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钾摩尔比对汝窑青釉呈色与烧成温度范围的影响
1
作者 丁二宝 孙稳 +3 位作者 刘楠楠 杨兴化 张颖 李鑫浩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97-2305,2319,共10页
以清凉寺遗址出土的汝窑青釉的化学组成为基础制备样品,采用高温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色度仪等,探究了釉中钙钾摩尔比对釉烧成温度范围、显微结构与呈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钙钾摩尔比的逐渐减小(8.70~3.45),釉的色度值a*与光... 以清凉寺遗址出土的汝窑青釉的化学组成为基础制备样品,采用高温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色度仪等,探究了釉中钙钾摩尔比对釉烧成温度范围、显微结构与呈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钙钾摩尔比的逐渐减小(8.70~3.45),釉的色度值a*与光泽度先减小后增大,色度值b*与其相反;钙钾摩尔比为5.08时,釉面特征出现突变,呈现半哑光状态,呈色与遗址出土的样品接近;显微结构中主要是钙长石形貌与分相结构的变化,钙钾摩尔比在8.70~6.47时,钙长石形态为柱状、针状及片状,分相结构由孤立液滴状逐渐向棉絮状转变,平均尺寸变小;钙钾摩尔比在5.08~3.45时,熔体的表面张力开始出现较大起伏,钙长石开始出现枝晶形态,并出现次级分枝,样品的“明净感”降低。烧成温度低于1170℃时,钙钾摩尔比为8.70的样品由于较低的软化温度而熔融效果较好,其余样品由于较高的软化温度而熔融效果较差;烧成温度在1170~1220℃时,钙钾摩尔比为5.08的样品具有相对较宽的烧成范围,液相量也相对较多且变化平缓,呈色较为稳定且釉面熔融效果较好,可改善汝窑青釉中因烧成范围窄而出现的呈色波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窑青釉 钙钾摩尔比 呈色特征 烧成温度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