皮型钙黏连素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亚东 李振华 +4 位作者 张梅英 王昆 阎雪 周红梅 张中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99-140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β-连环蛋白高表达对成纤维细胞趋化及上皮型钙黏连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DNA文库构建人截短β-连环蛋白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瞬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检测成纤维细胞趋化性变化,观察上皮型钙黏连素表达情况。结果:成纤... 目的:初步探讨β-连环蛋白高表达对成纤维细胞趋化及上皮型钙黏连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DNA文库构建人截短β-连环蛋白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瞬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检测成纤维细胞趋化性变化,观察上皮型钙黏连素表达情况。结果:成纤维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后β-连环蛋白转录和翻译水平升高(25806.3±2170.1vs8216.7±833.1,P<0.05;70496.0±1960.0vs25867.3±136.5,P<0.05)。β-连环蛋白高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趋化(340±38vs80±14,P<0.05)。转染重组质粒后成纤维细胞表达上皮型钙黏连素减少(25806.3±2170.1vs8216.7±833.1,P<0.05;89786.3±276.7vs31876.0±1411.3,P<0.05)。成纤维细胞趋化与上皮型钙黏连素水平存在明显负相关(r=-0.988,P<0.05)。结论:β-连环蛋白高表达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趋化,造成上皮型钙黏连素表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β-catenin 黏着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作用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经网格蛋白和微囊介导胞吞后的亚细胞分布差异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晔 张连阳 +2 位作者 孙士锦 谭浩 李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作用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经不同的胞吞途径进入细胞后对VE-Cad亚细胞分布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CRL-2922,观察LPS(10μg/ml)作用后不同时间点VECad与R ab11(循环内颗粒标记物)及...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作用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经不同的胞吞途径进入细胞后对VE-Cad亚细胞分布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CRL-2922,观察LPS(10μg/ml)作用后不同时间点VECad与R ab11(循环内颗粒标记物)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 AMP2,晚期内颗粒/溶酶体标记物)的免疫共沉淀情况,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和微囊抑制剂对VE-Cad与Rab11和LAMP2免疫共沉淀的影响,以及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变化。结果LPS作用后1h,VE-Cad与Rab11的免疫共沉淀明显增高(P<0.05),随后逐渐降低;VE-Cad与LAMP2的免疫共沉淀在LPS作用后呈时间依赖性地增高(P<0.05)。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氯丙嗪(CPZ)可显著抑制LPS作用后VE-Cad与Rab11免疫共沉淀的增高(P<0.05),而微囊抑制剂非律平无此作用;微囊抑制剂非律平可显著抑制LPS作用后VE-Cad与LAMP2免疫共沉淀的增高(P<0.05),而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无此作用。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可减轻LPS作用后1h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增高,而微囊抑制剂可减轻LPS作用后4h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增高(P<0.05)。结论在LPS作用下VE-Cad分别经网格蛋白或微囊介导的胞吞进入细胞,分布于循环内颗粒或溶酶体中,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通透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通透性 脂多糖 黏着糖蛋白 网格蛋白 细胞质膜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和E-钙黏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赢 张军 +5 位作者 王书奎 黄文斌 陈兴国 何帮顺 赵有财 王劲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和可溶性E-钙黏蛋白(sE-cadherin,sE-cad)的表达,探讨这2种可溶性黏附分子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这2种可溶性黏附分子在血清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集65例食管鳞癌患...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和可溶性E-钙黏蛋白(sE-cadherin,sE-cad)的表达,探讨这2种可溶性黏附分子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这2种可溶性黏附分子在血清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集65例食管鳞癌患者、32例糜烂性食管炎患者和35例正常食管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CD44v6、sE-cad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资料对照。结果:血清sCD44v6在食管鳞癌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及糜烂性食管炎组(P<0.05),正常食管组与糜烂性食管炎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66);血清sCD44v6水平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血清sE-cad水平在食管鳞癌组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及糜烂性食管炎组(P<0.05),正常食管组与糜烂性食管炎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08);血清sE-cad水平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和sE-cad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057,P=0.651)。结论:血清sCD44v6及sE-cad水平测定有望成为筛查食管鳞癌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基因表达 黏着糖蛋白类/分析 食管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抗原 CD44/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黏蛋白及α、β-连接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书 杨代兴 +1 位作者 张鹏飞 陈水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 :探讨E 钙黏蛋白 (E cad)及其相关蛋白α 连接蛋白 (α cat)、β 连接蛋白 (β cat)的表达与大肠腺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1例大肠腺癌中E cad、α cat、β cat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状况与Ki6 7标记指数 (... 目的 :探讨E 钙黏蛋白 (E cad)及其相关蛋白α 连接蛋白 (α cat)、β 连接蛋白 (β cat)的表达与大肠腺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1例大肠腺癌中E cad、α cat、β cat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状况与Ki6 7标记指数 (LI)的相关性。结果 :5 1例大肠癌Ki 6 7LI为 44 7± 18 8( x±s)。 3种蛋白正常表达组与减低表达组Ki6 7LI分别为 :5 2 7± 17 5 ,38 7±17 7(E cad) ;5 0 2± 19 3 ,40 9± 17 8(α 连接蛋白 ) ;49 2± 18 2 ,42 7± 18 9(α 连接蛋白 )。E cad表达与癌细胞Ki6 7LI呈正相关 (P <0 0 5 ) ,α cat、β cat表达则与LI无关 (P >0 0 5 )。 结论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糖蛋白 连接蛋白 结肠肿瘤 趄怕肿瘤 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钙黏蛋白在小鼠牙齿发育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
9
作者 赵双云 刘明 +3 位作者 赵玉鸣 林庆杰 WANG Xiu-ping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牙齿胚胎发育早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方法:取胚胎第12.5天至出生后第3.5天的CD1型小鼠下颌骨标本,免疫荧光二步法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不同时期的表... 目的:观察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牙齿胚胎发育早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方法:取胚胎第12.5天至出生后第3.5天的CD1型小鼠下颌骨标本,免疫荧光二步法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通过HE染色显示组织形态。结果:两种钙黏蛋白在牙胚发育过程中广泛表达于上皮组织中,前成釉细胞在极化过程中E-钙黏蛋白表达增强、P-钙黏蛋白表达减弱,P-钙黏蛋白在牙胚发育初期即出现于牙胚上皮表层,并在分泌期成釉细胞中表达。结论:钙黏蛋白在牙胚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空间、时间上的表达差异,提示两种钙黏蛋白在牙冠形成期间行使不同的功能,推测P-钙黏蛋白参与了釉质的分泌与矿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糖蛋白 牙胚 荧光抗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祥岳 孙振强 +2 位作者 王琦三 葛磊 王海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360-3367,共8页
目的肿瘤的进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相互影响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意在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 目的肿瘤的进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相互影响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意在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01-01—2014-01-01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结肠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116例TNM分期Ⅲ期患者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采取门诊或病房复查、电话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5-01-01。11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中10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1~63.0个月,随访率为92.2%(107/116),中位随访时间为46.0个月;记录患者累积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E-cadherin、Vimentin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16例患者结肠癌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92/116)、15.5%(18/116)。癌胚抗原(CEA)、肿瘤直径、脉管侵犯情况、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脉管侵犯情况、神经侵犯情况、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Vimenti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EA、脉管侵犯情况、分化程度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存在关联性(P<0.05);脉管侵犯情况、神经侵犯情况、分化程度与Vimentin的表达情况存在关联性(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患者OS及DFS高于E-cadherin阴性表达患者(P<0.05);Vimentin阳性表达患者的OS及DFS低于Vimentin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 CEA、脉管侵犯情况、分化程度与E-cadherin表达情况存在关联性,脉管侵犯情况、神经侵犯情况、分化程度与Vimentin表达情况存在关联性;E-cadherin、Vimentin是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黏着糖蛋白 波形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钙黏蛋白和黏附分子CD44V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安继荣 张亚珍 +1 位作者 刘小峰 陈乐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64-3366,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黏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贲门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E-cad、CD44V6、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cad、CD44V6、...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黏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贲门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E-cad、CD44V6、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cad、CD44V6、MMP-2在贲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60.9%和64.1%;E-cad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7%,而CD44V6、MMP-2在癌旁组织中基本不表达。贲门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而CD44V6、MMP-2的阳性表达率则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同,患者癌组织中E-cad、CD44V6、MMP-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未转移者癌组织中E-cad、CD44V6、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7%、37.9%和48.3%)与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2.9%、80.0%和77.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d、CD44V6、MMP-2可能参与了贲门癌的发生发展,检测三者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转移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糖蛋白 CD44V6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贲门癌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7和紧密连接蛋白18及E钙黏素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士贤 吴铁镛 刘晓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7(claudin-7)、紧密连接蛋白18(claudin-18)及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为肿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收治的胃腺癌患者81例,收集其手术切除后存档的腺癌蜡块组织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7(claudin-7)、紧密连接蛋白18(claudin-18)及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为肿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收治的胃腺癌患者81例,收集其手术切除后存档的腺癌蜡块组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正常者70例,收集其胃体正常黏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claudin-7、claudin-18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三者阳性表达率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随访并计算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claudin-7(89.33%vs.25.93%)、claudin-18(64.29%vs.33.33%)和E-cadherin(57.14%vs.22.2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7、claudin-18和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胃腺癌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胃腺癌组织中claudin-7与claudin-18(r=0.43)、claudin-18与E-cadherin(r=0.45)、claudin-7与E-cadherin(r=0.40)均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claudin-7阳性表达者(14/21,66.67%)与阴性表达者(3/60,5.00%)比较、claudin-18阳性表达者(16/27,59.26%)与阴性表达者(1/54,1.85%)比较、E-cadherin阳性表达者(14/18,77.78%)与阴性表达者(3/63,4.6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5880、14.7868和13.2048,P均<0.05)。结论 claudin-7、claudin-18和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相关;三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即claudin-7、claudin-18和E-cadherin同时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连接蛋白 紧密连接蛋白7 紧密连接蛋白18 E黏着糖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兹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增殖及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鹏 苏宁 +2 位作者 陈斌 郑大勇 罗荣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39,共3页
目的研究人肝癌组织中埃兹蛋白(Ezri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黏附分子E-cadherin、增殖活性指标PCNA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4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标本按肿瘤大小、有无播散灶及远处转移、有无包膜、有无门静脉癌栓等分为高... 目的研究人肝癌组织中埃兹蛋白(Ezri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黏附分子E-cadherin、增殖活性指标PCNA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4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标本按肿瘤大小、有无播散灶及远处转移、有无包膜、有无门静脉癌栓等分为高侵袭和低侵袭2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zrin、E-cadherin与PCNA的表达情况,并与远离癌旁的正常肝组织进行比较,探讨其与肝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Ezrin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在高侵袭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侵袭组(P<0.05);E-cadher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在肝癌组织中,Ezrin的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507,P<0.01),与PCNA呈正相关(r=0.543,P<0.01)。肝癌组织中的PC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高侵袭组肝癌组织中的PCNA表达显著高于低侵袭组肝癌组织(P<0.05),而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Ezrin在肝癌中呈高表达,与肝癌高侵袭性、高增殖活性相关,且与E-cadherin表达下降所致的低黏附共同在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埃兹蛋白 黏着糖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黏附素、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正梅 张婉媛 +1 位作者 陈晓蓉 沈少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了解E钙黏附素(ECD)、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研究1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ECD、AMFR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CD表达明显下调,组织学Ⅰ、Ⅱ、Ⅲ级组相... 目的了解E钙黏附素(ECD)、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研究1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ECD、AMFR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CD表达明显下调,组织学Ⅰ、Ⅱ、Ⅲ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CD表达随级别增高而减弱。ECD表达水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浸润性导管癌AMFR明显高表达,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化差、TNM分期有关(P<0.05)。ECD与AMFR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存在ECD表达下调和AMFR表达上调,联合运用这两项标记对于估计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着糖蛋白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标记物应用于肝癌原位肝移植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徐艰 吴李明 +7 位作者 徐小波 冯晓文 谢海洋 张珉 沈岩 王伟林 粱廷波 郑树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学标记物对预测肝癌移植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5年11月50例肝癌移植病例,存活者至少随访12月,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β-catenin、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复发、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并与... 目的:探讨生物学标记物对预测肝癌移植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5年11月50例肝癌移植病例,存活者至少随访12月,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β-catenin、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复发、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并与一些主要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NM分期、门静脉癌栓仅在单变量分析中对预测复发、生存时间有意义(P<0.05),术前血清AFP仅在多变量分析中与复发有关(OR=2.552,P<0.05);胞膜E-cadherin低表达、核β-catenin阳性、核Ki-67高增殖指数在单变量分析中对预测复发、生存时间的统计学意义均显著,而且在多变量分析中结果类似(均P<0.01),但胞膜β-catenin表达和预后无关(P>0.05)。结论:这3个生物学标记物有前景成为肝癌移植术后复发的预后因子,且价值可能优于临床病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复发 黏着糖蛋白 β连结素 抗原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和大鼠肝组织中连环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农朝赞 何伟生 +5 位作者 吴士良 叶海洪 郭凌霄 潘莉莉 农少云 黄华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探讨连环蛋白在人和大鼠正常肝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指导临床研究提供新依据。方法 采用Walker256肝癌细胞和Wistar大鼠制作肝癌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正常人肝组织、正常大鼠肝组织、人肝癌组织和大鼠肝...  目的 探讨连环蛋白在人和大鼠正常肝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指导临床研究提供新依据。方法 采用Walker256肝癌细胞和Wistar大鼠制作肝癌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正常人肝组织、正常大鼠肝组织、人肝癌组织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E -cadherin,E -cad)、α- ,β- ,γ- 和p120ctn连环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大鼠和肝癌患者血清中以及正常肝细胞、BEL 7404人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可溶性E cad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正常人和大鼠肝组织中,E -cad、α- ,β- ,γ- 和p120ctn连环蛋白均表达于细胞膜下的细胞与细胞连接处,而在两种肝癌组织中它们的表达发生了变化,表现为膜表达减弱或消失,胞质表达增强,β- 和p120ctn连环蛋白出现了向核内转位的趋势。人肝癌患者和肝癌大鼠血清中可溶性E -cad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的可溶性E cad含量比正常肝细胞的高,但差别无显著性(P>0 .05)。结论 连环蛋白在人和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是一致的,它们的病理变化相似,因此可借助大鼠肝癌模型而对E -cad和连环蛋白与肝癌的关系进行研究。肝癌发生后血清可溶性E- cad升高的机制可能与癌组织中的蛋白酶对其的水解作用有关,因此可以作为一项新的诊断指标。而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连环蛋白 E-黏着糖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肾透明细胞肉瘤核心基因及免疫细胞浸润
17
作者 江爱民 王安邦 +4 位作者 顾迪 董凯 富智斌 刘冰 王林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3-511,共9页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挖掘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的核心基因并分析肿瘤和正常组织间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为CCSK的诊疗提供新方向。方法对GEO数据库中GSE49972及GSE2712数据集进行联合分析,筛选CCSK和正常胚肾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挖掘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的核心基因并分析肿瘤和正常组织间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为CCSK的诊疗提供新方向。方法对GEO数据库中GSE49972及GSE2712数据集进行联合分析,筛选CCSK和正常胚肾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鉴定CCSK的核心基因,同时对CCSK及正常胚肾组织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74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在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外胶原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结合等功能模块。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主要信号通路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转录失调、黏着斑、钙离子信号通路及肿瘤蛋白多糖等。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核心模块中密封蛋白家族和钙黏着蛋白家族权重较大。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大多数免疫细胞在CCSK组织中浸润程度低,但CD4 T细胞浸润程度较高。结论密封蛋白和钙黏着蛋白等相关通路及核心基因在CCSK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免疫检查点与特定激酶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能提高对CCSK的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肉瘤 密封蛋白 黏着糖蛋白 免疫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尼替尼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卵巢癌细胞转移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子博 常琳琳 +4 位作者 周恬伊 王丹丹 陈瑛 赵平鸽 朱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9-485,共7页
目的:研究舒尼替尼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卵巢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运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考察舒尼替尼对卵巢癌细胞SKOV3运动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定量PCR技术和... 目的:研究舒尼替尼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卵巢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运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考察舒尼替尼对卵巢癌细胞SKOV3运动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舒尼替尼对TGF-β诱导的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分析舒尼替尼对Snail蛋白水平和Smad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舒尼替尼可抑制SKOV3细胞的迁移运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TGF—β刺激SKOV3细胞后,细胞内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而舒尼替尼可部分回调TGF—β减少的E—cadherin。TGF—β可诱导Snail蛋白上调,而该效应可被舒尼替尼阻断;TGF-β可增强Smad复合物的转录活性,而舒尼替尼则可削弱TGF—β对该转录活性的诱导作用。结论:舒尼替尼通过干预Smad复合物的转录活性阻断Snail对E—cadherin的负性调控,从而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干预其运动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病理学 间质细胞/病理学 上皮细胞/病理学 肿瘤转移 吡咯类/治疗应用 吲哚类/治疗应用 钙黏着糖蛋白类/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adher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东良 张志强 +5 位作者 陈少华 张世安 方坚 林小钦 张霞 江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T-钙黏附蛋白(T-cadher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10月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和癌旁2cm以上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恶性生物... 目的探讨T-钙黏附蛋白(T-cadher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10月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和癌旁2cm以上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恶性生物学程度以及手术前TNM分期相同,术后1年内出现或未出现复发和(或)转移的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cadherin基因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T-cadherin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T-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高达46.7%(28/60),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6.7%(4/6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55,P=0.000)。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的HCC患者癌组织中T-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30.0%(6/20)和35.0%(7/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P=0.736)。在出现转移的HCC患者癌组织中T-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75%(15/20)]明显升高,与未出现转移的HCC患者[32.5%(13/4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76,P=0.002)。T-cadherin mRNA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T-cadherin表达缺失(高度异常表达),癌旁组织在多数患者中呈正常表达(T-cadherin阳性)。结论 T-cadherin基因在HCC中异常表达,且与肝细胞癌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HCC预后的预测指标和药物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黏着糖蛋白 复发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TM8与E-cadherin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浩 陈京文 +5 位作者 许克新 王栋 王应 王功伟 张石英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CMTM8及E-cadherin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7例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8例癌旁正常肾组织、9例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组织和10例肾透明细胞癌骨转移组织的CM... 目的:探讨CMTM8及E-cadherin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7例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8例癌旁正常肾组织、9例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组织和10例肾透明细胞癌骨转移组织的CMTM8及E-cadherin表达。结果:CMTM8和E-cadherin在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呈强阳性表达;在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细胞膜上表达强度明显下降,但仍呈完整连续的细胞膜表达;在高级别的肾透明细胞癌中,其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强度进一步减弱,表达不连续,同时开始出现细胞浆的表达。CMTM8在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及骨转移组织中的细胞膜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以细胞浆表达为主。E-cadherin在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阴性,也可为细胞膜和细胞浆的弱阳性。CMTM8和E-cadherin均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841和-0.732,P<0.001),两者间也有显著相关性(r值为0.694,P<0.001)。结论:CMTM8和E-cadherin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两者在细胞中表达的部位和强度对判断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腺癌 透明细胞 黏着糖蛋白 CMTM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