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84例女性TRACP、CTX-1、BALP、BGP、钙磷代谢指标与BMD相关性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萌萌 张艳会 +4 位作者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刘颖 梁斌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2-906,共5页
目的研究女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与股骨颈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iscoveuWA型骨密度... 目的研究女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与股骨颈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iscoveuWA型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TRACP、CTX-1、BALP、BGP、25(OH)D3、PTH、CT。将1084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5岁为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OH)D3、PTH、CT在35-50岁年龄段各组间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25(OH)D,开始下降,与BMD呈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5-79岁年龄段,与BMD显著正相关。35-45岁年龄段TRACP、CTX-1与BMD呈负相关,而BALP、BGP与BMD呈正相关;50-60岁年龄段BALP、BGP明显升高,TRACP、CTX-1、BALP、BGP均与BMD呈负相关;65岁以后BALP、BGP开始下降,BALP、BGP与骨密度呈正相关,TRACP、CTX-1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TRACP、CTX-1、BALP、BGP、25(OH)D3、PTH、CT监测骨代谢水平为骨质疏松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25(OH)D PTH CT) 代谢标志物(TRACP CTX 1 BALP BGP) 股骨颈骨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44
2
作者 张萌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3-1272,共10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吸收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逐渐成熟,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不同来源的标本、不同方法、不同设备、不同试剂、人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等,检测结果存在差异。至今,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检测标准;为此,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分别整理、凝炼成一篇为各位同仁可读、可用、可参考的文字材料。期待通过"共识"为推动临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技术的提高,规范检测流程,建立科学的参考范围,使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规范诊断、规范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评价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素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3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酸酶 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尿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空腹2小时尿/肌酐比值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酸酶 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 被引量:112
3
作者 张萌萌 张秀珍 +25 位作者 邓伟民 张智海 徐辉 葛继荣 王永福 黄宏兴 史晓林 张东伟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郭郡浩 张红红 张晓梅 印平 赵方 晁爱军 张岩 李英华 李毅中 赵国阳 董红宇 吴岩 吴涤 邹军 周惠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7-1372,共16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激素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实验推荐方案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萌萌 张岩 +19 位作者 吴涤 张东伟 张智海 吴岩 赵国阳 葛继荣 黄宏兴 张秀珍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张晓梅 李英华 邹军 史晓林 邓伟民 王永福 郑洪新 鲁艳芹 周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05-1412,1549,共9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其中骨形成标志物与骨吸收标志物合称为骨转换标志物。目前临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免疫...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其中骨形成标志物与骨吸收标志物合称为骨转换标志物。目前临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检测血、尿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用于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监测骨质疏松治疗疗效和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本文复习了近年来中英文文献,总结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及原理,提出了骨代谢生化指标推荐方案。期待为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推广和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激素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202
5
作者 张萌萌 张秀珍 +30 位作者 邓伟民 张智海 徐辉 葛继荣 王永福 黄宏兴 史晓林 张东伟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杨茂伟 郭郡浩 张红红 张晓梅 印平 赵方 郑洪新 晁爱军 张岩 孔西建 李英华 李毅中 赵国阳 胡玲 董红宇 吴岩 吴涤 邹军 周惠琼 范馨月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1-796,共16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或非胶原蛋白代谢产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进行了修订,共有41处修改,保留了经典文献,删减了部分内容,增加了近三年的文献,收集整理了骨代谢指标实验检测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素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3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酸酶 I型前胶原C-端前肽 I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保护素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酸酶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激素 细胞因子 生长激素 雌激素 睾酮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修订版) 被引量:101
6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张萌萌 +1 位作者 马倩倩 毛未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76,共8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鉴别诊断、预测骨折风险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并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开发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特异性强、...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鉴别诊断、预测骨折风险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并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开发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应用日趋广泛。该文检索了大量中外文献,编审了《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修订版),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分类、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方法学以及生物学意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变异等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素 维生素D_(3) 25-羟基维生素D_(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_(3)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酸酶 I型前胶原C-端前肽 I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保护素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酸酶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激素 细胞因子 生长激素 雌激素 睾酮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实验分析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